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高楼安全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960发布日期:2018-08-07 22:2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楼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高楼安全逃生器。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发生火灾的隐患概率也随之增加,如今,众所周知的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时其电梯等自动化设备均不能使用,而为了逃生人员必须通过步梯向下或向顶层逃生,此中方式对于发生火灾楼层下方的人员时有力的,而一旦火势持续向上蔓延并逼近楼顶层时,处于楼层上方的人员将处于危险之中,而高楼逃生器的使用则可以避免上述的现象,在高楼发生火灾时,通过高楼逃生器楼内的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逃离出大楼,避免了通过步梯遇到烟雾窒息、发生踩踏现象的风险。

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17211997785,专利名称为:改进型高楼安全逃生器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在使用中可以作为高楼逃生器进行使用,但是此高楼安全逃生器在使用中具有如下缺点:在此高楼安全逃生器下落的过程中,由于救生笼的晃动、偏摆,其救生笼在下落至楼层的窗户上时,其救生笼会与窗户上的玻璃发生碰撞将导致玻璃的破碎,此情况的发生将对救生笼内的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影响救生笼的正常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实现、使用方便的改进型高楼安全逃生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改进型高楼安全逃生器,它包括救生笼,所述救生笼上端开口,所述救生笼内设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器,制动器的转轴上连接有卷扬轴,还包括吊绳,所述吊绳的顶端与墙体连接,吊绳的下端缠绕于卷扬轴上;其特征在于:靠近墙体一侧的救生笼侧壁上设有两组上下间隔设置的引导滑轮,每组引导滑轮包括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引导滑轮。

优选的,所述引导滑轮分别通过一伸缩杆设置于救生笼的侧壁上,所述伸缩杆沿横向方向设置并向救生笼的侧部伸缩。

优选的,还包括测速表,所述测速表上的测量头位于卷扬轴的侧部并用于监测卷扬轴的转速,所述测速表的表盘设置于救生笼内。

优选的,所述制动器具有一制动杆,所述制动器设置于卷扬轴的端部;还包括一制动方向盘、连接于制动方向盘中心处的制动拉杆,所述制动机构中的架体上设有一丝杆套筒,所述制动拉杆的中部贯穿所述丝杆套筒设置与丝杆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制动拉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制动拉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制动拉杆可相对所述制动杆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紧凑,使用方便、简单,无需经过严格培训即可轻松操作本装置,适合多数人群的使用,可在高楼层中推广使用,有助于保障逃生人员短时间内的安全逃离,适用于家庭、办公场所中,可安装于2层以上的楼层中,且本设计在救生笼的下降过程中通过引导滑轮可顺利的下降,同时,采用测速表可以获知下降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救生笼的主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救生笼剖面状态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制动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7为发明中的吊绳的设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制动拉杆、及上限位杆、下限位杆等结构的状态之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制动拉杆、及上限位杆、下限位杆等结构的状态之二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制动拉杆、及上限位杆、下限位杆等结构的状态之三示意图;

图中:

1.墙体;2.救生笼;3.吊绳;4.隔板;

101.第一滑轮;102.第二滑轮;105.第五滑轮;

200.制动机构;201.制动方向盘;202.制动拉杆;203.架体;204.制动器;206.制动拉杆;210.轴承;212.丝杆套筒;213.卷扬轴;

220.上档杆;221.下档杆;222.上限位杆;223.下限位杆;

300.水箱;301.供水管;

310.测速表;311.测量头;312.引导滑轮;;313.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改进型高楼安全逃生器,参见图1至图10:

它包括一救生笼2,所述救生笼2上端开口,所述救生笼2内设有制动机构200,具体的,本设计中的所述制动机构200包括具有一制动杆20的制动器204(制动器204为摩托车制动器),制动器204的转轴上连接有卷扬轴213。

