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6810发布日期:2019-06-13 16:0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天气炎热干燥有时会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当火灾出现时,灭火器是用于灭火重要的消防设备,在商场、或建筑工地或居民楼或变电站等不同场地都随处可见各种灭火装置,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还有一种细水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利用高压产生纳米级雾滴进行灭火,近年来,细水雾灭火系统也成为一种较受欢迎的灭火方式。

传统的水雾灭火系统,当不同场地同时出现火灾迹象后,需要同时派遣消防人员赶到不同的着火场地,然后消防人员通过手动利用该水雾灭火系统开展灭火工作,显然,这一方面会导致错过最佳的灭火初期,降低火灾损失;另一方面,需要调动大量消防员,消耗极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雾灭火器需要调遣大量的消防人员,一方面容易错过最佳的灭火初期,另一方面,还会消耗很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

至少一喷水单元,每个喷水单元分别还包括第一喷水支路、第二喷水支路和第三喷水支路,每个喷水支路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喷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通过第一管路连接第一喷水设备,在所述第二喷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通过第二管路连接第二喷水设备,在所述第三喷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三电动阀通过第三管路连接第三喷水设备;

火灾探测器,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喷水支路和所述第三喷水支路附近,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喷水支路和所述第三喷水支路所在的周围环境参数;

报警阀,其连接所述火灾探测器和所述第一电动阀,用于根据所述周围环境参数和所述第一喷水设备的当前爆裂状态产生报警信号;

高压泵,其连接所述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所述第三电动阀,用于产生高压动力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喷水设备、所述第二喷水设备和所述第三喷水设备喷出所述细水雾进行灭火。

可选地,所述每个喷水单元还包括第四喷水支路,所述第四喷水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泵,所述第四喷水支路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管路连接第四喷水设备。

可选地,所述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其分别连接所述火灾探测器、报警阀、所述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所述第三电动阀。

可选地,所述第一喷水设备和所述第二喷水设备均为闭式喷头,所述第三喷水设备为开式喷头。

可选地,所述第四喷水设备为手持喷枪。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动阀和所述第二电动阀为与所述闭式喷头相对应的闭式阀。

可选地,所述第三电动阀为与所述开式喷头相对应的开式阀。

可选地,在所述闭式喷头和所述开式喷头中设置有过滤器件。

可选地,所述高压泵为九柱塞泵。

可选地,所述火灾探测器为温度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或感温电缆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至少一喷水单元,每个喷水单元还包括第一喷水支路、第二喷水支路和第三喷水支路,每个喷水支路安装在不同的位置,火灾探测器,分别安装在第二喷水支路和第三喷水支路附近,报警阀,其连接火灾探测器和第一电动阀,用于根据第二喷水支路、第三喷水支路的周围环境参数和第一喷水设备的当前爆裂状态产生报警信号;高压泵,其连接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第三电动阀,用于产生高压动力分别驱动第一喷水设备、第二喷水设备和第三喷水设备喷出细水雾进行灭火。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当不同场地发生火灾迹象后,可在灭火初期实现快速喷水,可减轻消防人员的灭火负担,提高灭火效率,同时可降低消防人员的调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第一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器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第三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喷水单元; 2-第二喷水单元; 11-第一喷水支路;

12-第二喷水支路; 13-第三喷水支路; 14-第四喷水支路;

15-高压泵; 16-报警阀; 17-火灾探测器;

18-控制器; 111-第一电动阀; 112-第一喷水设备;

113-第一管路; 121-第二电动阀; 123-第二管路;

131-第三电动阀; 132-第二喷水设备; 133-第三管路;

