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43020阅读:来源:国知局
门锁内弹性卡片6上行通道中时,即对弹性卡片6造成堵塞,阻其上行,机械钥匙拨块不能向上拨动弹性卡片6,无法解锁锁舌滑板8,从而无法完成开锁。当凸轮压板弯头端上移,让开弹性卡片6上行通道时,以上限制即行解除,机械钥匙开锁机构7的功能被恢复。弹簧15可为扭簧,也可采用压簧或拉簧。
[0043]如图6、7所示,为检测凸轮转动的上、下限位置,电控锁止机构中设置了位置检测环11、凸轮挡销14和位置检测开关16。所述的位置检测环11是带有两只孔的刚性连片,上孔以间隙配合套装于电机9的输出轴上,下孔套在位置检测开关16的检测臂19上。当凸轮10分别旋转至上、下限位置时,固定于凸轮10上的凸轮挡销14将从上方或下方触碰位置检测环11,使其发生偏转,该偏转即刻被检测臂19和位置检测开关16感知,进而报告中控板13上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0044]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安装架12上设置了中控板智能控制电路,以实现电控锁止机构的控制和智能检测。该电路是一套独立的控制系统,由中央处理单元CPU、电源电压检测、凸轮位置检测、对码触发、电机驱动单元和蜂鸣器等功能模块组成,控制原理如图8所示。中央处理单元CPU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其从供电接收单元22取得电源后开始运行,完成以下功能:①接收来自供电接收单元的编码信号,并对其进行解码和身份辨识。②如身份辨识通过,对供电接收单元输出电源保持信号,直至指令动作完成。③按照信号指令,在位置检测开关16的配合下,驱动电机9完成相应的凸轮旋转动作,直到上限位或下限位,之后通过蜂鸣器向用户发出“门已开”或“门已锁”提示信息。④检测电源静态电压,如欠压则在动作完成后发出欠压提示。⑤检测电源带载时电压,如欠压则取消“锁门”功能。⑥接收对码触发指令,完成遥控器的配对或清除。
[0045]本实用新型应用了美国微芯公司的KEELOQ滚动码技术,完成传输信号的编解码。信号编码由遥控器上的专用芯片HCS300 (或HCS301)完成,信号解码则由中控板上的CPU完成。KEELOQ滚动码技术美国Microchip公司开发的一种主要应用于遥控开锁系统的数据加密算法,该算法可使每次发送的数据码以无规律方式变化,且都是唯一的、几乎不重复的、滚动变化的,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0046]本实用新型在中控板上设置了专用的对码触发按钮,以实现遥控器的配对或清除功能。用户瞬时按下该按钮时,控制系统在一短声提示后进入遥控器配对流程,此时按下需要配对的遥控器任一按钮,系统应答一长声提示音,即可完成遥控器配对。依此方法,系统最多可以配对15只遥控器。如果用户持续按下对码触发按钮8秒钟,系统将清除配对过的所有遥控器,并发出一长声提示。
[0047]上述供电接收单元包括向智能门锁提供电源的智能供电单元和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接收单元。如图9所示,智能供电单元包括电池组20、分压电阻31、震动传感器32、触发电路33、延时电路34和电源控制电路35。其中电池组20安装于内把手面板21内,其它电路及组件安装于外把手面板23内,中间通过电源线相连接。
[0048]分压电阻31和震动传感器32串接在电池组的两端,为触发电路33提供感应信号;震动传感器32为常闭型传感器,电池组20可以两种顺序与分压电阻31和震动传感器32构成串联回路,为触发电路提供感应信号;震动传感器在闭合时相当于一个阻值为零的电阻,如其串接M欧级分压电阻31后接至电源正极+V(或负极-V),中间接点39电平将为低电平-V (或高电平+V)。
[0049]当震动传感器32感知到钥匙插进锁孔或者门把手动作等震动信号时,会瞬间断开,阻值变为无穷大,中间接点39的电平将发生瞬时翻转。该翻转信号依次进入触发电路33、延时电路34和电源控制电路35,促使电源控制电路35向智能门锁的中控电路13短时供电(延时电路34使供电延时),使其启动运行。
[0050]如果中控电路13在延时范围内接收到正确的无线遥控信号并解码成功后,中控电路13将按信号指令要求,向电机9下达运行命令,同时向电源控制电路35回发一个电源保持电平,以保证中控电路运行期间电源供给的连续性。
[0051 ] 其中延时电路34为RC电路,也可以采用其他器件组成延时电路,其目的是将震动传感器32的瞬间导通信号做短时延续,使电源控制电路35向中控电路短时(而不是瞬时)供电,以保证震动感知到遥控器操作之间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延时时间内接收到正确的无线遥控信号则进行下一步动作,否则又恢复至待机状态,以避免其它非正常开锁信号带来的电能损失。通常延时时间为3-10s,优选5s。
[0052]触发电路33和电源控制电路35均采用MOS管和外围器件组成。Mos管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导通电阻特性,是低待机能耗条件下电源通断控制的理想元件。
