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92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光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光照极差的条件下,特别是黑暗环境中工作的螺丝刀。
装卸螺丝的螺丝刀一般由刀杆和把手所组成。以往,人们对于把手的改进很注意,例如西德专利DE45111提出了在把手上安装齿轮装置而加快装卸螺丝的速度,但对于刀杆的改进很少,以致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螺丝刀都必须在明亮的光照下工作,而在黑暗环境中就无法装卸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螺丝刀——聚光螺丝刀,它能在螺丝刀刀头的周围产生明亮的光斑以使得在黑暗的环境中能顺利地装卸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螺丝刀刀杆周围沿轴向整齐地排列一圈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一端束紧,另一端分成数束穿过与刀杆相连的螺柱再拧成一束,并与聚光小手电相通。接通电源时,光线通过光导纤维束传到螺丝刀刀头附近和被装卸的螺丝上,产生足够的光照度以供装卸螺丝。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在原来的螺丝刀刀杆周围加一圈光导纤维,并与聚光小手电相连,所以结构特别简单,同时,光源和螺丝刀连成一体,便于携带。在黑暗环境中无需其他光源便能顺利地装卸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扁头聚光螺丝刀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螺丝刀杆(1),刀杆周围沿轴向整齐排列一圈光导纤维(2),光导纤维下端束紧,上端分成四束穿过与刀杆相连的螺柱(3)再拧成一束。其上方与直径22毫米的聚光小手电(4)相通。
当作为光源的小手电接通后,光线通过光导纤维束聚集于螺丝刀刀头附近,产生明亮的光斑,为顺利装卸螺丝提供了足够的光照度。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十字头聚光螺丝刀的剖面图。
该装置包括螺丝刀杆(5),刀杆周围沿轴向整齐排列一圈光导纤维(2),光导纤维下端束紧,上端分成四束穿过与刀杆相连的螺柱(3)再拧成一束。其上方与直径22毫米的聚光小手电(4)相通。
当作为光源的小手电接通后,光线通过光导纤维束聚集于螺丝刀刀头附近,产生明亮的光斑,为顺利装卸螺丝提供了足够的光照度。
权利要求1.在黑暗环境中从事装卸螺丝的聚光螺丝刀,该装置有一刀杆和把手,其特征在于刀杆周围沿轴向排列一圈光导纤维(2),光导纤维下端束紧,上端分几束穿过与刀杆相连的螺柱(3)后再拧成一束,并与一聚光小手电(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光导纤维平行于轴向排列,穿过螺柱(3)与聚光小手电(4)相通,一旦接通电源,上端的光线就沿光导纤维束传递到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光导纤维束(2)由多根光导纤维组成,光导纤维一根挨一根地整齐排列并胶粘于刀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螺丝刀的刀杆可以是扁头的刀杆(1),或十字头的刀杆(5)。
专利摘要本项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黑暗环境中工作的聚光螺丝刀。该螺丝刀的刀杆周围沿轴向排列有一圈光导纤维,光导纤维束上端与聚光小手电相通。该螺丝刀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携带,在黑暗中能顺利地装卸螺丝。
文档编号B25B15/00GK2035299SQ8820752
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8日
发明者章根德 申请人:章根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