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性的细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227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表面改性的细纤维。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合物(高分子)材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许多领域。因此,表面的性质和其界面以及该聚合物作为基体的特征在该领域变得重要。例如,表面属性和接口控制,如防水性,防油性,防污性,非粘着性,分离特性,脱模性,平滑性,耐磨性,防反射性能和耐化学性,预计将通过使用具有低表面能的含氟化合物作为表面改性剂,其因此已经提出了各种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表面改性的细纤维,通过静电纺丝一种纺丝材料来获得,这种纺丝材料是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氟的高支化聚合物(a)和热塑性树脂(b)。

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表面改性的细纤维,通过静电纺丝一种纺丝材料来获得,这种纺丝材料是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氟的高支化聚合物(a)和热塑性树脂(b)。

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细纤维,其中,所述含氟高支化聚合物(a)是通过聚合单体a和单体b形成的,每摩尔单体a含有两个或更多个自由基聚合性双键,每摩尔单体b含有氟烷基和至少1个自由基聚合性双键。相对于单体a和单体b的摩尔总数,存在5~200%(摩尔)的聚合引发剂c。

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二方面的细纤维,其中,所述单体a是二乙烯基化合物或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第四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三方面的细纤维,其中单体a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第五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三方面的细纤维,其中单体a是二乙烯基苯。

第六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细纤维,其中单体b是乙烯基化合物或(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任一项。

第七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六方面细纤维,其中所述单体b为通式【1】的化合物:(其中,r1是氢原子或甲基,x是氢原子或氟原子,m是1或2,n是0~5的整数)。

第八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细纤维,其中所述聚合引发剂c是偶氮聚合引发剂中的任一项。

第九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八方面的细纤维,其中所述聚合引发剂c是二甲基2,2'–偶氮二异丁。

第十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细纤维,其中所述含氟高支聚合物(a)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相对于任一项热塑性树脂(b)100重量份的质量。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的细纤维,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b)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任何一种。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的细纤维,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b)为聚乳酸树脂的任何一种。

第十三方面,本发明涉及根基第一方面至第十方面的细纤维,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b)是聚氨酯树脂的任何一种。

第十四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的任何一项的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纤维的表面部分含有氟高支化聚合物的比例更高,相比于细纤维的内部部分。

第十五方面,本发明涉及的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的任何一个纤维,其中细纤维具有50至2000纳米的平均直径。

第十六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通过从纺丝材料静电纺丝形成细纤维的方法,它是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包括一种含氟的高支化聚合物(a)和热塑性树脂(b)。

第十七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第十六方面的上述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支化聚合物(a)通过聚合单体a和单体b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防紫外线织物制造方法,包括将一种织物浸泡在一个载

体和一个抗紫外添加剂构成的混合物中,该织物由许多固有的阻燃纤维构成,该阻燃纤维在溶解具有载体的抗紫外添加剂中,以便抗紫外线添加剂被固有阻燃纤维更好的吸收;当暴露在紫外线辐射时,被吸入抗紫外添加剂的固有阻燃纤维,可显著地提高织物至少一个强度保留率与染色牢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有的阻燃纤维包括芳纶。

作为优选,所述固有地阻燃纤维包括聚苯并唑(pbo)纤维、聚苯并咪唑(pbi)纤维、三聚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变性聚丙腈纤维,或其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抗紫外添加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和一种受阻胺光稳定剂。

作为优选,所述抗紫外吸收剂包括一种苯酮化合物、一种苯甲酸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被添加到混合物浓度约0.5%至6%,根据织物重量计。

作为优选,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包括一种酰胺化合物,一种哌啶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被添加到混合物以浓度约0.5%至约3%,根据织物重量计。

作为优选,所述载体包括芳基乙醚、苯甲醇、n-环己基吡咯烷

酮、n二乙基间位甲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丁基乙酰胺、乙酰苯、异佛尔酮、乙酰苯、二甲乙酰胺,和二正丁基甲酰胺,或其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物包括一种染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表面改性的细纤维,同时保留基质聚合物的固有物理特征,其中,表面被有效地改性,可以很容易地产生,并且是从一种树脂组合物的纺丝材料静电纺丝形成纤维的方法,该纺丝材料包括含氟的高支聚合物(a)和热塑性树脂(b)。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张建勋;张克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南纬悦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04
技术公布日:2018.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