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逃生共享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90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逃生共享缓降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全能共享型的高楼逃生装置,主要是在高楼发生火灾后,给逃生的人们提供安全有效的生命通道。



背景技术:

现在高楼越来越多,时常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高楼的电梯和楼梯通道都成了烟囱,人们逃生的几率几乎为零。现在虽然市面上也有几款逃生装置,但是因为存在很多致命缺陷,也就没有普遍推广开来。例如:1、用尼龙带作为逃生通道的,虽然说是阻燃尼龙带,但是在大火高温的烘烤下,也是不可取的,出现这种情况,逃生的人只有死路一条。2、也有单家独户使用钢丝绳装置逃生的,但对于整栋楼其它住户来说,生命危在旦夕。我们现在研发的此款装置可实现多楼层多人数同时共享使用这一钢丝绳下滑通道逃生。此装置使用的是直径6mm粗的钢丝绳,可承重2吨,作为下滑通道。安装简单快捷、使用安全方便。彻底解决了高楼逃生的世界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属于一种安装简单快捷、使用安全方便的,全能共享型的高楼逃生装置-一种高楼逃生共享缓降器(以下简称“装置”)。

构造零部件和原理概述:

本套装置由四个主要部件组成:1、在每幢高楼的最顶层窗户的一侧距离30cm处,再悬挑出30cm方位安装逃生箱(ts);2、在每层窗户的上檐口距离墙面20cm处(主要防止小孩玩耍误操作),安装一个从2层开始,直通顶层的专门打开逃生箱(ts)以释放钢丝绳(gs)垂直落下的立柱(lz),每一层都安装可固定立柱(lz)的固定把手(gb)和立柱转动把手(zb);3、在逃生箱(ts)内,盘着由地面到楼顶的距离长度的钢丝绳(gs),钢丝绳(gs)端头有铅锤(qc),铅锤(qc)上有孔,保险销(bx)穿入孔内,处于待命备用状态。平时不用时钢丝绳(gs)盘绕在逃生箱(ts)待命备用;一旦发生火灾,每一层的人都可以伸出手来逆时针转动立柱(lz)上的立柱转动把手(zb)旋转约90°,立柱(lz)也随之旋转,同时带动顶层立柱拨杆(bg),在立柱拨杆(bg)的联动下拔出铅锤(qc)内的保险销(bx),钢丝绳(gs)在铅锤(qc)的重力引导下,顺势落向地面,在离地面50cm处悬停,这样钢丝绳(gs)就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便于缓降控制器(h)的安装和顺利下滑。4、缓降控制器(hj)是本套装置的核心部分,其特点是,每层都能利用窗边的钢丝绳(gs)随时快速安装,安全逃生。常规的逃生缓降器必须要钢丝绳从头穿只能单家单户使用的弊病,这种弊病使得多人多层情况下,看到空有一条逃生绳索却无法接入逃生缓降器,让人绝望无助,丧失了逃生的大好时机。

而本发明的缓降控制器(hj)彻底解决这一弊病,达到多人多层同时共享使用这一逃生通道。本缓降控制器(hj)主要由上托架(st)、下托架(xt)合二为一组成:

上托架(st)由对称的两侧边框a(a1)、锁眼(sy)、固定杆a(a2)、固定杆b(a3)、偏心制动轮(a4)、偏心制动轮(a4)两端各设有制动槽(b22),,调速手柄(a5)、拉簧(a6)、调节拨片(a7)、手柄联动支板(a8)、活动板(a9)、缓降控制器(hj)的尾端把手(a10)组成;

下托架(xt)由主动轮(b2)、钢丝绳导引槽(b3)、对称的两侧边框b(b1)、固定杆c(b4)、固定杆d(b5)、半圆形挂环(b6)、固定锁体套件等组成,位于下托架(xt)前端的固定锁体套件由:锁舌(c1)、锁体(c2)、压簧(c3)、锁体拨杆(c4)组成;两侧边框b(b1)末端有导向卡槽(b7)。

