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灭火器的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4106阅读:1186来源:国知局
手提式灭火器的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手提式灭火器的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提式灭火器瓶体的结构包括整体拉伸或卷制成筒体、安装在筒体下部的下封头,安装在筒体上部的上封头,筒体与下封头扣合环缝焊接后再与底圈套合成为一个瓶体部件。

现检索到一篇名称为“一种改进底部结构的钢瓶”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下封头,该改进底部结构的钢瓶的底部带有直径逐渐收缩的斜挡段以及直径进一步收缩直至封闭的缩径段,在所述缩径段的外围套有底圈,所述斜挡段的倾斜角度为10~30度。瓶体的底部向外凸起形成凸底,凸底外套设底圈,在瓶体的底部直径缩小先形成一段斜档段,斜档段倾斜一定的角度,斜档段下方进一步缩小直径形成瓶底的底部,该部分为缩径段,缩径段的外围与底圈紧密接触。

但是,这种结构的钢瓶存在制造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手提式灭火器的筒体结构,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手提式灭火器的筒体结构,包括阀座、上封头、筒节和下封头,所述阀座位于上封头中间的上部,且与上封头紧密连接,所述筒节的上端部分插入到上封头内部并与上封头密封地结合,所述下封头包括位于筒节下方起支撑作用的下主体部、位于筒节下底面用于密闭筒节下端面的底部、位于下主体部和底部之间且抵靠在筒节下端边缘的下结合部,所述下主体部、下结合部、底部构成一整体结构,一次压制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的下封头中起支撑作用的下主体部和起密闭作用的底部采用一次压制而成,在保证筒体结构下封头强度和密闭性的同时,减少了筒体制备过程中筒体底圈件的单独裁料、焊接的工序,具有使灭火器筒体的制备工艺更加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结合部和筒节下端连接处呈圆弧过渡面,所述筒节下端面呈与下结合部圆弧过渡面相适配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过渡面能有效降低下封头弯曲处承受的应力,使筒体结构的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结合部具有恒定的外径,且下结合部的外径小于下主体部和筒节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结合部贴靠在筒节的内侧,使下封头整体在筒体内部压缩气体的压力下不易出现裂缝,增加了下封头的密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部呈向下凹的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圆弧面的底部增加了底部的抗压能力,在向筒体内注入压缩气体时,筒体不容易向下凹陷,增加了底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部的厚度小于下主体部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主体部作加厚处理,保证下封头整体的强度的条件,减少了底部的厚度,更加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封头呈圆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肩结构的上封头使灭火器筒体结构的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封头包括一体连接的上主体部和上结合部,所述筒节的上端边缘抵靠在上结合部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结合部套在筒节的外侧壁,使上封头和筒节焊接之后的密闭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结合部与上主体部结合处有一个倾斜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过渡进一步增加了筒节与上结合部之间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结合部设有位于套在筒节外侧壁的延伸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段贴合在筒节的外侧壁,增加了上结合部和筒节之间结合处的抗压力强度,使筒体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筒体下封头的下主体部和底部采用一次压制而成,在保证筒体结构下封头强度和密闭性的同时,减少了筒体制备过程中筒体底圈件的单独裁料、焊接的工序。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且强度和密闭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半剖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阀座;2、上封头;21、上主体部;22、上结合部;23、延伸段;3、筒节;4、下封头;41、下主体部;42、底部;43、下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手提式灭火器的筒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圆柱形的筒节3,筒节3的上方焊接有上封头2,上封头2呈圆肩结构,上封头2的中间供筒节3内灭火剂喷出的阀座1,筒节3的下方还焊接有下封头4。

如图3所示,下封头4包括位于筒节3下方起支撑作用的下主体部41、位于筒节3下底面用于密闭筒节3下端面的底部42、位于下主体部41和底部42之间且抵靠在筒节3下端边缘的下结合部43,下主体部41、下结合部43、底部42一体成型,采用一次压制而成。筒体的下封头4中起支撑作用的下主体部41和起密闭作用的底部42采用一次压制而成,在保证筒体结构下封头4强度和密闭性的同时,减少了筒体结构制备过程中筒体底圈件的单独裁料、焊接的工序,具有使灭火器筒体的制备工艺更加简单的优点。

底部42呈向下凹的圆弧面,呈圆弧面的底部42增加了底部42的抗压能力,在向筒体内注入压缩气体时,筒体不容易向下凹陷,增加了底部42的稳定性。

底部42的厚度小于下主体部41的厚度。下主体部41作加厚处理,保证下封头4整体的强度的条件下,减少了底部42的厚度,更加节省材料。

下结合部43具有恒定的外径,且下结合部43的外径小于下主体部41和筒节3的外径。下结合部43贴靠在筒节3的内侧,使下封头4整体在筒体内部压缩气体的压力下不易出现裂缝,增加了下封头4的密闭效果。

下结合部43和筒节3下端连接处呈圆弧过渡面,筒节3下端面呈与下结合部43圆弧过渡面呈相适配的外形。圆弧过渡面能有效降低下封头4弯曲处承受的应力,使筒体结构的强度更高。

如图4所示,上封头2包括一体成型的上主体部21和上结合部22,所述筒节3的上端边缘抵靠在上结合部22内侧,上结合部22套在筒节3的外侧壁,使上封头2和筒节3焊接之后的密闭性更好。

上结合部22与上主体部21结合处有一个倾斜过渡,倾斜过渡进一步增加了筒节3与上结合部22之间的密闭性。

上结合部22一体成型有位于套在筒节3外侧壁的延伸段23,延伸段23贴合在筒节3的外侧壁,增加了上结合部22和筒节3之间结合处的抗压力强度,使筒体整体的稳定性更高。

工作过程与原理:筒体下封头4的下主体部41和底部42采用一次压制而成,在保证筒体结构下封头4强度和密闭性的同时,减少了筒体制备过程中筒体底圈件的单独裁料、焊接的工序,使筒体结构制造工艺简单且强度和密闭性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