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丝锁及应用其的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1225发布日期:2021-11-29 20: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钛丝锁及应用其的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货领域,特别涉及钛丝锁及应用其的售货机。


背景技术:

2.钛丝锁应用于自动售贩机、物流柜、储物柜、信报箱、寄存柜、文件柜、电表箱、衣柜、手机柜、鞋柜等集中控制箱柜。钛丝锁包括两个锁扣、一根钛丝以及两个分别驱动锁扣转动的扭簧。在锁闭状态下,该两个锁钩相互卡合。利用钛丝热缩冷胀的特性,在对钛丝通电时,钛丝发热而收缩,导致钛丝拉动其中一个锁扣转动,使两个锁扣分离,另一锁扣在对应扭簧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钛丝锁进入打开状态。当钛丝锁打开后,需要及时断开电路,以避免钛丝通电时间过长而烧坏,同时断电后钛丝能够快速地恢复原来的长度。
3.中国专利cn 211008012u公开了一种电控锁。该电控锁内还设有一微动开关,通过该微动开关及时对钛丝断电,而微动开关会增加电控锁的成本和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不需要微控开关的钛丝锁及售货机。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钛丝锁,钛丝锁内设有钛丝、转动的第一锁扣、可转动的第二锁扣、用于驱动第一锁扣转动的第一扭簧以及用于驱动第二锁扣转动的第二扭簧,钛丝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第二锁扣的尾端,在钛丝锁锁闭的状态下,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电性接触,钛丝、第一扭簧、第二扭簧电性相连而形成一串联通路,串联通路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钛丝锁打开的状态下,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脱离接触。
6.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采用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的接触与分离控制内部电路的通断,无需额外地装配电路控制装置,有利缩小钛丝锁的尺寸和降低成本。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钛丝、第一扭簧、第二扭簧依次相连形成串联通路,或者钛丝、第二扭簧、第一扭簧依次相连形成串联通路。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锁扣包含锁钩和延伸部,第一扭簧包含第二力臂,第二力臂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第一倒钩勾住延伸部的后侧边缘并对延伸部施加推力,第二扭簧包含第四力臂,第四力臂靠近延伸部的后侧,在锁闭状态下,第一倒钩与第四力臂电性接触。当第一锁扣摆脱了第二锁扣的限制后,第一扭簧驱动第一锁扣转动,这时第一倒钩会与第四力臂脱离接触,起到断电的作用。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力臂呈包含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锁扣的后方设有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第一杆靠近延伸部,第一杆从第二限位部的后侧抵触在第二限位部上,第二杆从第三限位部的后侧抵触在第三限位部上,在锁闭状态下,第一倒钩与第一杆电性接触。第二杆与第三限位部相互抵接,使第四力臂被限位,第一杆与第一倒钩电接触。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电性连接设置在第二锁扣的尾端的钛丝的端部,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第二杆。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锁扣的前端设有卡勾,卡勾抵接在延伸部的末端的前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钛丝锁包含锁盒,锁盒的前侧设有锁槽,锁盒内于锁槽的下方设有第一销柱,第一锁扣包含锁钩和延伸部,锁钩和延伸部向着同一侧延伸,第一扭簧包含第一簧圈、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第一扭簧和第一锁扣均套设在第一销柱上,第一销柱的后方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力臂与第一限位部相抵接,第二力臂的末端设置在延伸部的后侧并对延伸部施加一推力。