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切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038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路切袋机。



背景技术:

对塑料包装袋来说,无论是由吹膜制得或用扁丝编制得到的,最初状态一般为卷装连续的基布产品,经过复合、印刷、分切后才能得到我们常见的长方形口袋。切袋机构一般直接与印刷、复合生产线连接,作为包装袋后道生产的一个终端环节。相对连续运转的复合、印刷产线来说,分切线由于需要切割、分拣等断续的操作,处理速度相对较慢,存在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路切袋机,该双路切袋机系统可以将切袋机的工作效率直接提升一倍,解决了切袋机效率低而限制的整体生产速度的问题,突破了包装袋生产的一个效率瓶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路切袋机,包括机架主体,机架主体包括送袋机构,设置在送袋机构末端的双路分离机构,以及平行设置在双路分离机构末端的包装输送机构A和包装输送机构B,所述双路分离机构包括旋转轴,活动板,控制支架,以及承托板,所述旋转轴固定在送袋机构末端的机架主体上,所述活动板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轴上,活动板沿旋转轴转动,所述活动板的中部活动设置在控制支架上,这样由于控制支架的控制,活动板的一端沿旋转轴转动时,活动板的另一端,只能上下运动;所述承托板位于活动板正下方,起到承托支撑活动板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送袋机构包括送袋装置、设置在送袋装置末端的热封口机构以及热封口机构末端的切刀机构,所述送袋装置上设置有多个输送辊,保证塑料袋平直,无折痕。

优选的,所述包装输送机构A的输送长度比包装输送机构B短。

优选的,所述包装输送机构A的末端设置有输送传送带,所述输送传送带垂直于包装输送机构A;所述输送传送带正上方设置有抓手,抓手将包装输送机构A上的包装袋移置输送传送带上。

优选的,所述抓手为X形的结构,抓手顶端有四个负压吸盘装置,吸盘装置利用负压将包装袋吸住后,平移到横置的输送传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双路切袋机系统可以将切袋机的工作效率直接提升一倍,解决了切袋机效率低而限制的整体生产速度的问题,突破了包装袋生产的一个效率瓶颈,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分切生产线的效率,降低生产的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路切袋机示意图。

其中,1-送袋机构,2-双路分离机构,3-包装输送机构A,4-包装输送机构B,5-旋转轴,6-活动板,7-控制支架,8-承托板,9-送袋装置,10-热封口机构,11-切刀机构,12-输送辊,13-输送传送带,14-抓手,15-吸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路切袋机,包括机架主体,机架主体包括送袋机构1,设置在送袋机构1末端的双路分离机构2,以及平行设置在双路分离机构2末端的包装输送机构A3和包装输送机构B4,所述双路分离机构2包括旋转轴5,活动板6,控制支架7,以及承托板8,所述旋转轴5固定在送袋机构1末端的机架主体上,所述活动板6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轴5上,活动板6沿旋转轴5转动,所述活动板6的中部活动设置在控制支架7上,这样由于控制支架7的控制,活动板6的一端沿旋转轴5转动时,活动板6的另一端,只能上下运动;所述承托板8位于活动板6正下方,起到承托支撑活动板6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送袋机构1包括送袋装置9、设置在送袋装置9末端的热封口机构10以及热封口机构10末端的切刀机构11,所述送袋装置9上设置有多个输送辊12,保证塑料袋平直,无折痕。

优选的,所述包装输送机构A3的输送长度比包装输送机构B4短。

优选的,所述包装输送机构A3的末端设置有输送传送带13,所述输送传送带13垂直于包装输送机构A3;所述输送传送带13正上方设置有抓手14,抓手14将包装输送机构A上的包装袋移置输送传送带上。

优选的,所述抓手为X形的结构,抓手顶端有四个负压吸盘装置15,吸盘装置15利用负压将包装袋吸住后,平移到横置的输送传送带上。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