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9706发布日期:2021-12-01 09:5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工厂内大部分对皮革布料切割都是采用手动切割,切割速度慢,也有工厂采用大型切割机台进行切割,但是机台昂贵,不适合中小企业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区域,所述切割区域上设置有切割机以及供切割机来回移动的轨道,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制定切割宽度的参照物。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红外对射装置以及开关,所述红外对射装置至少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轨道相对的两端,所述开关第一端口与切割机连接、第二端口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三端口与红外对射装置连接,所述外部电源向切割机、开关以及红外对射装置供电,所述开关能够接收红外对射装置传送的控制信号以用于断开或连接外部电源与切割机的通电线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机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轨道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参照物比对需要裁切的宽度,然后推动切割机在轨道上移动以对皮革进行切割,实现了皮革布料切割的半自动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区域1,所述切割区域1上设置
有切割机2以及供切割机2来回移动的轨道3,所述切割区域1内设置有用于制定切割宽度的参照物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参照物4比对需要裁切的宽度,然后推动切割机2在轨道3上移动以对皮革进行切割,实现了皮革布料切割的半自动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15.进一步,所述切割区域1内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红外对射装置51以及开关52,所述红外对射装置51至少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轨道3相对的两端,所述开关52第一端口与切割机2连接、第二端口与外部电源6连接,第三端口与红外对射装置51连接,所述外部电源6向切割机2、开关52以及红外对射装置51供电,所述开关52能够接收红外对射装置51传送的控制信号以用于断开或连接外部电源6与切割机2的通电线路。当有人或物穿过红外对射装置51时,红外对射装置51向开关52发送控制信号,开关52断开外部电源6与切割机2之间的通路,切割机2停止工作,避免使用者因为误触碰而受到切割机2的伤害。
16.具体的,所述切割机2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轨道3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以实现切割机2与轨道3的滑动连接。
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区域,所述切割区域上设置有切割机以及供切割机来回移动的轨道,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制定切割宽度的参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红外对射装置以及开关,所述红外对射装置至少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轨道相对的两端,所述开关第一端口与切割机连接、第二端口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三端口与红外对射装置连接,所述外部电源向切割机、开关以及红外对射装置供电,所述开关能够接收红外对射装置传送的控制信号以用于断开或连接外部电源与切割机的通电线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轨道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革布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区域,所述切割区域上设置有切割机以及供切割机来回移动的轨道,所述切割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制定切割宽度的参照物。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参照物比对需要裁切的宽度,然后推动切割机在轨道上移动以对皮革进行切割,实现了皮革布料切割的半自动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勇 姜忠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林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