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梳绒机用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034发布日期:2018-08-31 20:21阅读:8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羊绒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梳绒机用分装装置。



背景技术:

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人类利用羊毛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中亚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区传播,遂成为亚欧的主要纺织原料。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可用于制作呢绒、绒线、毛毯、毡呢等纺织品。羊毛制品有手感丰满、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特点。绵羊毛在纺织原料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世界绵羊毛产量较大的有澳大利亚、前苏联、新西兰、阿根廷、中国等。绵羊毛按细度和长度分为细羊毛、半细毛、长羊毛、杂交种毛、粗羊毛等5类。中国绵羊毛品种有蒙羊毛、藏羊毛、哈萨克羊毛。评定羊毛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细度、卷曲、色泽、强度以及草杂含量等。

羊毛的初级加工主要分为合毛、粗疏和精梳等步骤,主要目的是去除羊毛中的杂质、短绒和油脂,并对羊毛进行理顺处理。粗疏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为梳绒机,梳绒机能够对合毛后的羊毛进行梳理,初步去除羊毛中的灰尘和砂石颗粒等物质,同时能够对羊毛进行初步梳理,使其中的长纤维均匀排布。梳绒机的处理量大,需要配套多台精梳机进行生产,因此,梳绒机与精梳机之间就增加了一道分装工序。传统的分装工序是由人工往来搬运分装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尤其是需要人工将处理后的羊毛均匀的放到分装桶内,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进行连续生产的梳绒机用分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梳绒机用分装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的底板、圆形阵列在底板顶面上的固定环和固定在立柱上的圆形盖板;还包括导向装置、驱动装置、分装筒和分装筒辅助定位装置;所述圆形盖板上均布有孔;所述孔与分装筒一一对应;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导向架和固定在导向架上的导料嘴;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驱动架、安装在驱动架上的驱动装置和安装在驱动装置输出轴上的驱动轮;

所述分装筒包括圆形底板、与圆形底板固定连接的筒壁和放置在圆形底板上的弹簧支架;

所述分装筒放置在固定环内;

所述分装筒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立架、与立架转动连接的摆臂、设置在摆臂上的定位轮和固定在立架上的复位弹簧;

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与摆臂固定连接;

所述立架对称设置在固定环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导料嘴的两端均为开放端;所述导料嘴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料嘴的一个开放端大,另一个开放端小。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弹簧支架包括放置在圆形底板上的下托盘、圆形阵列在下托盘上的可伸缩支架、放置在下托盘上的弹簧和放置在可伸缩支架另一端的上托盘;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上托盘的底面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定位轮和驱动轮与分装筒均为线接触;所述分装筒的外表面上存在三条接触线;所述任意两条接触线与分装筒轴线能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辅助定位装置和均布在底板上的通孔;

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直角架、与直角架滑动连接的滑柱和固定在滑柱一端的增重块;

所述滑柱垂直设置;所述增重块固定在滑柱较高的一端;

所述滑柱较低的一端插入到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梳绒机处理后的羊毛均匀的放置在分装筒内,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放置的不均匀和用力过大导致的断裂现象。梳绒机处理后的羊毛是连续的,通过导料嘴进入到分装筒内部。分装桶在驱动轮的带动下匀速转动,能够使羊毛均匀的排布。羊毛进入分装桶时,位于上托盘334上,随着上托盘334上羊毛重量的增加,弹簧333缩短,可伸缩支架332也随之缩短,上托盘334在分装桶内逐渐下降,随着该过程的进行,分装桶内装满羊毛。

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换桶操作,结构更加简单。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采用机械驱动就需要挖开地面,将驱动装置安装在地面以下或者将驱动装置安装在圆形底板的旁边;地下安装的施工成本较高,地上安装占地面积大,妨碍生产。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人工进行该项操作,当一个分装桶装满时,用手拉起滑柱,转动圆形底板,将新的分装桶移动到导料嘴的下方,然后将滑柱重新插回到通孔内。这样能够省略掉驱动装置,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还能够使工作人员始终位于工位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去掉圆形盖板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弹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伸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辅助定位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导料嘴的俯视图;

