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车身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4935发布日期:2021-05-04 10:0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型材车身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骨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铝型材车身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装配机械包括重型卡车基本采用钢结构的车身骨架,钢结构的车身骨架重量大,造价高,因此一般不适用于轻卡,在现有的轻卡设计中,大多数轻卡的定位只用于货物运输,但是在农用机械中,比如草场、畜牧场一般需要利用轻卡运输草垛及秸秆,轻卡装载有限且不便装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型材车身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型材车身骨架结构,包括

车桥架,由铝材质铸造而成,在车桥架的后部设置有轮组组件;

在车桥架的前部设置有支撑组件;以及

在车桥架的前端连接有牵引梁组件;

在所述车桥架前部上端设置有机械抓手组件;

在机械抓手组件的后侧设置有隔离板,该隔离板设置在车桥架上;

在隔离板的后侧且在车桥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围栏;

所述机械抓手组件包括设置在车桥架前部的转盘座,设置在转盘座处的驱动电机,设置在转盘座上的立柱,

与立柱交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交接的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铰接部,第一支撑气缸,底部与转盘座固定,该第一支撑气缸的上部与第一铰接部固定;

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铰接部,第二支撑气缸,该第二支撑气缸的一端与第一连杆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气缸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部固定;

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气缸,

在所述第二连杆内部设置有移动连杆;

所述第三支撑气缸与移动连杆固定,所述移动连杆与抓手机构固定。

优选的,所述轮组组件包括设置在车桥架底部的轮毂支架,在轮毂支架上设置有一组连接轴,在连接轴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车桥架两侧的铰接架,在铰接架上部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与一套筒固定,套筒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上端与铰接架下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牵引梁组件包括牵引梁主体,该牵引梁主体与车桥架一端交接,在牵引梁主体中间部设置有辅助轮轴,辅助轮轴的下部设置有辅助轮。

优选的,所述抓手机构包括抓手主体,设置在抓手主体上部的连接轴,在连接轴上设置有旋转架,在旋转架上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移动连杆固定,

在抓手主体的下部内侧且位于抓手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轴,连接两个内轴的张紧气缸套筒,在抓手主体的下部且位于抓手主体两端外侧设置有抓手交接部,

抓手,该抓手的上部设置有一外轴,该外轴与抓手交接部两端分别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的车身骨架代替原有的钢结构的车身骨架,并在车身骨架上设置有隔离板以及若干个围栏,利用抓手可以方便的将秸秆以及草垛进行装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同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抓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抓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型材车身骨架结构,包括

车桥架100,该车桥架100采用铝材质铸造而成,在车桥架100的后部设置有轮组组件;所述轮组组件包括设置在车桥架100底部的轮毂支架136,在轮毂支架136上设置有一组连接轴135,在连接轴135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114;

在车桥架100的前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车桥架100两侧的铰接架108,在铰接架108上部设置有支撑轴111,该支撑轴111与一套筒110固定,套筒110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架109上,支撑架109的上端与铰接架108下部铰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用于对车桥架100的前部在装卸货物时的支撑,当需要进行支撑时,将支撑架109向下压,支撑架109在铰接架108下部铰接,同时套筒110随支撑架109下压,形成支撑。

在车桥架100的前端连接有牵引梁组件,所述牵引梁组件包括牵引梁主体104,该牵引梁主体104与车桥架100一端交接,在牵引梁主体104中间部设置有辅助轮轴102,辅助轮轴102的下部设置有辅助轮103,其中所述牵引梁主体104用于与车头固定。

在所述车桥架100前部上端设置有机械抓手组件;

在机械抓手组件的后侧设置有隔离板112,该隔离板112设置在车桥架100上;在隔离板112的后侧且在车桥架100上设置有若干个围栏113;所述隔离板112、围栏113的设计方便用于秸秆以及草垛装载后固定。

所述机械抓手组件包括设置在车桥架100前部的转盘座105,设置在转盘座105处的驱动电机106,当驱动电机106动作时,带动转盘座105进行转动,设置在转盘座105上的立柱115也随转盘座105转动,可以调整机械抓手组件的位置。

与立柱115交接的第一连杆116,与第一连杆116交接的第二连杆131;

所述第一连杆116和立柱115之间设置有第一铰接部128,第一支撑气缸127底部与转盘座105固定,该第一支撑气缸127的上部与第一铰接部128固定;第一支撑气缸127用于第一连杆116和立柱115之间的固定,同时,第一支撑气缸127向前推动时,可以将第一连杆116向上顶起,调节第一连杆116的高度。

所述第二连杆131和第一连杆116之间设置有第二铰接部130,第二支撑气缸129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16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气缸129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部130固定;第二支撑气缸129用于第二连杆131和第一连杆116之间的固定,同时,当第二支撑气缸129向前推动时,可以将第二连杆131向上顶起,调节第二连杆131的高度。

所述第二连杆131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气缸133,

在所述第二连杆131内部设置有移动连杆132;

所述第三支撑气缸133与移动连杆132固定,所述移动连杆132与抓手机构固定。所述第三支撑气缸133向前推动时,移动连杆132随之被顶出,以便调节抓手机构的前伸或者后移的位置。

在上述中,所述抓手机构包括抓手主体121,设置在抓手主体121上部的连接轴124,在连接轴124上设置有旋转架123,在旋转架123上设置有连接部122,该连接部122与移动连杆132固定,

在抓手主体121的下部内侧且位于抓手主体121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轴126,连接两个内轴126的张紧气缸套筒125,在抓手主体121的下部且位于抓手主体121两端外侧设置有抓手交接部120,

抓手118,该抓手118的上部设置有一外轴119,该外轴119与抓手交接部120两端分别固定,且抓手118还与内轴126固定,其中一侧的外轴119和内轴126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板,

在抓取时,张紧气缸套筒125推出,使得抓手118沿内轴126向上推开,使得抓手张开,张紧气缸套筒125停止动作,完成抓取后利用重力作用完成抓取和提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的车身骨架代替原有的钢结构的车身骨架,并在车身骨架上设置有隔离板以及若干个围栏,利用抓手可以方便的将秸秆以及草垛进行装卸。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