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排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0257发布日期:2022-03-16 23:0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排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干胶标签的排废,特别涉及排废装置。


背景技术:

2.不干胶202也叫自粘标签材料(或称不干胶标签),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材,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涂有胶粘剂的面材作为最终产品用途,贴附于包装物上。
3.不干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以所需的形状经过模切成型,所需形状之外的废料(即标签废料205)进行排废收集,剩下的材料为成型产品(为主材料,即成品204)交付终端客户使用,见图1,客户在使用时,也普遍以自动贴标的形式完成不干胶的使用。
4.以上所述的不干胶生产过程中的废料进行排废收集,一般都是以卷筒的方式进行收集,也可以称之为卷绕收集。当卷绕到一定直径大小的时候,都需要设备的停机更换作业,以便再次卷绕收集。这种方式不仅普遍,也相当低效率,其停机作业已经不符合自动化高效率生产作业要求。作为自动化的要求,也有自动化收集方式,比如说空气负压进行抽取之后进行滚切打碎完成全自动化收集(以下简称抽风排废)。抽风排废存在废料悬空暴露在空中、极易断料的缺陷。
5.上面所述抽风排废,其明显缺陷和不足在于:负压空气将废料抽取时,抽取的废料会明显的翻滚现象,而在翻滚的过程中,其负压空气的抽取力会有波动和变化,显然,其抽取力相当于一种作用于废料上的张力,其波动和变化的抽取力相当于张力的波动和变化。由于废料由所需形状经过模切成型后剩余组成,理论上所需形状与所需形状排列越紧凑,就越省成本。既然所需形状的排列很紧凑,那么材料表面的所承受的最大张力也就越小,而实际生产中,废料的卷绕收集时的张力也是偏小的。那么在负压空气抽取时的翻滚现象所产生的张力波动和变化,将极易导致废料的断料现象。特别是当易断材料或异形标时,对张力的敏感度越大,越容易导致断料,导致生产出故障。
6.显而易见,悬空路径中的废料,特别见著于异形形状的最为明显,见图2,即——运行过种中的废料由于张力的作用,脆弱点会变得极易拉伸,而拉伸后的废料将与实际材料宽度变得更窄,越窄,废料的脆弱点越为明显和敏感,见图3。
7.上面两种方式都无法解决,特别是异形形状的废料极度敏感的张力特点。如图1所示异形形状的废料由于在运行过种中,当异形的形状的最脆弱点,一般都是极度变化的位置,材料表面张力极度变化,其脆弱点往往最易拉伸,整个废料表面的所有施加的张力会集中于脆弱点,导致断料。
8.常见的不干胶标签成品单元长度至少50mm,一般而言,其成品形状越大,成品形状变化越大(如异形形状),剥离后的废料上的镂空与成品对应,不干胶的排废难度也越大。如果不干胶标签的成品单元长度规格小于50mm时,出于经济性,成品单元会有若干列排列组合。排列越多,通常而言排废难度也就越小。如果成品单元长度规格越小,就是可以排列越多的列,其排废的拉料点越多,反之,成品单元长度规格越大,那排列数就越少,其排废的拉
料点越少;另外,规格越大,其形状的长宽比越大或形状越异形,其排废难度也会相应加大,形状规则排废难度相对较小不易断裂。以上排废难度大,容易断裂的称为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例如异形形状、大尺寸等不干胶标签废料,其镂空的边缘容易断料。


技术实现要素:

9.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全自动排废装置。通过全自动排废装置及相对应方法能够将不干胶的废料进行排废收集,实现不停机连续排废,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降低那种易断的不干胶标签废料出现断裂的风险,让排废更顺利,连续性更好,确保以便实现不停机排废操作。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全自动排废装置,包括有刮刀辊、剥离辊和惰性辊机构,刮刀辊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刮刀辊的辊筒面上配置有刮刀,惰性辊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惰性辊,惰性辊衔接配置在刮刀辊与剥离辊之间,刮刀辊、剥离辊与惰性辊相互平行设置,惰性辊机构的入口端与剥离辊之间留有第一走料距离,惰性辊机构的出口端与刮刀辊之间留有第二走料距离。