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1176发布日期:2019-04-17 03:3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呼吸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背景技术:

消防自救呼吸器主要是用于火灾发生时,使得处于火场环境中的人员免于烟雾中毒窒息的逃生自救呼吸工具。一般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均包括有滤毒罐和头罩,利用滤毒罐内的药剂、滤烟元件,从而将火场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氰氢酸、浓烟、毒雾等有毒气体过滤掉,使之变为无害的空气,供逃生者呼吸用。并通过头罩上设有的大眼窗看清周围环境情况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但是,火灾发生时,火场内物品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含有颗粒物的黑色浓烟,而燃烧的产物还会存在水蒸汽,使得黑色浓烟的附着能力变强,易附着在逃生者佩戴的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大眼窗上,而挡住逃生者的视线,影响逃生者对逃生路线的正常判断,从而使得逃生者困于火场,增加在火场的滞留时间,增大人身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手动擦除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彻底的清除掉附着在大眼窗上的黑色烟雾颗粒,逃生者视线还将持续受阻挡。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在大眼窗视线受阻时,能快速的去除掉附着在大眼窗上的黑色烟雾,使得逃生者能清楚观察四周的环境,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避免困于火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中,所述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包括头罩和滤毒罐,所述滤毒罐设在头罩上,所述头罩上设有透明大眼窗,所述透明大眼窗的外表面贴设有若干层的透明遮挡物,所述头罩上设有由内向外面积逐渐变大的台阶凹槽,若干层遮挡物由内向外依次叠加匹配贴设在台阶凹槽内,且透明遮挡物由内层向外层依次逐渐变大,所述透明遮挡物之间的粘性由内向外逐渐变小,每一层的透明遮挡物上均设有撕条。

进一步,所述滤毒罐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一端与头罩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以及头罩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罐体与第一罐体连接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罐体设有第二罐体容腔,所述第二罐体容腔内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干燥层、棉花层、活性炭层、滤烟层、活性炭层、棉花层以及干燥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罐体上设有第一螺旋通孔、第一通孔和吸附件,所述第一螺旋通孔沿第一罐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螺旋通孔连通第二罐体和头罩,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罐体的端部,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外界和第一螺旋通孔,所述吸附件穿过第一通孔匹配伸入到第一螺旋通孔内;所述吸附件包括手柄、柔性轴以及若干个刷毛,所述柔性轴与手柄连接,若干个刷毛设在柔性轴上,所述刷毛上涂设有粘胶。

进一步,所述第一罐体上还设有第二螺旋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旋通孔沿第一罐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旋通孔的螺旋环绕在第一螺旋通孔的内周,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一罐体的端部,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外界和第二螺旋通孔,所述吸附件穿过第二通孔匹配伸入到第二螺旋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滤毒罐上还设有第三罐体,所述第三罐体与第二罐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罐体远离第一罐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三罐体包括连接部、存放部、过滤部以及引导部,所述过滤部上设有过滤腔、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以及第一条形切口,所述过滤腔位于过滤部的内部,所述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对称设置在过滤部的前后方向,且第一通气口、过滤腔和第二通气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条形切口位于过滤部的左右两侧并与过滤腔连通,所述连接部位于过滤部的后部并与第二通气口连通,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

所述存放部和引导部分别位于过滤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存放部通过过滤部上一侧的第一条形切口与过滤腔连通,所述引导部通过过滤部上的另一侧的第一条形切口与过滤腔连通,所述引导部上还设有与第一条形切口对应设置的第二条形切口,所述存放部上设有与第一条形切口垂直设置的出水口,所述存放部的内部还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布料卷,所述布料卷上的布料从存放部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切口、过滤腔、第一条形切口、引导部和第二条形切口,所述存放部内装有水溶液。

进一步,所述头罩上还设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位于头罩的侧边,所述单向排气阀上还设有哨子结构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通过在透明大眼窗上贴设若干层的透明遮挡物,使得在火灾发生并产生大量的黑色浓烟时,通过穿戴上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逃生。并且,即使在黑色浓烟遇到透明遮挡物,并附着在透明遮挡物上直至一段时间后无法看清逃生环境,影响逃生路径的判断时,此时,撕下最外层的透明遮挡物,附着在最外层透明遮挡物上的黑色颗粒物将随透明遮挡物清除,从而通过透明大眼窗将重新看清火灾环境,眼前焕然一新,并迅速根据周围火灾情况,迅速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若干层的透明遮挡物,解决了火灾产生的黑色浓烟阻挡逃生者视线,而影响逃生者迅速逃生的问题,有利于逃生者的快速逃离火场,提高逃生者的逃生率,大大降低火灾导致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滤毒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滤毒罐的分解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滤毒罐的分解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头罩-1;滤毒罐-2;第一罐体-21;第一外螺纹-211;

