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6676发布日期:2021-02-23 15:1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工具拆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冲击工具是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常用于打钉或当锤子用于其它相应场合,它是靠输出轴的前后往复运动来完成以上打击工作。
[0003]
在公开号为cn203426912u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扳手,包括长方形板状的扳手本体,在所述扳手本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包含两个平行的主夹持面,所述卡口上还设置有两个辅助夹持面,所述两个辅助夹持面的一端分别与靠近的两个主夹持面相连,其夹角为m;
[0004]
在公开号为cn2351245y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快速移动活络扳手,它由主动驱动和从动传动两个系统组成,系统间的关联通过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的啮合来实现,扳手体侧有滑动按钮,装于驱动滑杆的螺旋槽内,滑杆端部固定在主动伞齿轮上;
[0005]
在公开号为cn210282068u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扳手,该扳手包括:本体,本体为可伸缩结构;第一折弯部,与本体连接,第一折弯部设置在本体的一端;第二折弯部,与本体连接,第二折弯部设置在本体的另一端。
[0006]
上述专利中的装卸扳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慢慢将其调节与螺栓相对应的大小,且每次转动一定角度时需要重新将其与螺栓进行卡合,工作效率低,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扳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慢慢将其调节与螺栓相对应的大小,且每次转动一定角度时需要重新将其与螺栓进行卡合,工作效率低,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包括菱形筒,所述菱形筒内对称设有多个菱形板,且多个菱形板相互套设,多个所述菱形板的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菱形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且多个定位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定位孔并向外延伸,每个所述菱形板上的多个条形孔内均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侧壁和定位杆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菱形筒的顶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内设有圆块,所述圆块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壁与圆槽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圆块内设有调节限位机构,所述圆块的顶部穿过圆槽并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
优选的,所述调节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杆、十字型块和四个棘齿块,所述圆块的侧壁开设有与十字型块相匹配的十字型开口,所述十字型块相向圆槽的四侧壁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棘齿块分别位于四个凹槽内,且四个棘齿块的侧壁均通过第二弹簧分别与四个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圆槽的侧壁开设有两组与多个棘齿块相匹配的卡槽,且两个
卡槽相互连通设置,两组所述卡槽的倾斜面均呈对称设置,所述十字型块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螺纹杆的一端通过旋转套与十字型开口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圆块和把手的侧壁并向外延伸。
[0011]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旦贯穿十字型块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十字型开口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0012]
优选的,四个所述棘齿块的侧壁均开设有腰型孔,且腰型孔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0013]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且转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4]
优选的,多个所述条形孔内均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一端依次贯穿定位杆和穿过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该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通过设有的多个菱形板、多个定位杆和多个第一弹簧,能够方便快速地对不同大小的螺栓进行卡紧,提高了拆卸的效率。
[0017]
2、该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通过设有的圆块、把手和限位调节机构,能够便于对螺栓进行拧紧和松卸,且不需要重新对螺栓进行卡紧,能够连续使用。
[0018]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速地对不同大小的螺栓进行卡紧,提高了拆卸的效率,能够便于对螺栓进行拧紧和松卸,且不需要重新对螺栓进行卡紧,能够连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21]
图中:1菱形筒、2菱形板、3定位杆、4第一弹簧、5圆块、6轴承、7把手、8螺纹杆、9十字型块、10棘齿块、11第二弹簧、12卡槽、13支撑杆、14固定块、15转柄、16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
实施例1如图1示,这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包括菱形筒1,菱形筒1内对称设有多个菱形板2,且多个菱形板2相互套设,多个菱形板2的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多个条形孔,菱形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3,且多个定位杆3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定位孔并向外延伸,每个菱形板2上的多个条形孔内均设有第一弹簧4,且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侧壁和定位杆3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菱形筒1的顶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内设有圆块5,圆块5固定套接有轴承6,且轴承6的外壁与圆槽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圆块5内设有调节限位机构,圆块5的顶部穿过圆槽并固定连接有把手7。
[0024]