该全自动排废装置结构相对简洁、紧凑,能够实现不停机连续排废,其连续性排废效果较好,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标签废料排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第一走料距离以及第二走料距离分别小于或等于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镂空长度,刮刀辊、剥离辊和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的配合结构能够始终拖附易断规格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的镂空处,不会让易断的那种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的镂空处完全处于悬空状态,标签废料不易断料,确保不停机连续排废能够更加稳定、顺利实施,其连续性排废效果更好、更稳定,排料更顺利。其也能够适用于那种规则的、小尺寸的、不易断裂的不干胶标签废料排废。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上还可以进行以下优化或补充说明。
12.比如,该全自动排废装置还包括有检测剥离之前的不干胶的标签运行速度信号的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动力电机联接。利用第一传感器实时感知不干胶标签的运行速度,以便配合控制动力电机驱动刮刀辊的转速快慢,使得刮刀辊线速度能够与不干胶标签的运行速度匹配(即同步),配合实现同步控制,让刮刀辊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运行,以便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操作。
13.其中惰性辊设置一个;或者当惰性辊设置两个以上。当惰性辊设置两个以上时,惰性辊依次衔接,两惰性辊相互之间的第三走料距离小于或等于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镂空长度。两个以上的惰性辊时,在惰性辊机构中能够始终拖附易断规格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的镂空处,不会让易断的那种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的镂空处完全处于悬空状态。
14.还可以优化,至少一个惰性辊设置在浮动架上,浮动架连有张力控制装置。通过浮动架配合进行浮动(来回移动),通过张力控制装置配合保持张力稳定,绕设在惰性辊上的标签废料将维持张力相对稳定,让标签废料在保持稳定的张力的状态下运行,确保标签废料不易断裂。同时还能够补偿惰性辊前后的刮刀辊、剥离辊之间的运行速度。
15.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浮动架配有检测浮动架或惰性辊的位置信号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动力电机联接。利用第二传感器实时感知浮动架或惰性辊的位置,以便配合控制动力电机驱动刮刀辊的转速快慢,进一步配合实现同步控制,让刮刀辊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运行,让自动化程度更高。
16.另外,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含两个),刮刀辊的辊筒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沿轴向方向均匀排列在刮刀辊的辊筒面上,能够减少标签废料以及刮刀与刮刀辊的接触面积,更容易进行刮铲,并且刮铲时减少刮刀辊产生的热量,散热更好。刮刀辊内置有水冷通道或风冷通道,能够让刮刀辊的温度降低冷却。避免热量导致不干胶的黏粘剂产生融化现象,影响刮刀辊正常使用。剥离辊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配有过渡辊,用于配合布置不干胶,以及废料分开剥离,结构更合理。刮刀至少配置一把,刮刀能够配合将刮刀辊上的标签废料刮铲下来,多把刮刀则能够将更强粘性的热熔胶进行剥离。刮刀辊的侧边还配有接料台,刮铲下来的标签废料则由接料台接住收集。其中,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有低摩擦气缸或超低摩擦气缸或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或扭簧或配重拉索;浮动架直线浮动设置或摆动浮动设置。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全自动排废装置能够将不干胶的标签废料进行排废收集,实现不停机连续排废,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降低标签废料出现断裂的风险,让排废更顺利,连续性更好,确保以便实现不停机排废操作。