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75436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及其 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已经是21世纪的主题,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 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已进入了国际纺织品 服装贸易领域。亳无疑问,在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绿 色纺织品及其消费将主导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潮流。绿色、生态、环保的纺织 产品正日益博得广大消费的青睐。人们从过去关注流行、时尚转变为时尚、健 康。竹节多彩仿毛织物采用高收縮涤、丽赛、苎麻。充分发挥各单纤维的优势, 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体现。新型的高档纤维素纤维丽赛(Richcel),是采用日 本东洋纺专有技术及原料体系生产的波里诺西克(Polynosic)纤维。丽赛纤维 一进入市场, 一进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作为绿色环保纤维,丽赛纤维 与人体皮肤具有良好亲和性,而且十分柔软,同时纤维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 且柔软滑糯,因而是生产面料的理想选择。麻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同时其 散湿速度比棉快50%,因此穿着凉爽、透气性好。高收縮涤、丽赛的加入弥补了 麻纤维的刺肤感,苎麻织物虽然具有凉爽、吸湿、透气、排汗的特性,且织物 刚度高,硬挺,吸汗后不贴身的性能。丽赛纤维是目前世界上集合成纤维和天 然纤维于一体的新一代纤维,在湿的状态下,湿强力远胜于棉的纤维素纤维。 百分之百纯天然材料,加上环保的制造流程,完全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纤 维与人体皮肤具有良好亲和性,同时加入适量的高收縮涤,阳离子可染涤有利 改善织物的手感、色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竹节多彩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取的技术方案
一、 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
选择了四种不同纤维组成及不同混纺比的纱线,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
为甲经,以C纱交并D纱的股线作为乙经,经纱排列顺序为2甲经1乙经;以
D纱作为甲纬,以C纱交并D纱的股线作为乙纬,纬纱排列顺序为2甲纬1乙纬,织物为复合斜纹组织。具体纱线的纤维选择及混纺比见下表 二、 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
纱线的混纺比选择按纺纱时的质量百分比确定,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 原料的选配与混纺比的选择
A纱高收縮涤纶3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30%和丽赛纤维 20%;
B纱有光涤纶2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10%和丽赛纤维50%; C纱(竹节纱)有光涤纶2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10%和丽赛
纤维50%;
D纱高收縮涤纶3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40%和丽赛纤维
10%;
2) 纱线号数和捻度的选择
甲经股线为A纱交并B纱,A纱为11.8Tex, B纱为11.8Tex;
乙经股线为C纱交并D纱,C纱为19.6Tex, D纱为17.5Tex;
甲纬单纱为D纱, D纱为17.5Tex;
乙纬股线为C纱交并D纱,C纱为19.6Tex, D纱为17.5Tex;
捻系数的选择是根据织物的风格特征有弹性、活络有弹性来确定,11.8Tex A 纱B纱、17.5 TexD纱、19.6Tex C纱捻系数为300 330,股线捻系数选择为360 400;
3) 织物产品主要技术规格
穿综方法采用9片综片顺穿;
筘号14#或15# ,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185cm;
4) 产品工艺流程
(l)织造加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经纱原料检验—捻线—整经—穿综、穿筘——一;
纬纱原料检验-------^捻线------->倒筒---一;
然后经纱和纬纱一并进行织造; (2)后整理加工工艺流程 坯布检验—退巻缝头—预縮—漂洗—松烘—剪毛—染色—松烘—定型—剪 毛—罐蒸—检验—打巻入库。
所述的经过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染不同的颜色,对涤纶纤维不 染色,以此体现多彩和丰富竹节的效果。
5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不同纤维组成的纱线的组合选用,按照选定常规的产品工艺流程, 生产的竹节多彩仿毛织物颜色丰富、色泽柔和、毛型感强。


图1是本发明织物的基本组织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织造加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
采用上述配比的A、 B、 C、 D四种纱线,单纱的捻系数均取300,甲经用A
