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结构、口罩及口罩的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0043发布日期:2018-08-10 19:4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口罩及口罩的外罩。



背景技术:

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口罩,通常指佩戴于口鼻部位且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阻挡有害物质(例如粉尘颗粒、有害气体等)进入人体内的防护用品。

现有口罩的外罩与滤芯,通过形成在滤芯上的开口与形成在外罩内侧的凸起部固定,开口嵌入凸起部实现固定。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滤芯与外罩通过开口与凸起部固定,固定的不够牢靠,滤芯容易从外罩中脱落(尤其是运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结构、口罩及口罩的外罩,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定位结构,应用于包括外罩和滤芯的口罩,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罩的尾翼部的第一定位部和形成在所述滤芯的尾翼部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以及由所述开口的一个内壁延伸出来且位于所述开口中的卡叶;所述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用于供所述卡叶从所述滤芯的外侧穿过以到达所述滤芯的内侧的第一卡槽,以及用于供所述卡勾从所述滤芯的内侧穿过并露出于所述滤芯的外侧的第二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外罩、滤芯以及上述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口罩的外罩,外罩为上述的口罩中的外罩。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即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结构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及位于开口中的卡叶,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卡叶从滤芯的外侧穿过第一卡槽到达滤芯的内侧,卡勾从滤芯的内侧穿过第二卡槽到达滤芯的外侧,从而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另外,卡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尾翼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另外,定位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滤芯上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用户的鼻梁位置以及下巴位置的两个第三定位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外罩上且与所述两个第三定位部匹配的两个第四定位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滤芯(或外罩)的固定方位,进一步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

另外,定位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罩的内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用户的鼻梁区域的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滤芯,且迫使所述滤芯与所述用户的鼻梁区域紧密接触。本实施例中,外罩的内表面上对应于用户的鼻梁区域形成有抵持于滤芯的第一抵持部,使得滤芯能够与用户的鼻梁区域紧密接触(即第一抵持部能够对滤芯起到软性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滤芯与面部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空气(未过滤的)从滤芯与鼻梁区域之间的缝隙中进入人体内,提高了口罩的防护效果

另外,第一抵持部为薄片状凸起阵列;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抵持部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

另外,定位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罩的内表面的若干个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所述滤芯,且迫使所述滤芯与所述用户的脸颊紧密接触。本实施例中,外罩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若干个抵持于滤芯的第二抵持部,使得滤芯能够与用户的脸颊紧密接触,能够对滤芯起到更好的软性支撑作用,且进一步提高了滤芯与面部的密封效果。

另外,第一定位部为弹性材料。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为弹性材料,使得整个口罩非常柔软,提高了口罩使用的的舒服度。

另外,外罩的边缘部设置有弹性外框,所述弹性外框上形成有所述定位结构中的第一定位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分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三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的分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中外罩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如图1所示,定位结构应用于包括外罩和滤芯的口罩;定位结构包括:形成在外罩1的尾翼部11的第一定位部21和形成在滤芯3的尾翼部31的第二定位部2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21包括:开口211以及由开口211的一个内壁延伸出来且位于开口211中的卡叶212;卡叶212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213。第二定位部22包括:用于供卡叶212从滤芯3的外侧穿过以到达滤芯3的内侧的第一卡槽221,以及用于供卡勾213从滤芯3的内侧穿过并露出于滤芯3的外侧的第二卡槽222。

