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73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包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装,尤其涉及一种阻气性(即对于氧气、二氧化碳气等气体以及气味成分的阻隔性)、保香性、耐油性、耐有机溶剂性、透明性优异的软包装。
背景技术
对于用于包装食品和各种物品的包装材料,多要求阻气性、特别是阻氧性。这是为了防止因氧气大量渗入造成氧化等劣化内容物等的影响,特别是在食品包装中,由于氧的存在,发生微生物繁殖、内容物腐败的问题。为此,在以往的包装材料中,设置用于防止氧的透过的阻气层,防止氧等的透过。作为包装材料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聚烯烃(PO,如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脂肪族聚酰胺(PA,如尼龙6),因为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容易加工处理的特性,因而被加工成包括包装膜、包装杯盘和诸如瓶子的包装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制品。然而,因为这些热塑性树脂对各种气体物质如氧气的阻隔性很差,所以其中的包装物很容易由于氧化而变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是拥有优异的阻气性、保香性、耐油性、非带电性、机械强度等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用其作为包装材料在低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阻气性,但是如果存储物具有很高水活性、如果包装物在高湿环境下存储或者如果物体在包装后要经过高温杀菌,阻气性等就会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气性、保香性、耐油性、耐有机溶剂性、透明性优异的软包装。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一种软包装,其本体为多层结构体,该多层结构体的中间层为EVOH层3。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五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3、两层聚烯烃层(PO层)5和两层粘接树脂层2。进一步地,所述两层PO层5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PO层5a和位于其最外层的最外层PO层5b,所述最内层PO层5a与所述EVOH层3之间配置有一层粘接树脂层2a ;所述最外层PO层5b与所述EVOH层3之间配置有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五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3、一层PO层5、一层粘接树脂层2和两层聚酰胺层(PA层)I。进一步地,所述两层PA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EVOH层3内侧的内侧PA层Ia以及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Ib ;所述内侧PA层Ia与所述PO层5之间配置所述一层粘接树脂层2。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由七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3、一层PO层5、两层粘接树脂层2和三层PA层I。进一步地, 所述三层PA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EVOH层3内侧的内侧PA层la,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lb,以及位于该外侧PA层Ib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PA层Ic ;所述内侧PA层Ia与所述一层PO层5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2a,所述外侧PA层Ib与所述最外层PA层Ic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由七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3、两层PO层5、两层粘接树脂层2和两层PA层I。进一步地,所述两层PA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EVOH层3内侧的内侧PA层Ia以及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Ib;所述两层PO层5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的最内层PO层5a以及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PO层5b ;所述内侧PA层Ia与所述最内层PO层5a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2a,所述外侧PA层Ib与所述最外层PO层5b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由九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3、两层PO层5、三层粘接树脂层2和三层PA层I。进一步地,所述三层PA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EVOH层3内侧的内侧PA层la,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Ib以及位于该外侧PA层Ib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PA层Ic ;所述两层PO层5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的最内层PO层5a以及位于所述外侧PA层Ib外侧的外侧PO层5c ;所述内侧PA层Ia与所述最内层PO层5a之间配置所述三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2a,所述外侧PA层Ib与所述外侧PO层5c之间配置所述三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所述外侧PO层5c与所述最外层PA层Ic之间配置所述三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又一层粘接树脂层2c。