其结构简洁、紧凑,刮刀辊、剥离辊和惰性辊机构的配合结构能够始终拖副易断规格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的镂空处,不会让易断的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的镂空处完全处于悬空状态,标签废料不易断料,其连续性排废效果更好、更稳定,排料更顺利,以便实现不停机排废操作。当然也适用于那种规则的、小尺寸的、多列单元的、不易断裂的不干胶标签废料排废。而且,后续通过惰性辊浮动以及位置检测感知,能够让刮刀辊与剥离辊的送料速度保持相对同步,进行相应补偿。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19.图1为不干胶剥离状态下的标签废料与成品示意图,k为材料运行方向。
20.图2为不干胶剥离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成品以及对应镂空处为异形。
21.图3为图2中β的放大图。
22.图4为图2中镂空长度示意图。
23.图5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惰性辊采用摆臂形式进行浮动,并且摆臂连接在机架上。
24.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惰性辊采用摆臂形式进行浮动,并且摆臂的摆动轴与刮刀辊同轴设置。
25.图7为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惰性辊的剥离排废的材料绕设布置状态示意图。
26.图8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惰性辊设置两个且均浮动设置。
27.图9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惰性辊设置三个,其中一个浮动设置,另两个固定转动设置。
28.图10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惰性辊设置一个,采用摆臂形式摆动浮动,并且摆臂的摆动轴与剥离辊同轴设置。
29.图中:202、不干胶;204、成品;205、标签废料;10、机架;201、过渡辊;203、剥离辊;206、刮刀辊;207、被刮废料;30、浮动架;301、惰性辊;40、刮刀架;401、刮刀;101、接料台;50、第一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参见附图,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全自动排废装置,其包括有刮刀辊206、剥离辊203和惰性辊机构。刮刀辊206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由动力电机(如伺服电机)带动刮刀辊206进行转动。不干胶202标签将在剥离辊203上进行的标签废料205与成品204分开剥离,不干胶202的标签废料205与成品204分开剥离,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为成品204所在的位置,其镂空长度为不干胶202前进方向上的长度,即单个标签成品204长度。刮刀辊206的辊筒面上配置有刮刀401,刮刀401能够配合刮铲刮刀辊206的辊筒面,以便对胶面贴附在刮刀辊206上的标签废料205进行刮铲去除。将惰性辊机构配置在刮刀辊206与剥离辊203之间,其中惰性辊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惰性辊301,惰性辊301将衔接配置在刮刀辊206与剥离辊203之间,惰性辊301转动以便衔接配合标签废料205输送运行。标签废料205从剥离辊203上被分开剥离后,从惰性辊机构的入口端进入,从惰性辊机构的出口端输出,标签废料205在惰性辊机构中绕经惰性辊301(至少一个)后输出,输出的标签废料205胶面贴在刮刀辊206上,随刮刀辊206转动至刮刀401处被刮铲下来。刮刀辊206、剥离辊203与惰性辊301相互平行设置,布局合理。
32.惰性辊机构的入口端与剥离辊203之间留有第一走料距离,标签废料205在剥离辊203至惰性辊机构之间将位于第一走料距离的路径内,惰性辊机构的出口端与刮刀辊206之间留有第二走料距离,标签废料205在惰性辊机构至刮刀辊206之间将位于第二走料距离的路径内,标签废料205分别在运行(前进移动)过程中经过第一走料距离和第二走料距离,且在第一走料距离以及第二走料距离处的标签废料205部分处于悬空状态。
