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859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水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用的喷水头。
背景技术
喷水头设置于建筑物内的天花板面或壁面,一端具有可与接于供水源的配管相连接之喷嘴,另一端设有感热工作部。平时,感热工作部支撑着使喷嘴关闭的阀体。就公知的喷水头而言,已知有图13所示的喷水头(专利文献I)。此喷水头50是利用螺纹51A使配管连接部51与框架52相螺合的构造。使配管连接部51与框架52相螺合时,卡止于框架52下端之内侧凸缘52A上的推杆55以及鞍座S朝配管连接部51方向位移,受到来自进行该位移的鞍座S推压的阀体54密接于喷嘴端53而使喷嘴端53堵塞。
此外,在推杆55所卡止的内侧凸缘52A之上部,形成有狭缝状的开ロ 52B。通过形成此开ロ 52B,在框架52上开ロ 52B的下侧形成有梁状部52C,在其内周面形成有构成台阶部的上述内侧凸缘52A。若通过使推杆55卡止于内侧凸缘52A而在梁状部52C施加与开ロ 52B朝向相反方向(图中下方向)的负载,则梁状部52C产生挠曲而获得弹性。S卩,使配管连接部51与框架52相螺合时,通过配置于开ロ 52B下部的推杆55在梁状部52C产生挠曲,此挠曲成为弹性力。此弹性力具有在喷水头50工作时将感热分解部57的构成零件往喷水头50之外弹出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夹挤(分解时的感热分解部57的零件挤在一起)。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7-284545号专利文献2 日本实公昭56-4963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之问题)如上所述的喷水头50,其配管连接部51或框架52是锻造零件,由于重量増加,所以要求轻量化。即铺设于天花板内等处的灭火设备配管上通常设置有多个喷水头50。因此,各喷水头50较重时,灭火设备配管全体的重量也増加,为了支持此重量,必须使用许多金属支持架,存在全体的设备成本提高的问题。另外,就现今灭火设备配管而言,主要使用金属管,但近年来也使用便宜、轻量且利用歧管头工法(该工法之例參照特开平10-52512号公报)而具有良好施工性的树脂管来代替金属管。因此,为了尽可能减轻长期作用于树脂管的重量负荷,希望能使连接于树脂管的各喷水头50更加轻量化。本发明以如上所述的已知技术为背景。其目的在于喷水头的轻量化。(解决问题之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喷水头。本发明涉及ー种喷水头,其包括配管连接部,其一端侧与灭火设备配管连通,在另一端侧具有出水ロ ;桶状的框架部,其一端侧与该出水ロ连通,在另一端侧具有开ロ端;以及感热分解部,具有推杆,该推杆保持关闭该出水ロ的阀体的推压力,同时承受该推压力的反作用力,其特征在于,该框架部具有向该配管连接部的外侧突出的外周面,在该外周面的相对置位置设有梁状部,供该推杆卡止;以及开ロ部,将该外周面从配管连接部侧起切开至梁状部。本发明的框架部具有向配管连接部的外侧突出的外周面,且在该外周面的相对置位置设有梁状部,供该推杆卡止;以及开ロ部,将该外周面从配管连接部侧起切开至梁状部。因此,在本发明中能使框架部大幅轻量化。所以能减轻作用在灭火设备配管上的负载,又,亦能减轻搬运时对于灭火设备配管进行安装作业时由重量负荷造成的负担。又,因为梁状部位于相对置位置上,所以能使感热分解部的推杆的推压负载无偏差地作用于各梁状部,能使各梁状部的挠曲引起的弾性力均等发挥。因此能长年持续稳定地保持感热分解部。又,各梁状部的挠曲引起的均等弾性力,能在感热分解部的分解工作时使该构成部件在框架部的轴方向弹出,而发挥夹挤防止的功能。另外,如以上所述地形成于相对置位置的梁状部与开ロ部也可以形成2组以上,而非仅有I组。
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框架部的开ロ端可插入感热分解部。由此,能从框架部的开ロ端将感热分解部插入,所以能容易地将感热分解部装入框架部的内部。此时,感热分解部由単元部件构成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将作为単元部件的感热分解部从框架部的开ロ端插入,所以能使组装作业简略化。前述本发明可将开ロ部设置在比梁状部的外周面更靠近框架部的中心轴侧的内侧位置。为了形成位于公知技术的框架52上的狭缝状开ロ 52B,不仅有对于框架52的内周面及外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步骤,还必须包括使用大型加工中心机带来的伴随复杂切削加エ的专用步骤。