在本 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 ;所述最外层聚烯烃层5b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 ;所述外侧PA层Ib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 ;所述最外层PA层Ic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 ;所述最外层聚烯烃层5b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所述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 ;所述最外层PA层Ic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其中,所述EVOH层3的厚度为1-30 iim,所述PA层I的厚度为1-30 ym,所述粘接树脂层的厚度为1-20 iim,所述最内层PO层5a及最外层PO层5b的厚度为10-150 ym。其中,所述EVOH层3的厚度为1-30 iim,所述PA层I的厚度为1-30 ym,所述粘接树脂层的厚度为1-20 u m,所述外侧PO层5c的厚度为5-50 u m,所述最内层PO层5a及最外层PO层5b的厚度为10-150 u m。其中,所述拉伸PA层的厚度为10-30 iim,所述拉伸PET层的厚度为10-15 ym,所述拉伸PP层9的厚度为20-30um,所述粘接剂层7为1_5 y m。本实用新型软包装的阻气性、保香性、耐油性、耐有机溶剂性、透明性优异,既维持透明性又保持内容物品质的性能极优异,最适宜用于包装食品等。

图1本实用新型软包装作为袋子时的一个实例。图2为图1的软包装沿A-A的横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例的软包装的横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例的软包装的横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例的软包装的横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例的软包装的横截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例的软包装的横截面图。 在这些图中,I为PA层,2为粘接树脂层,3为EVOH层,5为PO层,7为粘接剂层,9为拉伸PP层,Ia为内侧PA层,Ib为外侧PA层,Ic为最外层PA层,2a为一层粘接树脂层,2b为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c为又一层粘接树脂层,5a为最内层PO层,5b为最外层PO层,5c为外侧PO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聚烯烃(PO),可以列举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聚酰胺(PA),可以列举聚己内酰胺(聚酰胺6)、聚i^一酰胺(聚酰胺11)、聚十二酰胺(聚酰胺12)、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6)等。聚酰胺具有坚韧、柔软性、结合力强、耐磨、耐油、耐水、抗酶菌等特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具有成形性好、透明性、耐药品性、耐热性、机械强度优良等性质,被大量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方面,另外,也用作收纳啤酒、果汁饮料、茶、咖啡、调味汁类等不希望与氧接触的内容物的包装。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0H),具有良好的阻气性、保香性、耐油性、耐有机溶剂性并且透明性好。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粘接剂只要是可以将其两侧层间粘接的粘接剂即可,并没有特殊限制,优选采用聚氨酯类、聚酯类单液型或双液型硬化性粘接剂。使用粘接树脂使PO层可以增强层与层之间的粘接,粘接树脂只要是可以将各层间粘接的树脂即可,并没有特殊限制,优选采用羧酸改性聚烯烃树脂等。羧酸改性聚烯烃树脂是含有将不饱和羧酸或其酐(马来酸酐等)作为共聚成分的烯烃类聚合物或共聚物;或使不饱和羧酸或其酐在烯烃类聚合物或共聚物上接枝所得的接枝共聚物。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述粘接树脂包含上述单纯的粘接树脂以及它与其他材料的混合物。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厚度为软包装本体部分的厚度。[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软包装的最外层可以为施行有单面或双面印刷的层,印刷面可以为外侧也可以为内侧。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EVOH为拉伸EVOH或无拉伸EV0H。粘接树脂层的设置可防止分层并有利于增强软包装的机械强度。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PO层可以为热熔融挤出法获得的层(同种树脂层熔融挤出后彼此相邻的多层作为一层)。PO层优选为PO或者PO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混合物形成的层。更优选地,最内层PO层为PO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混合物形成的层。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该多层结构体至少五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两层PO层和两层粘接树脂层。进一步地,两层PO层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PO层和位于其最外层的最外层PO层,最内层PO层与EVOH层之间配置有一层粘接树脂层;最外层PO层与EVOH层之间配置有另一层粘接树脂层。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作为谷物密闭包装、饲料密闭包装以及土壤熏蒸覆盖薄膜使用时,由于成本优势,优选采用这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其本体为多层结构体,该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五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一层PO层、一层粘接树脂层和两层PA层。进一步地,两层PA层为位于一层EVOH层内侧的内侧PA层以及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内侧PA层与PO层之间配置一层粘接树脂层。作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由七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一层PO层、两层粘接树脂层和三层PA层。
