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0972发布日期:2020-08-25 20:0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手又称为机器人,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工业机械手将工件夹紧后进行取放时,时常会出现工件碰撞到工作台或夹爪碰到工件的情况,从而导致工件损坏,影响了生产质量,而夹爪在碰到障碍物后受到障碍物阻挡,会使机械手超负荷损坏,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器人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夹爪,所述夹爪的内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部具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贯穿所述夹爪,并延伸至所述夹爪的底部,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且所述缓冲板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夹爪弹性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夹爪的内部远离所述缓冲板的一端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滑动在所述夹爪的底部,且所述放置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外部机器人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容纳腔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板的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开口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爪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放置板相配合的第二容纳腔,所述放置板滑动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且所述放置板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夹爪弹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板的形状为l型,且所述放置板上具有放置槽,所述距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放置槽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缓冲板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缓冲块通过所述固定槽固定在所述缓冲板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夹爪弹性连接,机械手在拿取工件与工件或工作台发生碰撞时,先由缓冲块与障碍物接触,缓冲板受力后挤压第一弹簧并进入第一容纳腔中,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减少夹爪受到的碰撞力度,降低了工件受到的碰撞力度,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缓冲板进入第一容纳腔中离开了距离传感器的器的感应范围,距离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机械手停止工作,防止受到干涉后的机械手继续前进而加大碰撞力度,起到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中缓冲板和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中放置板和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中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夹爪;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13、通孔;2、缓冲板;21、限位板;22、第一弹簧;23、缓冲块;231、固定槽;3、放置板;301、放置槽;31、距离传感器;3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器人上的底座1,底座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夹爪11,夹爪11的内部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纳腔111,第一容纳腔111的内部具有缓冲板2,缓冲板2贯穿夹爪11,并延伸至夹爪11的底部,缓冲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纳腔111的内壁,且缓冲板2通过第一弹簧22与夹爪11弹性连接,缓冲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23,夹爪11的内部远离缓冲板2的一端设有放置板3,放置板3滑动在夹爪11的底部,且放置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1,距离传感器3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距离传感器31与外部机器人控制器信号连接。

在图1中:机械手通过夹爪11在拿取工件的过程中与工件或工作台发生碰撞时,先由缓冲板2与障碍物接触,缓冲板2受力后挤压第一弹簧22并进入第一容纳腔111中,由第一容纳腔111对缓冲板2进行收纳,夹爪11在第一弹簧22的作用下减少了受到的碰撞力度,从而降低了工件受到的碰撞力,起到了缓冲作用,在缓冲板2进入第一容纳腔111中后,缓冲板2离开了距离传感器31的感应范围,距离传感器31检测不到缓冲板2,将信息传输给机器人控制器,距离传感器31的信号传输原理和控制器的控制原理与公开号为cn103197589b,名称为机器人控制器说明书中第13段中的信号传输原理和控制原理相同,通过组合显示的机器人功能控制键发送控制信号至arm处理器,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配合arm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触摸控制屏可以显示机器人执行动作的图形功能键,触摸控制屏的图形功能键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的指令来完成图形编程,从而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动作,由控制器控制机械手停止工作,防止受到干涉后的机械手因继续前进而加大了夹爪11的碰撞力度,对夹爪11起到了保护作用。

在图2中:夹爪11在受到碰撞时,缓冲块23先与障碍物接触,橡胶材质的缓冲块23对固定在固定槽231中的缓冲板2的外壁进行保护,防止缓冲板2受到碰撞后损坏,缓冲板2受力后挤压第一弹簧22并从通孔113进入第一容纳腔111中,由第一容纳腔111对缓冲板2进行收纳,夹爪11在第一弹簧22的作用下减少了受到的碰撞力度,从而降低了工件受到的碰撞力,起到了缓冲作用。

在图3和图4中:在缓冲板2进入第一容纳腔111中后,缓冲板2离开了距离传感器31的感应范围,距离传感器31检测不到缓冲板2,将信息传输给机器人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机械手停止工作,防止受到干涉后的机械手因继续前进而加大了夹爪11的碰撞力度,对夹爪11起到了保护作用,在夹爪11受到的碰撞面积较大时,受到碰撞后的放置板3挤压第二弹簧32并进入第二容纳腔112中,将固定在放置槽301中的距离传感器31收纳进入夹爪11中,由夹爪11对其进行保护,防止距离传感器31受到碰撞后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机械手通过夹爪11在拿取工件的过程中与工件或工作台发生碰撞时,缓冲块23先与障碍物接触,橡胶材质的缓冲块23对固定在固定槽231中的缓冲板2的外壁进行保护,防止缓冲板2受到碰撞后损坏,缓冲板2受力后挤压第一弹簧22并从通孔113进入第一容纳腔111中,由第一容纳腔111对缓冲板2进行收纳,夹爪11在第一弹簧22的作用下减少了受到的碰撞力度,从而降低了工件受到的碰撞力,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在缓冲板2进入第一容纳腔111中后,缓冲板2离开了距离传感器31的感应范围,距离传感器31检测不到缓冲板2,将信息传输给机器人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机械手停止工作,防止受到干涉后的机械手因继续前进而加大了夹爪11的碰撞力度,起到了保护作用,在夹爪11受到的碰撞面积较大时,受到碰撞后的放置板3挤压第二弹簧32并进入第二容纳腔112中,将固定在放置槽301中的距离传感器31收纳进入夹爪11中,由夹爪11对其进行保护,防止距离传感器31受到碰撞后损坏。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