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8514发布日期:2019-05-17 20:5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棉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



背景技术:

在棉纱纺纱过程中,抓棉是第一道工序,其目的是将原料棉捆开松梳打均匀,然后经吸棉罩和吸棉管道输送给后续工序进行处理,抓棉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的工作质量,因此必须对抓棉机的抓棉质量进行监控;目前普遍采用观察的方式进行监控,例如申请号CN201220278958.3和申请号CN201520227383.6的两件专利中均公开了一种带观察窗的抓棉机吸棉罩,但是仅仅靠观察很难准确的把控抓棉的质量,致使抓棉质量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抓棉机抓棉质量抽检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包括罩体,罩体为大端朝下的漏斗状结构,罩体的上端口连接有吸棉管道,罩体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垂直于罩体轴线的滚筒,滚筒部分位于罩体内,部分位于罩体外,滚筒为空心结构且可绕其轴线转动,滚筒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向的第一槽口,滚筒转动可使第一槽口在罩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对棉花进行抽检,便于准确的把控抓棉质量,保证整个纺纱过程中的棉料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滚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体1,罩体1为大端朝下的漏斗状结构,罩体1的上端口连接有吸棉管道2,罩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垂直于罩体1轴线的滚筒3,滚筒3部分位于罩体1内,部分位于罩体1外,滚筒3为空心结构且可绕其轴线转动,滚筒3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向的第一槽口4,滚筒3转动可使第一槽口4在罩体1内部和外部之间切换。

为防止滚筒3转动时罩体1内的棉料从第一槽口4飞出,所述的罩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包裹在滚筒3外的半圆柱状的壳体5,壳体5的顶部开有一个第二槽口6,第二槽口6外安装有一个盖板7,盖板7可沿壳体5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槽口6的开启和封闭。

为方便抽拉盖板7,所述的盖板7上安装有一个拉手8。

为便于转动滚筒3,所述的滚筒3的转轴端部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上方啮合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的端面上安装有手柄11;第二齿轮10的轴可安装在壳体5或罩体1上。

在抓棉机吸棉罩工作过程中,滚筒3上的第一槽口4位于罩体1的外部,抓棉机打手打散的棉花从吸棉罩内部被吸到吸棉管道2内进行输送;当需要抽检抓棉机打散的棉花质量时,转动第二齿轮10的手柄11,第二齿轮10通过第一齿轮9带动滚筒3转动,使滚筒3上的第一槽口4转动至罩体1的内部且第一槽口4方向朝向罩体1的底部,可在第二齿轮10上标记位置或通过手柄11位置判断第一槽口4的位置;棉花在罩体1内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滚筒3的棉花会从第一槽口4内进入滚筒3内,一段时间后,滚筒3内积累了足量的棉花,此时在转动手柄11使滚筒3转动,使其上的第一槽口4转动至罩体1外部,然后通过拉手8拉开盖板7,将第二槽口6打开,此时可从第二槽口6处将滚筒3内的棉花取出检查抓棉机的打棉质量,质量不合格则时对抓棉机进行检修,取出棉花后盖上盖板7即可,抽检过的棉花重新放入抓棉机内。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滚筒3从吸棉罩内抽取棉花进行检查,抽检结果比仅从外部观察更直接可靠,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控抓棉质量,为后续工序提供合格的原料;同时,抽取棉花样本的过程中吸棉罩内部始终不和外部直接连通,避免了抽检过程中棉絮乱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