·[0049]进一步地,三层PA层为位于一层EVOH层内侧的内侧PA层,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以及位于该外侧PA层的外侧且位于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PA层;内侧PA层与一层PO层之间配置两层粘接树脂层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外侧PA层与最外层PA层之间配置两层粘接树脂层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作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由七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两层PO层、两层粘接树脂层和两层PA层。 进一步地,两层PA层为位于一层EVOH层内侧的内侧PA层以及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两层PO层为位于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的最内层PO层以及位于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PO层;内侧PA层与最内层PO层之间配置两层粘接树脂层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外侧PA层与所述最外层PO层之间配置两层粘接树脂层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作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由九层构成,包括一层EV0H、两层PO层、三层粘接树脂层和三层PA层。进一步地,三层PA层为位于一层EVOH层内侧的内侧PA层,位于其外侧的外侧PA层以及位于该外侧聚酰胺层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PA层;所述两层PO层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的最内层PO层以及位于所述外侧PA层外侧的外侧PO层;所述内侧PA层与所述最内层PO层之间配置三层粘接树脂层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外侧PA层与外侧PO层之间配置三层粘接树脂层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外侧PO层与最外层PA层之间配置三层粘接树脂层中的又一层粘接树脂层。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最外层聚烯烃层与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外侧PA层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最外层PA层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所述最外层聚烯烃层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多层结构体还包括粘接剂层和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所述最外层PA层与所述拉伸PA层或拉伸PET层或拉伸PP层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其中,EVOH层的厚度为1-30 iim,PA层的厚度均为1-30 y m,粘接树脂层的厚度为1-20 u m, PO层的厚度为10-150 u m。优选地,EVOH层的厚度为1-15 u m, PA层的厚度均为1-15 Pm,粘接树脂层的厚度为1-15 iim,PO层的厚度为20-70 y m。其中,EVOH层的厚度为1-30 iim,PA层的厚度均为1-30 y m,粘接树脂层的厚度为1-20 u m,外侧PO层的厚度为5-50 y m,最内层PO层及最外层PO层的厚度为10-150 u m。优选地,EVOH层的厚度为1-15 iim,PA层的厚度均为1-15 y m,粘接树脂层的厚度为1-15 ym,外侧PO层的厚度为5-30 ii m,最内层PO层及最外层PO层的厚度为20-70 iim。其中,拉伸PA层的厚度为10-30 iim,拉伸PET层的厚度为10-15 y m,拉伸PP层的厚度为20-30um,粘接剂层为1-5 iim。优选地,拉伸PA层为双向拉伸PA层,且厚度为15或25 u m,拉伸PET层为双向拉伸PET层,且厚度为12 u m,拉伸PP层为双向拉伸PET层,且厚度为20或27或30um,粘接剂层为1-3 u m。在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中,全部的层数并无特别限制,为了得到其他功能或者经济上有利的软包装,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优选由五、六、七或九层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的形状并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例举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作为土壤熏蒸覆盖薄膜时为片状薄膜。作为得到软包装的方法,包括干式复合法、湿式复合法、挤出复合法、及共挤出(共挤出也称为共挤)复合法等成型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作为共挤出复合法,包括共挤出涂布法、共挤出流延法、共挤出吹膜法等。软包装可用于包装食品等。对于这样的用途,要求必需防止内容物品的变质。而且,对于盛装由于氧气作用而易氧化变质的内容物品的情况下,希望软包装具有极其高度的气体阻隔性,而满足这样要求是不容易的。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拥有优异的保持内容物品质的性能,所以,最适宜用于包装食品等。本实用新型软包装可以做成透明的,也可以在其中某一层或几层中添加颜料等做成不透明的。[0068]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通过将EVOH使用在其他材料的中间层,可以保持EVOH的高阻隔性等性能。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可以是包装物的主体部分,例如作为包装袋的薄膜,也可以是包装物的其中一部分,例如作为塑料瓶杯的盖膜等。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还可以用于谷物密闭包装和牧草密闭包装。用于谷物密闭包装时,软包装中的EVOH层可以有效阻隔外界氧气进入,同时阻隔包装内部微生物的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向外释散,从而在包装内部形成低氧高二氧化碳氛围,和普通谷物包装相比,可以有效抑制内部霉菌及害虫的生长与繁殖。