纱十B纱;乙经用C纱十D纱;乙纬用纱同乙经;股线的捻系数均取360,上 机选用筘号14#,穿综方法采用9片综片顺穿;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185cm; 经纱排列2甲经l乙经,纬纱排列2甲纬l乙纬。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
处理后,布面弹性好,c纱的竹节效果明显,布面层次清楚,色彩丰富柔和。说
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的(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采用上述配比的A、 B、 C、 D四种纱线,单纱的捻系数均取320,甲经用A 纱十B纱;乙经用C纱十D纱;乙纬用纱同乙经;股线的捻系数均取380,上 机选用筘号15#,穿综方法采用9片综片顺穿;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185cm; 经纱排列2甲经l乙经,纬纱排列2甲纬l乙纬。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处理后,布面弹性好,c纱的竹节效果明显,布面层次清楚,色彩丰富柔和。说
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的(如图1所示)。
实施例3:
采用上述配比的A、 B、 C、 D四种纱线,单纱的捻系数均取330,甲经用A
纱十B纱;乙经用C纱十D纱;乙纬用纱同乙经;股线的捻系数均取400,上 机选用筘号15#,穿综方法采用9片综片顺穿;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185cm; 经纱排列2甲经l乙经,纬纱排列2甲纬l乙纬。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
处理后,布面弹性好,c纱的竹节效果明显,布面层次清楚,色彩丰富柔和。说
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的(如图1所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其特征在于选择了四种不同纤维组成及不同混纺比的纱线,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经,以C纱交并D纱的股线作为乙经,经纱排列顺序为2甲经1乙经;以D纱作为甲纬,以C纱交并D纱的股线作为乙纬,纬纱排列顺序为2甲纬1乙纬,织物为复合斜纹组织。
2. —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的混纺比选择按纺纱时的质量百分比确定,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 原料的选配与混纺比的选择A纱高收縮涤纶3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30%和丽赛纤维20%B纱有光涤纶2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10%和丽赛纤维50%C纱有光涤纶2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10%和丽赛纤维50%D纱高收縮涤纶30%、阳离子可染涤纶20%、苎麻纤维40%和丽赛纤维10%2) 纱线号数和捻度的选择甲经股线为A纱交并B纱,A纱为11.8Tex, B纱为11.8Tex;乙经股线为C纱交并D纱,C纱为19.6Tex, D纱为17.5Tex;甲纬单纱为D纱, D纱为17.5Tex;乙纬股线为C纱交并D纱,C纱为19.6Tex, D纱为17.5Tex;捻系数的选择是根据织物的风格特征有弹性、活络有弹性来确定,11.8Tex A纱B纱、17.5 TexD纱、19.6Tex C纱捻系数为300 330,股线捻系数选择为360 400;3) 织物产品主要技术规格穿综方法采用9片综片顺穿;筘号14#或15# ,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185cm;4) 产品工艺流程(1) 织造加工工艺流程经纱原料检验—捻线—整经—穿综、穿筘一一一;纬纱原料检验——^捻线——>倒筒一一一;然后经纱和纬纱一并进行织造;(2) 后整理加工工艺流程坯布检验—退巻缝头—预縮—漂洗—松烘—剪毛—染色—松烘—定型—剪 毛—罐蒸—检验—打巻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织物经过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染不同的颜色,对涤纶纤维不 染色,以此体现多彩和丰富竹节的效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节多彩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选择了四种不同纤维组成及不同混纺比的纱线,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经,以C纱交并D纱的股线作为乙经,经纱排列顺序为2甲经1乙经;以D纱作为甲纬,以C纱交并D纱的股线作为乙纬,纬纱排列顺序为2甲纬1乙纬,织物为复合斜纹组织。穿综方法采用9片综片顺穿;筘号为14#或15#,穿入为2综/筘,上机门幅为185cm。经过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染不同的颜色,对涤纶纤维不染色,以此体现多彩和丰富竹节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纤维组成的纱线的组合选用,按照选定常规的产品工艺流程,生产的竹节多彩仿毛织物颜色丰富、色泽柔和、毛型感强。
文档编号D03D15/00GK101498071SQ20081012194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3日
发明者湘 刘, 刘云昌, 伟 胡, 许蜀予 申请人: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