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128发布日期:2019-05-11 00:4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制作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包装盒外部的薄膜袋需要在包装盒制作完成后套在盒体的外面,由于在包装盒的提手部需要预留位置,需要对提手部的薄膜进行裁切去除,但在套薄膜袋之前,需在套薄膜袋前预先放置无尘布作隔离,避免热切刀进行热切口时伤及彩盒表面而影响产品的品质。热切完成后还需要取出无尘布,工序步骤繁琐,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水平输送机构、定位支架和机器人,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所述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位于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的正上方,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的中部设有用于将包装盒翻转立起的翻转机构,所述机器人的机械手臂端部设有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支架的中部设有供包装盒立起伸出的中间孔,所述翻转机构对水平输送机构上的包装盒翻转90度立起后,包装盒带提手的一端从所述中间孔伸出,两组所述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同时对包装盒和提手进行定位,所述机器人控制所述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运动至包装盒正上方,所述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下行吸取包装盒上的透明尼龙热收缩膜、并对透明尼龙热收缩膜进行热切断,包装盒上的透明尼龙热收缩膜热切完成后、由所述翻转机构继续翻转90度放入水平输送机构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包括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的底部设有真空吸附组件,所述安装支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热切刀控制气缸,两个所述热切刀控制气缸共同控制一方形热切刀框架上下移动,所述方形热切刀框架的一侧设有筒式加热管,所述热切刀控制气缸控制所述方形热切刀框架下行至指定位置时,所述真空吸附组件位于所述方形热切刀框架中间,方形热切刀框架的四个切刀均具有锋利的刃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吸附组件包括两块真空吸气板;两块所述真空吸气板之间具有供所述把手伸入的间隙,两块所述真空吸气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风琴型吸头,所述风琴型吸头利用负压将薄膜脱离包装盒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支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缓冲支撑柱,所述缓冲支撑柱内安装有弹簧导杆,所述弹簧导杆上穿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弹簧导杆的底部设有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由三段输送带组成,三段输送带均有独立的输送带控制电机控制输送包装盒,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上,第一段输送带为包装盒待料输送区,第三段输送带为包装盒成品出料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和由该翻转电机控制进行翻转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上具有两个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均固定在一旋转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包括包装盒定位机构和提手定位机构,所述提手定位机构固定在所述包装盒定位机构上;

所述包装盒定位机构包括包装盒定位气缸和由该包装盒定位气缸水平驱动的滑块,所述包装盒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包装盒定位夹板,所述包装盒定位夹板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导柱,所述包装盒定位夹板对应所述夹持臂的位置均设有缺口;

所述提手定位机构包括提手定位气缸和由该提手定位气缸水平驱动的滑块,所述提手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提手夹持板,所述提手夹持板的上平面设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机台上还设有废料收集盒,所述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吸附已经热切后的废料薄膜至该废料收集盒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在吸料热切时是负压吸附薄膜,所述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在放废料薄膜时是正压吹放废料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此种热切口工艺在热切前先采用负压吸取原理将薄膜吸住,并使热切部位的薄膜脱离包装纸,然后再进行热切,并同时将废料吸走;无需在套薄膜袋前预先放置无尘布作隔离,避免热切刀进行热切口时伤及彩盒表面而影响产品品质。可减少放无尘布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产品采用的吸附热切机构通过四只风琴型吸头,利用负压将薄膜脱离包装盒表面。利用已经加热后的极锋利刀刃完成对透明薄膜的切断。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方形热切刀框架向下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名称:1、机台 2、水平输送机构 3、定位支架 4、机器人 5、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 6、翻转机构 7、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 8、中间孔 9、废料收集盒 71、安装支座 72、真空吸附组件 73、热切刀控制气缸 74、方形热切刀框架 75、刃口 76、真空吸气板 77、间隙 78、风琴型吸头 79、缓冲支撑柱 70、弹簧导杆 701、缓冲弹簧 702、压块 703、筒式加热管 61、翻转电机 62、翻转架 63、夹持臂 51、包装盒定位机构 52、提手定位机构 511、包装盒定位气缸 512、滑块 513、包装盒定位夹板 514、限位导柱 515、缺口 521、提手定位气缸 522、提手夹持板 5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包装盒热收缩膜热切口装置,包括机台1,机台1上设有水平输送机构2、定位支架3和机器人4,定位支架3上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5,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5位于水平输送机构2的正上方,水平输送机构2的中部设有用于将包装盒翻转立起的翻转机构6,机器人4的机械手臂端部设有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7;机器人4为四轴机器人。

