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安防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5893发布日期:2022-03-23 09:3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车用安防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安防锁,尤其涉及一种对把手锁定以达到上锁,安装便利的车用安防锁。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汽车门安防锁,一般包括锁舌、锁芯及把手。在锁门时,通过锁芯锁定锁舌,进而使汽车门上锁;而在开锁时,通过锁芯释锁锁舌,再拉动把手,通过把手带动锁芯动作,进而使汽车门打开。然而,由于这种安防锁的锁芯是对锁舌进行上锁的,无论锁芯是否锁定锁舌,拉动把手,把手都可以进行转动动作。因此,当锁芯锁定锁舌时,如果频繁拉动把手或用力过度地拉动把手,很容易会损坏把手,使把手的使用寿命缩短。
3.另外,现有的汽车门锁,一般都是通过可伸缩的锁舌与锁孔配合以完成锁定或释锁。锁舌一般位于车门上,而锁孔开设安装在汽车本体上,有时由于测量的误差或开孔时的误差,使得锁孔与锁舌无法精准对应,给锁具的安装及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安防锁,其可对把手锁定以达到上锁目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把手可以自动回位;另外,锁舌还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以与锁孔进行配合,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安防锁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内的第一锁定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第一锁定件、第一锁芯、第一把手及阻挡件,所述第一锁定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座体内,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锁舌,所述锁舌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前端;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座体且另一端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上,所述座体设有阻挡部,所述第一锁芯的输出端与所述阻挡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锁芯在上锁时带动所述阻挡件卡合于所述阻挡部,进而禁止所述第一把手转动,或者使所述第一锁芯在开锁时带动所述阻挡件脱离所述阻挡部,进而允许所述第一把手转动。
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一锁芯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上,又将所述阻挡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锁芯的输出端,通过在所述座体上设置阻挡部,使所述阻挡件与所述阻挡部配合,从而在所述第一锁芯上锁时,使所述阻挡件卡合于所述阻挡部,达到锁定所述第一把手的目的,在所述第一锁芯开锁时,达到释锁所述第一把手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可以避免在汽车门上锁后还能拉动把手,从而减少把手的冲击,防止损坏把手,有效延长把手的使用寿命缩短。另外,通过在所述驱动件上设有驱动斜面,在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驱动部上设置配合斜面,从而使所述第一锁定件在复位时能推动第一把手自动复位,因此,可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另外,通过使锁舌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前端,使得所述锁舌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位置,进而可以与锁孔进行配合,有效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7.较佳地,还包括驱动件,所述第一把手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开设有长形孔,所述第一锁定件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有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设置于所述长形孔的一端,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件伸入所述长形孔内以使所述驱动斜面与所述配合斜面滑动配合。
8.较佳地,所述第一锁定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座体之间,并提供一使所述第一锁定件滑动的弹性力。
9.较佳地,所述阻挡件为t型头,所述阻挡部为卡合槽,所述t型头可插接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通过卡合槽与t型头的配合,当所述t型头与所述卡合槽正对时,所述t型头可自由进出所述卡合槽,从而达到释放所述第一把手的目的;当所述t型头与所述卡合槽错位时,所述卡合槽的边缘可以阻挡所述t 型头进出,从而达到锁定所述第一把手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稳定及可靠性高。
10.较佳地,所述第一锁定结构还包括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枢接于与所述第一把手相背向的所述座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件连接。
11.具体地,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固定地设有旋转部,所述第一锁定件上设有抵顶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抵顶部呈滑动地抵触,所述旋转部可随所述第二把手的动作而围绕所述第二把手的中心轴旋转,以推动所述抵顶部移动。
12.较佳地,还包括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第二锁定件及第二锁芯,所述第二锁芯设置于所述座体且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锁定件连接,所述第二锁定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通过设置第二锁定结构,可以使汽车门实现从内部反锁,且可在外部使用钥匙打开,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13.较佳地,所述锁舌的位置可沿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调节。
14.具体地,所述锁舌的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调节方向排列的定位部,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前端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定位的配合部。
15.具体地,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前端端面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锁舌的端面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横截面呈腰形,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调节孔为沉孔,所述锁舌与所述第一锁定件之间设有螺丝,所述螺丝的螺丝头抵顶于所述调节孔的下沉位处,所述螺丝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调节孔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的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的内部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的分解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的座体的立体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的仰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的第一锁定件的剖面结构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在锁定时阻挡件的状态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实在解锁时阻挡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6.如图1至图5所示,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本实施例一的车用安防锁100包括座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1内的第一锁定结构2,所述第一锁定结构2包括第一锁定件21、第一锁芯22、第一把手23、阻挡件24、弹性件25及驱动件26。所述第一锁定件21滑动设置于所述座体1内,滑动方向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前端具有锁舌211,所述锁舌211可伸出所述座体1以用于锁定汽车门。所述弹性件25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与所述座体1之间,并提供一使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锁舌伸出所述座体1外的弹性力,所述弹性件25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把手23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座体1且另一端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21;具体是,所述第一把手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26,所述第一把手23的枢接中心轴呈横向设置。所述驱动件26上设有驱动斜面261,所述第一锁定件21开设有长形孔211,所述第一锁定件21设有驱动部212,所述驱动部212上设有配合斜面212a,所述配合斜面212a位于所述长形孔211的一端,所述驱动件26伸入所述长形孔211以使所述驱动斜面261 与配合斜面212a滑动配合,进而推动所述第一锁定件21滑动。