但是,若不必依赖此种专用步骤也能形成开ロ 52B,则无论就部件单体而言或就喷水头50整体而言,均能降低制造成本。所以,本发明中将开ロ部设于比梁状部的外周面更靠近框架部的中心轴侧的内侧位置。由此,能与梁状部的内周面的切削加工同时形成开ロ部,即使不依赖用于形成开ロ部的专用步骤,也能形成开ロ部而设置梁状部,进而能降低制造成本。前述本发明可使配管连接部与框架部由一体构造的锻造加工体构成。由此,比起配管连接部与框架部为不同部件的情况,能削減部件数量,达到削減成本。前述本发明可使感热分解部由组合了多个部件的単元部件所构成。依据本发明,因为无须将感热分解部的构成部件逐一装入框架部,能使装配步骤简略化并降低生产成本。又,因为是单元部件,所以装配时的操作性亦佳。前述本发明可在梁状部的内周面上设有推杆卡止部,用干与感热分解部的推杆相卡止。由此,能将感热分解部装入框架部的内部。为了将感热分解部卡止于推杆卡止部,例如采用的感热分解部是具有以低熔点合金接合2片薄板而成的连杆以及该连杆所卡合的ー对推杆时,能以推杆的一端卡止于推杆卡止部的同时、另一端卡止于连杆的方式装入。又,对于前述作为单元部件的感热分解部而言,不仅可使推杆卡止于框架部的内周面的推杆卡止部,也能容易地装入。
前述本发明可在框架部的内周面设有推杆插穿槽,供感热分解部的推杆插穿到框架部的内部。由此,在将感热分解部插入框架部时,能使推杆卡止部不成为阻碍并以作业性佳的方式容易地插入。并且感热分解部可构成为通过以推杆插入穿过推杆插穿槽而插入框架部的内部,并绕着框架部的轴旋转,从而使推杆卡止于推杆卡止部。由此,若将感热分解部旋转,则因为推杆卡止于推杆卡止部,所以能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以上所述的推杆插穿槽,例如可形成于从推杆卡止部起旋转约20 90°的位置。前述本发明可在框架部的开ロ端外侧具有导流片。由此,能将形状对应于喷水头的规格及用途的导流片设置于框架外部,能发展配 管连接部、框架部及感热分解部为共通化的多种喷水头。前述本发明可在框架部的外周面设有保持该导流片的导流片卡止部。由此,能将形状对应于喷水头的规格及用途的导流片设置于框架外部,能发展配管连接部、框架部及感热分解部为共通化的多种喷水头。前述本发明可具导引销,其一端侧安装有导流片,另一端侧与设于框架部的导流片卡止部相卡止。由此,通过采用导引销的简单构造,能够使导流片可靠地工作。前述本发明可将该导流片卡止部设在框架部的外周面中的推杆插穿槽的外侧位置。由此,因为感热分解部的推杆位置与导流片卡止部分开,所以能有效防止感热分解部在分解工作时夹挤。即,因为框架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导流片卡止部,且其内周面上具有推杆插穿槽,而无法将感热分解部的推杆卡止。所以,推杆卡止在位于离开导流片卡止部的位置的推杆卡止部。由此,本发明中,能在喷水头工作且感热分解部进行分解工作而使推杆飞散及落下时,防止推杆与导引销相碰撞,能防止分解工作时的夹挤。前述本发明可将该导流片卡止部设于比推杆卡止部更靠近框架部的开ロ端侧。由此,例如能构成作为导流片卡止部往出水ロ的出水方向延伸出且在其前端具有导流片的轭型框架式喷水头。另外,此时能使导流片卡止部(臂部)作为框架部的一部分而构成,还可以使导流片卡止部(臂部)作为与框架部不同的单独构件而构成。此外,在隐藏式喷水头中,盖板以外的部件配置于天花板内,火灾时,通过使导流片滑移移动而从天花板下面伸出进行洒水,为了获得正常的洒水分布性能,宜使导流片从天花板下面尽可能伸出。为了增加其伸出量,可将保持导流片的导引销的长度予以延长,或将导引销的行程予以延长,但是,会存在提高制造成本的缺点。所以,如本发明的构成,将导流片卡止部设置于比推杆卡止部更靠近框架部的开ロ端侧,使导流片卡止部尽可能位于靠近天花板面的位置,即使不依赖导引销或其行程的长条化,也能使导流片从天花板面的伸出量变大。所以,由于能够增加导流片从天花板面的伸出量,即导流片的移动范围,所以即使灭火设备配管的连接ロ与天花板面之间的距离存在施工上的不同,只要是导流片的移动范围内即可吸收,能扩大隐藏式喷水头在施工上的安装调整范围而使施工变得容易。前述本发明可具有负载产生部件,其设置于阀体与感热分解部之间,并使阀体和卡止在梁状部上的感热分解部的推杆彼此往相反方向施力,产生使阀体将出水ロ止水的推压负载。更具体而言,可包含下述部分作为负载产生部件压カ螺钉,将阀体向出水口推压;以及鞍座,具有可与压カ螺钉相螺合的内螺纹,并通过压カ螺顶相对于该内螺纹的螺合,从而将感热分解部向阀体推压出水ロ的相反方向施力,使感热分解部的推杆卡止在推压梁状部的状态下。由此,通过压カ螺钉与鞍座的内螺纹的相螺合,使阀体与感热分解部向分离的方向受到施力,能产生阀体施于出水ロ的推压カ与感热分解部的推杆引起的梁状部之挠曲变形。