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81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造纸设备主要由网、压榨和干燥等部构成。网部分圆网和长网两种。压榨部由压榨辊和造纸毛布等组成。干燥部由一个或几个烘缸组成。某些长网机还装备机械压光机,以提高纸的平滑度和紧度等。造纸机的类型很多,如制造单面光纸张的单烘缸纸机(又称杨克式纸机)、制造一般纸张的长网多烘缸纸机、制造打字纸和卷烟纸等的薄页纸机、制造纸板的纸板机等。但是由于造纸的过程比较繁琐,各个部分的连接断断续续,消耗的能量大,不环保,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有效解决了现有制作成本高,各个部分连接不够紧密,能量消耗大,耗费时间长,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的现象,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各个部件之间结构紧密,移动方便,环保高效,提高纸张利用效率,节约能耗,减少资金的投入的环保型造纸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包括造纸设备本体;所述的造纸设备本体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搅碎机、压缩机、铺张机构、卷纸机;所述的铺张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的烘干机构中设置有烘干机;所述的烘干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的下方设置有喷射器;所述的搅碎机中设置有旋转刀片;所述的压缩机与铺张机构之间设置有导辊;所述的压缩机的两侧设置有裁剪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刀片上设置有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的卷纸机上设置有夹持缝。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机的上方设置有滚压筒。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压筒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和左右往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的效果是:在投入使用时,将造纸原料倒入到搅碎机中,搅碎机中的旋转刀片,增加了与纸浆的接触面积,并且在锯齿的作用下,减少了搅拌的时间,提高了细腻度,减少能耗,接着将搅拌后的纸浆倒入到压缩机中,压缩机两侧的裁剪机构对尺寸进行剪裁,滚压筒上的升降机构和左右往复机构可以来回对纸张进行压制,压制后的纸张通过导辊传输到铺张机构中,铺张机构下的烘干机构,烘干机产生的热空气通过通气孔对纸张进行烘干,速度快且烘干均匀,卷纸机上的夹持缝将纸张的前端固定,然后将制成的纸张卷成纸筒进行收纳,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各个部件之间结构紧密,移动方便,环保高效,提高纸张利用效率,节约能耗,减少资金的投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造纸设备本体;2-喷射器;3-烘干机构;4-烘干机;5-卷纸机;6-夹持缝;7-通气孔;8-铺张机构;9-导辊;10-压缩机;11-裁剪机构;12-升降机构; 13-滚压筒;14-左右往复机构;15-搅碎机;16-锯齿;17-旋转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包括造纸设备本体1;所述的造纸设备本体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搅碎机15、压缩机10、铺张机构8、卷纸机5;所述的铺张机构8的下方设置有烘干机构3;所述的烘干机构3中设置有烘干机4;所述的烘干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通气孔7;所述的通气孔7的下方设置有喷射器 2;所述的搅碎机15中设置有旋转刀片17;所述的压缩机10与铺张机构8之间设置有导辊9;所述的压缩机10的两侧设置有裁剪机构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刀片17上设置有锯齿1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卷纸机5上设置有夹持缝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缩机10的上方设置有滚压筒1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滚压筒13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2和左右往复机构14。

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造纸设备的效果是:在投入使用时,将造纸原料倒入到搅碎机中,搅碎机中的旋转刀片,增加了与纸浆的接触面积,并且在锯齿的作用下,减少了搅拌的时间,提高了细腻度,减少能耗,接着将搅拌后的纸浆倒入到压缩机中,压缩机两侧的裁剪机构对尺寸进行剪裁,滚压筒上的升降机构和左右往复机构可以来回对纸张进行压制,压制后的纸张通过导辊传输到铺张机构中,铺张机构下的烘干机构,烘干机产生的热空气通过通气孔对纸张进行烘干,速度快且烘干均匀,卷纸机上的夹持缝将纸张的前端固定,然后将制成的纸张卷成纸筒进行收纳,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各个部件之间结构紧密,移动方便,环保高效,提高纸张利用效率,节约能耗,减少资金的投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