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竹节和麻感效果的吸湿排汗型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396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纤维,特别是一种具有竹节和麻感效果的吸湿排汗型纤维。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日益递增的消费需求,常规纤维愈来愈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竹节纤维因为其在后道织物上具有粗细分布不均匀的外观,在各类面料的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市场上竹节纤维种类较多,但主要功能均体现在竹节的效果上,并不能满足现有市场对布面风格及功能多元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加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面的棉效应相当强烈,弹性效果优越,对环境友好,光泽优雅,适合加捻使用,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引领了一个全新品种趋势的仿棉型环保超弹植物型复合纤维。

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竹节和麻感效果的吸湿排汗型纤维,包括第一丝体、第二丝体和多个第三丝体,所述第一丝体与第二丝体相复合,多个所述第三丝体复合在第一丝体与第二丝体的外围,所述第一丝体为高收缩改性涤棉,所述第二丝体为低粘度涤纶,所述第三丝体为低熔点改性涤纶,所述第一丝体体和第二丝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丝体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布面的竹节较为均匀,效果更为美观,且拥有常规竹节纤维不具有的麻感、弹性和吸湿排汗效应,且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丝体,2-第二丝体, 3-第三丝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竹节和麻感效果的吸湿排汗型纤维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丝体1、第二丝体2和多个第三丝体3,所述第一丝体1与第二丝体2相复合,多个所述第三丝体3复合在第一丝体1与第二丝体2的外围,所述第一丝体1为高收缩改性涤棉,所述第二丝体为低粘度涤纶2,所述第三丝体3为低熔点改性涤纶,所述第一丝体体1和第二丝体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丝体3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低粘度涤纶与高收缩改性涤棉产生粘度差,从而使纤维收缩不均匀,达到麻感效果,低熔点改性涤纶通过复合使其均匀的排列在低粘度涤纶和高收缩改性涤棉的周围,布面的竹节较为均匀,效果更为美观,且拥有常规竹节纤维不具有的麻感、弹性和吸湿排汗效应。

将高收缩改性涤棉与低粘度涤纶通过第一罗拉进行牵伸,将低熔点改性涤纶通过第二罗拉进行牵伸,将牵伸后的两束丝通过导丝器进入第一热箱,然经假捻器、第二罗拉、网络器、第二热箱、第三罗拉和油轮,最后用卷绕机进行卷绕,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生产成本低。

利用加弹机双喂入机型,采用复合纺丝技术DTY工艺路线,通过假捻器的假捻效果以及网络器的网络效果保证多组分的完美复合;利用三种性能不同的改性纤维进行复合,使得每种纤维的特性均能在新纤维上得以体现,在保证竹节效果的同时,获取最佳的弹性效果;纤维截面呈一种圆形截面的纤维环绕大小头纤维截面,通过三种纤维之间的沟槽,使得新的纤维还能具有吸湿排汗效应;第一热箱牵伸温度为180℃,第二热箱定型温度为120℃,较高的牵伸温度对纤维形成卷曲产生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性:纤度:140D/450D;强度:≥2.6 cn/t;伸长:22%;卷曲收缩率:9.8%;沸水收缩率:8%;含油率:2.8%;网络度:60个/m。

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