通过如此进行的简易部件结构与简单组装作业,能获得为达成阀体止水性与梁状部的挠曲变形所必要的负载。前述本发明在感热分解部设有贯穿孔,可利用插入该贯穿孔的工具调整压カ螺钉对于鞍座的内螺纹的螺合量。由此,将阀体等全部构成部件放入框架部内部,并于之后插入工具通过感热分解部的贯穿孔以调整压カ螺钉的螺合量,进而结束组装作业,所以能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在由该配管连接部与该框架部构成的本体上具有支撑杯,为有底筒状,其收容框架部。由此,能构成为埋设于天花板内的隐藏式喷水头,或为平常将导流片保持在天花板附近而工作时导流片从天花板伸出并进行洒水的嵌入式喷水头。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使本体与支撑杯由多边形的连结部连结。由此,能使本体与支撑杯不会一起旋转而稳固地连结。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具有盖板,将设置于天花板开ロ的喷水头予以遮掩使其不露出于外部;以及筒状固定部,用来保持盖板及保持支撑杯。由此,遮蔽喷水头或喷水头所贯穿的天花板孔而不显眼,能实施成为不损害室内美观的隐藏式喷水头。再者,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在支撑杯的外周面设置螺合槽,同时在固定部设有与该螺合槽相螺合的卡止部。由此,能使支撑杯与固定部通过螺合而容易地连接。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具有密封板,遮掩设置在天花板开ロ的喷水头的外周面与该开ロ的边缘之间;以及筒状的固定部,用来保持密封板及保持支撑杯。由此,遮蔽喷水头或喷水头所贯穿的天花板孔而不显眼,能实施成为不损害室内美观的带密封板的嵌入式喷水头。再者,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在支撑杯的外周面设置螺合槽,同时在固定部设有与该螺合槽相螺合的卡止部。由此,能使支撑杯与固定部通过螺合而容易地连接。前述本发明可构成为具有剖面为U字形的臂部,在上端侧具有对于框架部外周面的安装部,在下端侧设有导流片。由此,能成为框架型喷水头。(发明效果)依据本发明的喷水头,能使喷水头轻量化,所以能减轻作用于灭火设备配管上的重量负荷。由此,能对灭火设备配管的轻量化有所贡献,減少配管金属支持架的使用而降低设备成本。另外,还能抑制代替金属管来使用作为灭火设备配管使用之树脂管的年久劣化。再者,在搬运时,还能减轻对于灭火设备配管进行设置作业时由重量负荷造成的作业负担。


图I是第I实施方式的喷水头的剖视图。图2是图I的喷水头本体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感热分解部的剖视图。图5是感热分解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圆筒体·柱塞的分解剖视图。图7是图I的喷水头施工时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的X-X线的剖视图。图9是图7的Y部分放大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喷水头的剖视图。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喷水头的剖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喷水头的剖视图。图13是现有喷水头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A喷水头(第I实施方式)B喷水头(第2实施方式)C喷水头(第3实施方式)I 本体IA配管连接部IB 出水 ロ2框架部2B平面部2C内侧凸缘2D推杆插穿槽2E 开ロ(开ロ部)2F推杆卡止部2G导流片卡止部2H台阶部2J梁状部3 阀体4感热分解部5、37 导流片6支撑杯7 盖板 711 推杆12支撑板13平衡器
14圆筒体15柱塞16,32低熔点合金17定位螺钉20鞍座21压カ螺钉