33.该全自动排废装置的结构相对简洁、紧凑,能够实现不停机连续排废,其连续性排废效果较好,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标签废料205排除,不用在排废过程中进行废料换卷,效率更高。
34.在此基础上再优化,第一走料距离以及第二走料距离分别小于或等于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镂空长度。在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简称易断标签废料205)运行前进移动过程中,经过第一走料距离或者第二走料距离处的易断标签废料205的单个镂空部分不会完全处于悬空状态,单个镂空部分的首或尾能够由剥离辊203或惰性辊301或刮刀辊206托住支撑,不会完全处于悬空状态,并且能够让易断标签废料205相对展平,不易断裂。调整好第一走料距离以及第二走料距离的长度即可,调整设定长度满足使不干胶标签废料205不易断裂即可。标签废料205与成品204剥离后各走料距离的路径中的废料,将敏感的悬空暴露于空中,废料在悬空路径当中容易断料,不利于连续收料。实则,这种刮刀401排废与抽风排废存在废料悬空暴露在空中、极易断料的缺陷。
35.该全自动排废装置的结构相对简洁、紧凑,刮刀辊206、剥离辊203和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301的配合结构能够始终拖附(托住)易断规格单个不干胶202的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不会让易断的那种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完全处于悬空状态,单个镂空部分的首或尾能够被托住支撑,标签废料205不易断料,其连续性排废效果更好、更稳定,排料更
顺利,以便实现不停机排废操作。当然,该全自动排废装置也适用于那种规则的、小尺寸的、多列单元的、不易断裂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排废。
36.如图7所示,假设以成品204长度规格为50mm为例,相对应的各个成品204的各镂空长度为50mm,惰性辊机构的入口端与剥离辊203之间第一走料距离为20mm,当50mm长度规格的缕空处还未完全剥离悬空,其前端缕空处已经贴附于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301的辊面,惰性辊301的辊面对标签废料205起到的拖附作用已产生,而不会让缕空的标签废料205完全悬空暴露于空中,不会产生断料的风险。而当缕空的标签废料205离开惰性辊机构达到20mm时,又与刮刀辊206的辊筒面接触,结构紧凑,其目的在于让50mm规格缕空长度处于被拖附状态,而不允许其单个不干胶202缕空完全悬空于空中。
37.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以下优化或进一步说明。
38.比如,该全自动排废装置还包括有第一传感器50,第一传感器50用于检测剥离之前的不干胶202的标签的运行速度信号。第一传感器50可以采用编码器,例如码盘式传感器,如果第一传感器50有其他的具体产品尽量举例,可以将第一传感器50直接配置在剥离辊203处。第一传感器50与动力电机联接,利用第一传感器50实时感知不干胶202标签的运行速度,以便配合控制动力电机驱动刮刀辊206的转速快慢,使得刮刀辊206线速度能够与不干胶202标签的运行速度匹配(即同步),配合实现同步控制,让刮刀辊206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运行,以便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操作。
39.见图5,例如当不干胶202经剥离辊203旋转1个脉冲时,第一传感器50将信号实时反馈给上位机(如电脑、plc或单片机等),刮刀辊206的动力电机通过上位机控制,瞬间反应,通过虚拟齿轮比原理,相对应的旋转脉冲数量,以达到刮刀辊206与剥离辊203同步输送的目的。
40.再进一步说明,其中惰性辊301设置一个;或者当惰性辊301设置两个以上。当惰性辊301设置两个以上时,惰性辊301依次衔接,两惰性辊301相互之间的第三走料距离小于或等于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镂空长度。两个以上的惰性辊301时,在惰性辊机构中能够始终拖附易断规格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不会让易断的那种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完全处于悬空状态。惰性辊301设置一个时结构最为紧凑。其中惰性辊301的辊面上可以额外防黏处理,比如铁氟龙处理,让一些惰性辊301可以供标签废料205的胶面绕设时运行更顺利。