第一螺旋通孔-212;第二螺旋通孔-213;第一通孔-214;

第二通孔-215;第二罐体-22;第一内螺纹-221;

第二罐体容腔-222;干燥层-2221;棉花层-2222;

活性炭层-2223;滤烟层-2224;第二内螺纹-223;

第三罐体-23;连接部-231;第二外螺纹-2311;

存放部-232;出水口-2321;转轴-2322;

布料卷-2323;过滤部-233;引导部-234;

第二条形切口-2341;过滤腔-2331;第一通气口-2332;

第二通气口-2333;第一条形切口-2334;透明大眼窗-3;

透明遮挡物-31;撕条-32;单向排气阀-4;哨子结构部-41;

吸附件-5;手柄-51;柔性轴-52;刷毛-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中,所述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包括头罩1和滤毒罐2,所述滤毒罐2设在头罩1上,所述头罩1上设有透明大眼窗3,所述透明大眼窗3的外表面贴设有若干层的透明遮挡物31,所述头罩1上设有由内向外面积逐渐变大的台阶凹槽(图未示),若干层透明遮挡物31由内向外依次叠加匹配贴设在台阶凹槽内,且透明遮挡物31的面积由内层向外层依次逐渐变大,所述透明遮挡物31之间的粘性由内向外逐渐变小,从而使得在撕下外层的透明遮挡物31时能有效避免内层的透明遮挡物31也一同被撕下,保证了每一透明遮挡物31均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且每一层的透明遮挡物31上均设有撕条32,因此,通过撕条32能快速的撕下吸附有黑色颗粒的透明遮挡物31,增加逃生时间。

在火灾发生并产生大量的黑色浓烟,逃生者通过穿戴上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逃生。由于在透明大眼窗3上贴设若干层的透明遮挡物31,使得在黑色烟浓遇到透明遮挡物31,并附着在透明遮挡物31上一段时间后使得逃生者无法看清逃生环境,影响逃生路径的判断的时候。通过撕下最外层的透明遮挡物31,从而让附着在最外层透明遮挡物31上的黑色颗粒物也随透明遮挡物31清除,进而通过透明大眼窗3重新看清火灾环境,眼前焕然一新,并迅速根据周围火灾情况,迅速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而且,透明遮挡物31有多层,在需要较长的时间逃生时,也能通过多次的撕下附着有黑色颗粒物透明遮挡物31来去除黑色颗粒物对视线的遮挡。透明遮挡物31可为透明薄片玻璃膜,由于透明薄片玻璃膜要达到较高的温度才会被溶化,火场的温度并不能达到透明薄片玻璃膜溶化的温度,因此,通过透明薄片玻璃膜的设置,还将有效避免火灾现场的高温对透明遮挡物31的影响。

优选的,由于现有的过滤式消防呼吸器中的头罩1与滤毒罐2为固定连接,滤毒罐2内的滤毒物质被消耗后就失去了作用。所以,现有的过滤式消防呼吸器均是一次性使用,使用过的过滤式消防呼吸器就会被丢弃,从而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而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于是,所述滤毒罐2包括第一罐体21和第二罐体22,所述第一罐体21的一端与头罩1连接,所述第一罐体21的另一端与第二罐体2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罐体21、第二罐体22以及头罩1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罐体21与第二罐体22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211,所述第二罐体22与第一罐体21连接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外螺纹211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221。通过第一罐体21和第二罐体22的螺纹连接设置,使得第二罐体22能从第一罐体21上分离。

因为,所述第二罐体22设有第二罐体容腔222,所述第二罐体容腔222内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干燥层2221、棉花层2222、活性炭层2223、滤烟层2224、活性炭层2223、棉花层2222以及干燥层2221。所以,在本发明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被使用过后,能够通过更换新的第二罐体22,使得第二罐体22重新具备滤毒和过滤的功能,而除去第二罐体22的其他部分在没有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均能再次使用,从而大大节约了资源,只需批量化的生产第二罐体22即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二罐体容腔222内通过对称设置的干燥层2221、棉花层2222、活性炭层2223、滤烟层2224、活性炭层2223、棉花层2222以及干燥层2221,而进一步起到对烟雾的过滤消毒的同时还便于第二罐体22的安装,避免了第二罐体22因安装错误而使得第二罐体22失去消毒过滤的功能的问题的发生。

