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更换滤芯的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965发布日期:2018-08-07 22:2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可更换滤芯的面罩。



背景技术:

我国进入冬季后,雾霾污染更加严重,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和改善,而佩戴面罩能有效的过滤雾霾颗粒,因此人们在出行或户外运动时会选择佩戴面罩,面罩不仅能起到过滤雾霾的作用,还能起到防寒的作用。

过滤式面罩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最广泛的一大类,过滤式面罩的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面罩的滤芯过滤净化后再被人吸入,过滤式面罩的其中一个核心部件是起主要过滤空气作用的滤芯。

现有技术中的滤芯普遍是通过螺丝或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于面罩,这样设计的滤芯更换起来十分麻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可更换滤芯的面罩,具有方便滤芯更换和整机维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可更换滤芯的面罩,其中,包括面罩本体以及设置于面罩本体一侧的进风模组;一过滤组件设置在进风的通道上;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滤芯,以及盖设于滤芯外侧且可拆卸连接的滤网盖。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模组包括进风壳体、设置于进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壳体包括进风内壳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进风内壳的进风外壳;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设置于进风外壳内的进风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进风风机和滤芯的换气口,所述换气口朝向进风内壳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换气口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挡块配合从而将所述进风风机卡合固定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磁性接合于进风风机外侧;所述滤芯包括过滤网、卡合连接于过滤网的边框,以及设置于边框上且朝向进风风机一侧的磁吸柱,所述进风风机上设置有与磁吸柱磁性配合的磁吸槽。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磁性接合于进风风机外侧;所述滤芯包括过滤网以及卡合连接于过滤网且与进风风机磁性连接的磁吸外框。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内壳中设置有用于支撑进风风机的支撑挡板以及连通于进风风机与面罩本体的风道,所述面罩本体上设置有与风道适配的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雾霾颗粒的PM2.5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外壳与面罩本体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进风组件送风量的调速感应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盖通过磁性连接于进风外壳,滤芯通过磁性连接于进风风机,因此便于安装与拆卸,从而方便了滤芯的更换和整机维修。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施例中出风模组朝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进风模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进风风机部分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滤网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进气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去掉滤网盖后进气模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带有磁吸柱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带有磁吸槽的进风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带有磁吸边框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面罩本体;11、前罩;12、贴合罩;13、通风口;14、温湿度感应器;15、调速感应器;20、进风模组;2、进风内壳;21、支撑挡板;22、风道;23、PM2.5感应器;3、进风外壳;31、换气口;32、挡块;33、卡块;34、搭槽;35、卡槽;36、磁铁;4、进风风机;41、机壳;42、风轮;43、入风口;44、送风口;45、磁吸槽;51、电源安装槽;52、电池;6、滤芯;61、过滤网;62、边框;63、磁吸柱;64、磁吸外框;7、滤网盖;71、搭扣;72、磁吸卡柱;73、透气孔;80、出风模组;81、出风内壳;82、出风外壳;83、出风滤网罩;84、出风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具有可更换滤芯的面罩,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面罩本体10、设置于面罩本体10一侧的进风模组20,面罩本体10包括前罩11以及卡合连接于前罩11且由硅胶制成的贴合罩12,一过滤组件设置在进风的通道上。

进风模组20包括进风壳体、设置于进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过滤组件设置于进风壳体的外侧。进风壳体包括进风内壳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进风内壳2的进风外壳3,进风外壳3通过螺钉固定于进风内壳2。

如图2至图4所示,进风组件包括进风风机4以及供电组件,进风风机4和供电组件均设置在进风外壳3内部,进风风机4包括机壳41以及风轮42,风轮42设置在机壳41内,机壳41朝向进风外壳3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入风口43,入风口43为圆形,机壳41的侧面设置有送风口44,送风口44为长方形。

如图2至图7所示,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滤芯6,以及盖设于滤芯6外侧且可拆卸连接的滤网盖7,滤芯6可拆卸连接于进风风机4,滤网盖7可拆卸连接于进风外壳3,滤网盖7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73,透气孔73的孔径由内至外逐渐缩小。滤网盖7的边缘设置有搭扣71,搭扣71一体成型于滤网盖7,进风外壳3上设置有与搭扣71配合的搭槽34。

