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850阅读:1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设备,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适用于 在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煤气泄漏、恐怖袭击等)中正常的疏散通道不能使用的情况。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迅速增多,然而,当发生火灾、地震、恐怖袭击、 煤气泄漏等突发事件时,由于正常的疏散通道不能正常使用,导致人员不能及时逃离高层 建筑,易出现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因此我们必须设计一种用于高楼应急逃生的装置。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装置,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种空降器主要应用能量守恒及空气动力学原理,将救生者的下落时减小的势能转 化为空降器旋转的动能,进而带动旋翼旋转,旋转的旋翼将提供一定的升力,以此来减缓救 生者下降速率。该缓降器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大批量运载遇险人员,但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夹式高楼逃生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杠杆、连杆双增力机构耒产生制控力来控制 匚形槽中的动、定摩擦块夹住绳索并让其勻速下滑。其主要优点是能够自动控制下降速度, 但使用者不能自行控制速度大小,容易引起恐慌,且着地时速度不能及时减为零。索降救生器其原理为绳索纵穿一种缓速下降装置,并用护壳加以固定,利用摩擦 原理起到落体减速作用。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上下往返重复使用,但没有足够的安全 保障措施,安全系数不高。斜绳滑降用长绳子一头拴在有险情的楼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下方一个受力点 上或用汽车拉着形成一个斜坡度逃生。气垫包垫地逃生用气垫包垫地,遇险人员跳楼逃 生。它们的主要优点是下降速度快,可多人利用,但危险性大,且不适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 体。以上装置均未得到普及,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安全性问题大 多数装置没有保护装置,尤其是在接近地面时,没有缓冲装置,且可靠度不足,如斜绳滑降; 实用性问题大多数装置存在速度不易控制的问题,需要遇险人员完全用手控制,且需要他 人辅助,如索降救生器。如果逃生者未使用过,又从高处下降,不易把握下降的速度,同时大 多数装置不具有日常使用功能;适用性问题像气垫包垫地这类装置,并未考虑其在弱势 群体中的使用,如小孩、老人、残疾人或病人等。因此,为了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无需动力机构和他人协助的高楼应急逃生缓降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该装置兼具自动控制和手 动控制的双重功效,能够确保遇险人员降落时的平稳性和落地时的安全性,且操作简单、救 生效率高,适用面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包括外壳、吊绳、绕线把手、绕线轴、联轴器、增速器轴、 增速器、摩擦离合器轴、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吊绳的一端与挂钩相连,另一端固定于绕线轴上,吊绳置于外壳内,外壳的两端与 端盖通过螺栓固定,绕线轴的一端为正方形,绕线把手的端部开方孔,利用型面连接,实现 绕线功能,绕线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增速器轴相连,增速器轴和增速器相固定,增速器的 高速端与摩擦离合器轴通过键固定,摩擦离合器通过平头平键与摩擦离合器轴相固定,端 盖与增速器通过螺栓与套筒相连,手动限速把手通过螺栓与压簧与端盖相固定。所述的联轴器为内部开键槽的圆管。所述的增速器为反向使用的摆线针轮减速器,该减速器可以根据自身对下降速度 的要求自行选择型号,输入作输出,输出做输入。所述的摩擦离合器采用周向摩擦设计,摩擦片为三块,三块摩擦片外缘配合为圆 周形,通过销轴与轴相连,摩擦片外缘开凹槽,凹槽内嵌有弹簧,使摩擦片固定,同时弹簧松 紧可调节,以获得不同的平衡速度。所述的摩擦离合器轴通过键与增速器和摩擦离合器相固定,转速很高,扭矩较小, 轴的一端设计为楔形,手动限速把手的一端为楔形槽,按下把手时,两端发生摩擦。所述的手动限速把手与摩擦离合器的轴相配合的一端内部开孔,为楔形,采用压 簧与端盖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该装置兼具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的双重功效,自动控制部分主要由增速器和摩擦 离合器组成。遇险人员下降的速度经增速器放大后,一方面可以减小对轴的扭矩,增加装置 的可靠性,降低对轴材料的要求。同时放大的速度可以使摩擦离合器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重物压迫外圈摩擦片,产生的摩擦力与人的重量相消,当下降速度达到一 定值时,摩擦力与人的重量相平衡,此时人勻速下降。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离合器弹簧的拉 力有关,下降时的平衡速度可以通过调整离合器弹簧的软硬来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人群对 下落速度的要求。手动控制部分是人为控制下降速度的部件,同时能起到应急装置的作用, 在紧急情况下,可完全制动,使人悬空。使用者缓降时很容易握紧它,放大后的压力直接作 用于高速轴上,高速轴上扭矩较小,较小的压力即可制动,缓慢松手时又开始缓慢下落,并 且速度平滑过渡,不会产生较大冲量。当人接近地面时,通过手动限速器可达到制动目的。总之,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动力机构和他人协助该装置兼具自动控 制和手动控制的双重功效,能够确保遇险人员降落时的平稳性和落地时的安全性;该装置 操作简单、救生效率高,适用面广。