如图2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它的调节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杆8、十字型块9和四个棘齿块10,圆块5的侧壁开设有与十字型块9相匹配的十字型开口,十字型块9相向圆槽的四侧壁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棘齿块10分别位于四个凹槽内,且四个棘齿块10的侧壁均通过第二弹簧11分别与四个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设置,圆槽的侧壁开设有两组与多个棘齿块10相匹配的卡槽12,且两个卡槽12相互连通设置,两组卡槽12的倾斜面均呈对称设置,十字型块9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与螺纹杆8相匹配的螺纹孔,螺纹杆8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螺纹杆8的一端通过旋转套与十字型开口转动连接,螺纹杆8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圆块5和把手7的侧壁并向外延伸。
[0025]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示,它的螺纹杆8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一旦贯穿十字型块9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两个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与十字型开口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提高十字型块9移动的稳定性。
[0026]
实施例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示,它的四个棘齿块10的侧壁均开设有腰型孔,且腰型孔内设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能够提高棘齿块10移动的稳定性。
[0027]
实施例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示,它的螺纹杆8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5,且转柄15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便于拧动螺纹杆8旋转。
[0028]
实施例6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示,它的多个条形孔内均设有限位杆16,且限位杆16一端依次贯穿定位杆3和穿过第一弹簧4,限位杆16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能够提高多个菱形板2和第一弹簧4使用的稳定性。
[0029]
实施例7如图1-2示,这种电动冲击工具扭力冲击机构装卸装置,它包括菱形筒1,菱形筒1内对称设有多个菱形板2,且多个菱形板2相互套设,多个菱形板2的侧壁均对称开设有多个条形孔,菱形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3,且多个定位杆3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定位孔并向外延伸,每个菱形板2上的多个条形孔内均设有第一弹簧4,且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侧壁和定位杆3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菱形筒1的顶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内设有圆块5,圆块5固定套接有轴承6,且轴承6的外壁与圆槽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圆块5内设有调节限位机构,圆块5的顶部穿过圆槽并固定连接有把手7;
[0030]
调节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杆8、十字型块9和四个棘齿块10,圆块5的侧壁开设有与十字型块9相匹配的十字型开口,十字型块9相向圆槽的四侧壁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棘齿块10分别位于四个凹槽内,且四个棘齿块10的侧壁均通过第二弹簧11分别与四个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设置,圆槽的侧壁开设有两组与多个棘齿块10相匹配的卡槽12,且两个卡槽12相互连通设置,两组卡槽12的倾斜面均呈对称设置,十字型块9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与螺纹杆8相匹配的螺纹孔,螺纹杆8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螺纹杆8的一端通过旋转套与十字型开口转动连接,螺纹杆8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圆块5和把手7的侧壁并向外延伸;
[0031]
螺纹杆8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一旦贯穿十字型块9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两个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与十字型开口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0032]
四个棘齿块10的侧壁均开设有腰型孔,且腰型孔内设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0033]
螺纹杆8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5,且转柄15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34]
多个条形孔内均设有限位杆16,且限位杆16一端依次贯穿定位杆3和穿过第一弹
簧4,限位杆16的两端分别与条形孔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0035]
使用时,通过设有的菱形筒1,将其与待拆卸的螺栓相对应,然后将按动菱形筒1,不同型号大小的螺栓能够抵动比螺栓直径小的菱形板2移动,进而使其中一个菱形板2与螺栓卡合在一起,进而便于快速对不同大小的螺栓进行卡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力下,能够保证多个菱形板2使用的稳定性,且能够自动返回原位,再通过设有的把手7,扳动把手7,把手7转动带动圆块5转动,再通过设有的四个棘齿块10,当棘齿块10的水平面与一组卡槽12相抵时,使得圆块5转动能够带动菱形筒1转动,从而对螺栓进行拆卸,在把手7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将把手7转动原位,使得棘齿块10的倾斜面与一组卡槽12相抵,进而能够使棘齿块10自动收缩至凹槽内,进而使把手7反方向转动时不会带动菱形筒1转动,进而不需要将菱形板2与螺栓重新卡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棘齿块10在第二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会自动返回原位,当需要对螺栓进行安装时,通过设有的螺纹杆8,拧动转柄15能够带动螺纹杆8旋转,由于螺纹杆8与十字型块9螺纹连接,从而使得螺纹杆8旋转能够带动十字型块9移动,使四个棘齿块10移动至另一组卡槽12内,使得把手7的工作状态与拆卸相反,进而能够快速进行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 能够方便快速地对不同大小的螺栓进行卡紧,提高了拆卸的效率,能够便于对螺栓进行拧紧和松卸,且不需要重新对螺栓进行卡紧,能够连续使用。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