滤网盖7的外表面通过两个互成角度的斜面拼接构成,两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50°至170°,进气角度的设计更加有效的提高通风效率。

进风外壳3与滤网盖7之间还设置有将滤网盖7固定于进风外壳3上的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包括磁吸卡柱72以及卡槽35,磁吸卡柱72设置于滤网盖7相对于搭扣71的另一侧,磁吸卡柱72设置于滤网盖7朝向进风外壳3的一端,磁吸卡柱72一体成型于滤网盖7。卡槽35设置在进风外壳3上且与磁吸卡柱72间隙配合,卡槽35的内部埋设有与磁吸卡柱72磁性相反的磁铁36。

具体装配时,先将搭扣71插入搭槽34,然后将磁吸卡柱72插入卡槽35,利用磁吸卡柱72与磁铁36之间的磁吸力,将滤网盖7固定在进风外壳3上,具有方便滤网盖7更换和清洗的优点。

进风外壳3上设置有换气口31,换气口31用于容纳进风风机4和滤芯6,换气口31朝向进风内壳2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挡块32,换气口31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挡块32配合从而将进风风机4卡合固定的卡块33,挡块32和卡块33均一体成型于进风外壳3。滤芯6磁性接合于进风风机4朝向滤网盖7的一端,滤芯6盖在机壳41的入风口43的外侧。

进风内壳2内设置有支撑挡板21以及风道22,支撑挡板21用于对进风风机4进行支撑定位,从而防止用户在运动时产生的大幅度晃动对进风风机4造成损坏。风道22连通于进风风机4与面罩本体10,面罩本体10上设置有与风道22适配的通风口13,具体的通风口13垂直设置于面罩本体10的侧面,风道2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雾霾颗粒的PM2.5感应器23,PM2.5感应器23卡合连接于风道22内。

供电组件包括电源安装槽51和电池52,电源安装槽51设置在进风风机4和滤芯6的上方,电池52卡合固定于电源安装槽51内。

进风外壳3与面罩本体10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面罩本体10内设置有温湿度感应器14以及用于自动调整进风组件送风量的调速感应器15。

面罩本体10相对于进风模组20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模组80,出风模组80包括出风壳体以及设置于出风壳体内部的出风组件,出风壳体包括出风内壳81以及通过螺钉固定于出风内壳81的出风外壳82,所述出风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出风滤网罩83,出风组件包括卡合连接于出风内壳81的出风风机84。

结合图7至图9所示,滤芯6包括过滤网61、边框62以及磁吸柱63,边框62卡合连接于过滤网61,磁吸柱63设置于边框62上,磁吸柱63朝向进风风机4的一侧设置,磁吸柱63焊接于边框62,进风风机4上设置有磁吸槽45,磁吸槽45与磁吸柱63磁性配合,具体的磁吸槽45设置在机壳41上。

结合图4、图7以及图10所示,滤芯6包括过滤网61以及磁吸外框64,磁吸外框64卡合连接于过滤网61,进风风机4的壳体软磁性金属材料或永磁性材料制成,磁吸外框64与进风风机4磁性连接。

滤芯6通过磁性连接于进风风机4,因此便于安装与拆卸,从而方便了滤芯6的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盖7通过磁性连接于进风外壳3,滤芯6通过磁性连接于进风风机4,因此便于安装与拆卸,从而方便了滤芯6的更换和整机维修,同时,在遇到紧急情况,如进风组件故障时,用户可以通过拍打进风模组的方式,使得滤网盖7和滤芯6与进风外壳3迅速脱离,以保证面罩本体10的通风性。

通过安装的温湿度感应器14,可以检测面罩主体内的湿度,根据面罩内的湿度调整进风组件的送风速度。同时,通过调速感应器15自动调整进风组件的送风速度,从而实现送风量的自动控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