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防坠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08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自动防坠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劳保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防坠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劳动过程中,有时候不可避免需要登高作业,常用的坠落防护工具有安全绳,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保护意识较差或者防护不当等原因,经常容易出现坠落伤害。因此还需要一种自动防坠设备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现有有效授权专利中相关防坠装置多为紧急时刻手动按钮控制,而现实中往往作业人员手持作业工具,有些甚至为刀具、电钻等危险工具,让作业人员手动开启保护装置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且未必能及时开启。有些现有技术则无自动预判系统来预防坠落,也没有自动定位和紧急呼救装置,给伤者带来及时的救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自动防坠穿戴设备,能自动判定人员是否坠落并启动气囊对人体进行包裹保护,减少坠落带来的伤害,同时能发出呼救警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防坠穿戴设备,包括气囊存储带、气囊主体及控制组件;所述的气囊主体设置在所述的气囊存储带内,所述的气囊存储带穿戴在头部、躯干及四肢上,所述的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的气囊存储带上,位于身体的背部;所述的控制组件通过无线网络外接智能终端,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加速度监控装置、气囊控制器、紧急呼救器、气体释放按钮及定位器,所述的气囊控制器通过所述的加速度监控装置与所述的气囊主体的充气口连接,所述的气体释放按钮与所述的气囊主体的排气口连接。

上述的自动防坠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的气囊主体由头部保护气囊、一对上肢保护气囊、躯干保护气囊及一对下肢保护气囊构成,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一对上肢保护气囊、躯干保护气囊及一对下肢保护气囊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充气气囊。

上述的自动防坠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罩盖在头部,所述的一对上肢保护气囊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包裹双臂,所述的躯干保护气囊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包裹身体,所述的一对下肢保护气囊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包裹双腿。

上述的自动防坠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包括气体发生器及点火器,所述的气体发生器通过所述的点火器为所述的气囊主体充气。

本实用新型可连接智能手机终端,可调节和开关部分选用功能,或绑定家人,即时沟通自己的安全状况;如发现作业人员心跳非正常加速或其他症状本发明会立刻启动警报系统,防止由于身体病变造成坠落;通过全自动监控,能即时判断和打开安全装置,缓解甚至完全避免坠落造成的人员伤害;可在坠落后进行紧急呼救,有效防止错过最佳营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防坠穿戴设备的穿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防坠穿戴设备的充气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自动防坠穿戴设备,包括气囊存储带1、气囊主体2及控制组件3;所述的气囊主体2设置在所述的气囊存储带1内,所述的气囊存储带1穿戴在头部、躯干及四肢上,所述的控制组件3设置在所述的气囊存储带1上,位于身体的背部;所述的控制组件3通过无线网络外接智能终端,所述的控制组件3包括加速度监控装置、气囊控制器、紧急呼救器、气体释放按钮及定位器,所述的气囊控制器通过所述的加速度监控装置与所述的气囊主体2的充气口连接,所述的气体释放按钮与所述的气囊主体2的排气口连接。

所述的气囊主体2由头部保护气囊21、一对上肢保护气囊22、躯干保护气囊23及一对下肢保护气囊24构成,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21、一对上肢保护气囊22、躯干保护气囊23及一对下肢保护气囊24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充气气囊。

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21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罩盖在头部,所述的一对上肢保护气囊22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包裹双臂,所述的躯干保护气囊23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包裹身体,所述的一对下肢保护气囊24通过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充气后包裹双腿。

所述的气囊控制器包括气体发生器及点火器,所述的气体发生器通过所述的点火器为所述的气囊主体2充气。

登高作业前,将本实用新型穿戴于正常衣物之外,防止其他饰品衣物等影响气囊弹出。

在登高作业中,一旦发生人员坠落情况,加速度监控装置会立刻感知身体是否处于失重状态,并通过失重时长来判断是否为正常跳跃所以造成失重。如果判断为正在快速非正常下坠,那么立刻启动气囊控制器,驱动电路向气囊控制器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启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主体2,使气囊主体2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展开,包围人体重要部位,包括头部、四肢及躯干部位,吸收冲击能量。

与此同时,紧急呼救器发出呼救声光警示,甚至自动连线急救中心并自动发送伤者位置以及基本生理信息。如坠落人员自感无碍,则可按气体释放按钮,释放气囊主体2中的气体,自由活动。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加速器监控装置可以是集成在本穿戴设备上,也可以用随身携带的手机重力传感器替代,属于等同的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外接”、“连接”、“罩盖”、“包裹”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可连接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对工作人员的行走轨迹,心跳脉搏等活动进行监控,如发现异常则预先警报,真正做到防患与未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连接智能手机终端,可调节和开关部分选用功能,或绑定家人,即时沟通自己的安全状况;如发现作业人员心跳非正常加速或其他症状本发明会立刻启动警报系统,防止由于身体病变造成坠落;通过全自动监控,能即时判断和打开安全装置,缓解甚至完全避免坠落造成的人员伤害;可在坠落后进行紧急呼救,有效防止错过最佳营救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