141-第四喷水设备; 142-第四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此处的细水雾是相对于“水喷雾”的概念,是使用特殊的喷嘴、通过高压喷水产生的水微粒。细水雾的雾滴粒径小,喷雾时水呈不连续性,所以电气绝缘性能比较好。适用于油浸电力变压器室、油开关柜室等场所的可燃液体火灾灭火,也可用于配电室、计算机房、数据处理机房、通讯机房、中央控制室、大型电缆室、电缆隧(廊)道、电缆竖井等场所的电气设备火灾灭火,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消防灭火技术。细水雾:在最小设计工作压力下产生的,距喷嘴1m处的平面上,雾滴累积体积分布参数为:Dv0.5小于200μm,Dv0.99小于400μm的水雾滴。本实施例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各个场合,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应用在变电站,以防变电站发生火灾事故,保证变电站的电力设备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喷水单元、火灾探测器17、报警阀16和高压泵15。其中,此处的喷水单元为第一喷水单元1。

第一喷水单元1分别还包括第一喷水支路11、第二喷水支路12、第三喷水支路13和第四喷水支路14,每个喷水支路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其中第一喷水支路11主要实现闭式湿式喷水,第二喷水支路12主要实现闭式预作用喷水,第三喷水支路13主要实现开式喷水,第四喷水支路14主要实现手持喷水。通常第一喷水支路11和第二喷水支路12可以安装在变电站中电力设备较为密集的地方,第三喷水支路13可以安装在变电站中电力设备较为分散的地方,第四喷水支路14可以安装在变电站中电力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方。其中,第一喷水支路11与第二喷水支路12基本相同,但是第一喷水支路11可实现闭式湿式喷水,所谓的闭式湿式喷水,当火灾发生时,火源周围环境温度上升,导致第一喷水设备112开启、出水、即第一喷水设备112发生爆裂,第一喷水支路11的所在管路压力下降,报警阀16内压力也下降,从而导致报警阀16启动,致使第一电动阀111开启,接通第一喷水支路11,供水灭火。第二喷水支路12可实现闭式预作用喷水,当火灾探测器17检测到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的周围环境参数超过正常环境参数时,第二电动阀121执行工作,使得第二喷水设备122实现喷水,预作用喷水与闭式湿式喷水相比,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的管路平时不充水,而充低压空气或氮气,或是干管,只有在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17检测到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的周围环境参数超过正常环境参数时闭合第二电动阀121,使管道充水变成湿式状态。因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的管路平时无水,可避免因系统破损而造成的水渍损失。

其中,在第一喷水支路1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111,第一电动阀111通过第一管路113连接第一喷水设备112。具体地,第一电动阀111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第一管路113连接第一喷水设备112,第一管路113用于输送水介质。此处的第一电动阀111为闭式阀,第一电动阀111还可以由闭式阀组箱组成,此处的第一喷水设备112为闭式喷头,闭式喷头就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浴头,闭式阀头需要闭式电动阀进行可控控制,所以第一电动阀111为与闭式喷头相对应的闭式电动阀。第一喷水支路11主要实现闭式湿式喷水。

同理,在第二喷水支路12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121,第二电动阀121通过第二管路123连接第二喷水设备122,具体地,第二电动阀121也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第二管路123连接第二喷水设备122,第二管路123用于输送水介质。此处的第二电动阀121为闭式阀,第二电动阀121还可以由开式阀组箱组成,此处的第二喷水设备122为闭式喷头,闭式喷头就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水龙头,闭式喷头需要闭式电动阀进行可控控制,所以第二电动阀121为与开式阀头相对应的开式电动阀。第二喷水设备122主要实现闭式预作用喷水。

在第三喷水支路13上设置有第三电动阀131,第三电动阀131通过第三管路133连接第三喷水设备132,具体地,第三电动阀131也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第三管路133连接第三喷水设备132,第三管路133用于输送水介质。此处的第三电动阀131为开式阀,第三电动阀131还可以由开式阀组箱组成,此处的第三喷水设备132为开式喷头,开式喷头就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水龙头,开式喷头需要开式电动阀进行可控控制,所以第三电动阀131为与开式阀头相对应的开式电动阀。

在第四喷水支路14上通过第四管路142连接第四喷水设备141。具体为,第四喷水支路14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泵15,第四喷水支路1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喷水设备141。此处的第四喷水设备141为手持喷枪,用于用户手持使用,手持喷枪根据用户需要,手持该喷枪就可以实现水雾喷射。