图1是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其装配图。图3为限速把手零件图。其中1-螺栓M630 ;2-端盖;3_螺母(M6) ;4-外壳;5_垫圈;6_端盖;7_套筒; 8-螺栓(M6X80) ;9-增速器外壳;10-螺母(M6) ;11-螺钉(M4) ; 12-增速器外壳;13-螺母(M5) ;14-增速器外壳;15-螺栓(M5) ;16-垫圈;17-端盖;18-压簧;19-离合器支架; 20-轴承(6001) ;21-手动限速把手;22-摩擦离合器轴;23-压簧;24-平头平键(4X16); 25-摩擦块;26-摩擦离合器;27-转臂轴承;28-摆线轮;29-增速器;30-柱销套;31-柱销; 32-弹簧垫圈;33-轴承;34-轴承(6001) ;35-增速器轴;36-圆头平键(4X14) ;37-联轴 器;38-挂钩;39-吊绳;40-垫圈;41-绕线轴;42-绕线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包括外壳4、吊绳39、绕线把手42、绕线轴41、联轴器 37、增速器轴35、增速器29、摩擦离合器轴22、摩擦离合器26,其特征在于吊绳39的一端与挂钩38相连,另一端固定于绕线轴41上,吊绳39置于外壳4内, 外壳4的两端与端盖6通过螺栓固定,绕线轴41的一端为正方形,绕线把手42的端部开方 孔,利用型面连接,实现绕线功能,绕线轴41另一端通过联轴器37与增速器轴35相连,增 速器轴35和增速器29相固定,增速器29的高速端与摩擦离合器轴22通过键固定,摩擦离 合器26通过平头平键24与摩擦离合器轴22相固定,端盖6与增速器29通过螺栓1与套 筒7相连,手动限速把手21通过螺栓1与压簧23与端盖6相固定。所述的联轴器37为内部开键槽的圆管。所述的增速器29为反向使用的摆线针轮减速器,该减速器可以根据自身对下降 速度的要求自行选择型号,输入作输出,输出做输入。所述的摩擦离合器22采用周向摩擦设计,摩擦片为三块,三块摩擦片外缘配合为 圆周形,通过销轴与轴相连,摩擦片外缘开凹槽,凹槽内嵌有弹簧,使摩擦片固定,同时弹簧 松紧可调节,以获得不同的平衡速度。所述的摩擦离合器轴22通过键与增速器29和摩擦离合器26相固定,转速很高, 扭矩较小,轴的一端设计为楔形,手动限速把手21的一端为楔形槽,按下把手时,两端发生摩擦。所述的手动限速把手21与摩擦离合器26的轴相配合的一端内部开孔,为楔形,采 用压簧23与端盖6相连。
权利要求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包括外壳(4)、吊绳(39)、绕线把手(42)、绕线轴(41)、联轴器(37)、增速器轴(35)、增速器(29)、摩擦离合器轴(22)、摩擦离合器(26),其特征在于吊绳(39)的一端与挂钩(38)相连,另一端固定于绕线轴(41)上,吊绳(39)置于外壳(4)内,外壳(4)的两端与端盖(6)通过螺栓固定,绕线轴(41)的一端为正方形,绕线把手(42)的端部开方孔,绕线轴(41)另一端通过联轴器(37)与增速器轴(35)相连,增速器轴(35)和增速器(29)相固定,增速器(29)的高速端与摩擦离合器轴(22)通过键固定,摩擦离合器(26)通过平头平键(24)与摩擦离合器轴(22)相固定,端盖(6)与增速器(29)通过螺栓(1)与套筒(7)相连,手动限速把手(21)通过螺栓(1)与压簧(23)与端盖(6)相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离合器 轴(22)通过键与增速器(29)和摩擦离合器(26)相固定,轴的一端为楔形,手动限速把手 (21)的一端为楔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限速把手 (21)与摩擦离合器(26)的轴相配合的一端内部开孔为楔形,采用压簧(23)与端盖(6)相 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楼应急逃生缓降器,吊绳的一端与挂钩相连,另一端固定于绕线轴上,吊绳置于外壳内,外壳的两端与端盖通过螺栓固定,绕线轴的一端为正方形,与绕线把手相配合,绕线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增速器轴相连,增速器轴和增速器相固定,增速器的高速端与摩擦离合器轴相固定,摩擦离合器通过平头平键键与摩擦离合器相固定,端盖与增速器通过螺栓与套筒相连,手动限速把手通过螺栓与压簧与端盖相固定,联轴器为内部开键槽的圆管。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动力机构和他人协助该装置兼具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的双重功效,能够确保遇险人员降落时的平稳性和落地时的安全性;操作简单、救生效率高,适用面广。
文档编号A62B1/06GK201684308SQ2010202029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夏雄, 孟庆健, 梅嵋, 王树才, 赖福刚, 郑洲 申请人:华中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