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137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组合式的、可以重复使用塑料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重要的卫生防护用品,在医院、工矿企业、实验室以及传染病疫区等地方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就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口罩来说,其所用材料皆为棉纱制品,所不同之处只是棉纱层数上的差别。这种口罩在使用一次之后就需进行反复的清洗和消毒,以杀灭进入棉纱层内的病菌,在很多时候,为安全起见,棉纱口罩不能重复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另外,这种棉纱口罩的防护效果也不甚理想,尤其是在与烈性传染病人接触时,即使戴上口罩也经常出现被传染的情况。而专业的防毒面具虽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但其结构非常复杂,佩戴也存在着诸多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普通口罩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用效果良好、且可重复使用的组合式口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口罩主体,该口罩主体为一无毒塑料注塑件,其下端凸设有与佩戴者的下巴配合的扣合部,其中部凸设有过滤部,其上端则凸设有与佩带者的鼻梁配合的扣合部,过滤部的上端突出有一中空圆台,该圆台上盖合有一表面开有进气孔的罩盖,在罩盖和圆台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滤布。
所述的口罩主体两侧分别成型有穿系带的连接孔,通过系带,口罩主体可以被方便地戴于使用者的面部。
所述的圆台上端面设置有若干肋条,以支撑住滤布,防止其掉入口罩主体内。
罩盖外端面的下部成型有一耳部,以在更换滤布时,可以方便地将罩盖从圆台上揭下。
罩盖上还套有一保护罩,当口罩处于不使用状态时,可以保护滤布免受外界空气的污染。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每次使用完口罩后,只需更换滤布,再擦洗一下口罩主体即可,不仅可以重复使用,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防毒面具类似,又兼具了防毒面具的优点,防护效果远远超过普通的棉纱口罩。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不带保护罩)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主体10为一透明的无毒塑料注塑件,其下端凸设有与佩戴者的下巴配合的弧状扣合部11,其中部凸设有过滤部12,其上端则凸设有与佩带者的鼻梁配合的扣合部13,扣合部13亦呈弧状,但其两侧逐渐向上收拢,以使其可以正好与鼻梁的形状配合;过滤部12的上端突出有一中空圆台14,该圆台14上盖合有一表面开有进气孔21的罩盖20,在罩盖20和圆台14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滤布30,该滤布30最好选用质量较好的高效杀菌滤布。
口罩主体10两侧分别成型有穿系带40的连接孔15,通过系带40,口罩主体10可以被方便地戴于使用者的面部。
圆台14上端面设置有若干肋条141。当滤布30的尺寸小于圆台14的内孔时,可以支撑住滤布30,防止其掉入口罩主体10内。
罩盖20外端面的下部成型有一耳部22,这样,当需要更换滤布30时,可以方便地将罩盖20从圆台14上揭下。
罩盖20上还套有一保护罩50,当口罩处于不使用状态时,可以将保护罩50盖住罩盖20,以保护滤布30免受外界空气的污染。
权利要求1.组合式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0),其特征在于该口罩主体(10)为一无毒塑料注塑件,其下端凸设有与佩戴者的下巴配合的扣合部(11),其中部凸设有过滤部(12),其上端则凸设有与佩带者的鼻梁配合的扣合部(13),过滤部(12)的上端突出有一中空圆台(14),该圆台(14)上盖合有一表面开有进气孔(21)的罩盖(20),在罩盖(20)和圆台(14)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滤布(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主体(10)两侧分别成型有穿系带(40)的连接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14)上端面设置有若干肋条(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罩盖(20)外端面的下部成型有一耳部(2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罩盖(20)上还套有一保护罩(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组合式的、可以重复使用无毒塑料口罩。它包括一口罩主体,该口罩主体为一无毒塑料注塑件,其下端凸设有与佩戴者的下巴配合的扣合部,其中部凸设有过滤部,其上端则凸设有与佩带者的鼻梁配合的扣合部,过滤部的上端突出有一中空圆台,该圆台上盖合有一表面开有进气孔的罩盖,在罩盖和圆台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滤布。在每次使用完口罩后,只需更换滤布,再擦洗一下口罩主体即可,不仅可以重复使用,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防毒面具类似,又兼具了防毒面具的优点,防护效果远远超过普通的棉纱口罩。
文档编号A62B7/10GK2618628SQ0322633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1日
发明者郭文淦 申请人:郭文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