30密封板35臂部(导流片卡止部)46感热分解部47推杆38连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实施方式(图I 图9)以下,參照图I 图9说明本发明的喷水头的第I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的喷水头A具有本体I、阀体3、感热分解部4、导流片5、支撑杯6及盖板7,构成为隐藏式喷水头。图I至图3所示的本体I为中空状,一端成为形成有可与充水的配管相连接的外螺纹的配管连接部1A。配管连接部IA的另一端侧成为出水ロ 1B。出水ロ IB的端部被阀体3堵塞。在配管连接部IA与出水ロ IB之间,形成有外周部的截面形状为多角形的支撑杯卡止部1C。在比支撑杯卡止部IC更靠近出水ロ IB侧形成有锷部,该锷部的外周大于支撑杯卡止部IC的外周部,从该锷部的边缘朝向出水侧形成筒状的框架部2。本体I由上述配管连接部IA和具有大于配管连接部IA之外周面的框架部2构成。框架部2的外周横截面形状是在圆的2处平行地切除的形状,具体而言,由被切除的2处的直线部与各直线部之间的圆弧部形成。所以,在框架部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截面为圆弧状的曲面部2A和截面为直线状的平面部2B。平面部2B形成为将框架部2的外周面从配管连接部IA之侧部开始切除直到后述梁状部2J而形成的缺ロ面部,在该处形成有开ロ 2E。框架部2下部的外周截面形状是不含平面部2B且半径尺寸与曲面部2A相同的圆形。即,在平面部2B的下方形成有梁状部2J,该梁状部2J由沿着框架部2的周向架设的圆弧状部分构成。此梁状部2J形成在以框架部2的筒轴为中心的相对置位置上。在框架部2的内周下部(曲面部2A的下部与梁状部2J的内周面)形成有朝向内侧扩张形成的内侧凸缘2C。在位于曲面部2A下部的内侧凸缘2C上形成有推杆插穿槽2D、2D(图 I)。在从推杆插穿槽2D旋转约90°的框架部2的平面部2B,形成有开ロ 2E。开ロ 2E是将框架部2的内侧的直径尺寸切削成小于曲面部2A的外径尺寸且大于2个平面部2B之间的尺寸而形成。位于开ロ 2E下方的梁状部2J的内侧凸缘2C,成为使后述的感热分解部4的推杆11卡止的推杆卡止部2F。通过在开ロ 2E下方的梁状部2J设置推杆卡止部2F,当将负载从出水ロ IB侧向框架部2下端侧施加于推杆卡止部2F时,梁状部2J因施加的负载而弹性变形,同未设有开ロ 2E的情况相比,能使梁状部2J的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变形量増加。并且,此梁状部2J的弹性变形(挠曲)成为弹性力,该弹性力具有在喷水头A工作时使感热分解部4的构成零件往外弹出的作用,从而发挥防止夹挤的功能。在推杆插穿槽2D的外周侧,形成有比框架部2的下端更向下方垂下而形成的导流片卡止部2G。在框架部2与出水ロ IB的边界上,形成有可收容阀体3的台阶部2H。利用落差部2H,将阀体3在受到振动或冲击等而从出水ロ IB偏移时的移动留在台阶部2H内,从而防止阀体3从出水口 IB偏移导致出水ロ IB内的水泄漏。阀体3是圆盘形,收容于上述台阶部2H。阀体3被后述的压カ螺钉21向出水口IB端推压,堵塞出水ロ IB。 感热分解部4卡止于在框架部2的梁状部2J形成的内侧凸缘2C (推杆卡止部2F),在火灾时因受火灾的热而执行分解工作,开放阀体3。感热分解部4由推杆11、支撑板12、平衡器13、圆筒体14、柱塞15、低熔点合金16以及定位螺钉17构成。感热分解部4如图4所示地构成为単元部件,并且能够作为単元部件保管、搬运。在喷水头的组装时,也以图4所示的单元部件的状态组装到本体I中。采用ー对推杆11,其一端卡止于内侧凸缘2C且具有向外侧弯曲的形状。在推杆11的上部形成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突起11A(图5),在下部贯穿设有矩形的孔11B。在一对推杆11之间卡止有支撑板12与平衡器13,支撑板12与突起IlA相卡止,平衡器13卡止于下部的孔11B。在平衡器13的中心部贯穿设有孔13A,该孔13A中插入有圆筒体14。圆筒体14为圆筒形,在内部形成有台阶,并形成有大直径部14A与小直径部14B。在大直径部14A收容有圆环状的低熔点合金16。而且,在大直径部14A侧的端部形成有锷部14C,该锷部14C与平衡器13的孔13A相卡合。小直径部14B的内径大致与环状的低熔 点合金16的内径相等。小直径部14B的前端弯折为夹持集热器18、19的状态,集热器18、19设于圆筒体14上。集热器18、19由热传导性良好的铜或铜合金等金属形成,具有吸收火灾造成的热并传给圆筒体14内的低熔点合金16的作用。柱塞15的外周部利用台阶形成大直径部15A与小直径部15B。大直径部15A的外径形成为稍微小于圆筒体14的大直径部14A的内径。小直径部15B的外径形成为稍微小于圆筒体14的小直径部的内径以及低熔点合金16的内径。柱塞15从圆筒体14的大直径部14A侧穿通,小直径部15B以及大直径部15A与小直径部15B的边界的台阶部15C接触低熔点合金16。在柱塞15穿通圆筒体14的状态下,柱塞15的外周面可以相对于圆筒体14以及低熔点合金16的内周面滑动。在柱塞15上贯穿设有贯穿孔15D,在贯穿孔I 的中间形成有定位螺钉17的前端接触的台阶部15E。定位螺钉17为筒形,在外部形成有外螺纹17A。