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机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510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机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人体净化技术,具体为一种净化机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科研人员研究了小的负氧离子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肺部呼吸的三个途径:一、局部的可加速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二、体液的进入血液后,放出电荷,作用于细胞、蛋白质,进而氧化、抑制血液中的5-羟色胺;三、反射的刺激内感受器官、神经系统传导、而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其电荷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直到影响神经功能。因此;负氧离子在医疗上,负离子具有极佳的净化除尘,减少二手烟危害、改善预防呼吸道疾病、改善睡眠、抗氧化、防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效果,对早期高血压,闭锁性、痉挛性血管病变、神经衰弱、慢性胃炎、上呼吸道炎症、气管哮喘、萎缩性鼻炎、烧伤、阿夫他口腔炎等,均有疗效。实验证明空气负离子可降低血中5-羟色胺含量,增强神经抑制过程;有镇静、催眠、降低血压作用,使脑电波频率加快,运动感觉时值加快,血沉变慢,使血液粘稠性降低、血浆蛋白、红细胞血色素增加,使肾、肝、脑等组织氧化过程增强,使肺部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功能增加,减少血糖及肌肉中的乳酸,提高网状内皮层系统的功能,促进体内合成和储存维生素,提高基础代谢,促进蛋白质代谢,加强免疫系统,对保健、促进生物生长和发育有好的功效,在医学界享有“维他氧”“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等美称。

目前人工负离子生成方式:双极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法是指在两个电极间加有较高的电位差,其中一个电极是直径很小的尖针,环绕该针状电极的高电场会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如果尖针状电极是负极,正离子则很快被吸收,负离子被排斥到相反的电极,产生了电晕放电的空气负离子。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负离子发生器大多数是采用电晕法产生负离子的。

缺点:所产生的负离子浓度一般不高,扩展性能差,而臭氧浓度较高。

单极电子喷射

采用直流负高压作为电子释放源,电子释放极采用碳刷材料,而周围物体、大地等对于负极来说具有很高的正电位,就相当于发生器的正极,基于电位差值,通过释放极高速的电子向空间喷射,与空气中的其体分子相结合生成负离子。负离子浓度高、扩散性能较好、臭氧浓度一般极低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传统方式缺点:由于它是单极,所以负离子释放不稳定,负离子含量低,时有时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机及其净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净化机,包括净化机主体,净化机主体由出风口、金针包胶组件、前壳、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鼻塞固定座、鼻塞、显示板、风轮、盖板、电机、风道、大粒径负离子发生器、遮丑盖、电容、主板、活性炭过滤网、heap过滤网、后壳、底座和导风罩:在所述净化机主体的前方和背面分别设有所述前壳和后壳,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在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设有所述风道,在所述风道上设有所述风轮,所述风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风道上设有所述电容和主板,在所述风道与后壳之间设有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和heap过滤网,在所述风道的上方设有所述导风罩,在所述风道的下方设有所述遮丑盖,在所述风道上设有所述大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在所述风轮与前壳之间设有所述盖板,在所述前壳的上方设有所述显示板,在所述前壳的下方设有所述出风口,且在所述出风口上设有所述金针包胶组件,在所述前壳的背面设有所述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和鼻塞,在所述鼻塞的底部设有所述鼻塞固定座。