本实施方式中,外罩1的面料为透气面料(面料类型不限),外罩1的表面的花纹图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本实施例对外罩1的表面的花纹图案不作任何限制;另外,图1中的外罩1的结构仅为示意,外罩1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即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结构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及位于开口中的卡叶,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卡叶从滤芯的外侧穿过第一卡槽到达滤芯的内侧,卡勾从滤芯的内侧穿过第二卡槽到达滤芯的外侧,从而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结构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之后的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应当理解为口罩佩戴在用户面部时,用户自身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例如滤芯3的外侧即指口罩佩戴于用户面部时,远离用户面部的一侧,滤芯3的内侧即指直接接触用户面部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滤芯3包括与用户的口鼻部和两侧脸颊相对的主体部32及由主体部32延伸出来的且对称设置的尾翼部31,两个尾翼部31分别连接在主体部32的左右两个边缘,且分别朝向用户两侧耳门方向延伸,即,主体部32的左边缘设有一个朝向用户左侧耳门方向延伸的尾翼部31,主体部32的右边缘设有一个朝向用户右侧耳门方向延伸的尾翼部31。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卡叶2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尾翼部11的延伸方向相同;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卡叶212的延伸方向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部为弹性材料,第二定位部可以由外罩注射成型(然不限于此),弹性材例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hermoplastic Elastomer,简称TPE),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弹性材料的具体材料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定位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滤芯3上且分别对应于用户的鼻梁位置以及下巴位置的两个第三定位部23(图中仅示意了一个第三定位部23,另一个图未示的第三定位部23位于在滤芯3的内侧);以及形成在外罩1上且与两个第三定位部23匹配的两个第四定位部24;第三定位部23与第四定位部24相互定位,增加了滤芯3(或外罩)的固定方位(第二定位部22可以理解为位于滤芯3的左、右方位,第三定位部23可以理解为位于滤芯3的上、下方位),进一步提高了外罩1与滤芯3固定的牢靠程度,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第三定位部14的具体设定位置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滤芯1的其他位置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第三定位部23为定位凸起,第四定位部24为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相配合定位;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第三定位部23与第四定位部24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结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抵持部25。

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外罩1的内表面且对应于用户的鼻梁区域的第一抵持部25;第一抵持部25用于抵持滤芯3,且迫使滤芯3与用户的鼻梁区域紧密接触。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第一抵持部25为薄片状凸起阵列;具体的,薄片状凸起阵列关于外罩1的中线M对称,且薄片状凸起阵列的抵持于滤芯3的抵持端形成的轮廓线与外罩1的鼻梁区域的外轮廓线相似,从而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更加贴合于用户的鼻梁区域;然实际中限于此,本实施例对第一抵持部25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时方式而言,外罩的内表面上对应于用户的鼻梁区域形成有抵持于滤芯的第一抵持部,使得滤芯能够与用户的鼻梁区域紧密接触(即第一抵持部能够对滤芯起到软性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滤芯与面部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空气(未过滤的)从滤芯与鼻梁区域之间的缝隙中进入人体内,提高了口罩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定位结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抵持部26。

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外罩1的内表面的若干个第二抵持部26,第二抵持部26抵持滤芯3,且迫使滤芯3与用户的脸颊紧密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抵持部26的宽度小于第一抵持部25的宽度。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第二抵持部26也可以为等高的薄片状凸起阵列,凸起阵列等高,能够使得滤芯3与用户的脸颊可靠地紧密接触,同时使得滤芯与外罩之间具有间隙以尽可能避免减小过滤面积。具体的,图中设有4个等高的凸起阵列,且每个等高的凸起阵列位于中线M与尾翼部11之间;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第二抵持部26的结构形式、数目以及设置位置不作任何限制。

实际上,本实施例也可以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的改进方案。

本实施例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外罩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若干个抵持于滤芯的第二抵持部,使得滤芯能够与用户的脸颊紧密接触,能够对滤芯起到更好的软性支撑作用,且进一步提高了滤芯与面部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口罩,包括外罩、滤芯以及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任意一实施方式中的定位结构。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口罩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即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及位于开口中的卡叶,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卡叶从滤芯的外侧穿过第一卡槽到达滤芯的内侧,卡勾从滤芯的内侧穿过第二卡槽到达滤芯的外侧,从而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结构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外罩的边缘部设置有弹性外框,弹性外框上形成有定位结构中的第一定位部。

本实施方式中,外罩可以为具有开口的外罩,开口的边缘部即为弹性外框;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外罩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例如外罩也可以为全面型的外罩,且外罩的边缘部设有弹性外框。

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外框上还形成有定位结构中的第一抵持部。

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外框上还形成有定位结构中的第二抵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口罩的外罩,外罩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外罩。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外罩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罩,外罩的尾翼部上形成有定位结构中的第一定位部,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罩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及位于开口中的卡叶,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卡叶从滤芯的外侧穿过第一卡槽到达滤芯的内侧,卡勾从滤芯的内侧穿过第二卡槽到达滤芯的外侧,从而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