若将外螺纹17A旋入支撑板12的内螺纹12A中,定位螺钉17的前端推压柱塞15的台阶部15E,所以低熔点合金16处于受到柱塞15的台阶部15E与圆筒体14的底部14D的压缩方向的力作用的状态。而且,卡合于ー对推杆11的支撑板12与平衡器13,也向其与推杆11的卡止变强的方向被施力,保持推杆11与支撑板12、平衡器13的卡合状态。由此,使感热分解部4构成为ー单元。在感热分解部4与阀体3之间设置有鞍座20。鞍座20由金属板材形成,在一面形成有供一对推杆11卡合的凹部20A。在凹部20A、20A之间形成有内螺纹20B,在该内螺纹20B中旋入压カ螺钉21。此压カ螺钉21与鞍座20构成本发明的负载产生部件。若将压カ螺钉21从感热分解部4侧朝向阀体3旋入内螺纹20B,则压カ螺钉21的前端推压阀体3,阀体3被推向出水口 IB的端部而堵塞出水ロ 1B,并且将卡止有一对推杆11的框架部2的内侧凸缘2C往下方推压。因此,梁状部2J弾性变形并产生极小的位移。通过此种梁状部2J的挠曲造成的位移,在分解工作时产生使感热分解部4的构成部件向框架部2的外侧弹出的弹性力。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压カ螺钉21与鞍座20的简单的部件构成与简单的组装作业,能够获得为达成阀体3的止水性与梁状部2J的挠曲变形所必需的负载。导流片5是平板状,且周围形成有多个细缝5A。在导流片5上贯穿设有供导引销 5C嵌合的孔5B、5B,该孔5B中插穿有导引销5C的一端并铆接固定。导引销5C插通到在本体I的导流片卡止部2G上贯穿设置的孔5E中。导引销5C在插通于孔5E的状态下可以滑动。在导引销5C的另一端侧形成有锷部可卡止于本体I的导流片卡止部2G的孔5E的端面。支撑杯6是具有覆盖本体I的框架部2外侧的有底圆筒形状的部件。在支撑杯6的底部6A形成有可与上述本体I的支撑杯卡止部IC相嵌合的开ロ 6B。通过使支撑杯卡止部IC与开ロ 6B相嵌合,能防止支撑杯6相对于本体I旋转。在开ロ 6B的周缘形成有朝向外侧竖立设置的筒状部6C。筒状部6C的端面位置位于比支撑杯卡止部IC的端面更靠近配管连接部IA侧,筒状部6C的端部位于本体I的配管连接部IA与支撑杯卡止部IC之间的腰部ID附近。在筒状部6C的根部划出多处切ロ后,从外周侧将切口上部往腰部ID侧推压,使切口上部向腰部ID侧发生变形而形成卡合部6D,进而使卡合部6D与腰部ID相卡合,能够将支撑杯6固定设置于本体I。在支撑杯6的底面内侧设置着形成有与前述开ロ 6B同样的开ロ的底板6E。而且,在支撑杯6的底面6A的周缘附近,以均等间隔贯穿设有多个开ロ 6F。开ロ 6F从支撑杯的底面6A起一直到达侧面6G。在侧面6G的端面侧形成有螺旋槽6H。盖板7由薄板状的盖7A与圆筒形状的固定部7B构成,其中盖7A覆盖并隐藏该支撑杯6内的本体I、感热分解部4、导流片5。盖板7是将本体I的配管连接部IA连接到灭火设备配管之后被连接到支撑杯6,所以作为上述的本体I或支撑杯6以外的独立部件组装。盖7A是圆盘形,材质采用容易导热的铜或铜合金。固定部7B是筒状且从下端垂下的多个腿部的前端弯折而形成与盖7A之间的连接面7C。连接面7C与盖7A利用低熔点合金7D来接合。低熔点合金7D采用熔点比上述圆筒体14内的低熔点合金16低的材料。在固定部7B的周面上形成有突起7E,该突起7E可以与上述支撑杯6的螺旋槽6H相螺合。该突起7E是在固定部7B的周面划出切ロ而使突起7E朝向斜下方伸出的方式形成。突起7E具有止挡器的作用,在处于与支撑杯6的螺旋槽6H相螺合的状态时,若要将固定部7B向下方拉拔,则突起7E卡于螺旋槽6H而防止脱落。相反地,将固定部7B嵌入支撑杯6吋,突起7E可在螺旋槽6H上发生弹性变形而从螺旋槽6H上通过。所以,在将固定部7B嵌入支撑杯6时,可利用将固定部7B压入支撑杯6的单次按压操作来设置。其次,说明第I实施方式的喷水头的组装步骤以及施工步骤。首先,从本体I的框架部2的端部将阀体3嵌入台阶部2H内。其次将螺合有压カ螺钉21的鞍座20放入框架部2内。再者,将预先组装成图4状态的感热分解部4插入框架部2内,使得推杆11卡合于鞍座20的凹部20A的位置。此时,使推杆11通过内侧凸缘2C的推杆插穿槽2D而插入框架部2内,并且在推杆11的前端插穿到比内侧凸缘2C更深处之后,旋转感热分解部4使凹部20A与推杆11相卡合。再次旋转感热分解部4,将推杆11的位置设定到从推杆插穿槽2D旋转约90°的位置。接着,将可使压カ螺钉21旋转的扳手或螺丝刀等工具从感热分解部4的定位螺钉17的贯穿孔中插通,并将压カ螺钉21旋入内螺纹20B。若这样,压カ螺钉21的前端推压阀 体3的同时,推杆11的前端推压内侧凸缘2C,使内侧凸缘2C弹性变形。利用规定的扭矩旋紧压カ螺钉21,能够将阀体3推压放出ロ IB的负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如此将阀体3等构成部件全部放入框架部2内部后,将工具插入贯穿孔使压カ螺钉21螺合于内螺纹20B,进而结束组装作业,所以,能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其次,将导流片5设置于本体I。