一种净化机及其净化方法,当给本净化机供电后,其中的负离子产生的直流负高压经过金针释放大量负离子,这些负离子穿过人体,而人体是与大地相连接的,这些负离子又通过净化机上的接地线回到净化机中,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机之间的离子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负离子释放稳定、安全、可靠、臭氧含量低,臭氧含量远远低于国标中设定的安全标准。采用直流负高压作为电子释放源,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而人体相当于正极,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由于净化机地线与大地相接,人又与大地相连,形成了正极,由于这种稳定的结构,从而使大量负离子可以稳定的释放并进入人体,对人体补充大量负离子,改善人体基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图中:1.净化机主体、1.1.出风口、1.2.金针包胶组件、1.3.前壳、1.4.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1.5.鼻塞固定座、1.6.鼻塞、1.7.显示板、1.8.风轮、1.9.盖板、1.10.电机、1.11.风道、1.12.大粒径负离子发生器、1.13.遮丑盖、1.14.电容、1.15.主板、1.16.活性炭过滤网、1.17.heap过滤网、1.18.后壳、1.19.底座。1.20.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净化机,包括净化机主体1,净化机主体1由出风口1.1、金针包胶组件1.2、前壳1.3、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1.4、鼻塞固定座1.5、鼻塞1.6、显示板1.7、风轮1.8、盖板1.9、电机1.10、风道1.11、大粒径负离子发生器1.12、遮丑盖1.13、电容1.14、主板1.15、活性炭过滤网1.16、heap过滤网1.17、后壳1.18、底座1.19和导风罩1.20组成:在所述净化机主体1的前方和背面分别设有所述前壳1.3和后壳1.18,在所述前壳1.3和后壳1.18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1.19,在所述前壳1.3和后壳1.18之间设有所述风道1.11,在所述风道1.11上设有所述风轮1.8,所述风轮1.8与电机1.10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风道1.11上设有所述电容1.14和主板1.15,在所述风道1.11与后壳1.18之间设有所述活性炭过滤网1.16和heap过滤网1.17,在所述风道1.11的上方设有所述导风罩1.20,在所述风道1.11的下方设有所述遮丑盖1.13,在所述风道1.11上设有所述大粒径负离子发生器1.12,在所述风轮1.8与前壳1.3之间设有所述盖板1.9,在所述前壳1.3的上方设有所述显示板1.7,在所述前壳1.3的下方设有所述出风口1.1,且在所述出风口1.1上设有所述金针包胶组件1.2,在所述前壳1.3的背面设有所述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1.4和鼻塞1.6,在所述鼻塞1.6的底部设有所述鼻塞固定座1.5。

如图2所示,2.一种净化机及其净化方法,当给本净化机供电后,其中的负离子产生的直流负高压经过金针释放大量负离子,这些负离子穿过人体,而人体是与大地相连接的,这些负离子又通过净化机上的接地线回到净化机中,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机之间的离子循环。

负离子在人体内的工作过程如下:

1.负离子通过促进单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降低脑组织内的5-ht(5-羟色胺)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引起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明显的生理变化,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高工作效率、增加食欲,对改善睡眠、神经衰弱有良好效果。

2.负离子是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来提高细胞对氧的摄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高,增加心脏和大脑供氧,从而有效降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活化细胞、增强脑活力等,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疾病的患病机率。

3.通过细胞的活性化促使新陈代谢的活跃,废物和毒有害物质,包括自由基都能及时有效的排除,消除了血液污染,保持了血液的净化状态。负离子有抑制血清胆固醇的直接功能,使血脂降低,降低了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4.机体疲劳是因为被称为疲劳元素——乳酸、焦性葡萄糖积蓄在体内而产生的。人体吸收负离子以后,体液呈弱碱性,全身新陈代谢变得很活跃,积蓄在体内的疲劳元素得到充分燃烧,消除了引起疲劳的致病因素,体力得到恢复,疲劳得以解除。

5.机体大部脏器受植物神经支配,植物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前者使器官的功能兴奋;后者使器官的功能抑制,如果两者失衡,内脏器官则发生功能障碍,容易患病。负离子可以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应激功能,调整植物神经的功能,使失调的神经系统功能调整至最佳平衡状态,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6.负离子能改善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电荷是倾向于负电位,如白细胞及细胞蛋白质等,吸入负离子能使机体内电荷增加,由于负电位的增加,以至产生高电位向低电位的变化。这对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来说是敏感的。作用也极大,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空气负离子对体液及细胞原生质的作用主要是电化学性质。而电荷根据正负极的不同,能提高或降低机体体液微料的稳定性,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负离子对提高周围的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作用。

7.负离子能增强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所以对感染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医学常识告诉我们。细菌一旦进入机体,机体立即调动各处的白细胞进行围剿,吞噬消灭,以防细菌增殖和扩散。实验证明,负离子能使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这可能与负离子激活了白细胞的功能有关。因为细胞的各种成分主要为蛋白质构成,由于蛋白质的所带电荷随体液的酸碱度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人体内血液淋巴液在身体健康状态下均为弱碱性,而蛋白质胶体带负电性,负离子的大量吸入,大大增加了肺脏和循环血液的负电性,从而加强了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另外,吸入负离子化的氧,对增加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不无关系。因为在细菌被消灭时,其白细胞的生化代谢过程中氧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