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除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7197发布日期:2020-06-30 20:10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除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矿氰化物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除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色金属矿物提取金银铜多采用氰化浸出工艺,尾矿中含有大量氰化物。氰化物是毒性很大的化学品,不论在城市还是偏远山区,含氰废水排放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环保局制定的排放标准控制其排放浓度,否则将对人、畜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危险固废的税额为1000元/吨,而氰化尾矿被列为危险固废,这对应用氰化浸出工艺的选矿厂造成了极大经济压力,因此尾矿破氰势在必行,传统的破氰工艺主要有酸化法、氯化法、因科法、双氧水氧化法、电解氧化法等,而这些破氰工艺或者处理费用太高,或者反应后造成二次污染。针对这种现状,研发一种节能环保、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除氰效果好的新型破氰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臭氧除氰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臭氧除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部、桥架部、传动部、汽水分离装置、臭氧浓度分析仪、排矿装置、搅拌部、臭氧曝气装置、第一盖板,槽体部与桥架部及第一盖板焊接组成封闭容器,桥架部上连接传动部,传动部连接搅拌部,第一盖板上开孔与汽水分离装置的管路连接,汽水分离装置连接臭氧浓度分析仪;

所述槽体部包括槽体,槽体内壁上四周均布有稳流板,充气管位于稳流板背侧,槽体连接给矿管,给矿管倾斜方向进入槽体内,槽体底部设有假底,槽体下部设有放矿口,槽体壁板上部开槽体溢流口,槽体溢流口处连接排矿装置;

所述搅拌部包括竖轴,竖轴上分布上叶轮及下叶轮,叶轮采用四叶可拆卸式折叶桨,叶片均布,上叶轮与下叶轮周向位置互差45°,上叶轮及下叶轮均顺时针旋转,上叶轮通过导向键调整上下高度;

所述臭氧曝气装置由与充气管相连的臭氧分配器、陶瓷微孔过滤板及滤板支架组成,滤板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陶瓷微孔过滤板,每个陶瓷微孔过滤板均为扇形板,呈对称布置,组成一个圆形的曝气盘,每个陶瓷微孔过滤板与臭氧分配器之间均通过软管连接,臭氧分配器连接在槽体部的假底上,并用盖板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的陶瓷微孔过滤板为12个,每个陶瓷微孔过滤板均为扇形板,扇形圆心角为30°。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矿装置包括排矿箱,排矿箱连接在槽体部上,排矿箱的排矿溢流口位于槽体壁板上部所开的槽体溢流口位置处,排矿箱上端开口由第五盖板进行密封,排矿箱下端有两个外接管路的排矿口,每个排矿口内均设有锥阀,排矿量的大小由锥阀控制,排矿箱内设有提升轴,提升轴上端伸出排矿箱外并连接手轮,提升轴与第五盖板之间采用填料密封环进行密封;固定架、手轮、提升轴、锥阀组成锥阀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桥架部包括主梁,主梁上铺设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第四盖板,第二盖板及第四盖板上开检修口,中心位置焊接密封座,桥架部采用全封闭式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部包括支撑架、具有变频调速功能的变频电机、减速机,变频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减速机相连,变频电机与减速机固定于支撑架上,减速机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轴承部的主轴一端,轴承部的主轴另一端通过上法兰与搅拌部连接,密封装置安装在轴承部的主轴上,用螺栓固定在密封座上,支撑架下连接支座,支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桥架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槽体下部开设检修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臭氧除氰装置在反应过程中为全封闭状态,各部件连接采用焊接或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反应时无气体泄漏,在处理含氰尾矿时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清洁环保型的设备。

2、臭氧经臭氧曝气装置分散后进入臭氧除氰装置的槽体部,臭氧曝气装置的曝气盘由若干件(优选12个)陶瓷微孔过滤板组装而成,陶瓷微孔过滤板与臭氧分配器采用软连接形式,便于安装更换,而且经济实用,臭氧经陶瓷微孔过滤板后被分散为细小臭氧气泡,增加臭氧与矿浆的接触面积,使得臭氧与含氰矿浆反应更加充分。

3、本实用新型的搅拌部使得臭氧与含氰矿浆充分混合,有利于破氰反应更快更充分。反应后的尾气经臭氧浓度分析仪后,根据进出臭氧的浓度调节变频电机,实现搅拌部的调速功能。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转可靠,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便于实现工业应用,同时处理后的废水返回生产工艺流程作为再生水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槽体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桥架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臭氧除氰装置,包括槽体部1、桥架部2、传动部3、密封装置4、汽水分离装置5、臭氧浓度分析仪6、排矿装置7、搅拌部8、臭氧曝气装置9、第一盖板10,槽体部1与桥架部3及第一盖板10焊接组成封闭容器,第一盖板10上开孔,开孔处与汽水分离装置5的管路连接,汽水分离装置5通过法兰连接臭氧浓度分析仪6,使用时,臭氧浓度分析仪通过尾气回收管路连接尾气破坏器,这样尾气经过浓度分析后通过尾气回收管路进入尾气破坏器。

