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操作模式的折刀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07759阅读:来源:国知局
54压靠凹口 62的端部64,以将驱动弹簧力施加在刀片16上。再一次,第一腿60在狭槽61处被固定到近侧侧壁,在图7中,其被移除以示出内部部件。
[0049]在图8中,刀片16处于完全打开位置,其中,刀片的肩部63邻接刀片止动销28。借助锁棒26通过弹簧24沿箭头A的方向向前驱动并且与刀片16的斜坡柄脚部分17相互作用,刀片被锁定在该位置。在该向前位置(图8中用实线示出)中,锁棒因此阻挡刀片相对于刀柄的逆时针旋转,并产生由锁棒、肩部/止动销和枢轴限定的3点式三角形锁定几何形状。在该完全打开位置,扭转弹簧52持续沿逆时针方向施加弹簧压力到刀片。
[0050]在图9中,刀片16已经通过沿向后方向(图9的箭头A)滑动锁棒26而松开,使得锁棒不再与刀片的斜坡部分17相互作用。在锁棒处于松开位置的情况下,刀片可从打开位置朝向闭合位置旋转,如箭头B所示。当这发生时,致动器32的臂34骑在衬套50上,直到臂被推动到切口 36中,在该点,自动触发机构再次被负载并准备再次被触发。图10和11是示出在自动模式下,刀片16在已经被打开之后,从打开移动到闭合(箭头B,图10)的连续序列说明。在图10中,臂34接近于重新接合衬套50上的切口 36 ;刀片16几乎处于其完全闭合位置。如前述,当刀片16从打开旋转到闭合时,弹簧52通过刀片的旋转而卷绕。再次转到图1B,当刀片16(在已经被自动打开之后)从打开朝向闭合旋转时,弹簧52的腿54邻接并压靠凹口 62的端部64。随着刀片旋转,衬套50也旋转并且弹簧再卷绕。在图11中,刀片已经到达完全闭合位置,并且臂34在弹簧40的驱动弹簧力作用下被推动到切口 36中。在该位置,弹簧52完全再卷绕,并且自动触发模式准备被再次触发。
[0051]从迄今为止讨论的本发明的前面描述和附图中显而易见的是,刀10具有手动和自动的双操作模式,并且,在刀片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者可在任一模式下操作刀片打开过程,而不必致动某一类型的模式切换装置。手动操作是标准且众所周知的过程,刀片可通过该过程手动操作以使其从闭合旋转到打开,反之亦然。自动打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使用者操作锁棒使其向后滑动,由此致使致动器从衬套中的切口脱开,从而允许衬套和刀片快速旋转并从闭合移动到打开。
[0052]图12A、12B和12C是示出在手动模式下刀片16打开的操作的一连续系列说明。衬套50在该系列附图中通过致动器机构30锁定,如上所述,但衬套和致动器从图12A移除,以更好示出扭转弹簧52与刀片16中的凹口 62的相互作用。在图12A中,刀片16处于闭合位置,其中,衬套50被锁定。在该位置,刀片16自由绕第二弹簧腿54旋转,而没有来自弹簧腿54或自动打开机构的任何其它部分的干涉。因此,使用者可通过简单施加压力到刀片以使其沿图12A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来将刀片自由地从闭合旋转到打开。
[0053]在图12B中,刀片16正手动地从闭合旋转到打开,并且离闭合位置大约90度。随着刀片旋转,刀片中的凹口 62的端部移动离开弹簧腿54,通过衬套50阻止弹簧腿54移动、松开,通过由臂34接合切口 36提供的锁住阻止衬套50移动。如以下详细描述的,当刀片16被手动打开时,锁棒26不能够充分向后移动以致动致动机构30,这是因为细长臂102的向前端112阻挡锁棒的移动并且因此防止触发自动打开机构。然而,随着刀片16沿箭头B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锁棒在刀片旋转时骑在刀片上,因此锁棒12 —定沿向后的方向且接着沿向前的方向稍微移动。
[0054]在图12C中,刀片16处于完全打开位置,其中,刀片16的肩部63邻接止动销28,并且锁棒26处于向前的、锁定的位置。刀片16通过以下方式来闭合,将锁棒26朝向手柄的平头端向后移动以松开刀片,接着逆时针(在图12C中)旋转刀片直到其处于完全闭合位置。再一次,锁棒26可向后滑动足够距离,以允许锁定机构松开,使得刀片可从打开移动到关闭,但以下所述的干触发安全机构防止锁棒触发自动打开机构。
[0055]如前述,根据本发明的刀10还包括“干触发安全”机构。该机构确保当刀片正在手动打开模式下被移动时,当刀片打开或处于打开和闭合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时,使用者不能够致动自动操作模式。“干触发”主扭转弹簧52而没有刀片质量的阻力会损害扭转弹簧,并且会甚至导致弹簧灾难性失效。以下描述的安全机构因此是确保刀10长寿命的保护机构。
[0056]在图13中,示出在侧壁18被移除的情况下的衬垫22的外侧。总的以100示出的干触发安全机构包括细长臂102,该细长臂102在其一端104处枢转地附接到衬垫22。干触发扭转弹簧110具有固定到衬垫22的第一端106,绕臂102在端部104处到衬垫22的枢转附接部一圈,并且具有附接到臂102的第二端112的第二端。第二端112朝向刀10的向前端定向。弹簧110的第一端106可在任何适当位置处附接到衬垫22。干触发扭转弹簧110沿图13的顺时针方向推压细长臂102的第二端112。
[0057]图14是类似于图13的视图,除了图14是取自图13的刀的相反侧的视图(其中,致动机构30和衬垫20从图14的视图移除)外。凸台114从细长臂102的第二端112附近并横向于其延伸,并且搁置在锁棒26在其中向前和向后移动的狭槽29的表面116上。图13和图14所示的干触发安全机构100的位置是当刀片16打开或在打开的过程中时的位置(不管正在使用哪种打开模式,自动或手动)。
[0058]以上图15A和15B示出干触发安全机构如何操作。具体地,当锁棒26向后(即,在图15A中向左边,而在图15B向右边-箭头A)滑动时,锁棒26撞入、邻接细长臂102的第二端112,并且臂由此阻止锁棒向后移动足以使得锁棒会致使致动器32从衬套50中的切口 36脱开。更具体地,当锁棒26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时,其压靠V形致动器32的臂38,沿与箭头A相同的方向推动臂。然而,因为锁棒26撞击臂102的向前端112,所以臂38被阻止移动。因此,如果刀片处于除了完全闭合位置以外的任何位置,则由于锁棒不能移动到会导致触发的位置,自动打开机构不能够被触发。
[0059]图16A和16B是干触发安全机构100的相反的侧视图;在图16A中,刀片处于打开位置,而在图16B中,刀片处于闭合位置。参照图16A,当刀片16处于打开位置时,锁棒26可向后滑动到足以松开刀片以允许刀片从打开旋转到闭合,但如以上详细描述的,臂102的向前端112阻止自动机构触发。转到图16B,在刀片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形成在刀片16上的肩部118推向细长臂102的凸台114,向上驱动细长臂(在图16B的视图中),使得臂102的向前的、第二端112不妨碍锁棒26。在臂102向上提升的情况下,如图16B所示,锁棒可向后滑动(即,在图16B中向右边),由此推向V形致动器32的第二臂38并致使第一臂34从切口 36脱开,从而触发自动打开机构,如以上详细描述的。
[0060]虽然已经根据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不限于那些实施例,而是延伸到如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各种修改和等同物。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