安装缓降控制器(hj)的方法:一手拿下托架(xt)置于钢丝绳(gs)的后面,此时钢丝绳(gs)就在主动轮(b2)的正中的u形槽(b21)内。另一手拿缓降控制器(hj)的上托架(st),将上托架(st)底部的固定杆b(a3)对准下托架(xt)两边末端的导向卡槽(b7)插入至底部,形成支点,再顺势将整个上托架(st)用力与下托架(xt)吻合,吻合到位后,下托架(xt)两端的锁体套件中的锁舌(c1)在压簧(c3)的作用下伸出,并穿过上托架(st)的锁眼(sy)将上托架(st)和下托架(xt)同时锁死并将钢丝绳(gs)置于上托架(st)和下托架(xt)之间,达到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完全闭合的缓降控制器(hj)整体。其工作原理:主动轮(b2)上方的中间有u形槽(b21)可将钢丝绳(gs)嵌入主动轮(b2)的中心,埋于其中。主动轮(b2)上的两端各开有3道梯形制动槽(b22)和正中的1个与钢丝绳直径相吻合的u形槽(b21),偏心制动轮(a4)两端各设有制动槽(b22),可与主动轮(b2)的梯形制动槽(b22)相对应咬合,偏心制动轮(a4)在拉簧(a6)的作用下,可将主动轮(b2)连同钢丝绳(gs)一起抱死制动,使缓降控制器(hj)处于静止状态。

逃生时,左手抓住立柱(lz)的固定把手(gb),右手将安全带挂钩(aq)扣在半圆形挂环(a6)后,握紧缓降控制器(hj)的尾端把手(a10),然后从窗内将身体重量转移到缓降控制器(hj)上,此时可以放开左手就势拉动调速手柄(a5),利用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徐徐下滑,用户可根据自身重量和心理承受能力调节下滑速度,最大下滑速度不会超过1.5米/秒。

调速手柄(a5)的工作原理

制动状态:在偏心制动轮(a4)的两端,都设有调节拨片(a7),每个调节拨片(a7)的上、下两端都设有圆孔,上端圆孔是与活动板(a9)连接的连接孔(a61),下端圆孔是拉簧孔(a62),在拉簧(a6)的作用下,两端的调节拨片(a7)会相互接近,并同时带动偏心制动轮(a4),使其和主动轮(b2)的上的所有梯形制动槽(b22)处于咬合状态起到制动作用;下滑状态:向下拉动调速手柄(a5),在手柄联动支板(a8)的作用下,压动调节拨片(a7)上端的2片活动板(a9)的中心,重力向下压使其带动两端的调节拨片(a7)上扬相互接近,调节拨片(a7)上扬同时带动偏心制动轮(a4)转动,这样就和主动轮(b2)的上的所有梯形制动槽(b22)处于脱离状态起到缓降控制器(hj)下滑作用。

反之,如松开调速手柄(a5),在调节拨片(a7)下端的拉簧(a6)作用下,偏心制动轮(a4)和主动轮(b2)又会相互自动咬合,缓降控制器(hj)处于静止状态。

调速手柄(a5)的优点

1、下拉可将缓降控制器(hj)从静止状态达到下滑最佳状态,松手就又可中途紧急制动;2、人在半空手握调速手柄(a5)既可以随时调整下滑速度,又起到安抚内心的依托感;3、由于多人同时从不同高度利用本钢丝绳(gs)逃生,用调速手柄(a5)来调节速度或者制动,可预防叠罗汉的形成造成的二次伤害。安全着地后,用手指捏住缓降控制器(hj)两端的锁体拨杆(c4),锁舌(c1)回收,即解锁打开,顺势可将上托架(st)取出。

火灾后清理现场时,上顶楼逆时针摇动逃生箱(ts)侧面的摇动把手(yb),就可将钢丝绳(gs)绞回完全回拢至逃生箱(ts)内,最后将保险销(bx)插入铅锤(qc)的孔内,以备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楼逃生箱构造和安装示意图;

图2是逃生箱收放钢丝绳原理图;

图3是上托架构件图;

图4是下托架构件图;

图5是缓降控制器安装和使用示意图;

图6是缓降控制器静止状态及工作原理;

图7是缓降控制器下滑工作原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