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0862发布日期:2018-07-10 20:3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雾霾天气对健康出行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多选择在外出时佩戴口罩来解决健康呼吸的问题。作为一种随身携带的净化产品,新风口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的新风口罩仍然不能同时具备供气充足、佩戴舒适等重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其不仅便于用户佩戴且供气充足,防止用户佩戴口罩时产生憋闷的不良感受。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口罩,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口罩本体、送风组件和过滤组件。口罩本体设有用于容纳送风组件和过滤组件的容纳腔。容纳腔沿口罩本体的轮廓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过滤组件包括依次连接且相通的第一壳体、滤芯、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口罩本体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风件和第二通风件。第一通风件与第二通风件的夹角与口罩本体的弯曲角度相匹配。第一通风件与第二通风件均开设多个通孔,通孔与滤芯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通风件开设172个通孔,第二通风件开设172个通孔,通孔的总面积为2450平方毫米。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送风组件包括风机、电源以及控制板。风机与电源电性连接,控制板用于控制风机开启或关闭。风机用于向口罩本体提供过滤后的空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口罩本体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将口罩本体内的空气导出。单向阀位于容纳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口罩本体包括限定容纳腔的底壳,底壳设置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与单向阀相互连通,第二风口与风机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底壳依次设置第一隔挡部和第二隔挡部。第一隔挡部与第二隔挡部共同将容纳腔依次分隔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单向阀位于第一腔体内,电源位于第二腔体内,风机位于第三腔体内。第一风口与第一腔体相通,第二风口与第三腔体相通。

一种口罩,包括:依次连接的口罩本体、送风组件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送风组件、口罩本体依次连通。口罩本体设有用于容纳送风组件和过滤组件的容纳腔。容纳腔沿口罩本体的轮廓进行设置。口罩本体的主要材料为硅胶。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口罩本体、送风组件和过滤组件。经过过滤组件过滤的空气由送风组件送入至口罩本体内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空气。过滤组件保证了用户所呼吸的空气质量,送风组件的主动送风避免了由于供气不及时导致用户产生憋闷的不良感受。口罩本体设有用于容纳送风组件和过滤组件的容纳腔。由于容纳腔沿口罩本体的轮廓进行设置,在送风组件和过滤组件安装完毕后,能够使口罩整体呈现与口罩本体基本一致的外形,大大提高了口罩的佩戴舒适度和便携性。传统口罩为了满足送风和过滤两大功能,存在很多外形、尺寸不一致的部位,给用户的携带、佩戴都带来了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口罩;110-口罩本体;112-容纳腔;114-底壳;116-第一风口;118-第二风口;119-单向阀;120-第一隔挡部;122-第二隔挡部;140-送风组件;142-风机;144-电源;146-控制板;170-过滤组件;172-第一壳体;174-滤芯;176-第二壳体;178-第一通风件;180-第二通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口罩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100,主要用于为人们解决健康呼吸的问题。

口罩100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口罩本体110、送风组件140和过滤组件170。当用户佩戴口罩100时,口罩本体110位于贴近面部的一侧,过滤组件170位于远离面部的一侧。过滤组件170用于将空气进行过滤,送风组件140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入至口罩本体110内侧以供用户呼吸。送风组件140的主动送风减少了用户的呼吸难度,避免用户产生憋闷的不良感受。

请参照图1和图2,图2所示为口罩本体110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主要可观察到口罩本体110靠近送风组件140的一侧的结构,图2中主要可观察到口罩本体110远离送风组件140的一侧的结构。

口罩本体110设有用于容纳送风组件140和过滤组件170的容纳腔112。该容纳腔112由口罩本体110上的底壳114限定形成。结合图1和图2可知,容纳腔112整体呈内凹状,底壳114相对口罩本体110向内稍微凸出,以便获得更多的容纳腔112的容纳空间,同时使得口罩100整体形状较为统一,便于携带和增强用户佩戴的舒适度。容纳腔112沿口罩本体110的轮廓进行开设,如图1所示,使得送风组件140和过滤组件170放置到容纳腔112内后,口罩100整体的形状均与口罩本体110相近,使口罩100不仅拥有传统口罩的舒适外形,便于用户的携带和佩戴,同时也达到了较好地为用户提供质量较高的空气的目的。

如图2所示,底壳114为弯折设置以适应口罩本体110的形状。底壳114右侧设有第一风口116,底壳114左侧设有第二风口118。第一风口116主要用于导出人呼出的空气,第二风口118主要用于导入供人呼吸的洁净空气,两个风口均与送风组件140相互连通。两个风口的左右设置大大降低了空气的进入和排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用户的呼气和吸气都更为顺畅,同时也提高了吸入空气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口116和第二风口118进一步设置于底壳114的不同平面上,如图2所示。该设置下,能够进一步减小呼出气体对进入气体的干扰,使用户的呼吸更为顺畅。

为进一步减少进入气体对排出气体的干扰,使排出气体更顺畅,口罩本体110还安装有单向阀119。单向阀119与第一风口116相互连通,单向阀119用于将口罩本体110内侧的空气导出,即为用户提供呼出气体的通道。但空气不能通过单向阀119进入到口罩本体110内侧,因此使用户呼出气体时更顺畅。

