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4595发布日期:2021-01-26 15:3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飞机起动机修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


背景技术:

[0002]
气动起动机用于波音b737系列cfm56涡扇发动机气动起动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压缩空气进入气动起动机入口,带动涡轮叶片旋转,通过一系列传动机构将扭矩传送到输出轴,从而起动cfm56发动机。在气动起动机修理过程中,必须要求拆下输出轴上的密封盖。
[0003]
现有技术中,在从飞机起动机输出轴上卸下密封盖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装配密封盖的输出轴所在空间狭小,并且,密封盖和输出轴端面具有一定的结合力,导致无法快速高效的卸下密封盖,从而降低了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包括:顶杆(1)、上固定盖(2)、下固定盖(3)和拔头(4);
[0007]
所述顶杆(1)包括操作部(1-1)以及与所述操作部(1-1)固定的顶杆轴(1-2);所述顶杆轴(1-2)的主体具有外螺纹,所述顶杆轴(1-2)的末端为锥形结构(1-4);所述操作部(1-1)开设横向贯通的操作孔(1-3);
[0008]
所述上固定盖(2)的中心开设与所述顶杆轴(1-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上固定盖螺纹孔(2-1);所述上固定盖(2)的下部具有上固定盖外螺纹(2-2);
[0009]
所述下固定盖(3)具有与所述上固定盖外螺纹(2-2)相配合的下固定盖内螺纹(3-1);所述下固定盖(3)的所述下固定盖内螺纹(3-1)旋在所述上固定盖(2)的上固定盖外螺纹(2-2)的外面,从而实现所述下固定盖(3)和所述上固定盖(2)的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上固定盖(2)和所述下固定盖(3)的内部形成固定腔体;
[0010]
所述下固定盖(3)开设与所述上固定盖螺纹孔(2-1)同轴的下固定盖通孔(3-2);所述下固定盖通孔(3-2)的孔径大于所述上固定盖螺纹孔(2-1)的孔径;
[0011]
所述拔头(4)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所述左拔头(4a)具有一体成形的左上拔头盖(4a-1)、左中拔头柱(4a-2)和左下拔头盖(4a-3);所述左上拔头盖(4a-1)和所述左中拔头柱(4a-2)开设左半圆柱孔(4a-4);所述右拔头(4b)具有一体成形的右上拔头盖(4b-1)、右中拔头柱(4b-2)和右下拔头盖(4b-3);所述右上拔头盖(4b-1)和所述右中拔头柱(4b-2)开设右半圆柱孔(4b-4);所述左拔头(4a)和所述右拔头(4b)左右对称拼到一起后,所述左半圆柱孔(4a-4)和所述右半圆柱孔(4b-4)拼成拔头盲孔,所述拔头盲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顶杆轴(1-2)的主体直径;
[0012]
所述左拔头(4a)和所述右拔头(4b)相对设置后,所述左上拔头盖(4a-1)和所述右上拔头盖(4b-1)位于所述固定腔体内;所述左中拔头柱(4a-2)和所述右中拔头柱(4b-2)从所述下固定盖通孔(3-2)穿过,从而使所述左下拔头盖(4a-3)和所述右下拔头盖(4b-3)位于所述下固定盖(3)的下方。
[0013]
优选的,所述左上拔头盖(4a-1)和所述右上拔头盖(4b-1)拼合后形成上圆柱形盖板。
[0014]
优选的,所述左下拔头盖(4a-3)和所述右下拔头盖(4b-3)拼合后形成下圆柱形盖板;所述下圆柱形盖板的直径,小于输出轴密封盖的盲孔孔径。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具有以下优点: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具有输出轴密封盖拆卸的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从而提升了维修效率,有效防止了人为因素造成部件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的剖面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的主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隐藏上固定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固定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固定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拔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是一种专用于将飞机起动机输出轴端面的密封盖拆卸取出的工具,具有输出轴密封盖拆卸的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从而提升了维修效率,有效防止了人为因素造成部件损坏的问题。