41.还可以优化,其中至少一个惰性辊301设置在浮动架30上,即惰性辊机构中的惰性辊301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浮动架30上,也可以有一些不设置在浮动架30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浮动架30供不同惰性辊301设置;另外,浮动架30连有张力控制装置。通过浮动架30配合进行浮动(来回移动),一般浮动架30的浮动为微动,可以在设置限位结构(如限位块)对浮动架30的浮动范围进行限定。通过张力控制装置配合保持张力稳定,绕设在惰性辊301上的标签废料205将维持张力相对稳定,让标签废料205在保持稳定的张力的状态下运行,确保标签废料205不易断裂。同时还能够补偿惰性辊301前后的刮刀辊206、剥离辊203之间的运行速度,当刮刀辊206与剥离辊203速度不一致、不同步时,则通过浮动进行补偿,实现同步。例如,但当连续生产过程中设备所固有的积累误差时,惰性辊301将浮动补偿。惰性辊301可以作为对速度和张力的一种补偿,惰性辊301为一种微量的浮动,浮动的范围内,第一走料距离(剥离辊203与惰性辊301之间)以及第二走料距离(惰性辊301与刮刀辊206之间)
不超过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镂空长度,当标签废料205缕空规格越大时,其作用越明显。而刮刀辊206的功能也就是完成连续性的、不间断的刮掉废料。即使浮动状态,也将确保第一走料距离以及第二走料距离分别小于或等于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镂空长度。
42.其中,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有低摩擦气缸或超低摩擦气缸或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或扭簧或配重拉索等;浮动架30直线浮动设置或摆动浮动设置,直线浮动可以设置直线导轨上,直线浮动的方向可以竖直或水平或斜向均可;摆动浮动可以设置在摆臂上,摆臂的摆动轴可以单独设置在机架10上或者摆动轴与刮刀辊206同轴设置或者摆动轴与剥离辊203同轴设置,见图5、图6、图10。
43.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浮动架30配有第二传感器(图未示出),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浮动架30或浮动架30上的惰性辊301的位置信号,第二传感器与动力电机联接。利用第二传感器(如编码器或电位器等)实时感知浮动架30或惰性辊301的位置,以便配合控制动力电机驱动刮刀辊206的转速快慢,进一步配合实现同步控制,让刮刀辊206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运行,让自动化程度更高。例如见图5,惰性辊301将会向右或向左进行微动(即浮动),当惰性辊301向左时,第二传感器将信号实时反馈给上位机(如电脑、plc或单片机等),刮刀辊206的动力电机应在生产时减少一定的脉冲量,相反,当惰性辊301向右时,刮刀辊206的动力电机应在生产时增加一定的脉冲量,这种补偿脉冲量让惰性辊301在相对平衡位位置浮动;由第二传感器来感知惰性辊301的位置,惰性辊301浮动偏离相应位置时,则可以配合使动力电机减少或增加旋转脉冲量,以便改变动力电机的转速。
44.另外补充优化说明,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301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含两个),见图5、图6、图8至图10,刮刀辊206的辊筒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可以采用三角或方角的形状,环形槽沿轴向方向均匀排列在刮刀辊206的辊筒面上,能够减少标签废料205以及刮刀401与刮刀辊206的接触面积,更容易进行刮铲,并且刮铲时减少刮刀辊206产生的热量,散热更好。刮刀辊206内置有水冷通道或风冷通道,可以通水或通风进行冷却,可以由旋转接头连接水源或风源,能够让刮刀辊206的温度降低冷却;避免热量导致不干胶202的黏粘剂产生融化现象,影响刮刀辊206正常使用。剥离辊20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配有过渡辊201,用于配合布置不干胶202绕行输送,以及废料分开剥离,结构更合理。刮刀401抵在刮刀辊206上进行刮铲,另外刮刀401可以进行调节,调节与刮刀辊206之间的间距。刮刀401至少配置一把,刮刀401能够配合将刮刀辊206上的标签废料205刮铲下来,多把刮刀401(两把以上)则能够将更强粘性的热熔胶进行剥离,不干胶202的胶粘剂有多种,常见为水性胶和热熔胶,采用热熔胶时,多把刮刀401能够对更强粘性的热熔胶进行剥离作业。刮刀辊206的侧边还配有接料台101,刮铲下来的标签废料205则由接料台101接住收集,接料台101可以移动设置(如滑动移动设置),也可以将接料台101设置为输送接料台101,其具有输送结构(如输送带或输送辊等)将被刮铲下来的标签废料205收集并输送出去。