使导引销5C插通到在本体I的导流片卡止部2G上贯穿设置的孔5E之后,将导引销5C的端部与导流片5的孔5B铆接固定。接着,将支撑杯6设置于本体I。在本体I的支撑杯卡止部IC与支撑杯6的筒状部6C相嵌合的状态下,在筒状部6C的根部贯穿设置多处切ロ。其后,若将切ロ的上部从筒状部6C的外周侧朝向腰部ID推压,则切ロ的上部沿着腰部ID的外周形状发生变形而形成卡合部6D。卡合部6D与腰部ID相卡合,使支撑杯6完成在本体I上的固定。至此,结束作为喷水头产品的组装步骤。在将上述制品连接于配管并进行天花板W的施工之后(图7状态)连接于支撑杯6。盖板7的设置是通过使盖板7的突起7E螺合于支撑杯6的螺旋槽6H而连接。此时,灭火设备配管的连接ロ与天花板面之间的距离,在设计上或施工上依据每个灭火设备配管的连接ロ而有所不同。此时,可通过调整固定部7B对于支撑杯6的插入长度,对应于各个连接ロ与天花板面之间的距离而设置。例如,图I中固定部7B向支撑杯6插入最深,但是,在配管的连接ロ与天花板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图I时,使固定部7B的插入长度变浅即可。并且,此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将导流片卡止部2G设于尽可能靠近天花板面的框架部2的开ロ端侧,导流片5的移动范围较大。因此,即使成为固定部7B的插入长度较浅且导流片5在比图I更下方的位置载置于盖板7背面的状态,也能够毫无问题地进行施工。即,能使隐藏式喷水头A在施工上的调整空间増大,使施工变得容易。通过以上作业,结束图I所示喷水头的组装。其次說明第I实施方式的喷水头A的作用及效果。在框架部2上形成有朝向配管连接部IA的外侧突出的外周面,在该外周面的对置位置上,具有梁状部2J(内侧凸缘2C),供感热分解部4的推杆11卡止;以及开ロ 2E,将该外周面从配管连接部IA的侧部起切开直到梁状部2J为止;因此,能使框架部2大幅轻量化。所以,能减轻作用于灭火设备配管上的负荷,而且,也能减轻搬运时、向灭火设备配管进行安装作业时由重量负荷造成的负担。由于在框架部2上形成有彼此位于对置位置上的梁状部2J,所以能将感热分解部4的推杆11的推压负载均等地施加于两侧的梁状部2J,能使各梁状部2J的挠曲引起的弹性力均等地发挥。因此,能经年累月持续稳定地保持感热分解部4。而且,各梁状部2J的挠曲引起的均等弹性力,在感热分解部4的分解工作时,能使其构成部件在框架部的轴方向弹起而在防止夹挤方面发挥功能。在框架部2上形成有可插入感热分解部4的开ロ端。所以,能将感热分解部4从框架部2的开ロ端插入,所以能够简单地组装感热分解部4。而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分解部4为单元部件,所以不必ー边装入框架部2的内部、ー边组装感热分解部4,能使组装作业简略化。框架部2的开ロ 2E设于比梁状部2J的外周面更靠近框架部2的中心轴侧的内侧位置。由此,可与梁状部2J的内周面的切削加工同时形成开ロ 2E。所以,即使不依赖用于 形成开ロ 2E的专用步骤,也能形成开ロ 2E,能够降低设置梁状部2J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配管连接部IA与框架部2为一体构造的锻造加工体,所以比起其为不同零件的情况,能減少零件数量,可实现成本降低。由于在框架部2的内侧凸缘2C上形成有供感热分解部4的推杆11插入穿过的推杆插穿槽2D,所以在将感热分解部4插入框架部2吋,能够不受内侧凸缘2C的妨碍,以作业性佳的方式容易地插入。并且,在将推杆11插入穿过推杆插穿槽2D后绕着框架部2的轴旋转感热分解部4,进而使推杆11卡止于内侧凸缘2C。因此,能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部2的开ロ端外侧具有导流片5。因此,可根据喷水头的规格及用途安装各种形状的导流片5,所以能容易地构成其他产品。即,设置导流片5之前的阶段的构成品,可通用于各种产品,并且,通过设置与期望的喷水头的规格及用途对应的导流片5,能够简单地制作不同规格的产品。本实施方式中,将导流片卡止部2G设于框架部2的外周面上的推杆插穿槽2D的外侧位置。由此,因为感热分解部4的推杆11的位置与导流片卡止部2G分开,能有效防止感热分解部4的分解工作时的夹挤。即,推杆插穿槽2D位于在外周面设置了导流片卡止部2G的框架部2的内周面上。因此,感热分解部4的推杆11无法卡止在导流片卡止部2G的内周面侧位置。所以,推杆11只能卡止在位于离开导流片卡止部2G的位置的内侧凸缘2C上。由此,在喷水头A工作时感热分解部4进行分解工作而导致推杆11飞散并落下时,能防止推杆11碰撞导引销5C,井能防止分解工作时的夹挤。