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支丝/驼绒精梳纱的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798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夹具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支丝/驼绒50/50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骆驼生活的沙漠之原的特种稀有动物,耐旱耐寒,被誉为沙漠之舟,其绒毛为驼色。驼绒是品质高贵的蛋白质纤维,是珍贵的天然特种稀有动物纺织制品纤维,富有极好的自然弹性和柔软性、滑糯性,其纺织织物及制品主要用于制作高档的服装、服饰及保暖饰物。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分梳技术限制,驼绒含粗毛、含杂质多;驼绒纤维横截面接近于圆形,鳞片结构呈环形,紧贴于皮质层,表面圆而光滑,纤维抱合力差;另一方面与其他蛋白纤维相比,驼绒回潮率偏低,纺纱过程中静电严重。至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驼绒特点的精梳制条和高支纺纱设备,致使驼绒长期只作为粗纺原料和填充料使用,产品附加值低,造成了高档原料的极大浪费,国内外尚未出现驼绒高支精梳机织纱生产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支丝/驼绒精梳纱的纺纱工艺,纱线毛羽少,条干均匀,所制成的绒纱线强伸性能好,同时耐磨性、条干、光泽、毛粒等都达到了高档轻薄型驼绒精梳机织面料的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超高支丝/驼绒精梳纱的纺纱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梳毛,喂入辊速度3转/分,大锡林速度80转/分 ,二胸速度45转/分,头胸速度30转/分,道夫速度9转/分,转移辊速度124转/分,工作辊速度8转/分;

b、精梳,采用毛型精梳机进行精梳处理,具体为:喂入10-12根,牵伸12倍,隔距30mm,车速150钳次/分,下机条重15g/m;

c、混条一,使用混条针梳机进行混条梳理,采用驼绒2根*20g/m,蚕丝6根*6.7g/m,具体为:牵伸5倍,隔距34-42mm,车速40 m/min,下机条重16g/m,并加油水;

d、复精梳,采用毛型精梳机进行精梳处理,具体为:喂入10根,牵伸12倍,隔距32mm,车速140钳次/分,下机条重10g/m,毛粒≤2.5只/g;

e、混条二,使用混条针梳机进行混条梳理,采用丝驼绒3*20g/m或2*15g/m,水溶毛条3*20g/m或4*7.5g/ m,具体为:牵伸5-6倍,隔距42mm,车速40 m/min,下机条重20g/m;

f、粗纱,采用棉型粗纱机进行粗纱处理,具体为:喂入1根,牵伸9.8倍,隔距38*56*66mm,前罗拉出条速度14 m/min,下机条重0.35g/m,纱线捻度50捻/m;

g、细纱,采用棉型细纱机进行细纱处理,具体为:喂入1根,牵伸31.5-35倍,隔距50*70mm,锭子速度5000-5500 m/min,下机条重0.01-0.011g/m,纱线捻度901-950捻/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高支丝/驼绒纱线为在“混条二”中混入了50%或70%水溶性维纶条,先纺成100Nm纱线,后期通过退维,获得200Nm或300Nm丝/驼绒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梳毛时喂入前到后依次为1.5mm、1.2mm、1.0mm、0.9mm、0.8mm、0.6mm和0.7mm出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梳毛和精梳之间还包括两道针梳;所述的精梳和混条一之间还包括两道针梳;所述的混条一和复精梳之间、以及复精梳和混条二之间各包括一道针梳;所述的混条二和粗纱之间还包括五道针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超高支丝/驼绒精梳纱的纺纱工艺,纱线毛羽少,条干均匀,所制成的绒纱线强伸性能好,同时耐磨性、条干、光泽、毛粒等都达到了高档轻薄型驼绒精梳机织面料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超高支丝/驼绒精梳纱的纺纱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梳毛,喂入辊速度3转/分,大锡林速度80转/分 ,二胸速度45转/分,头胸速度30转/分,道夫速度9转/分,转移辊速度124转/分,工作辊速度8转/分;

b、精梳,采用毛型精梳机进行精梳处理,具体为:喂入10-12根,牵伸12倍,隔距30mm,车速150钳次/分,下机条重15g/m;

c、混条一,使用混条针梳机进行混条梳理,采用驼绒2根*20g/m,蚕丝6根*6.7g/m,具体为:牵伸5倍,隔距34-42mm,车速40 m/min,下机条重16g/m,并加油水;

d、复精梳,采用毛型精梳机进行精梳处理,具体为:喂入10根,牵伸12倍,隔距32mm,车速140钳次/分,下机条重10g/m,毛粒≤2.5只/g;

e、混条二,使用混条针梳机进行混条梳理,采用丝驼绒3*20g/m或2*15g/m,水溶毛条3*20g/m或4*7.5g/ m,具体为:牵伸5-6倍,隔距42mm,车速40 m/min,下机条重20g/m;

f、粗纱,采用棉型粗纱机进行粗纱处理,具体为:喂入1根,牵伸9.8倍,隔距38*56*66mm,前罗拉出条速度14 m/min,下机条重0.35g/m,纱线捻度50捻/m;

g、细纱,采用棉型细纱机进行细纱处理,具体为:喂入1根,牵伸31.5-35倍,隔距50*70mm,锭子速度5000-5500 m/min,下机条重0.01-0.011g/m,纱线捻度901-950捻/m。

上述中,所述的梳毛时喂入前到后依次为1.5mm、1.2mm、1.0mm、0.9mm、0.8mm、0.6mm和0.7mm出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梳毛和精梳之间还包括两道针梳;所述的精梳和混条一之间还包括两道针梳;所述的混条一和复精梳之间、以及复精梳和混条二之间各包括一道针梳;所述的混条二和粗纱之间还包括五道针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支丝/驼绒纱线为在“混条二”中混入了50%或70%水溶性维纶条,先纺成100Nm纱线,后期通过退维,获得200Nm或300Nm丝/驼绒纱。

实施例一(200Nm丝驼绒纱),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二(300Nm丝驼绒纱),如下表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超高支丝/驼绒精梳纱的纺纱工艺,纱线毛羽少,条干均匀,所制成的绒纱线强伸性能好,同时耐磨性、条干、光泽、毛粒等都达到了高档轻薄型驼绒精梳机织面料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