45.本实施方式还将提供与全自动排废装置相对应的全自动排废方法。该全自动排废方法,在剥离辊203处将不干胶202的标签废料205与成品204分开剥离,分开剥离后的成品204继续输送,分开剥离后的标签废料205则在刮刀辊206上进行排废,排废时由刮刀401抵靠在刮刀辊206的辊筒面上进行刮铲;其中,剥离辊203与刮刀辊206之间由惰性辊机构配合衔接标签废料205的运行移动,标签废料205从剥离辊203上分开剥离出来后,标签废料205
绕在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301上移动运行,绕过惰性辊301后的标签废料205的胶面将贴绕在刮刀辊206上,则刮刀辊206携带牵引标签废料205,然后由刮刀401将刮刀辊206上的标签废料205刮铲下来;其中,惰性辊机构至少具有一个惰性辊301(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惰性辊机构的入口端供标签废料205进入,标签废料205从惰性辊机构的出口端出去,惰性辊机构配合衔接在剥离辊203与刮刀辊206之间,配合进行标签废料205排废运行移动;其中,标签废料205在剥离辊203与惰性辊机构的入口端之间的第一走料悬空长度以及标签废料205在惰性辊机构出口端与刮刀辊206之间的第二走料悬空长度都不超过易断不干胶标签废料205镂空规格长度。在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简称易断标签废料205)运行前进移动过程中,经过第一走料距离或者第二走料距离处的易断标签废料205的单个镂空部分不会完全处于悬空状态,单个镂空部分的首或尾能够由剥离辊203或惰性辊301或刮刀辊206托住支撑,不会完全处于悬空状态,并且能够让易断标签废料205相对展平,不易断裂。
46.该全自动排废方法,由刮刀辊206、剥离辊203和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301相配合,能够实现不停机排废,连续排废,在此基础上,其中能够始终拖附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不会让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完全处于悬空状态,标签废料205不易断料,其连续性排废效果更好、更稳定,排料更顺利,以便实现不停机排废操作。当然也适用于那种规则的、小尺寸的、多列单元的、不易断裂的不干胶标签废料205排废。
47.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以下优化或进一步说明。
48.比如,由第一传感器50检测分开剥离之前的不干胶202的标签运行速度的信号,第一传感器50(如编码器)检测到该信号后,将反馈并控制动力电机控制刮刀辊206的转速。利用第一传感器50实时感知不干胶202标签的运行速度,以便配合控制动力电机驱动刮刀辊206的转速快慢,使得刮刀辊206线速度能够与不干胶202标签的运行速度匹配(即同步),配合实现同步控制,让刮刀辊206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运行,让刮刀辊206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运行,以便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操作。
49.更进一步优化,至少一个惰性辊301将进行浮动,浮动的方式可以为直线浮动或摆动浮动,浮动的惰性辊301还配有张力控制装置提供张力,将相应的惰性辊301设置在浮动架30上以便相应惰性辊301进行浮动,张力控制装置可以直接连接浮动架30,让绕在惰性辊301上移动的标签废料205保持张力。使得惰性辊301具有张力,从而能够作用在绕设在惰性辊301上的标签废料205,让标签废料205在保持张力的状态下运行,让标签废料205不易断裂;同时通过浮动架30配合进行浮动(微动),能够进行缓冲变化,配合保持张力稳定。当刮刀辊206与剥离辊203速度不一致、不同步时,则通过浮动由惰性辊301补偿刮刀辊206、剥离辊203之间的运行速度,实现同步;例如,但当连续生产过程中设备所固有的积累误差时,惰性辊301将浮动补偿。
50.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由第二传感器检测浮动的惰性辊301或者供浮动的惰性辊301安装的浮动架30位置信号,第二传感器(如编码器或电位器等)检测到此信号后,将反馈并控制动力电机控制刮刀辊206的转速。利用第二传感器实时感知浮动架30或惰性辊301的位置,以便配合控制动力电机驱动刮刀辊206的转速快慢,进一步配合实现同步控制,让刮刀辊206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运行,让自动化程度更高。