第2实施方式(图10)其次,參照图10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图10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喷水头B是嵌入式喷水头。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说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I实施方式的差别点。第2实施方式是以密封板30取代第I实施方式的盖板7。密封板30与盖板7同样具有可以与支撑杯6的螺旋槽6H相连接的固定部7B。固定部7B的下端形成有扩张成锷状的板状体31。板状体31具有将天花板W的孔予以遮蔽的作用。图10中,成为从天花板W下侧(室内侧)导流片5露出的状态。导流片5及板状体31也可以配合天花板W的颜色而施加涂装等表面处理。为了将导流片5设为不会比天花板W更伸出,而利用低熔点合金32使导引销5C与导流片卡止部2G的孔5E相接合。低熔点合金32采用熔点比感热分解部4使用的低熔点合金16更低的材料。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喷水头B,能发挥与第I实施方式的喷水头A相同的作用及效果。又,通过将导流片5设置为平常不从天花板W伸出,可以不影响室内美观地设置喷水头。第3实施方式(图11)其次,參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喷水头C是轭型框架式喷水头。第3实施方式中,对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说明第3实施方式与第I实施方式的差别点。第3实施方式中,在框架部2连接有作为导流片卡止部的臂部35、35。臂部35、35的端部在出水ロ IB的延长线上连结,且在连结部上形成有向出水口 IB侧突出的凸座部36。在凸座部36的相反侧固定设置有板状的导流片37。另外,虽未图示,但臂部35、35以螺纹固定、焊接、硬焊等方法设置于框架部2。 依据第3实施方式,可以将感热分解部4组装入本体I后,将臂部35设置于框架部2上,并且在该臂部35的前端设置导流片37,通过设置形状对应于期望规格或用途的导流片37,能够制作多种类的产品。又,只要臂部35具有能够以导流片37支撑从出水ロ IB放出的水流的强度,也可以由销或薄板来构成臂部35。利用销或薄板构成臂部35,能够防止臂部35对于从出水ロ IB放出的水流造成妨碍。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12)第I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感热分解部4,可采用以低熔点合金接合2片薄板而成的连杆与该连杆所卡合的ー对推杆构成的感热分解部予以代替(參照日本特开2008-154697号公报)。图12表示使用此种感热分解部46的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此感热分解部46可使推杆47的一端卡止于内侧凸缘2C (推杆卡止部2F),同时使另一端卡合于连杆38,从而组装到框架部2的推杆卡止部2F。第I实施方式中,表示使压カ螺钉21螺合于鞍座20的内螺纹20B之后组装到框架部2内部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预先将压カ螺钉21螺合于鞍座20,而是在将规定的构成部件组装到框架部2的内部后,将压カ螺钉21插入穿过感热分解部4的定位螺钉17的贯穿孔并螺合于鞍座20的内螺纹20B。第3实施方式的臂部35例示为与框架部2不同的其它部件,但是,也可采取在框架部2的一部分一体形成臂部35的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喷水头,包括配管连接部,其一端侧与灭火设备配管连通,在另一端侧具有出水口 ;桶状的框架部,其一端侧与该出水口连通,在另一端侧具有开口端;以及感热分解部,具有推杆,该推杆保持关闭该出水口的阀体的推压力,同时承受该推压力的反作用力,其特征在于, 该框架部具有向该配管连接部的外侧突出的外周面, 在该外周面的相对置位置设有梁状部,供该推杆卡止;以及开口部,将该外周面从配管连接部侧起切开至梁状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将该开口部设在比该梁状部的外周面更靠近该框架部的中心轴侧的内侧位置。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该配管连接部与该框架部是一体构造的锻造加工体。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该感热分解部是组合了多个部件的单元部件。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在该梁状部的内周面设有推杆卡止部,用于与该感热分解部的推杆卡止。