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用于牧草等饲料密闭包装时,软包装中的EVOH层可以有效阻隔外界氧气进入,能够有效抑制内部霉菌的生长与繁殖,长期保持饲料质量。同时,还能有效阻隔饲料中产生的丁酸、乙酸等气味成分释放出去,可抑制老鼠等蚕食饲料所造成的损耗。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还可以用于土壤熏蒸覆盖用薄膜。与普通熏蒸覆盖薄膜相比,该软包装中的EVOH层可以有效阻隔氯化苦、溴甲烷等熏蒸剂气体渗透到外界空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提高熏蒸剂的有效利用率,进而可以减少用量降低熏蒸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作为包装袋时的实例。图1-7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的优选实例。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软包装。图2示出图1的软包装沿A-A的横截面图。图2中,多层结构体由五层构成,包括一层EVOH层3、两层PO层5和两层粘接树脂层2。由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至最外层依次为最内层PO层5a、一层粘接树脂层2a、EVOH层3、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和最外层PO层5b。其中,EVOH层3的厚度为l-30iim,PA层I的厚度均为1-30 y m,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 1-20 ii m,PO 层 5 的厚度为 10-150 u m。图3中,多层结构体由五层构成,具有一层EVOH层、一层PO层、两层PA层和一层粘接树脂层。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至最外层依次为PO层5、粘接树脂层2、PA层la、EVOH层3和PA层lb。其中,EVOH层3的厚度为1-30 y m,PA层I的厚度均为1-30 u m,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1-20 ii m,PO层5的厚度为10-150 u m。图4中,多层结构体由七层构成,具有一层EVOH层、一层PO层、三层PA层和两层粘接树脂层。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至最外层依次为PO层5、粘接树脂层2a、内侧PA层la、EV0H层3、外侧PA层lb、粘接树脂层2b和最外层PA层lc。其中,EVOH层3的厚度为1-30 u m,PA层I的厚度均为1-30 u m,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1-20 y m,PO层5的厚度为10-150 u m。图5中,多层结构体由七层构成,具有一层EVOH层、两层PO层、两层PA层和两层粘接树脂层。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至最外层依次为最内层PO层5a、粘接树脂层2a、内侧PA层la、EVOH层3、外侧PA层lb、粘接树脂层2b和最外层PO层5b。其中,EVOH层3的厚度为1-30 ii m,PA层I的厚度均为1-30 u m,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1-20 y m,PO层5的厚度为 10-150u m。图6中,多层结构体由九层构成,具有一层EVOH层、两层PO层、三层PA层和三层粘接树脂层。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至最外层依次为最内层PO层5a、粘接树脂层2a、内侧PA层la、EVOH层3、外侧PA层lb、粘接树脂层2b、外侧PO层5c、粘接树脂层2c和最外层PA层Ic。EVOH层3的厚度为1-30 i! m,PA层I的厚度均为1-30 u m,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1-20 u m,外侧PO层5c的厚度为5-50 U m,最内层PO层5a的厚度为10-150 u m。图7中,多层结构体由九层构成,具有一层EVOH层、两层PO层、两层PA层、两层粘接树脂层、一层粘接剂层和一层拉伸PP层。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至最外层依次为最内层PO层5a、粘接树脂层2a、内侧PA层la、EV0H层3、外侧PA层lb、粘接树脂层2b、最外层PO层5b、粘接剂层7和拉伸PP层9。其中,EVOH层3的厚度为1_30 y m,PA层I的厚度均为1-30 u m,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1-20 y m,PO层5的厚度为10-150 u m。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相应的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软包装,其本体为多层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多层结构体的中间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五层构成,包括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 )、两层聚烯烃层(5 )和两层粘接树脂层(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五层构成,包括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一层聚烯烃层(5)、一层粘接树脂层(2)和两层聚酰胺层(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七层构成,包括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一层聚烯烃层(5)、两层粘接树脂层(2)和三层聚酰胺层(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七层构成,包括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两层聚烯烃层(5)、两层粘接树脂层(2)和两层聚酰胺层(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由至少九层构成,包括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两层聚烯烃层(5)、三层粘接树脂层(2)和三层聚酰胺层(I)。