[0027]
参考图1-图4,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包括:顶杆1、上固定盖2、下固定盖3和拔头4;
[0028]
参考图8,顶杆1包括操作部1-1以及与操作部1-1固定的顶杆轴1-2;顶杆轴1-2的主体具有外螺纹,顶杆轴1-2的末端为锥形结构1-4;操作部1-1开设横向贯通的操作孔1-3;
[0029]
参考图5,上固定盖2的中心开设与顶杆轴1-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上固定盖螺纹孔2-1;上固定盖2的下部具有上固定盖外螺纹2-2;
[0030]
参考图6,下固定盖3具有与上固定盖外螺纹2-2相配合的下固定盖内螺纹3-1;下固定盖3的下固定盖内螺纹3-1旋在上固定盖2的上固定盖外螺纹2-2的外面,从而实现下固定盖3和上固定盖2的螺纹连接固定;上固定盖2和下固定盖3的内部形成固定腔体;
[0031]
下固定盖3开设与上固定盖螺纹孔2-1同轴的下固定盖通孔3-2;下固定盖通孔3-2的孔径大于上固定盖螺纹孔2-1的孔径;
[0032]
参考图7,拔头4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左拔头4a具有一体成形的左上拔头盖4a-1、左中拔头柱4a-2和左下拔头盖4a-3;左上拔头盖4a-1和左中拔头柱4a-2开设左半圆柱孔4a-4;右拔头4b具有一体成形的右上拔头盖4b-1、右中拔头柱4b-2和右下拔头盖4b-3;右上拔头盖4b-1和右中拔头柱4b-2开设右半圆柱孔4b-4;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左右对称拼到一起后,左半圆柱孔4a-4和右半圆柱孔4b-4拼成拔头盲孔,拔头盲孔的孔径小于顶杆轴1-2的主体直径;
[0033]
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相对设置后,左上拔头盖4a-1和右上拔头盖4b-1位于固定腔体内;左中拔头柱4a-2和右中拔头柱4b-2从下固定盖通孔3-2穿过,从而使左下拔头盖4a-3和右下拔头盖4b-3位于下固定盖3的下方。
[0034]
其中,实际应用中,左上拔头盖4a-1和右上拔头盖4b-1拼合后形成上圆柱形盖板。左下拔头盖4a-3和右下拔头盖4b-3拼合后形成下圆柱形盖板;下圆柱形盖板的直径,小于输出轴密封盖的盲孔孔径。
[0035]
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0036]
顶杆1:顶杆1主体部分具有m8外螺纹,下端为60
°
锥形结构;上端的操作部为对边14mm的六角头,六角头中心开有的通孔作为操作孔1-3。
[0037]
上固定盖2:上固定盖中心开有m8上固定盖螺纹孔,与顶杆的外螺纹配合;上固定盖主体上有m45外螺纹,用于与下固定盖配合;上固定盖最大直径外表面做滚花处理。
[0038]
下固定盖3:下固定盖中心开有通孔作为下固定盖通孔3-2,内端面上有m45内螺纹与上固定盖配合;最大直径外表面做滚花处理。
[0039]
拔头4: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首先在拔头原件的中心开有的盲孔,上端为圆柱面,中段为圆柱面,下端为圆柱面,整体加工后沿中心线对称切开成两半,分别形成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
[00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其使用方式为:
[0041]
1.顶杆1具有外螺纹,螺纹安装到上固定盖2中心的上固定盖外螺纹2-2中。
[0042]
2.将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通过下固定盖3的中心通孔安装到位。
[0043]
3.通过上固定盖2和下固定盖3上的螺纹,将上固定盖2和下固定盖3装配到一起。
[0044]
4.采用工作插入到顶杆1的操作孔1-3,从而拧动顶杆1,使顶杆的末端进入拔头4中心的盲孔中。
[0045]
具体使用方式为:
[0046]
1.首先向上拧动顶杆1,使顶杆1的末端位于拔头4盲孔的上部位置,从而使得拔头的下端可收缩到小于密封盖盲孔内径的尺寸。
[0047]
2.操作拔具,将拔头插入到密封盖的盲孔内。此时,通过盲孔的约束作用,此时拔头的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为收缩状态。
[0048]
3.借助加力杆拧动顶杆1,使顶杆1逐渐插入到拔头的盲孔内,由于顶杆1的外径略大于拔头的盲孔孔径,从而在顶杆1的作用下,使拔头撑开,即:左拔头4a和右拔头4b逐渐向外扩,拔头下端面为圆柱面,当拔头撑开时,拔头下端面的圆柱侧面与密封盖盲孔的内表面
紧贴在一起,并具有静摩擦力。从而使拔头紧紧卡在密封盖盲孔内。
[0049]
用手握住固定盖外表面,向外拉动整个拔具,从而将密封盖从输出轴上取出。
[005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起动机输出轴密封盖拔具,适用于在狭小作业空间,快速简捷的将飞机起动机输出轴端面的密封盖拆卸并取出,从而提升了维修效率。
[005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