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雾化消防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2180发布日期:2021-02-26 15:4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雾化消防喷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消防喷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压雾化消防喷头。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火灾越来越复杂,细水雾技术因其降低火场温度、毒性及吸附空气中的悬浮物以增强火场的可视性等优点而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如公开号为cn109865234a的中国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典型的细水雾雾化喷头。但是,现有的细水雾雾化喷头通常是采用高压水雾,喷头内的水流压力大,管道复杂,对制造工艺要求和成本较高,同时使用时需要配合高压水箱,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低压雾化消防喷头,在低压状态下实现雾化灭火。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低压雾化消防喷头,包括通气细管、混流管和喷头,所述混流管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连接喷头,所述通气细管包括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位于混流管内,并且和混流管同轴设置,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端部穿出混流管的侧壁,用于连接气泵,所述出气管道的管壁上分布有出气孔,所述喷头为半球形凸块,半球形凸块内设有中心管孔和分布在中心管孔四周的喷水管孔。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混流管包括互相连接的混流管本体和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为三通管道,包括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即为进水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混流管本体的一端,所述进气管道从第三出口穿入、从第二出口穿出伸入至混流管内连接进出气管道,并且进气管道的直径小于第二出口的直径。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混流管包括圆筒部和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扩展端连接圆筒部,收缩端连接喷头。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头和混流管采用螺纹旋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管孔倾斜连通中心管孔。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管孔和喷水管孔内分布有螺纹。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气孔分布成两排中心对称分布在出气管道上。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气孔的直径为1mm~1.5mm。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气细管为不锈钢管。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内设有单向阀。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本发明通过通气细管和混流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消防喷头的低压雾化,可以在低压状态下进行单相流、双相流雾化灭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本发明整体降低了对制造工艺的要求,无需高压水箱等设备的配合,拓展了使用范围,使用更加便捷,因此具有好的
发展前景。
[0017]
2、本发明的喷头采用中心管孔和喷水管孔的分布,其雾场雾化锥角较大,喷头的保护范围更广、灭火效果更好。
[0018]
3、混流管采用三通管的输入端和本体配合,易于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维护和维修。
[0019]
4、混流管包括锥形部,实现内部气相和液相的加速混合。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1、通气细管,11、进气管道,12、出气管道,12a、出气孔,2、混流管,21、混流管本体,21a、圆筒部,21b、锥形部,22、输入端,22a、第一出口,22b、第二出口,22c、第三出口,3、喷头,31、中心管孔,32、喷水管孔,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雾化消防喷头,包括通气细管1、混流管2和喷头3。
[0024]
混流管2包括互相连接的混流管本体21和输入端22,混流管本体21的一端连接输入端22,另一端连接喷头3。输入端22为三通管道,包括第一出口22a、第二出口22b和第三出口22c;第一出口22a为进水口;第二出口22b连接混流管本体21的一端,开采用螺纹旋接;第三出口22c位于输入端22的侧方。
[0025]
通气细管1采用不锈钢管,包括进气管道11和出气管道12。出气管道12位于混流管本体21内,并且和混流管2同轴设置,出气管道1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进气管道11,出气管道12的管壁上分布有出气孔12a。进气管道11采用l形管,其一端连接外部气泵,另一端从第三出口22c穿入、从第二出口22b穿出伸入至混流管2内,连通出气管道12。进气管道11和第三出口22c密封连接,进气管道12的直径小于第二出口22b的直径。出气孔12a在出气管道12上的分布形式不限,优选为:出气孔12a分布成两排中心对称分布在进气管道11上。出气孔12a的直径一般为1mm~1.5mm,优选1.2mm,实验证明此种设计参数喷头的雾化效果最佳。进气管道11内还设有单向阀4用于防止混流管2内的液体倒灌。
[0026]
混流管本体21还包括圆筒部21a和锥形部21b,锥形部21b的扩展端连接圆筒部21a,收缩端连接喷头3,起到加速气相和液相混合的作用。
[0027]
喷头3和混流管2也采用螺纹旋接。喷头3采用聚碳酸酯,为半球形凸块,半球形凸块内设有中心管孔31和分布在中心管孔31四周的喷水管孔32,喷水管孔32倾斜连通中心管孔31。中心管孔31和喷水管孔32内均分布有螺纹。具体的说,喷头3由一个圆筒形螺纹管和半球凸起形腔两部分组成;螺纹管的壁厚为4mm,管径为25mm,螺纹间距为2mm,半球凸起形腔的周围均布8个喷水管孔32,在喷头3的半球凸起形腔中心处开设有中心管孔31,且喷水管孔32与中心管孔31贯通设置。喷水管孔32的轴线与中心管孔31轴线之间的夹角优选30
°

[0028]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为:
[0029]
在发生固体类、液体类或油类火灾时,首先打开气泵,气体被输送至混流管2内的通气细管1内,通过出气孔12a进入混流管2;然后打开水泵,水通过输入端22的第一出口22a和第二出口22b进入混流管2内,此时液体与从通气细管1出来的气体在混流管2内进行接触与作用,产生大量气泡,并通过锥形部使两相流速增加,气体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最后两相流进入到喷头3,从中心管孔31和喷水管孔32喷出,并且在内外压差和空气剪切力的作用下实现两相流雾化。产生的两相流细水雾火场进行冷却降温、降低毒性刺激性,并吸附火场中的悬浮物增强可视性,有助于被困人员的疏散。在初步灭火后还可以关闭气泵用单相流进行灭火,由于喷孔的螺纹化设计,单向流亦可以产生细水雾,粒径较大,从而产生更好的灭火效果。
[003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