27.请参阅图3、图4、图7及图8,所述第一锁芯22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23 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锁芯22的钥匙孔露出于所述第一把手23的表面。所述第一锁芯22的中心轴呈竖向设置。所述座体1设有阻挡部11,所述第一锁芯 22的输出端与所述阻挡件24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锁芯22在上锁时带动所述阻挡件24卡合于所述阻挡部11,进而禁止所述第一把手23转动,或者使所述第一锁芯22在开锁时带动所述阻挡件24脱离所述阻挡部11,进而允许所述第一把手23转动。
28.再如图2、图3、图7及图8所示,所述阻挡件24为t型头,所述阻挡部 11为卡合槽,所述t型头可插接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通过卡合槽与t型头的配合,当所述t型头与所述卡合槽正对时,所述t型头可自由进出所述卡合槽,从而达到释放所述第一把手23的目的;当所述t型头转动一定角度后与所述卡合槽错位时,所述卡合槽的边缘可以阻挡所述t型头进出,从而达到锁定所述第一把手23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稳定及可靠性高。
29.再如图2、图3及图6所示,所述第一锁定结构2还包括第二把手27,所述第二把手27枢接于与所述第一把手23相背向的所述座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把手27的枢接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把手23的枢接中心轴垂直。所述第二把手 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件21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把手27的一端固定地设有旋转部271,所述第一锁定件21上设有抵顶部213,所述旋转部271与所述抵顶部213呈滑动地抵触,所述旋转部271可随所述第二把手27的转动而围绕所述第二把手27的中心轴旋转,以推动所述抵顶部213移动,进而达到推动所述第一锁定件21释锁的目的。
30.再如图3及图5所示,所述车用安防锁100还包括第二锁定结构3,所述第二锁定结构3包括第二锁定件31、第二锁芯32及操作旋钮33,所述第二锁定件31与所述第二锁芯32之间设有连杆34。所述第二锁芯32设置于所述座体1 且输出端与所述连杆34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锁芯32的钥匙孔露出所述座体1 的表面。所述连杆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定件31枢接。所述第二锁定件31 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1。所述操作旋钮33与所述第二锁芯32的输出端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锁定结构3,可以使汽车门实现从汽车内部反锁,且可在外部使
用钥匙打开,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31.如图7所示,所述锁舌211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前端;所述锁舌211的位置可沿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调节。具体地,所述锁舌211的端面设有多个沿其调节方向排列的定位部211a,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前端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211a配合定位的配合部21a。本实施列中所述定位部211a为横截面呈弧形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宽度方向延伸,且沿厚度方向排列;所述配合部21a为横截面呈弧形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宽度方向延伸,且沿厚度方向排列;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陷部配合。
32.再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前端端面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连接孔21b,所述连接孔21b为螺纹孔。所述锁舌211的端面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调节孔211b,所述调节孔211b的横截面呈腰形,所述调节孔211b的长度方向沿宽度方向,且所述调节孔211b为沉孔,所述锁舌211与所述第一锁定件21 之间设有螺丝212,连接时,所述螺丝212的螺丝头抵顶于所述调节孔211b的下沉位处,所述螺丝212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调节孔211b并与所述连接孔21b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所述锁舌211的位置时,只需要拧松所述螺丝212,然后调整所述锁舌211,使所述锁舌211的凸出部从当前的所述凹陷部移动到另一所述凹陷部上,最后,再拧紧所述螺丝212。
33.综合上述并结合图8及图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安防锁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34.当汽车门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锁舌在所述弹性件25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座体1,从而对汽车门锁定,此时,所述第一锁芯22也处于锁定的状态。所述t型头与所述长形孔错位,从而与所述长形孔卡合,这时,所述第一把手23无法转动,从而无法通过所述驱动件26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 21移动解锁。
35.当汽车门需要释锁时,使用钥匙插入所述第一锁芯22,然后转动所述第一锁芯22,使所述第一锁芯22的输出端带动所述t型头转动,使所述t型头与所述长形孔正好正地。此时,所述第一把手23即可释锁且可以自由转动,这时即可驱动所述第一把手23,所述第一把手23通过所述驱动件26的驱动斜面261 推动所述第一锁定件21上的配合斜面212a,进而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锁舌缩入所述座体1内,从而使汽车门解锁。
36.当从汽车内部开门时,可直接拉动所述第二把手27,所述第二把手27在任何时候都可转动,从而通过所述旋转部271推动所述抵顶部213移动,所述抵顶部213即可带动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锁舌缩入所述座体1内。因此。乘客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汽车内部开门。另外,在汽车内部的乘客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锁定结构3的操作旋钮33进行反锁或释锁。若反锁后,在汽车外部的乘客只能通过钥锁插入所述第二锁芯32进行解锁。
37.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一锁芯22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 23上,又将所述阻挡件24连接于所述第一锁芯22的输出端,通过在所述座体 1上设置阻挡部11,使所述阻挡件24与所述阻挡部11配合,从而在所述第一锁芯22上锁时,使所述阻挡件24卡合于所述阻挡部11,达到锁定所述第一把手23的目的,在所述第一锁芯22开锁时,达到释锁所述第一把手23的目的;其结构十分简单,可以避免在汽车门上锁后还能拉动把手,从而减少把手的冲击,防止损坏把手,有效延长把手的使用寿命缩短。另外,通过在所述驱动件 26上设有驱动斜面261,在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驱动部212上设置配合斜面 212a,从而使所述第一锁定件21在复位时能推动第一把手23自动复位,因此,可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另外,通
过使锁舌211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前端,使得锁舌211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位置,进而可以与锁孔进行配合,有效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38.本实用新型车用安防锁100所涉及到的第一锁芯及第二锁芯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3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