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锁扣包含第二簧圈、第三力臂和第四力臂,底座上于第一锁扣的后上侧设有第二销柱,第二锁扣和第二簧圈均套设在第二销柱上,第四力臂被限位,第三力臂的末端设有第二倒钩,第二倒钩勾住第二锁扣的前端的上侧边缘并对第二锁扣施加一推力。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钛丝自第二锁扣的尾端向下延伸,经过第二绕线柱转向后再向前延伸,再经第一绕线柱转向后延伸至第一力臂的末端处。
1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售货机,该售货机包含钛丝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钛丝锁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钛丝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钛丝锁的底座示意图。
19.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扭簧的示意图。
20.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扭簧的示意图。
21.符号说明:
22.锁盒1、底座2、盖板3、钛丝4、第一锁扣5、第二锁扣6、第一扭簧7、第二扭簧8、锁槽9、第一销柱10、锁钩11、延伸部12、第一簧圈13、第一力臂14、第二力臂15、第一限位部16、第一倒钩17、第一弯折部18、第二弯折部19、第一凹槽20、第二销柱21、卡勾22、第二簧圈23、第三力臂24、第四力臂25、第一杆26、第二杆27、第二限位部28、第三限位部29、第二倒钩30、第三弯折部31、第四弯折部32、第二凹槽33、第一绕线柱34、第二绕线柱35、导电片36、第一固定柱37、第一导线38、第二导线39、第二固定柱4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请参考图1,钛丝锁包括由底座2和覆盖在底座2上的盖板3所形成的锁盒1。再结合图2、图4及图5,锁盒1内设有钛丝4、可转动的第一锁扣5、可转动的第二锁扣6、用于驱动第一锁扣5转动的第一扭簧7以及用于驱动第二锁扣6转动的第二扭簧8,钛丝4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第二锁扣6的尾端。
25.请参考图1,锁盒1的前侧边设有用于柜门的锁环进出的锁槽9。进一步地参考图2,在锁槽9的下方设有第一销柱10,第一锁扣5套设在第一销柱10上并能够以第一销柱10为轴心转动。第一锁扣5包含锁钩11和延伸部12,锁钩11和延伸部12向着同一侧延伸,如图2所示的向着上方延伸,使第一锁扣5大致呈u形。锁钩11与延伸部12之间的部分套设在第一销柱10上。锁钩11被设置为通过第一锁扣5转动而选择性地进入锁槽9,勾住进入锁槽9的柜门上
的锁钩11,从而将柜门锁住。
26.第一扭簧7对第一锁扣5施加转动的力量。请参考图4,第一扭簧7包括第一簧圈13、第一力臂14和第二力臂15。再结合图2和图3,底座2上于第一销柱10的后方设有第一限位部16。第一簧圈13套在第一销柱10上,第一力臂14与第一限位部16相抵接,第二力臂15的末端作用于延伸部12的后侧,对第一锁扣5施加一推力,该推力使第一锁扣5具备了锁钩11向着离开锁槽9的方向旋转的运动趋势。具体的,请参考图2,第二力臂15的末端设有第一倒钩17,该第一倒钩17勾在延伸部12的后侧边缘。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第一倒钩17包含沿着延伸部12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18和自第一弯折部18沿垂直方向弯折的第二弯折部19。延伸部12的后侧靠近延伸部12末端的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凹槽20,第二弯折部19设置在第一凹槽20内,防止第一倒钩17与延伸部12滑脱。
27.请参考图2,底座2上于第一锁扣5的后上方设有第二销柱21,第二锁扣6套设在第二销柱21上并能够以第二销柱21为轴心转动。第二锁扣6的前端具有卡勾22,第二锁扣6的尾端连接钛丝4。第二锁扣6在其前端和尾端之间延伸,第二锁扣6的转动轴心设置在前端与尾端之间的某个位置。卡勾22被设置为能够选择性地勾住延伸部12的末端的前侧,使第一锁扣5保持锁闭状态。在锁闭状态下,锁钩11纵向跨过锁槽9,延伸部12的后侧受到第二力臂15的推力,延伸部12的末端前侧受到卡勾22的限制,使第一锁扣5保持平衡。
