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逃生自救吸氧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8414发布日期:2019-01-19 00:0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应急逃生自救吸氧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逃生自救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逃生自救吸氧面罩。



背景技术:

前述的应急逃生自救吸氧面罩主要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酒家、商场、娱乐场所等在突发火灾事件时逃生自救,也适用于企业、科研院所等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颗粒物(如毒烟、毒雾)等危害呼吸系统的气体泄漏时的逃生自救使用。以火灾为例,如人们所知,在火灾发生现场,氧气浓度与火势的发展成反比,即随着火势的增强,火灾现场的氧气浓度会急剧下降,被火灾围困人员窒息死亡的几率迅速提高。利用浸润的毛巾或类似的措施捂住口鼻并及时逃离火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自救之策,但仍会对人体头部(脸部)等烧损,因而效果并不显著。

利用耐高温的吸氧面罩(也称“吸氧头套”,以下同)既可防止火灾被困人员在短时间内窒息,又能避免在突围(冲出)火场时被火焰灼伤脸部,因而是一种良好的逃生自救器材。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743028a推荐有“火灾逃生自救头罩”,采用空气罩袋帮助逃生,但结构复杂并且使用较为麻烦系该专利之不足。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045216u提供有“一种便携式防烟逃生面罩”,该专利具有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长处,并且采用了能过滤多种有害气体的活性炭过滤口罩,在过滤口罩的中间设置旨在使面罩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的单向过滤阀。该专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说明书第0010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不具有以积极方式向面罩内提供氧气的功能,因而在火灾现场氧气浓度显著下降时,会影响逃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逃生者在逃生时吸取足够的新鲜氧气而得以避免中途窒息、有利于体现理想的耐高温效果而得以避免火焰灼伤逃生者的脸部、既有益于携带又有便于收藏于备用状态而得以体现使用时的便利性的应急逃生自救吸氧面罩。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应急逃生自救吸氧面罩,包括一头罩,该头罩由头罩面膜和头罩底膜制成袋子状构造,头罩面膜与头罩底膜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头罩腔,并且该头罩面膜以及头罩底膜为耐高温透明塑料薄膜;一颈套,该颈套与头罩连接,在该颈套上开设有一颈套口,并且该颈套的颈套腔与所述头罩腔相通,其中,颈套为耐高温橡胶;一用于将氧气引入所述头罩腔内的氧气引入机构,该氧气引入机构与所述头罩面膜固定;一用于将由使用者呼出的气体引出所述头罩腔的呼出气体引出机构,该呼出气体引出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氧气引入机构的下方的位置同样与所述头罩面膜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头罩的头罩面膜上并且围绕所述氧气引入机构以及呼出气体引出机构所在的区域结合有一耐高温阻燃复合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氧气引入机构的位置开设有一进气插管孔,该进气插管孔与所述的头罩腔相通,而在对应于所述呼出气体引出机构的位置开设有一阀座让位孔,该阀座让位孔同样与头罩腔相通,氧气引入机构在对应于进气插管孔的位置与耐高温阻燃复合膜固定,而呼出气体引出机构在对应于阀座让位孔的位置同样与耐高温阻燃复合膜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氧气引入机构包括进气阀帽、进气阀座、进气阀板、进气阀片和压圈,进气阀帽位于所述头罩腔内,在该进气阀帽朝向进气阀板的一侧构成有一阀板腔,而在进气阀帽朝向压圈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进气插管,该进气插管经所述进气插管孔伸展到头罩腔外并且该进气插管的插管通孔与所述阀板腔相通,进气阀座朝向进气阀帽的一侧表面与进气阀帽粘固,在该进气阀座的进气阀座腔底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进气阀片压台,在该进气阀片压台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定位轴头支承孔,在进气阀座腔底壁上并且围绕进气阀片压台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头罩腔相通的进气阀座出气孔,进气阀板设置在所述阀板腔内,在该进气阀板上间隔开设有阀板通气孔,并且在进气阀板朝向进气阀片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定位轴头,该定位轴头支承在定位轴头支承孔上,进气阀片套置在定位轴头上并且该进气阀片与进气阀板朝向进气阀座的一侧贴触,压圈套置在所述的进气插管上并且隔着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复合膜与所述的进气阀帽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气阀帽的阀板腔的腔口部位构成有一阀板支承台阶槽,所述进气阀板的四周边缘部位支承在该阀板支承台阶槽上。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气阀片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进气阀片中心孔,该进气阀片中心孔套置在所述的定位轴头上;在所述压圈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压圈套孔,该压圈套孔套置在所述的进气插管上。