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耐汗液混合纤维束、面料及纺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87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耐汗液混合纤维束、面料及纺织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纤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耐汗液混合纤维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要求面料具有清洁方便、抗菌、耐汗液等效果。天然纤维束制成的面料虽然穿着舒适,但是在穿着过程中,极容易吸附微生物细菌和污渍,而且不耐汗液,容易产生污点,这就导致了清洗十分困难,影响服装的美观。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具备抗菌耐汗功能的纤维,但是均存在不耐水洗的缺点。

因此,目前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抗菌、耐汗液、耐水洗功能且结构简单容易清洗的混合纤维束,来编织获得具有抗菌耐汗液和耐水洗功能且清洗方便的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清洗且具有抗菌、耐汗液和耐水洗功能的混合纤维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耐汗液混合纤维束,包括依次从内向外的混合层内芯、加固层和涂覆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层内芯是由银纤维和其他纤维制成的混纺丝层,在混合层内芯的外围是由树脂制成的网格状加固层,在加固层的外围还设置有涂覆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银纤维为表面包覆有耐半胱氨酸膜的银纤维,所述耐半胱氨酸膜由银纤维经过盐酸和氯化钯的混合水溶液在80℃-90℃下清洗10-60分钟,优选30分钟所得。

作为优选,所述其他纤维选自棉、再生纤维、麻、毛纤维和化学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银纤维占混合层内芯的重量比为1%-70%,所述其他纤维占混合层内芯的重量比为30%-99%。

作为优选,所述涂覆膜层为疏油材料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由所述的抗菌耐汗液混合纤维束编织的面料。

一种纺织物,由所述的面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纺织物为袜子、内衣、短裤、汗衫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混合层内芯中含有表面包覆有耐半胱氨酸膜的银纤维,其中银离子具有抗菌、抑菌作用,能够抵抗皮肤分泌产生的细菌,表面包覆的耐半胱氨酸膜,则使得混合纤维束具有耐汗液的功能,加固层可以使得混合层内芯捆扎结合的更加紧实,而在加固层外围设置的涂覆膜层能更有效地起到清洁的作用,同时由于涂覆膜层设置于外层从而使具有抗菌耐汗液的银纤维免受纤维及其织物洗涤时去污剂的影响,进而起到耐清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的抗菌耐汗液混合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的银纤维单丝的结构示意图,其表面包覆有银镀膜和耐半胱氨酸膜。

附图标记说明

1其他纤维,2银纤维,3加固层,4涂覆膜层,21普通纤维,22银纤维表面的银镀膜,23银纤维表面包覆的耐半胱氨酸膜。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耐汗液混合纤维束,包括依次从内向外的混合层内芯、加固层3和涂覆膜层4,所述混合层内芯是由表面包覆有耐半胱氨酸膜的银纤维2和其他纤维1制成的,在混合层内芯的外围是由树脂制成的网格状加固层3,在加固层的外围还设置有涂覆膜层4。

本实施例中,所述银纤维是由普通纤维表面镀一层纯银膜形成的,所述银纤维再经过盐酸、氯化钯和水的混合液在80-90℃下清洗30分钟,得到表面包覆有耐半胱氨酸膜23的银纤维。所述其他纤维为棉纤维,所述涂覆膜层为疏水材料。

本实施例的制作过程:将表面包覆有耐半胱氨酸膜的银纤维和棉纤维纵向混合加捻形成混合层内芯,然后用由树脂制成的网格状加固层紧实地包围在混合层内芯的外层,最后在加固层的外层涂抹疏油材料的一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