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器以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3443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切割器以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使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摩擦接触而将片状的介质切断的切割器以及搭载有该切割器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0002]上述切割器记载于专利文献I中。在该文献中,第一刀片在切断介质的前进位置、与从前进位置分离的后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二刀片在第一刀片从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的往路的中途配置于与第一刀片摩擦接触的摩擦接触位置。另外,第二刀片在第一刀片从前进位置向后退位置返回的复路的中途配置于从第一刀片分离的分离位置。专利文献I的切割器与第一刀片以与第二刀片摩擦接触的状态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切割器相比较,第一切割器与第二切割器的摩擦接触期间较短,因此能够抑制两片刀片的磨损、摩擦声。
[0003]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5 — 318385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I的切割器中,在第一刀片从前进位置向后退位置返回的复路的中途,第二刀片与第一刀片的摩擦接触被解除。因此,若未适当设定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摩擦接触被解除的时机,则在复路中摩擦接触被解除的区间变短。若在复路中摩擦接触被解除的区间变短,则在切断介质后,也会产生刀片的磨损、摩擦声。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课题鉴于该情况而产生,提供能够防止在将介质切断后产生两片刀片的磨损、摩擦声的切割器以及搭载有该切割器的打印机。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切割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其与上述第一刀片一起切断片状的介质;第一刀片移动机构,其使上述第一刀片在切断上述介质的前进位置与从该前进位置分离的后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及第二刀片移动机构,其使上述第二刀片在与上述第一刀片摩擦接触而切断上述介质的摩擦接触位置、与从上述第一刀片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第二刀片移动机构在上述第一刀片移动机构使上述第一刀片从上述前进位置向上述后退位置移动之前将上述第二刀片配置于上述分离位置。
[0007]在本发明中,在将介质切断之后,第一刀片从前进位置向后退位置返回之前,第二刀片移动机构使第二刀片从摩擦接触位置移动至分离位置。因此,在第一刀片从前进位置向后退位置返回的复路的整个区间都能够解除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的摩擦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在切断介质后产生两片刀片的磨损、摩擦声的情况。
[0008]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二刀片移动机构在上述第一刀片移动机构使上述第一刀片从上述后退位置向上述前进位置移动之前将上述第二刀片配置于上述摩擦接触位置。这样一来,在第一刀片从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的期间,能够使第二刀片与第一刀片摩擦接触。此处,在第一刀片从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的往路的中途将第二刀片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成为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摩擦接触的状态的切断区间,需要延长后退位置与前进位置之间的往路的距离。与此相对,若在使第一刀片从后退位置移动之前第二刀片移动机构将第二刀片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则无需延长第一刀片的往路的距离。因此,能够避免装置的大型化。另外,在第一刀片从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的往路的中途将第二刀片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的情况下,若将第二刀片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的时机错离,则有时切断区间变短,从而无法良好地进行介质的切断。与此相对,若在使第一刀片从后退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之前第二刀片移动机构将第二刀片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则能够将切断区间的距离维持为恒定,因此能够良好地切断介质。
[0009]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二刀片移动机构具备:支承部件,其对上述第二刀片以能够绕预先决定的旋转轴摆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凸轮,其随着上述第一刀片的移动而旋转;以及施力单元,其对上述凸轮与上述支承部件向接触的方向施力,因上述施力单元而与上述支承部件接触的上述凸轮通过旋转来移动上述支承部件,从而上述支承部件使上述第二刀片从上述摩擦接触位置向上述分离位置移动。这样一来,能够与第一刀片的移动连动地使第二刀片移动。