优选的,为了更进一步的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减少有毒浓烟对逃生者的影响。因此,所述第一罐体21上设有第一螺旋通孔212、第一通孔214和吸附件5,所述第一螺旋通孔212沿第一罐体21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螺旋通孔212连通第二罐体22和头罩1,所述第一通孔214位于第一罐体21的端部,所述第一通孔214连通外界和第一螺旋通孔212,所述吸附件5穿过第一通孔214匹配伸入到第一螺旋通孔212内;所述吸附件5包括手柄51、柔性轴52以及若干个刷毛53,所述柔性轴52与手柄51连接,若干个刷毛53设在柔性轴52上。通过第一螺旋通孔212的设置,并在呼吸对浓烟的吸力作用下,经第二罐体22过滤后的空气再经第一螺旋通孔212的过程中将会受到一定的离心力,从而使得空气中含有的颗粒物将会粘附在第一螺旋通孔212中,从而起到进一步的过滤作用。并且,通过在吸附件5的刷毛53上添加粘胶(图未示),再将吸附件5伸入到第一螺旋通孔212中,从而起到更进一步的对空气中颗粒的吸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21上还设有第二螺旋通孔213和第二通孔215,所述第二螺旋通孔213沿第一罐体21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旋通孔213的螺旋环绕在第一螺旋通孔212的内周,所述第二通孔213位于第一罐体21的端部,所述第二通孔215连通外界和第二螺旋通孔213,所述吸附件5有两个,一个吸附件5由第一通孔214伸入到第一螺旋通孔212内,另一个吸附件5穿过第二通孔215匹配伸入到第二螺旋通孔213内。通过第二螺旋通孔213的设置,在第二螺旋通孔213具备与第一螺旋通孔212一样功能时,还使得在第一螺旋通孔212和第二螺旋通孔213的相互作用下,保证了空气的经过第一罐体21的流量,使得逃生者具备充足的空气。

优选的,为了再进一步的对火灾产生的浓烟进行过滤,进一步保证逃生者的安全逃生。因此,所述滤毒罐2上还设有第三罐体23,所述第三罐体23与第二罐体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罐体22远离第一罐体21的一端设有第二内螺纹223,所述第三罐体23包括连接部231、存放部232、过滤部233以及引导部234,所述过滤部233上设有过滤腔2331、第一通气口2332、第二通气口2333以及第一条形切口2334,所述过滤腔2331位于过滤部233的内部,所述第一通气口2332和第二通气口2333对称设置在过滤部233的前后方向,且第一通气口2332、过滤腔2331和第二通气口2333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条形切口2334位于过滤部233的左右两侧并与过滤腔2331连通,所述连接部231位于过滤部233的后部并与第二通气口2333连通,所述连接部231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内螺纹223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2311。通过第二内螺纹223和第二外螺纹2311的配合实现第二罐体22和第三罐体23的连接与分离。

所述存放部232和引导部234分别位于过滤部233的左右两侧,所述存放部232通过过滤部233上一侧的第一条形切口2334与过滤腔2331连通,所述引导部234通过过滤部233上的另一侧的第一条形切口2334与过滤腔2331连通,所述引导部234上还设有与第一条形切口2334对应设置的第二条形切口2341,所述存放部232上设有与第一条形切口2334垂直设置的出水口2321,所述存放部232的内部还设有转轴2322,所述转轴2322上套设有布料卷2323,所述布料卷2323上的布料从存放部232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切口2334、过滤腔2331、第一条形切口2334、引导部和第二条形切口2341,所述存放部232内装有水溶液(图未示)。

第三罐体23在使用时,先通过将第三罐体23旋转至引导部234位于上方的竖直状态,接着通过第二条形切口2341注水,使得穿过第一条形切口2334、过滤腔2331、第一条形切口2334、引导部234和第二条形切口2341的布料浸湿,并在水溶液的继续注入下,水溶液将存储于存放部232中,从而也将浸湿布料卷2323。再接着,将第三罐体23与第二罐体22螺纹连接,空气先是通过第一通气口2332经过浸湿的布料后再由第二通气口2333进入到第二罐体22。浸湿的布料对黑色浓烟中固体颗粒的起到初步的清除作用,而当在过滤腔2331中的浸湿布料已经粘附较多的物质而近乎达到饱和,不再具有吸附能力时,通过拉拽穿过第二条形切口2341上的布料,使得布料卷2323放卷,进而由存放部232中的新的布料移动至过滤腔2331中,而从使得过滤腔2331中的布料重新具备吸附功能。

并且,第一条形切口2334、第二条形切口2341以及布料卷2323均有若干个,因此空气经过过滤腔2331时将会经过多层布料的多次过滤,从而大大提高过滤效果。

优选的,由于部分逃生者在逃生过程中情绪紧张,或因浓烟较大而不能清楚的辨清逃生路线而被困于火场之中,而为了获得救援,让消防人员清楚自己的位置。因此,所述头罩1上还设有单向排气阀4,所述单向排气阀4位于头罩1的侧边,所述单向排气阀4上还设有哨子结构部41。通过呼气时气体从单向排气阀4排出后进入到哨子结构部41,气体经过哨子结构部41而产生哨声,从而解决了逃生者戴有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时无法大声呼救或呼救声音较小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