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送纸胶辊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356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印刷机的送纸胶辊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印刷机的送纸胶辊摆动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主要包括传递单元、折叠单元和计数输出单元,各单元在动力设备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统一协调地工作,一同完成纸板的送纸、印刷、开模和模切。

纸板箱用于保护其内部的商品,因此在承受外力载荷时纸板抗压强度是其保护性能的重要体现。纸板抗压强一般和其设计结构、尺寸、厚度相关联,随着包装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内已将抗压强度作为质量验收的最重要指标。

模切加工是纸板箱印刷的重要步骤,纸箱在进行模切加工输送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重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而其抗压强度也会下降;有些情况下可导致纸箱抗压强度减少25%以上,对于其性能而言极为不利。因此在传递单元送纸部中,需要进行结构改进,避免纸板受到较大外力,以从保护纸板结构上提高抗压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印刷机的送纸胶辊摆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机、送纸主动辊,电机经同步带驱动送纸主动辊转动,所述送纸主动辊通过啮合的第一过桥齿轮、第二过桥齿轮的转动带动橡胶辊的运转,还包括减速机、小墙板与偏心凸轮,其中减速机带动偏心凸轮旋转;所述橡胶辊穿过小墙板的板体并与之固定连接,小墙板上还设有驱动杆,所述偏心凸轮接触并带动所述驱动杆,使得小墙板带动橡胶辊作上、下运动。

其中,在所述橡胶辊的两端均设有带驱动杆的小墙板、偏心凸轮,两端的偏心凸轮之间通过偏心调整轴连接,减速机通过驱动偏心调整轴带动偏心凸轮旋转。

其中,小墙板的上端连接有气缸。

其中,小墙板的板体还连接与橡胶辊啮合的第一过桥齿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偏心凸轮带动小墙板,实现了橡胶辊的上、下小幅运动,避免了纸板受到较大外力,提高了纸板的抗压强度;偏心调整轴用于调节偏心凸轮,以更好地实施;气缸可以控制小墙板运动的上、下幅度,能适应不同厚度的纸板的需求;小墙板上同时固定偏心调整轴和第一过桥齿轮,保证了两者始终处于啮合状态,不会由于橡胶辊的运动而产生脱落,提高了机械传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电机1,减速机2,送纸主动辊3,橡胶辊4,偏心调整轴5,偏心凸轮6,气缸7,小墙板8,第一过桥齿轮9,第二过桥齿轮10,同步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3,图1-图3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设置在传递单元的送纸部中。参见图2,包括电机1、送纸主动辊3,电机1经同步带11驱动送纸主动辊3的转动;送纸主动辊3通过啮合的第一过桥齿轮9、第二过桥齿轮10的转动带动橡胶辊4的运转。橡胶辊4位于送纸主动辊3的上方,并且共同承担传输纸板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减速机2、小墙板8与偏心凸轮6,参见图1,其中减速机2带动偏心凸轮6旋转;橡胶辊4穿过小墙板8的板体并与之固定连接,小墙板8上还设有驱动杆,驱动杆向一侧伸出;偏心凸轮6接触驱动杆的下端并带动小墙板8运动,最终使橡胶辊4作上、下摆动。

工作时,纸板从橡胶辊4和送纸主动辊3之间送出,且由送纸主动辊3与纸板之间的静摩擦完成传递;在橡胶辊4的小幅度上、下运动之下,可以避免纸板受到较大外力而损坏,保护了纸板进而提高了纸板的抗压强度。

参见图3,作为优选,在,橡胶辊4的两端均设有带驱动杆的小墙板8与偏心凸轮6机构,两端的偏心凸轮6之间通过偏心调整轴5连接,减速机2通过驱动偏心调整轴5带动偏心凸轮6旋转。偏心调整轴5将两端的偏心凸轮6的旋转统一到同步进行,并且可以用于人工调整偏心凸轮6。

作为优选,小墙板8的上端连接有气缸7,进一步气缸7的下端的输出端可连接在小墙板8的驱动杆上;由气缸7调节小墙板8的上、下运动幅度,

作为优选,小墙板8的板体还连接与橡胶辊4啮合的第一过桥齿轮9,即在小墙板8的板体后端开设连接孔,将第一过桥齿轮9的转轴安装在内,这样保证了两者始终处于啮合状态,不会由于橡胶辊的运动而产生脱落,提高了机械传动的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需要做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