[0010]接下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切割器;印刷头;以及输送机构,其沿经由上述印刷头的印刷位置以及上述切割器的切断位置的输送路径输送片状的介质。
[0011]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切割器中的两片刀片的磨损。因此,切割器的寿命延长,从而能够延长打印机的产品寿命。另外,抑制切割器中的两片刀片的摩擦声。因此,能够抑制从打印机产生噪声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0013I图2是图1的打印机的示意剖视图。
[0014]图3是切割器的立体图。
[0015]图4是切割器的侧视图。
[0016]图5是利用切割器进行的对记录纸的切断动作的说明图。
[0017]图6是利用切割器进行的对记录纸的切断动作的说明图。
[0018]图7是利用切割器进行的对记录纸的切断动作的说明图。
[0019]图8是利用切割器进行的对记录纸的切断动作的说明图。
[0020]图9是利用切割器进行的对记录纸的切断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说明。
[0022](整体结构)
[0023]图1中,(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立体图,(b)是将图1的打印机的外装取下后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打印机的示意剖视图。本例的打印机I是在从卷纸2抽出的长条状的记录纸3上进行印刷的卷纸打印机。如图1所示,打印机I具备整体呈立方体形状的打印机壳体4。在打印机壳体4的上表面的前侧部分设置有用于排出记录纸3的排出口 5。排出口5沿打印机I的宽度方向延伸。应予说明,以下,将相互正交的方向设为打印机宽度方向X、打印机前后方向Y、以及打印机上下方向Z进行说明。
[0024]打印机壳体4具备:箱型壳体主体6、和从上方覆盖壳体主体6的开闭门8。壳体主体6在内部具备卷纸收纳部7(参照图2),开闭门8从上方(打印机上下方向Z的上方)封锁卷纸收纳部7的卷纸投入口 7a。
[0025]开闭门8设置于排出口5的后方Y2(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后方Y2)。在开闭门8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方Xl设置有开闭按钮9。在开闭按钮9的后方Υ2设置有电源开关10。若操作开闭按钮9,则能够解除开闭门8的锁定。若解除锁定,则开闭门8能够绕在其后端部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的旋转轴转动。开闭门8在如图1所示以跪拜的姿势封锁卷纸收纳部7的封锁位置8Α、与如图2中虚线所示以直立的姿势将卷纸收纳部7形成为敞开状态的敞开位置SB之间移动。
[0026]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壳体4的内部搭载有印刷头14、切割器15。另外,在打印机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从卷纸收纳部7经由基于印刷头14的印刷位置A以及基于切割器15的切断位置B直至排出口 5的记录纸3的输送路径16。
[0027]印刷头14为热敏头。利用与印刷头14相对的压纸辊17来规定印刷位置Α。向压纸辊17传递输送马达18的旋转驱动力。压纸辊17以及输送马达18构成沿输送路径16输送记录纸3的输送机构。
[0028]打印机I驱动输送马达18使压纸辊17旋转而沿输送路径16以恒定速度输送放置的记录纸3。另外,打印机I驱动印刷头14在印刷位置A对所输送的记录纸3实施印刷。并且,打印机I驱动切割器15将印刷结束的记录纸3的记录纸部分切断。
[0029](切割器)
[0030]图3是切割器15的立体图。图4是切割器15的侧视图。应予说明,在图4中,以复合齿轮的间歇齿部、复合齿轮侧突起部以及凸轮、以及刀片返回用齿轮的刀片返回用突起部容易理解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了记载。如图1的(b)以及图3所示,切割器15具备:第一刀片21、以及与第一刀片21 —起切断记录纸3的第二刀片22。另外,切割器15具备使第一刀片21沿预先设定的移动面23(参照图2)移动的第一刀片移动机构24。移动面23为在切断位置B与输送路径16交叉的面,并在排出口 5的下方与打印机上下方向Z正交。如图4所示,第一刀片移动机构24使第一刀片21在切断记录纸3的前进位置21A与从前进位置21A分离的后退位置21B之间往复移动。
[0031]另外,切割器15具有使第二刀片22在与第一刀片21摩擦接触而切断记录纸3的摩擦接触位置22A、与从第一刀片21(移动面23)分离的分离位置22B之间摆动的第二刀片移动机构25。
[0032]切割器15通过以第二刀片22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22A的状态使第一刀片21从后退位置21B向前进位置21A移动,而将输送路径16上的记录纸3在切断位置B切断。
[0033](第一刀片以及第二刀片)
[0034]如图3所示,第一刀片21使其刃尖21a朝向前方Yl(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前方Yl)。第一刀片21为板状,并具备左右对象的平面形状。第一刀片21在其前侧具备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中央向后方Y2后退的V字形状的刃部21b。另外,第一刀片21在刃部21b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两侧具备向前方Yl突出的一对登上部21c。各登上部21c在从打印机上下方向Z观察的情况下延伸至与第二刀片22中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被登上部22c)重叠的位置。第一刀片21的后侧部分由齿条部件27支承。另外,切割器15以及齿条部件27以能够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移动的状态被支承于门侧框架2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