6.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在该框架部的内周面设有推杆插穿槽,该推杆插穿槽用于使该感热分解部的推杆插通到该框架部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在该框架部的开口端的外侧设有导流片。
8.如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在该框架部的外周面设有用于保持该导流片的导流片卡止部。
9.如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具有导引销,其一端侧安装有导流片,另一端侧与设在框架部的导流片卡止部相卡止。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将该导流片卡止部设在框架部的外周面中的推杆插穿槽的外侧位置。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将该导流片卡止部设在比推杆卡止部更靠近框架部的开口端侧。
12.如权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具有负载产生部件,设置在阀体与感热分解部之间,并使阀体和卡止在梁状部的感热分解部的推杆彼此朝相反方向施力,产生使阀体将出水口止水的推压负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水头, 作为负载产生部件包括 压力螺钉,将阀体向出水口推压;以及 鞍座,具有可与压力螺钉相螺合的内螺纹,通过压力螺钉对于该内螺纹的螺合,将感热分解部向与阀体对于出水口的推压方向相反的反方向施力,使感热分解部的推杆以推压状态卡止于梁状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水头,其中,在感热分解部设有贯穿孔,利用插入该贯穿孔的工具可调整该压力螺钉相对于该鞍座的内螺纹的螺合量。
15.如权利要求I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在由该配管连接部与该框架部构成的本体上,具备用于收容框架部的有底筒状的支撑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该本体与该支撑杯通过多边形的连结部连结着。
17.如权利要求I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具有 盖板,遮掩设置于天花板的开口处的喷水头使其不露出于外部;以及 筒状的固定部,用于保持盖板的同时,保持支撑杯。
18.如权利要求I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具有 密封板,遮掩设置在天花板的开口处的喷水头的外周面与该开口的边缘之间;以及 筒状的固定部,用于保持密封板的同时,保持支撑杯。
19.如权利要求I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头,其中, 具备剖面为U字形的臂部,在其上端侧具有对于框架部的外周面的安装部,在其下端侧设有导流片。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喷水头,通过将喷水头轻量化而能减轻作用于灭火设备配管上的重量负荷,而且,在搬运时,减轻对灭火设备配管进行安装作业时的重量负荷造成的负担。喷水头(A)具备本体,该本体包含配管连接部(1A)与框架部(2)。在框架部(2)设有向配管连接部(1A)的外侧突出的外周面,在该外周面的相对置位置设有梁状部(2J)(内侧凸缘2C),供感热分解部(4)的推杆(11)卡止;以及开口(2E),将该外周面从配管连接部(1A)的侧部切开至梁状部(2J)。由此,能大幅实现框架部(2)的轻量化。所以,能减轻施加在设置有多个喷水头(A)的灭火设备配管上的重量负荷,还可以在搬运时,减轻对灭火设备配管进行安装作业时的重量负荷造成的负担。
文档编号A62C37/11GK102834147SQ20108003319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6日
发明者小岩康明 申请人:千住灭火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