28.请参考图5,第二扭簧8包括第二簧圈23、第三力臂24和第四力臂25。第四力臂25呈u形,包含基本沿着纵向延伸的第一杆26和第二杆27,其中第二杆27与第二簧圈23相连。在底座2上于第一锁扣5的后方设有第二限位部28和第三限位部29,其中第二限位部28靠近延伸部12的末端设置,而第三限位部29设置在距离延伸部12稍远的位置。第二簧圈23套设在第二销柱21上,第一杆26和第二杆27基本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杆26从第二限位部28的后侧抵接在第二限位部28上,第二杆27从第三限位部29的后侧抵接在第三限位部29上。第三力臂24的末端作用在第二锁扣6的靠前端的上侧,对第二锁钩11施加一向着第一锁扣5的推力,该推力使第二锁扣6具备了向着延伸板12的末端旋转的运动趋势。具体的,第三力臂24的末端设有第二倒钩30,该第二倒钩30勾在第二锁扣6的前端的上侧边缘。进一步地,第二倒钩30包含沿第二锁扣6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弯折部31和自第三弯折部31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四弯折部32。延伸部12的后侧靠近延伸部12末端的位置设有一个第二凹槽33,第四弯折部32设置在第二凹槽33内,防止第二倒钩30与第二锁扣6滑脱。
29.第一锁扣5受到第一扭簧7的作用力,第二锁扣6受到第二扭簧8的作用力,使得第一锁扣5的末端与第二锁扣6的卡勾22相互抵触,从而使锁钩11维持在锁槽9内,钛丝锁保持锁闭状态。
30.请参考图2,钛丝4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锁扣6的尾端,另一端固定。在锁闭状态下,钛丝4、第一扭簧7、第二扭簧8形成一串联通路。钛丝4自第二锁扣6的尾端起向下延伸,经过第二绕线柱35转向后再向前延伸,然后再经第一绕线柱34转向,延伸至第一力臂14的末端附近。钛丝4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导电片36,其中一个导电片36通过紧固件连接在第二锁扣6的尾端,另一个导电片36靠近第一力臂14并与第一力臂14电性接触。具体的,底座2上靠近第一力臂14的末端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柱37,导电片36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固定柱37上,且该导电片36还与第一力臂14的末端电性接触。在锁闭状态下,第一扭簧7与第一杆26能够相互电性接触。具体的,第一倒钩17能够与第一杆26电性接触,更具体的,第一倒钩17的第
一弯折部18与第一杆26电性接触。所以,在锁闭状态下,钛丝4、第一扭簧7、第二扭簧8形成一串联通路。
31.请参考图2,钛丝锁还包括分别电性连接在串联通路两端的第一导线38和第二导线39,每个导线的末端也分别设有导电片36。第一导线38的导电片36连接在第二锁扣6的末端,并与钛丝4的导电片36电性接触;第二导线39的导电片36靠近第二杆27并与第二杆27电性接触。具体的,底座2上靠近第二杆27设有第二固定柱40,第二导线39的导电片36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柱40上。在锁闭状态下,第一导线38、钛丝4、第一扭簧7、第二扭簧8、第二导线39形成一电路。当将第一导线38和第二导线39接入电源时,电路中存在电流。钛丝4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当电路中存在电流时,钛丝4发热而收缩,导致钛丝4拉动第二锁扣6转动,卡勾22离开第一锁扣5的末端,使第一锁扣5在第一扭簧7的作用下转动,锁钩11向着离开锁槽9的方向转动,形成开锁状态,柜门的锁环与锁钩11脱离。同时,第一扭簧7的第二力臂15转动,而与第一杆26脱落接触,导致电路断电。当合上柜门后,柜门上的锁环推动第一锁扣5克服第一扭簧7的阻力而转动,同时延伸部12的末端推动第二锁扣6的前端克服第二扭簧8的阻力而转动,最终使卡勾22再次抵触在延伸部12的末端的前侧,此时锁钩11插入到柜门的锁环中,柜门被锁定。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钛丝4、第二扭簧8、第一扭簧7依次相连形成串联通路。具体的,钛丝4的导电片36与第二扭簧8电性接触,第二导线39的导电片36与第一扭簧7电性接触。
33.本公开采用第一扭簧7与第二扭簧8的接触与分离控制内部电路的通断,无需额外地装配电路控制装置,有利降低成本和缩小钛丝锁的尺寸。
3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售货机,该售货机包含钛丝锁。
3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