进一步地,底壳114上还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挡部120和第二隔挡部122。第一隔挡部120与第二隔挡部122共同将容纳腔112依次分隔为第一腔体(图中未标出)、第二腔体(图中未标出)以及第三腔体(图中未标出)。其中第一腔体与第一风口116相互连通,第三腔体与第二风口118相互连通。单向阀119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分别用于容纳送风组件140中的各个零部件,使各零部件的安装更方便,布局更合理,能够更好地避免呼出气体对送风组件140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底壳114主要材质为塑料,塑料质轻且耐用,避免口罩100总体质量偏大,不便于用户携带。例如,可以采用聚乳酸这类可降解的环保材料。

本实施例中,口罩本体110主要材质为硅胶,硅胶材质方便用户对口罩100进行日常清洁。尤其是与用户脸部贴合的部位采用硅胶,不仅能更好地保证呼吸空间的清洁,还能够提高口罩100与脸部贴合的密封性,更好地保证用户的健康出行。

送风组件140包括风机142、电源144以及控制板146。风机142与电源144电性连接。风机142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入口罩本体110内侧,电源144则为风机142提供转动动能。风机142主动向口罩本体110内侧提供空气,避免了用户主动吸入气体的困难。控制板146与风机142电性连接,控制板146能够控制风机142的开启或关闭。当口罩100处于闲置状态时,用户可选择关闭风机142以节约能源,待用户使用口罩100时,再开启风机142即可。为方便用户操作控制板146对风机142进行开启或关闭,可以在控制板146上设置按钮(图中未示出),并使按钮凸出于口罩100外部,方便用户通过按压按钮达到对风机142启停的切换。

电源144和控制板146均位于第二腔体内,风机142位于第三腔体内。该种安装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容纳空间,使各零部件能够更好地收纳到腔体内,避免口罩100整体形状过于突兀,给用户佩戴带来不便。风机142与第二风口118相互连通,风机142导入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口118送入口罩本体110内侧,以供用户呼吸。

本实施例中,风机142采用离心风机,电源144采用锂电池。当然,其他实施例中,风机142也可以采用其他可用于输送气体的设备,电源144也可以采用其他供电设备,例如常见的干电池、铅蓄电池等。

过滤组件170包括依次连接且相通的第一壳体172、滤芯174、第二壳体176。第二壳体176与口罩本体110相连,第一壳体172位于滤芯174远离口罩本体110的一侧。请参照图3,图3所示为口罩100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部分第二壳体176位于容纳腔112内,部分第二壳体176和第一壳体172一起微微凸出于口罩本体110外,以保持口罩100整体形状的一致性。若需要对送风组件140进行清洁、检修或更换电池,可以将第二壳体176拆下。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76也可以与口罩本体110固定连接。

滤芯174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从而达到提高空气洁净度的效果。为提高口罩100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用户可以只对滤芯174进行更换,即可以保证口罩100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能力。为方便滤芯174的更换,可以将第一壳体172与第二壳体176进行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连接。滤芯174可以选购市售的常用空气过滤产品,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7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通风件178和第二通风件180。第一通风件178与第二通风件180的夹角与口罩本体110的弯曲角度相匹配,如图1所示。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件178和第二通风件180为一体结构,仅是通过将第一壳体172进行弯折或弯曲设计即得到上述第一通风件178和第二通风件180以及两者之间的夹角。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风件178和第二通风件180也可以是独立的两个部分。

第一通风件178与第二通风件180上均开设多个通孔(图中未标出),通孔与滤芯174相互连通。空气由通孔进入,依次经过滤芯174、第二壳体176、风机142、第二风口118,最后达到口罩本体110内侧,供用户呼吸。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件178开设172个通孔,第二通风件180开设172个通孔,通孔的总面积为2450平方毫米,即实际进风面积达到2450平方毫米。第一通风件178和第二通风件180分布于左右两侧的设置,使得进风风阻大大减小,足够的通孔设置,也使得口罩100具有充足的进风量,满足用户的呼吸空气需求。

口罩100的工作原理是:

用户佩戴上口罩100后,口罩本体110内侧紧贴用户脸部。空气由通孔进入,依次经过滤芯174、第二壳体176、风机142、第二风口118,最后达到口罩本体110内侧,供用户呼吸。当空气经过滤芯174时,滤芯174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净化后的空气再由风机142带动送入口罩本体110内侧,风机142的主动送风避免了用户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当用户呼出气体时,气体通过第一风口116由单向阀119导出。第一风口116和第二风口118的单独负责出气和进气,避免了进气和出气之间的相互干扰,不仅能够达到使用户呼吸更顺畅的效果,还能够使用户吸入更清新的空气。当口罩100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可以将第一壳体172从第二壳体176上拆下,以对滤芯174进行更换。当口罩100闲置未使用时,可以操作控制板146上的按钮将风机142关闭,待口罩100重新使用时,再操作安装将风机142开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100,其包括了依次连接且连通的口罩本体110、送风组件140和过滤组件170。经过过滤组件170过滤的空气由送风组件140送入至口罩本体110内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空气。过滤组件170保证了用户所呼吸的空气质量,送风组件140的主动送风避免了由于供气不及时导致用户产生憋闷的不良感受。口罩本体110设有用于容纳送风组件140和过滤组件170的容纳腔112。由于容纳腔112沿口罩本体110的轮廓进行设置,在送风组件140和过滤组件170安装完毕后,能够使口罩100整体呈现与口罩本体110基本一致的外形,大大提高了口罩100的佩戴舒适度和便携性。而传统口罩为了满足送风和过滤两大功能,存在很多外形、尺寸不一致的部位,给用户的携带、佩戴都带来了不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