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式高楼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59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钳式高楼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器,尤其是一种高层建筑上应用的钳式高楼逃生器,属于救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楼宇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遇到火灾或其它突发事件时的如何快速逃生就显得愈发重要,通常采用的方法大致有最常用的是消防人员架设升降云梯进行搭救,这不仅受到楼层高度的限制,而且每次营救的人数有限,只能分多次进行,营救速度慢;再就是在地面上铺设充气垫,让受困者直接从高处跳下落到气垫上,但危险性大容易受伤,更有恐高者根本就无法实施,营救效率低;还有就是采用各种绳降救生·装置,但多数结果复杂,不易操控,一旦失控就会迅速跌到地面,导致人员受伤,安全系数较低,营救效果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控、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钳式高楼逃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钳式高楼逃生器,是由一端设有固定扣或固定钩的钢丝绳、用来夹住钢丝绳且能控制下滑的夹持钳及固定在夹持钳上的吊坐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在夹持钳的钳口内侧相对开有相互吻合的“S”型凸舌和凹槽,在夹持钳的两个钳柄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钳柄锁扣。上述夹持钳的钳口为纵向或横向;纵向钳口的一侧设有可包容闭合时啮合于一体的凸舌和凹槽的包槽;横向钳口的一侧设有上挡片,另一侧设有下挡片,钳口闭合时,二者形成可包容啮合于一体的凸舌和凹槽的包槽。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操控,逃离迅速,一根钢丝绳可供多人使用,不受楼层高度限制,营救效率高,下降速度快慢可调可控,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逃生工具。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纵向钳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横向钳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其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I、图2和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式高楼逃生器是由一端设有固定扣或固定钩的钢丝绳I、用来夹住钢丝绳且能控制下滑的夹持钳2及固定在夹持钳上的吊坐3构成的,在夹持钳2的钳口内侧相对开有相互吻合的“S”型凸舌6和凹槽7,在夹持钳2的两个钳柄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钳柄锁扣5 ;为防止操控钳柄时手背钢丝绳碰擦,将钳柄与钳口的结合连接处设计成凸台型;所述夹持钳的钳口可以设计成为纵向,也可以设计为横向;若钳口为纵向,则在钳口的一侧设有可包容闭合时啮合于一体的凸舌和凹槽的包槽4,如图2所示;若钳口为横向,则在钳口的一侧设一个上挡片8,另一侧设一个下挡片9,当钳口闭合时,上、下挡片就形成一个可包容啮合于一体的凸舌和凹槽的包槽,如图3所示。当发生火灾或突发事件,楼宇通道无法脱生时,可将钢丝绳的固定扣或固定钩在墙壁或门窗框上固定住后将钢丝绳从窗外顺放到地面,逃生者人手一个钳式逃生器,张开夹持钳的钳口,将钢丝绳置于钳口内,合拢钳 柄,钳口内侧的“S”型凸凹槽将钢丝绳牢牢的固定在槽口内,与此同时钳口上的包槽或上、下挡片也牢牢地将哨合于一体的凸舌和凹槽包裹住,再锁上钳柄锁扣,此时逃生器就固定不动了,这时受困者跨上吊坐,坐稳后打开钳柄锁扣,慢慢放松钳柄,使钳柄夹力减小,逃生器即可缓缓下降,直至降到地面,其下降速度快慢可调,即用手控制钳柄张合幅度即可,操控方便,安全快捷,效率高。当楼层达到60米以上时,可使用双联钳式逃生器,以增加夹持钳钳口与钢丝绳的摩擦耐力,保证安全性;具体就是将上述两个钳式逃生器用联杆上下连接起来,并将上面逃生器的钳柄加长使其末端与下面逃生器钳柄末端齐平,操作方式同上,由此可见该逃生器的使用不受楼层高限制,高矮皆可,方便灵活,高效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钳式高楼逃生器,是由一端设有固定扣或固定钩的钢丝绳(I)、用来夹住钢丝绳且能控制下滑的夹持钳(2)及固定在夹持钳上的吊坐(3)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在夹持钳(2)的钳口内侧相对开有相互吻合的“S”型凸舌(6)和凹槽(7),在夹持钳(2)的两个钳柄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钳柄锁扣(5)。
2.根据权利要求I的钳式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夹持钳的钳口的为纵向或横向;纵向钳口的一侧设有可包容闭合时啮合于一体的凸舌和凹槽的包槽(4);横向钳口的一侧设有上挡片(8),另一侧设有下挡片(9),钳口闭合时,二者形成可包容啮合于一体的凸舌和凹槽的包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器,尤其是一种高层建筑上应用的钳式高楼逃生器,属于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它是由一端设有固定扣或固定钩的钢丝绳、用来夹住钢丝绳且能控制下滑的夹持钳及固定在夹持钳上的吊坐构成的,其特点是,在夹持钳的钳口内侧相对开有相互吻合的“S”型凸舌和凹槽,在夹持钳的两个钳柄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钳柄锁扣;具有操控简单,方便快捷,逃离迅速,安全性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62B1/14GK202740661SQ20122043248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吕源博, 吕泽宏 申请人:吕源博, 吕泽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