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呼出气体引出机构包括出气阀盖、出气阀座、出气阀片和护罩盖,在出气阀盖朝向所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的一侧并且围绕出气阀盖的四周构成有一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该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在对应于所述阀座让位孔的位置与所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背对所述头罩腔的一侧固定,在出气阀盖的出气阀盖腔的腔底壁上并且位于腔底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出气阀盖中心凸缘,而在出气阀盖的出气阀盖腔的腔侧壁上间隔开设有阀盖出气口,所述的阀座让位孔与所述的出气阀盖腔相对应并且相通,出气阀座在对应于阀座让位孔的位置与所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朝向所述头罩腔的一侧固定并且还透过耐高温阻燃复合膜与所述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固定,在该出气阀座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出气阀门,在该出气阀门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阀门出气口并且在该出气阀门的中心位置还构成有一出气阀门中心凸缘,出气阀片设置在出气阀门的出气阀片腔内,在该出气阀片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阀片定位凸缘配合孔,该阀片定位凸缘配合孔共同地与所述的出气阀盖中心凸缘以及出气阀门中心凸缘相配合,护罩盖罩置在出气阀盖外并且与所述的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背对所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的一侧相配合,在护罩盖的护罩盖腔的护罩盖腔腔壁上开设有护罩盖出气孔,所述的阀盖出气口与护罩盖腔相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出气阀座上并且围绕出气阀座的四周构成有一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在该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朝向所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定位齿,在所述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朝向耐高温阻燃复合膜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定位孔,该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定位孔透过耐高温阻燃复合膜与所述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相结合,而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定位齿透过耐高温阻燃复合膜与所述的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复合膜的四周边缘部位通过耐高温胶带与所述的头罩面膜热融熔粘固。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颈套与所述头罩热融熔粘接并且在颈套与头罩的接壤部位设置有一反光条。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头罩上配设了氧气引入机构,因而能将外部的手持式储氧罐内的氧气引入头罩腔,供逃生者吸取足够的氧气而得以避免窒息;之二,由于构成头罩的头罩面膜以及头罩底膜采用了耐高温透明塑料薄膜,因而能有效地避免火灾现场的火焰灼伤逃生者的脸部;之三,由于头罩采用了头罩面、底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在备用状态时可折叠并置于包袋内,以利收藏,在使用时展开而套置于头部,体现使用的便利性;之四,整体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廉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氧气引入机构以及呼出气体引出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可折叠至口袋大小的展开时能套在整个头上的一头罩1,该头罩1由头罩面膜11和头罩底膜12制成袋子状构造,头罩面膜11与头罩底膜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头罩腔13,并且该头罩面膜11以及头罩底膜12为可耐受500-800℃的耐高温透明塑料薄膜;示出一颈套2,该颈套2与头罩1连接(热融熔焊接连接),在该颈套2上开设有一颈套口21,并且该颈套2的颈套腔22与前述头罩腔13相通,其中,颈套2为可耐受500-800℃的耐高温橡胶;示出了一用于将氧气引入前述头罩腔13内的氧气引入机构3,该氧气引入机构3与前述头罩面膜11固定;示出了一用于将由使用者呼出的气体引出前述头罩腔13的呼出气体引出机构4,该呼出气体引出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氧气引入机构3的下方的位置同样与前述头罩面膜1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耐高温透明塑料薄膜以及耐高温橡胶俱可由市售渠道购取,例如前者优选而非限于地择用由中国上海新力特种薄膜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并且在本申请提出以前在市场销售的型号为shxl-ⅱ型聚乙烯金属压膜,后者择用由中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市永乐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并且同样在本申请提出以前在市场销售的牌号为sr型阻燃橡胶。