还包括吊绳3,吊绳3为两根,同时,卷扬轴上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隔板4,两个隔板分别设置于卷扬轴的两端,第三个隔板设置于卷扬轴的中部,如图2所示,两根吊绳分别位于两个隔板之间的卷轴上,通过三个隔板将两根吊绳隔离;两根所述吊绳3分别位于救生笼的内侧边顶部的左右两端,且吊绳的顶端与墙体1内侧连接,具体的,两根吊绳通过同样的原理与卷扬轴连接,以一根为例,如图6所示,吊绳3的下端部依次通过第一滑轮 101、第二滑轮102、第五滑轮105、后缠绕于卷扬轴213上。

本设计它还包括一制动方向盘201、连接于制动方向盘201中心处的制动拉杆202(此制动拉杆202为丝杆),所述制动机构中的架体203上设有一丝杆套筒212,所述制动拉杆 202的中部贯穿所述丝杆套筒212设置并可通过两者间匹配的螺纹转动,所述制动拉杆的下端通过轴承210与制动拉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制动拉杆可相对所述制动杆转动。

为了限制制动方向盘201的转动角度,本设计可采用下述两种结构中的任一结构:

结构一:本设计在所述架体203上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上限位杆222,所述上限位杆222 侧部上方的制动拉杆上设有一上档杆220;所述架体203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下限位杆 223,所述下限位杆223侧部下方的制动拉杆上设有一下档杆221;所述上限位杆222与上档杆220顶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所述下限位杆223与下档杆221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2,所述H1与H2相等,本设计中的所述上限位杆222与所述下限位杆223均与架体螺纹连接。

结构二:本设计在所述丝杆套筒下方的制动拉杆上设有一限位螺母224,通过限位螺母可限制制动拉杆202的最大转动角度,而本设计的限位螺母224可以为两个,此时,两个限位螺母设置于丝杆套筒与轴承之间的制动拉杆上;通过此设计可以调节限位螺母与丝杆套筒或轴承的距离,以此可以调节制动拉杆的旋转圈数。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救生笼内还设有一水箱300,水箱300上连接有供水管301,供水管301上设有水阀,供水管301的出口设置于制动器204的上方并用于对制动器降温。

进一步的,本设计在靠近墙体一侧的救生笼侧壁上设有两组横向间隔设置的引导滑轮312,每组引导滑轮包括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引导滑轮;具体的,四个引导滑轮312分别位于救生笼内侧的四个角处并均与墙体接触。同时:所述引导滑轮312分别通过一伸缩杆 313设置于救生笼2的侧壁上,所述伸缩杆沿横向方向设置并向救生笼的侧部伸缩;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伸缩杆伸出后两个引导滑轮312之间的距离大于窗户的宽度,这样两个引导滑轮312可位于窗户两边的墙体上。

进一步的,本设计它还包括测速表,所述测速表上的测量头311位于卷扬轴的侧部并用于监测卷扬轴的转速,所述测速表310的表盘设置于救生笼6内,通过此测速表在救生笼下降的过程中可获知下降的速率。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需将固定架放在窗台上,将拉绳固定在墙体1上,此时,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即此时的两个制动拉杆处于拉起状态,两个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卷扬轴被制动器固定不动,救生笼悬空设置,此时,将伸缩杆拉出并将两个引导滑轮设置于窗户左右两侧的墙面前方,而后人员可进入救生笼内,人员按图7、图9所示方向逆时针缓慢旋转制动方向盘,随着制动方向盘逆时针的缓慢转动,其横杆向下移动,此时两个制动拉杆逐步向下移动,两个制动器缓慢解除制动状态,此时,依靠救生笼和人员的重力,救生笼向下缓慢移动,此时卷扬轴转动,随着制动方向盘旋转的角度逐步加大,其制动器逐步进入完全解除状态,而此时的救生笼下降的速度也逐渐的加大,此时,卷扬轴转动的速率通过测速表被读出,救生笼内的人员通过此测速表控制下降的速率;此时,打开水阀,水箱内的水冲刷在制动器上对其制动器进行降温。

本设计中,通过上档杆和上限为杆的设计可以限制制动方向盘最大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一圈半,同理,通过下档杆和下限位杆的设计可以限制制动方向盘顺时针旋转的角度为一圈半,以此可限制制动方向盘的最大旋转角度;而当不需要限制制动方向盘的旋转角度时,此时,仅需将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取下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