如图3所示,槽体部1由316l不锈钢板卷制而成,用以贮存矿浆。槽体部1与桥架部2焊接组合成封闭式结构,槽体部1包括槽体41,槽体41内壁上焊接稳流板12,四周均布,充气管13位于稳流板12背侧,减少矿浆对充气管13的磨损,槽体41连接给矿管15,给矿管15倾斜方向进入槽体部1内,槽体41底部设有假底14,槽体41下部开设检修人孔11、放矿口16,槽体41壁板上部开槽体溢流口,槽体溢流口处连接排矿装置7。

如图4所示,桥架部2作为传动部3的支撑部件,由工字钢作为主梁17,铺设第二盖板18、第三盖板21、第四盖板22,第二盖板18及第四盖板22上开检修口19,中心位置焊接密封座20,传动部3设在在桥架部2上,桥架部2采用全封闭式设计,桥架部2全部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

如图5所示,传动部3为臭氧脱氰装置的动力输出部分,包括支撑架23、变频电机24、减速机26,传递扭矩采用变频电机24配套减速机26,变频电机24水平卧式安装,通过第一联轴器25与减速机26相连,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变频电机24与减速机26固定于支撑架23上,减速机26采用直交轴齿轮减速机,变频电机24具有变频调速功能,可实现远程控制转速。减速机26通过第二联轴器27连接轴承部28的主轴30一端,轴承部28的主轴30另一端通过上法兰31与搅拌部8连接,密封装置4安装在轴承部28的主轴30上,位置调整后用螺栓固定在密封座20上,支撑架23下连接支座29,支座2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桥架部2上。

如图6所示,搅拌部8主要为臭氧脱氰装置提供搅拌动力,使得臭氧脱氰装置内矿浆与臭氧充分混合,加速反应时间。该部件通过下法兰32与上法兰31连接,下法兰32连接竖轴33,竖轴33上分布上叶轮34及下叶轮36,叶轮采用四叶可拆卸式折叶桨,叶片均布,上叶轮34与下叶轮36周向位置互差45°,叶轮只允许(俯视时)顺时针旋转,上叶轮34通过导向键35可以调整上下高度。

如图7、图8所示,臭氧曝气装置9由与充气管13相连的臭氧分配器39、陶瓷微孔过滤板38及滤板支架37组成,滤板支架37上通过螺栓固定有12个陶瓷微孔过滤板38,每个陶瓷微孔过滤板38均为扇形板,扇形圆心角为30°,12个陶瓷微孔过滤板38呈对称布置,组成一个近似圆形的曝气盘,每个陶瓷微孔过滤板38与臭氧分配器39之间通过软管40连接,臭氧分配器39由钢板卷制而成,焊接在槽体部1的假底14上,并用盖板密封,臭氧经陶瓷微孔过滤板38后被分散为细小气泡,增加了气体与矿浆的接触面积,使得臭氧与矿浆充分反应。

如图9所示,排矿装置7包括排矿箱46,排矿箱46焊接在槽体部1上,排矿箱(46)的排矿溢流口位于槽体(41)壁板上部所开的槽体溢流口位置处,排矿箱46上端开口由第五盖板45进行密封,排矿箱46下端有两个外接管路的排矿口,每个排矿口内均设有锥阀47,排矿量的大小由锥阀47控制,排矿箱46内设有提升轴43,提升轴43上端伸出排矿箱46外并连接手轮42,提升轴43与第五盖板45之间采用填料密封环44进行密封,以防止气体的泄漏;固定架48、手轮42、提升轴43、锥阀47组成锥阀组件,矿浆流向及流量由锥阀组件控制。使用时,排矿口外接2台串联的稳定搅拌槽。

矿浆经给矿管15进入槽体内,与臭氧反应完后,矿浆从槽体部1上部的排矿装置7流出,臭氧经充气管13进入臭氧曝气装置9,臭氧被分散为细小气泡,与矿浆充分反应后形成尾气,尾气经过汽水分离装置5干燥后,用臭氧浓度分析仪6检测臭氧反应后的浓度,从而调节臭氧进气量。

在生产中,浓度为35%-40%的氰化尾矿浆在选矿车间原氰化尾矿泵池中缓冲,经渣浆泵定量泵进入臭氧除氰装置。生产应用时为数台高低排列的本实用新型臭氧除氰装置串联组成生产流程,相邻两台臭氧除氰装置之间采用管道连接,矿浆逐级自流进入各臭氧除氰装置进行反应。反应所需臭氧通过安装在臭氧除氰装置底部的臭氧曝气装置9进行投加,反应完毕后尾气通过尾气破坏器处理,分解净化后的臭氧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要求后排放至环境中。反应完的矿浆自流进入2台串联的稳定搅拌槽,经稳定处理后尾矿浆输送至现有压滤车间压滤,滤渣达到《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943-2018氰渣尾矿库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后,排入尾矿库,压滤液返回选矿流程循环利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都属于现有技术。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