由图1所示,在前述头罩1的头罩面膜11上并且围绕前述氧气引入机构3以及呼出气体引出机构4所在的区域结合有一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该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同样可以由市售渠道购取。

请参见图2,在前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氧气引入机构3的位置开设有一进气插管孔1111,该进气插管孔1111与前述的头罩腔13相通,而在对应于前述呼出气体引出机构4的位置开设有一阀座让位孔1112,该阀座让位孔1112同样与头罩腔13相通,氧气引入机构3在对应于进气插管孔1111的位置与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固定,而呼出气体引出机构4在对应于阀座让位孔1112的位置同样与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固定。

继续见图2,前述的氧气引入机构3包括进气阀帽31、进气阀座32、进气阀板33、进气阀片34和压圈35,进气阀帽31位于前述头罩腔13内,在该进气阀帽31朝向进气阀板33的一侧构成有一阀板腔311,而在进气阀帽31朝向压圈35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进气插管312,该进气插管312经前述进气插管孔1111伸展到头罩腔13外并且该进气插管312的插管通孔3121与前述阀板腔311相通,进气阀座32朝向进气阀帽31的一侧即图示左侧表面与进气阀帽31粘固,在该进气阀座32的进气阀座腔底壁32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进气阀片压台3211,在该进气阀片压台32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定位轴头支承孔32111,在进气阀座腔底壁321上并且围绕进气阀片压台3211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与前述头罩腔13相通的进气阀座出气孔3212,进气阀板33设置在前述阀板腔311内,在该进气阀板33上间隔开设有阀板通气孔331,并且在进气阀板33朝向进气阀片34的一侧(即图2所示的右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定位轴头332,该定位轴头332支承在定位轴头支承孔32111上,进气阀片34套置在定位轴头332上并且该进气阀片34与进气阀板33朝向进气阀座32的一侧贴触,压圈35套置在前述的进气插管312上并且隔着前述的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与前述的进气阀帽31相对应。

由图2所示,在前述进气阀帽31的阀板腔311的腔口部位构成有一阀板支承台阶槽3111,前述进气阀板33的四周边缘部位支承在该阀板支承台阶槽3111上。

在前述进气阀片3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进气阀片中心孔341,该进气阀片中心孔341套置在前述的定位轴头332上;在前述压圈35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压圈套孔351,该压圈套孔351套置在前述的进气插管312上。

继续见图2,前述的呼出气体引出机构4包括出气阀盖41、出气阀座42、出气阀片43和护罩盖44,在出气阀盖41朝向前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的一侧(即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并且围绕出气阀盖41的四周构成有一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411,该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411在对应于前述阀座让位孔1112的位置与前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背对前述头罩腔13的一侧固定,在出气阀盖41的出气阀盖腔412的腔底壁上并且位于腔底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出气阀盖中心凸缘4121,而在出气阀盖41的出气阀盖腔412的腔侧壁上间隔开设有阀盖出气口4122,前述的阀座让位孔1112与前述的出气阀盖腔412相对应并且相通,出气阀座42在对应于阀座让位孔1112的位置与前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朝向前述头罩腔13的一侧固定并且还透过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与前述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411固定,在该出气阀座42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出气阀门421,在该出气阀门421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阀门出气口4211并且在该出气阀门421的中心位置还构成有一出气阀门中心凸缘4212,出气阀片43设置在出气阀门421的出气阀片腔4213内,在该出气阀片4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阀片定位凸缘配合孔431,该阀片定位凸缘配合孔431共同地与前述的出气阀盖中心凸缘4121以及出气阀门中心凸缘4212相配合,护罩盖44罩置在出气阀盖41外并且与前述的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411背对前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的一侧相配合,在护罩盖44的护罩盖腔441的护罩盖腔腔壁上开设有护罩盖出气孔4411,前述的阀盖出气口4122与护罩盖腔441相通。

由图2所示,在前述出气阀座42上并且围绕出气阀座42的四周构成有一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422,在该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422朝向前述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的一侧(图示左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定位齿4221,在前述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411朝向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的一侧(图示右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定位孔4111,该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定位孔4111透过(刺透)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以热融熔焊接方式与前述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422相结合,而出气阀座固定法兰圈定位齿4221透过(刺穿)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同样以热融熔焊接方式与前述的出气阀盖固定法兰圈411相结合。

由图1所示,前述的耐高温阻燃复合膜111的四周边缘部位通过耐高温胶带1113与前述的头罩面膜11热融熔粘固;前述的颈套2与前述头罩1热融熔粘接(即热融熔焊接),并且在颈套2与头罩1的接壤部位设置有一反光条23。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图3中示出了头罩1套在逃生者5的头部,逃生者5手执储氧罐6并且连接于储氧罐6的氧气引出管61与前述进气插管312插接,按下储氧罐6的阀,储氧罐6内的氧气依次经插管通孔3121、进气阀帽31的阀板腔311、进气阀板33上的阀板通气孔331、处于开启状态的进气阀片34和进气阀座32的进气阀座腔底壁321上的进气阀座出气孔3212进入头罩腔13内,由逃生者5吸取新鲜氧气。由于整个呼出气体引出机构4大体上对应于逃生者5的口鼻部,因而当逃生者呼气时,呼出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气体)依次经阀门出气口4211、处于开启状态的出气阀门43、阀座让位孔1112、出气阀盖腔412、阀盖出气口4122、护罩盖腔441和护罩盖出气孔4411进入外界,头罩腔13内氧气可维持较长的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