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合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3369发布日期:2020-12-25 08:2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合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向合页结构。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外防护施工的脚手架,安全要求高,在塔吊附臂与建筑结构变化层经常都需要将走道板局部拆除或用钢丝绳上翻避开才能上升架体。

现有的用于爬架上的塔吊附臂与建筑结构变化层走道板为了制作简单,采用普通的局部拆除,此种拆除方法会出现人员悬空作业、物件掉落等安全问题,或采用钢丝绳斜拉上翻避开,靠着钢丝绳斜拉防止下沉,此种上翻方法钢丝绳拉固要求高,如一边脱落或很松时走道是倾斜的,人员操作或走过去会出现高空坠落等安全问题。

目前的技术手段在上翻走道板时操作性不强,且提升之后下翻回位后,操作人员过走道可能会出现走道下沉下滑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在上翻走道板时操作性不强,且提升之后下翻回位后,操作人员过走道可能会出现走道下沉下滑等安全问题。提供一种单向合页结构。本实用新型连接走道板,使的走道板上翻使操作更方便,且提升之后下翻回位后,操作人员过走道不会出现走道下沉下滑等安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若干合页,所述合页包括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以及轴芯,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第二合页片通过所述轴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合页片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合页片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的同一侧并能够相互接触,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接触时,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第二合页片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初始位置时,因为第一合页片的下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二合页片的下侧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对称设置,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下侧相互接触并相互顶住限位,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只能绕着轴芯往上转动,因此该合页结构为单向合页结构;安装作业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走道板,两侧的走道板连接之后只可以绕着轴芯在上方的180°范围内转动,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下方是抵住的,所以不会发生走道板下沉或者下滑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称分布在所述轴芯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合页连接板和螺栓连接板,所述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分别连接在所述合页连接板上,所述螺栓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合页连接板与所述轴芯相对的一侧边上,所述螺栓连接板上设有若干螺栓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螺栓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螺栓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互限位接触时,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第二合页片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结构相同,合页连接板与螺栓连接板为一个角钢的两条边,垂直折弯也可看成一个角钢,这两个角钢拼接成一个顶部敞口的方盒形结构,角钢形的垂直折弯的一边组成为该方盒形结构的两侧面,另一边之间相互接触顶住,以达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限位单向转动的作用,两个面之间相互贴合接触,能够增大限位受力的面积,合页连接板与合页连接片均为全贴合式满焊,增大整个连接结构的稳固性,提升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为垂直折弯,所述螺栓连接板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一个所述垂直折弯的一边,所述垂直折弯的另一边与所述轴芯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垂直折弯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对应位置处的垂直折弯的另一边能够相互贴合限位接触。这样,每个螺栓连接板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一个垂直折弯,垂直折弯之间相互限位接触作用,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只能在上方的180°区域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各螺栓连接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各螺栓连接孔所在的同一直线与所述轴芯平行。这样,因为安装板的厚度有限,螺栓连接孔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更加方便走道板的安装,螺栓连接孔所在直线在该螺栓连接板的中间位置时,受力也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合页的数量为3个,所述螺栓连接孔的数量为6个,所述螺栓连接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螺栓连接板上。这样,当合页为3个时,能够使得合页连接板的两端和中间都能够稳定连接,受力均匀;同理,螺栓连接孔均匀分布时也能使得螺栓连接板和走道板之间的受力更加稳定,受力分布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合页连接板与所述螺栓连接板之间长度相等,所述螺栓连接板的长度d的大小范围为500mm≤d≤800mm。这样,由于走道板有一定的宽度,为了使得其连接更稳定,需要在其大部分宽度上都能连接到,所以将螺栓连接板的长度d加工在500mm≤d≤800mm范围内比较合适,安装后受力更加均匀和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合页均由钢材制成。这样,由于整个合页结构一般用于连接走道板,强度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安全,必须使用强度很高的钢材或者同等材料进行加工而成;当然在其他使用场合可以也使用其他更合适的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下侧相互接触并相互顶住限位,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只能绕着轴芯往上转动;安装作业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用于连接走道板,两侧的走道板连接之后只可以绕着轴芯在上方的180°范围内转动,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下方是相互抵住的,所以不会发生走道板下沉或者下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为一种单向合页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和3个合页1,所述合页1包括第一合页片6、第二合页片7以及轴芯8,所述第一合页片6与所述第二合页片7通过所述轴芯8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在所述第一合页片6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连接在所述第二合页片7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位于所述第一合页片6和第二合页片7的同一侧并能够相互接触。该单向合页结构整体有强度很高的钢材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对称分布在所述轴芯8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均包括合页连接板5、螺栓连接板4和垂直折弯9,所述第一合页片6和第二合页片7分别连接在所述合页连接板5上,所述螺栓连接板4上设有6个螺栓连接孔10,所述螺栓连接孔10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螺栓连接板4上,所述螺栓连接板4垂直连接在所述合页连接板5与所述轴芯8相对的一侧边上,所述螺栓连接板4的两端连接所述垂直折弯9的横边,所述垂直折弯9的竖边与所述轴芯8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垂直折弯9的竖边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对应位置处的垂直折弯9的竖边能够相互贴合接触。所述各螺栓连接孔10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各螺栓连接孔10所在的同一直线与所述轴芯8平行。所述合页连接板5与所述螺栓连接板4之间长度相等,所述螺栓连接板4的长度d的大小为590mm。

初始位置时,因为第一合页片6的下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第二合页片7的下侧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3对称设置,第二连接件3与第一连接件2的下侧的垂直折弯9相互接触并相互顶住限位,使得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只能绕着轴芯8往上转动,因此该合页1结构为单向合页结构;安装作业时,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用于连接走道板,两侧的走道板连接之后只可以绕着轴芯8在上方的180°范围内转动,由于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下方是通过垂直折弯9抵住的,所以不会发生走道板下沉或者下滑的问题;当合页1为3个时,能够使得合页连接板5的两端和中间都能够稳定连接,受力均匀;同理,螺栓连接孔10均匀分布时也能使得螺栓连接板4和走道板之间的受力更加稳定,受力分布均匀。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结构相同,合页连接板5与螺栓连接板4为一个角钢的两条边,垂直折弯9也可看成一个角钢,这两个角钢拼接成一个顶部敞口的方盒形结构,角钢形的垂直折弯9的一边组成为该方盒形结构的两侧面,另一边之间相互接触顶住,以达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3之间的限位单向转动的作用,两个面之间相互贴合接触,能够增大限位受力的面积,合页连接板5与合页连接板5均为全贴合式满焊,增大整个连接结构的稳固性,提升安全性能。因为安装板的厚度有限,螺栓连接孔10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更加方便走道板的安装,螺栓连接孔10所在直线在该螺栓连接板4的中间位置时,受力也更稳定。由于整个合页结构一般用于连接走道板,强度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安全,必须使用强度很高的钢材或者同等材料进行加工而成;当然在其他使用场合可以也使用其他更合适的材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