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聚烯烃层(5)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聚烯烃层(5a)和位于其最外层的最外层聚烯烃层(5b),所述最内层聚烯烃层(5a)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之间配置有一层粘接树脂层(2a);所述最外层聚烯烃层(5b)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之间配置有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聚酰胺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内侧的内侧聚酰胺层(Ia)以及位于其外侧的外侧聚酰胺层(Ib);所述内侧聚酰胺层(Ia)与所述聚烯烃层(5)之间配置所述一层粘接树脂层(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聚酰胺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内侧的内侧聚酰胺层(la),位于其外侧的外侧聚酰胺层(Ib)以及位于该外侧聚酰胺层(Ib)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聚酰胺层(Ic);所述内侧聚酰胺层(Ia)与所述一层聚烯烃层(5)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2a),所述外侧聚酰胺层(Ib)与所述最外层聚酰胺层(Ic)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 )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 )。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聚酰胺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内侧的内侧聚酰胺层(Ia)以及位于其外侧的外侧聚酰胺层(Ib);所述两层聚烯烃层(5)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的最内层聚烯烃层(5a)以及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聚烯烃层(5b);所述内侧聚酰胺层(Ia)与所述最内层聚烯烃层(5a)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2a),所述外侧聚酰胺层(Ib)与所述最外层聚烯烃层(5b)之间配置所述两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聚酰胺层(I)为位于所述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内侧的内侧聚酰胺层(la),位于其外侧的外侧聚酰胺层(Ib)以及位于该外侧聚酰胺层(Ib)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的最外层聚酰胺层(1C);所述两层聚烯烃层(5)为位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的最内层聚烯烃层(5a)以及位于所述外侧聚酰胺层(Ib)外侧的外侧聚烯烃层(5c);所述内侧聚酰胺层(Ia)与所述最内层聚烯烃层(5a)之间配置所述三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一层粘接树脂层(2a),所述外侧聚酰胺层(Ib)与所述外侧聚烯烃层(5c)之间配置所述三层粘接树脂层(2)中的另一层粘接树脂层(2b),所述外侧聚烯烃层(5c)与所述最外层聚酰胺层(Ic)之间配置所述三层粘接树脂层(2 )中的又一层粘接树脂层(2c )。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所述最外层聚烯烃层(5b)与所述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所述外侧聚酰胺层(Ib)与所述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所述最外层聚酰胺层(Ic)与所述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聚酰胺层 (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所述最外层聚烯烃层(5b)与所述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剂层(7)和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所述最外层聚酰胺层(Ic)与所述拉伸聚酰胺层(6)或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或拉伸聚丙烯层(9)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7)。
17.根据权利要求7-10和12-15中任一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的厚度为1-30 ym,所述聚酰胺层(I)的厚度均为1-30 ym,所述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1-20 iim,所述聚烯烃层(5)的厚度为10-150 iim。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6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的厚度为1-30 ym,所述聚酰胺层(I)的厚度均为1-30 ym,所述粘接树脂层(2)的厚度为1-20 ii m,所述外侧聚烯烃层(5c)的厚度为5-50 iim,所述最内层聚烯烃层(5a)的厚度为10-150u m。
19.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所述的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聚酰胺层(6)的厚度为10-30 ii m,所述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的厚度为10-15 ii m,所述拉伸聚丙烯层(9)的厚度为20-30um,所述粘接剂层(7)为1_5 y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装,特别是一种阻气性、保香性、耐油性、耐有机溶剂性、透明性优异的软包装。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其本体为多层结构体,该多层结构体的中间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3)。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阻气性、保香性、耐油性、耐有机溶剂性、透明性优异,最适宜用于包装食品等。
文档编号B32B7/10GK203110456SQ20132007138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中原文武, 宋渊, 河合宏, 羽田泰彦 申请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