51.当惰性辊301具有两个以上时,标签废料205依次绕在惰性辊301运行,其中标签废料205在两惰性辊301相互之间的第三走料悬空长度小于或等于易断规格的不干胶标签废
料205镂空长度。两个以上的惰性辊301时,在惰性辊机构中能够始终拖附易断规格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不会让易断的那种单个不干胶标签废料205的镂空处完全处于悬空状态。
52.该全自动排废装置和全自动排废方法中,结构紧凑,材料运行的线速度实时、精确的反馈,比如控制利用虚拟的齿轮比原理,刮刀辊206实时的、精确的跟踪同步。当同步性产生微小的误差时,根据图5所示,惰性辊301会向左或向右微小移动,而移动的数值的变化实时反馈上位机,上位机来实时的将刮刀辊206的旋转速度瞬时减小或提高。一般而言,这种极精确的、微量的线速度补偿,通常利用增加或减少刮刀辊206的动力电机的脉冲,瞬时提高或减少脉冲量来控制,达到同步的一种控制过程。
53.更具体的说,利用一种检测传感器(如编码器),假设一个刮刀辊206的直径为100mm,其旋转一周脉冲量为2000psi,相对应一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为0.18度,对应的弧长≈0.016mm。而跟踪线速度的刮刀辊206动力电机,对应也应旋转弧长0.016mm,假设动力电机的编码器也为2000psi,当直径1:1时,动力电机只需旋转一个脉冲,刚好也是0.016mm弧长。当连续生产,积累的误差增大时,惰性辊301的向左或向右移动给出的位移误差,时时反馈上位机,上位机来补偿动力电机的瞬时脉冲增加或减少。在生产时,急速降速或加速或点动时,其速度变化加大,但一定时间内的采集脉冲数会时时反映于动力电机的所需旋转脉冲数,由上位机进行控制。这种紧凑的设计及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做到异形标废料不停机、连续性的顺畅收集,还将对生产过种中的速度急速变化通过脉冲数瞬时的、微动的进行补偿。
54.以下以最佳方式实施举例说明:
55.使用时,将不干胶202材料绕过剥离辊203,在剥离辊203处将标签废料205与成品204分开剥离,再将标签废料205绕于惰性辊机构的惰性辊301,之后再将废料标签的有胶粘剂的一面(即胶面)贴于刮刀辊206上,成品204则继续生产或卷绕。
56.标签废料205经惰性辊301时,惰性辊301会有一个施加的张力f,张力f所施加的力越大,则张力越大,相反,施加的力越小,则张力越小,一般张力f为一种可微调的、可控的力。
57.标签废料205经刮刀辊206时,刮刀架40上的刮刀401配合将刮刀辊206上标签废料205刮除,被刮除的标签废料205由于有胶粘剂,一般被刮除的标签废料205会形成有一定规则性的、折扇一样的形状,待被刮废料207越积越多时,会自然下落,掉入接料台101上。剥离辊203、惰性辊301以及刮刀辊206的上下相对位置以及左右相对位置可以相应调整,根据需求设置。
58.如上所述,见图7和图4,不干胶202的标签废料205经剥离辊203、惰性辊301、刮刀辊206时,标签废料205共与他们有四个切点,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为更好表述本实用新型,假设a和b之间的距离为20mm,c和d之间的距离为20mm,标签废料205的缕空长度i为50mm(见图4),意即,a和b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c和d之间的空间距离都没有可能完整的让50mm的缕空废料悬于空中。
59.如上所述,惰性辊301为一种可微小浮动的辊,其左或右的微小浮动距离假设为各10mm,那么a和b相切点或c和d相切点的可浮动空间距离为10mm-30mm,那么依然不会让50mm的缕空废料悬于空中,降低产生排废断料的风险。
60.见图5,第一传感器50如高精度编码器为一种实时、高精度、高解析度的一种码盘
式传感器,来实时感知不干胶202材料的运行速度,当不干胶202经剥离辊203旋转1个脉冲时,刮刀辊206通过上位机控制,应瞬间反应,通过虚拟齿轮比原理,相对应的旋转脉冲数量,以达到同步的目的。
61.但当连续生产产生设备本身所固有的积累误差时,惰性辊301会向右或向左进行微小补偿。一般而言,当惰性辊301向左时,刮刀辊206应在生产时减少一定的脉冲量,相反,当惰性辊301向右时,刮刀辊206应在生产时增加一定的脉冲量。这种补偿脉冲量让惰性辊301达到一种设定好的相对平衡位位置。
62.如上所述,惰性辊301为一种张力辊,也为一种补偿辊,一般而言都有一个对应的第二传感器来感知惰性辊301的位置(比如编码器或电位器来感知隋性辊的位置),等位置偏离了所需设定位置时,就进行减少或增加电机旋转脉冲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