其中:立柱1、底板2、固定环3、圆形盖板4、孔411、导向架11、导料嘴12、驱动架21、驱动装置22、驱动轮23、圆形底板31、筒壁32、弹簧支架33、立架41、摆臂42、定位轮43、复位弹簧44、下托盘331、可伸缩支架332、弹簧333、上托盘334、直角架51、滑柱52、增重块53、通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梳绒机用分装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柱1、与立柱1转动连接的底板2、圆形阵列在底板2顶面上的固定环3和固定在立柱1上的圆形盖板4;还包括导向装置、驱动装置、分装筒和分装筒辅助定位装置;所述圆形盖板4上均布有孔411;所述孔411与分装筒一一对应;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导向架11和固定在导向架11上的导料嘴12;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驱动架21、安装在驱动架21上的驱动装置22和安装在驱动装置22输出轴上的驱动轮23;

所述分装筒包括圆形底板31、与圆形底板31固定连接的筒壁32和放置在圆形底板31上的弹簧支架33;

所述分装筒放置在固定环3内;

所述分装筒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2上的立架41、与立架41转动连接的摆臂42、设置在摆臂42上的定位轮43和固定在立架41上的复位弹簧44;

所述复位弹簧44的自由端与摆臂42固定连接;

所述立架41对称设置在固定环3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导料嘴12的两端均为开放端;所述导料嘴12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料嘴12的一个开放端大,另一个开放端小。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弹簧支架33包括放置在圆形底板31上的下托盘331、圆形阵列在下托盘331上的可伸缩支架332、放置在下托盘331上的弹簧333和放置在可伸缩支架332另一端的上托盘334;

所述弹簧333的另一端与上托盘334的底面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定位轮43和驱动轮23与分装筒均为线接触;所述分装筒的外表面上存在三条接触线;所述任意两条接触线与分装筒轴线能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辅助定位装置和均布在底板2上的通孔6;

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直角架51、与直角架51滑动连接的滑柱52和固定在滑柱52一端的增重块53;

所述滑柱52垂直设置;所述增重块53固定在滑柱52较高的一端;

所述滑柱52较低的一端插入到通孔6内。

本实用新型位于梳绒机输出端的后方,羊毛经过梳绒机处理后变成羊毛条,经过导料嘴12导入到分装筒内。圆形底板2上均布这六个固定环3,每一个固定环3内放置着一个分装筒。羊毛条每装满一个分装筒就需要工作人员将连接处拉断并更换新的分装筒。

下面结合生产过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羊毛经过梳绒机处理后变成连续不断的羊毛条,导料嘴12位于梳绒机的后方,羊毛条首先经过导料嘴12。导料嘴12在羊毛条运动的方向上宽度逐渐缩小,在导向的同时对羊毛条进行挤压,使其宽度下降,厚度增加,这样能够提高羊毛条的韧性,避免在分装的过程中被拉断。

羊毛条经过导料嘴12后落到弹簧支架33的上托盘334上。驱动装置22通过驱动轮23带动分装桶转动,分装桶在转动时弹簧支架33也随之一起转动,这样羊毛条能够均匀的排布在上托盘334上。

随着上托盘334上羊毛条重量的增加,弹簧333受力缩短,上托盘334向下运动。可伸缩支架332同时缩短,其作用是避免上托盘334在移动的过程中倾斜和转动。当羊毛条装满分装桶时,需要更换新的分装桶。

用手握住增重块53并向上拉动滑柱52,使其离开通孔6,推动底板2转动,将新的分装桶转动到导料嘴12的下方,松开增重块53,滑柱52重新插入到通孔6内。滑柱52的作用是避免底板2在工作过程中转动。

将羊毛条拉断并将其放入到新的分装桶内。重复上述的生产过程。

将装满羊毛条的分装桶移动到精梳机的后方,对羊毛条进行精梳处理。

在将分装桶移出的过程中,用双手握住筒壁32,向上提拉,使圆形底板31离开固定环3,然后向外拉动,将其从底板2上移开。该过程中,复位弹簧44长度缩短,拉动摆臂42转动到初始位置。

将新的空分装桶放到固定环3内,筒壁32与定位轮43接触,并向其施加一个向后的推力,摆臂42转动,复位弹簧44伸长。摆臂42、定位轮43和复位弹簧44的作用是在分装桶转动的过程中进行定位,防止分装桶倾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