优选的,定位支架3的中部设有供包装盒立起伸出的中间孔8,翻转机构6对水平输送机构2上的包装盒翻转90度立起后,包装盒带提手的一端从中间孔8伸出,两组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5同时对包装盒和提手进行定位,机器人4控制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7运动至包装盒正上方,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7下行吸取包装盒上的透明尼龙热收缩膜、并对透明尼龙热收缩膜进行热切断,包装盒上的透明尼龙热收缩膜热切完成后、由翻转机构6继续翻转90度放入水平输送机构2送出。

优选的,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7包括安装支座71,安装支座71的底部设有真空吸附组件72,安装支座71的两侧分别设有热切刀控制气缸73,两个热切刀控制气缸73共同控制一方形热切刀框架74上下移动,方形热切刀框架74的一侧设有筒式加热管703,热切刀控制气缸73控制方形热切刀框架74下行至指定位置时,真空吸附组件72位于方形热切刀框架74中间,方形热切刀框架74的四个切刀均具有锋利的刃口75。

优选的,真空吸附组件72包括两块真空吸气板76;两块真空吸气板76之间具有供把手伸入的间隙77,两块真空吸气板76的两端分别设有风琴型吸头78,风琴型吸头78利用负压将薄膜脱离包装盒表面。

优选的,安装支座71的两端分别设有缓冲支撑柱79,缓冲支撑柱79内安装有弹簧导杆70,弹簧导杆70上穿设有缓冲弹簧701,弹簧导杆70的底部设有压块702。

优选的,水平输送机构2由三段输送带组成,三段输送带均有独立的输送带控制电机21控制输送包装盒,翻转机构6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上,第一段输送带为包装盒待料输送区,第三段输送带为包装盒成品出料区。

优选的,翻转机构6包括翻转电机61和由该翻转电机61控制进行翻转的翻转架62,翻转架62上具有两个夹持臂63,两个夹持臂63均固定在一旋转轴上。

优选的,包装盒及提手定位机构5包括包装盒定位机构51和提手定位机构52,提手定位机构52固定在包装盒定位机构51上;

包装盒定位机构51包括包装盒定位气缸511和由该包装盒定位气缸511水平驱动的滑块512,包装盒定位气缸511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包装盒定位夹板513,包装盒定位夹板513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导柱514,包装盒定位夹板513对应夹持臂63的位置均设有缺口515;

提手定位机构52包括提手定位气缸521和由该提手定位气缸521水平驱动的滑块,提手定位气缸521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提手夹持板522,提手夹持板522的上平面设有凹槽523。

优选的,机台1上还设有废料收集盒9,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7吸附已经热切后的废料薄膜至该废料收集盒9内。

优选的,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7在吸料热切时是负压吸附薄膜,真空吸气及热切机构7在放废料薄膜时是正压吐放废料薄膜。

此种热切口工艺在热切前先采用负压吸取原理将薄膜吸住,并使热切部位的薄膜脱离包装纸,然后再进行热切,并同时将废料吸走;无需在套薄膜袋前预先放置无尘布作隔离,避免热切刀进行热切口时伤及彩盒表面而影响产品品质。可减少放无尘布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产品采用的吸附热切机构通过四只风琴型吸头,利用负压将薄膜脱离包装盒表面。利用已经加热后的极锋利刀刃完成对透明薄膜的切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