[0053]以上震动感应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待机时只有分压电阻31和震动传感器32等少量元件有电流流过,将系统的待机电流降低至亚微安级水平,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正常情况下,3节普通7号碱性电池的续航时间将超过4年。
[0054]无线接收单元为市售成品电路,型号为H3V3E。该模块接收来自遥控器的315MHzASK无线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以CMOS电平输出。
[0055]为了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将遥控器和机械钥匙集成在一起组成遥控钥匙24,如图10所示。遥控钥匙24由机械钥匙27和遥控器28组合而成,机械钥匙27为可配套机械门具I的B级、超B级和C级锁芯用钥匙;遥控器28上设置有关锁键25和开锁键26和一个指示灯,以实现对电控锁止机构的控制。机械钥匙27与遥控器28之间为可拆结构,采用螺钉连接紧固。根据实验测定数据,在距离常规防盗门锁孔0.5米范围内,遥控钥匙可有效实现遥控开关锁操作。
[0056]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机械门锁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遥控的电控锁止机构,对机械门锁进行二次加固,实现了门锁双保险,大大降低了非正常技术开锁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主权项】
1.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20)、分压电阻(31)、震动传感器(32)、触发电路(33)、延时电路(34)和电源控制电路(35); 所述的分压电阻(31)和震动传感器(32)串接在电池组(20)的两端,为触发电路(33)提供感应信号;所述的触发电路(33)输入端与分压电阻(31)和震动传感器(32)的公共端(39)相联,输出端通过延时电路(34)与控制电路(35)相联; 所述的震动传感器(32)感知到震动信号时瞬间断开,使得分压电阻(31)和震动传感器(32)的中间接点(39)的电平发生瞬时翻转;该翻转信号依次进入触发电路(33)、延时电路(34)和电源控制电路(35),并促使电源控制电路(35)向智能门锁的中控电路(13)延时供电; 所述的中控电路(13)在延时电路(34)的延时时长内接收到正确的无线遥控信号并解码成功后,中控电路(13)按信号指令向电机(9)下达运行命令,同时向电源控制电路(35)回发电源保持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电路(34)为RC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34)的延时时间为3-10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34)的延时时间为5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电路(33)采用MOS管和外围器件组成,当震动传感器(32)感知外部震动时,触发电路(33)输入端电平变化,MOS管的栅极电平翻转,漏极和源极导通,实现延时电路(34)的导通和控制电路(35)的加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35)采用MOS管和外围器件组成,当其栅极输入端接收到因震动导致的中间接点(39)电平翻转变化后,MOS管的漏极和源极导通,电源控制电路即向中控电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压电阻(31)的阻值为I?1M欧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动传感器(32)为常闭型震动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30)为3?4节普通7号或5号碱性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组合式智能门锁的供电单元,包括电池组、分压电阻、震动传感器、触发电路、延时电路和电源控制电路;震动传感器感知到震动信号时瞬间断开,使得分压电阻和震动传感器的中间接点的电平发生瞬时翻转;该翻转信号依次进入触发电路、延时电路和电源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待机时电源只给震动传感器和分压电阻等少部分元件供电,当供电接收单元采用了震动传感器检测用户开关门意向,并向系统供电,在控制动作完成后,断开供电电源,实现了0.1uA级待机电流,同时采用延迟短时间供电的方案,避免了外界震动误触发带来的电能较大损耗,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3节普通7号碱性电池的使用寿命在4年以上。
【IPC分类】E05B49-00, E05B15-00
【公开号】CN204552337
【申请号】CN201520133084
【发明人】陈春毅, 张国华
【申请人】陈春毅, 张国华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