火灾探测器17,其安装在第二喷水支路12和第三喷水支路13附近,用于检测第二喷水支路12和第三喷水支路13所在的周围环境参数。由于第一喷水支路11主要实现闭式湿式喷水,所以无需在第一喷水支路11附近设置火灾探测器17,第一喷水支路11在火灾发生后,第一喷水设备112发生爆裂先利用管路中预存的水进行喷射,因此导致第一喷水支路11所在管路的压力发生变化,最终使得第一电动阀111启动工作,来自高压泵15的水源继续喷放。此处的火灾探测器17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如果火灾探测器17为温度传感器时,可以检测第一喷水支路11和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位置的周围的温度参数,此处的火灾探测器17还可以为烟雾传感器,如果火灾探测器17为烟雾传感器时,可以检测第二喷水支路12和第三喷水支路13所在位置的烟雾参数,此处的火灾探测器17还可以为感温电缆,如果火灾探测器17为感温电缆,可以检测温度参数。

上述采用第一电动阀111、第二电动阀121、第三电动阀131可避免电磁阀启动易受干扰误启动,又避免气动阀的易失效。

报警阀16,其连接火灾探测器17,用于根据周围环境参数和第一喷水设备112的当前爆裂状态产生报警信号。此处的报警阀16根据火灾探测器17检测到的周围环境参数产生报警信号,第一喷水设备112的当前爆裂状态为发生火灾后,第一喷水设备112发生爆裂,管路压力发生变化,启动报警阀16工作。通过该报警信号用于提示外界人员需要引起注意。

高压泵15,其连接第一电动阀111、第二电动阀121和第三电动阀131和第四喷水设备,用于产生高压动力分别驱动第一喷水设备112、第二喷水设备122、第三喷水设备132和第四喷水设备141喷出细水雾进行灭火。此处的高压泵15为九柱塞泵,其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该九柱塞泵的主泵额定工作压力为16MPa,满足长距离输运,单泵流量不小于100L/min,水自润滑,5000小时无故障运行,免维护,效率高达85%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如图2所示,还包括:控制器18,其分别连接火灾探测器17、第一电动阀111和第二电动阀121。当火灾探测器17检测到第一喷水支路11和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的周围环境参数后,控制器18控制第二电动阀121或第三电动阀131工作。具体地,例如:火灾探测器17检测到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的周围环境环境参数超过正常环境参数,控制器18控制第二电动阀121闭合,使得第二喷水设备122开始执行喷水工作,此处的第二喷水设备122为闭式喷头,且第二喷水支路12可实现预作用喷水,所以第二喷水设备122可喷射出水雾滴对第二喷水支路12所在位置进行大面积灭火,控制器18同时控制报警阀16产生报警信号。例如:火灾探测器17检测到第三喷水支路13所在的周围环境参数超过正常环境参数,控制器18控制第三电动阀131闭合,使得第三喷水设备132开始执行喷水工作,此处的第三喷水设备132为开式喷头,所以第三喷水设备132可喷射出水流对第三喷水支路13所在位置进行大面积灭火,控制器18同时控制报警阀16产生报警信号。此处的控制器18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控制器。由于第一喷水支路11可实现闭式湿式喷水,所以通过第一喷水设备112发生爆裂后启动报警阀16工作,致使第一电动阀111工作,在第一喷水支路11产生报警信号后,第一电动阀111在报警阀16的压力下没有发生启动时,此时控制器18也可以根据报警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阀111工作。

作为其它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喷水单元1还可以为两喷水单元,分别为第一喷水单元1和第二喷水单元2,如图2所示。每个喷水单元分别包括第一喷水支路11、第二喷水支路12、第三喷水支路13和第四喷水支路14。每个喷水支路的具体结构同上述介绍。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喷水支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实现不同的喷水方式,对不同场景同时进行喷水,且喷出的水可以呈现出不导电的细水雾。当不同场地发生火灾迹象后,可在灭火初期实现快速喷水,可减轻消防人员的灭火负担,提高灭火效率,同时可降低消防人员的调动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