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涤纶空变丝与短纤混纺纱的并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8809发布日期:2019-09-25 00:43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备涤纶空变丝与短纤混纺纱的并轴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制备涤纶空变丝与短纤混纺纱的并轴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并轴车只能将长丝与长丝并轴,不适合将长丝与短纤并轴,这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不便。

另外,人们日益需要更宽幅的布匹,增加布匹宽幅就需要增加并轴车织轴的门幅,但现有并轴车只能使用固定长度的织轴,不能灵活适应不同长度的织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涤纶空变丝与短纤混纺纱的并轴车,其能够将涤纶空变丝与短纤并轴;且并轴车能适用不同长度的织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制备涤纶空变丝与短纤混纺纱的并轴车,包括短纤退绕浆轴、引纱辊、长丝退绕轴和织轴,短纤依次经过短纤退绕浆轴、引纱辊后到达织轴,长丝经过长丝退绕轴后到达织轴,长丝与短纤合并后卷绕于织轴上;所述长丝为涤纶空变丝;

长丝退绕轴通过长丝退绕控制机构控制其张力;

短纤退绕浆轴通过短纤退绕刹车机构控制其张力,短纤退绕刹车机构包括固定轴架,短纤退绕浆轴安装在轴架上,短纤退绕浆轴的中间轴上设有主动齿轮,固定轴架上还转动安装有与短纤退绕浆轴的中间轴平行的刹车轴,刹车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刹车轴上还设有刹车盘,刹车盘上绕有刹车钢链,刹车钢链一端固定在固定轴架上,刹车钢链的另一端连接在加压气缸的伸缩杆上;

所述织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织轴第一端配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织轴第一端外侧,第一电机的转轴朝向织轴第一端,且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织轴共轴心;第一电机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织轴第一端的第一夹盘;织轴第一端由第一夹盘夹持;

所述织轴第二端配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织轴第二端外侧,第二电机的转轴朝向织轴第二端,且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织轴共轴心;第二电机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织轴第二端的第二夹盘;织轴第二端由第二夹盘夹持;

所述第一电机配有竖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一滑座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配有竖置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二滑座连接;

所述第一滑座、第二滑座位于同一平置滑轨上,该滑轨位于织轴正下方,且滑轨与织轴平行,第一滑座、第二滑座都可沿该滑轨滑动;

一平置螺杆依次贯穿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第一滑座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二滑座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一端设有:驱动螺杆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三电机。

优选的,所述加压气缸的供气管上设有压力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短纤退绕刹车机构还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与固定轴架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加压气缸的伸缩杆铰接,刹车钢链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上。

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有供刹车钢链自由穿过的通孔,连杆上设有多个与刹车钢链端部的卡环对应的卡钩。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涤纶空变丝与短纤混纺纱的并轴车,其能够将涤纶空变丝与短纤并轴;且并轴车能适用不同长度的织轴。

并轴车的工作原理为:短纤经过与其匹配的短纤退绕浆轴、引纱辊,长丝经过与其匹配的长丝退绕轴,然后短纤与长丝并到织轴上,然后进行穿综、形成长丝短纤混交织物。长丝退绕控制机构由电脑控制。利用公司现有的并轴车加装短纤退绕浆轴和短纤退绕刹车机构,使得短纤的退绕张力能够满足要求,进而将短纤与长丝合并。

并轴车能够将涤纶空变丝与短纤并轴。

第三电机可驱动螺杆正转或反转,因为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故螺杆可驱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调整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的间距;织轴轴向二端的端头分别由第一夹盘、第二夹盘夹持,由于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的间距可以增加或间隙,故可装配不同长度的织轴,使并轴车适用不同长度的织轴。

附图说明

图1是并轴车的示意图;

图2是短纤退绕刹车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织轴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制备涤纶空变丝与短纤混纺纱的并轴车,包括短纤9退绕浆轴1、引纱辊10、长丝退绕轴11和织轴90,短纤9依次经过短纤9退绕浆轴1、引纱辊10后到达织轴90,长丝经过长丝退绕轴11后到达织轴90,长丝与短纤9合并后卷绕于织轴90上;所述长丝为涤纶空变丝;

长丝退绕轴11通过长丝退绕控制机构控制其张力;

短纤9退绕浆轴1通过短纤9退绕刹车机构控制其张力,短纤9退绕刹车机构包括固定轴架7,短纤9退绕浆轴1安装在轴架上,短纤9退绕浆轴1的中间轴上设有主动齿轮2,固定轴架7上还转动安装有与短纤9退绕浆轴1的中间轴平行的刹车轴,刹车轴上设有从动齿轮4,从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2啮合,刹车轴上还设有刹车盘6,刹车盘6上绕有刹车钢链5,刹车钢链5一端固定在固定轴架7上,刹车钢链5的另一端连接在加压气缸8的伸缩杆上。

加压气缸8的供气管上设有压力调节阀。

短纤9退绕刹车机构还包括连杆3,连杆3的一端与固定轴架7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与加压气缸8的伸缩杆铰接,刹车钢链5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3上。

连杆3上设有供刹车钢链5自由穿过的通孔,连杆3上设有多个与刹车钢链5端部的卡环对应的卡钩。

所述织轴90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织轴90第一端配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位于织轴90第一端外侧,第一电机21的转轴朝向织轴90第一端,且第一电机21的转轴与织轴90共轴心;第一电机21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织轴90第一端的第一夹盘31;织轴90第一端由第一夹盘31夹持;

所述织轴90第二端配有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位于织轴90第二端外侧,第二电机22的转轴朝向织轴90第二端,且第二电机22的转轴与织轴90共轴心;第二电机22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织轴90第二端的第二夹盘32;织轴90第二端由第二夹盘32夹持;

所述第一电机21配有竖置的第一支撑杆41,第一支撑杆41的顶端与第一电机21连接,第一支撑杆41的底端与第一滑座51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22配有竖置的第二支撑杆42,第二支撑杆42的顶端与第二电机22连接,第二支撑杆42的底端与第二滑座52连接;

所述第一滑座51、第二滑座52位于同一平置滑轨60上,该滑轨60位于织轴90正下方,且滑轨60与织轴90平行,第一滑座51、第二滑座52都可沿该滑轨60滑动;

一平置螺杆70依次贯穿第一滑座51和第二滑座52;第一滑座51设有:与螺杆70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二滑座52设有:与螺杆70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70一端设有:驱动螺杆70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三电机80。

优选的,所述滑轨60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80固定于滑轨60上。

第三电机80可驱动螺杆70正转或反转,因为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故螺杆70可驱动第一滑座51和、第二滑座5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调整第一夹盘31和第二夹盘32的间距;织轴90轴向二端的端头分别由第一夹盘31、第二夹盘32夹持,由于第一夹盘31和第二夹盘32的间距可以增加或间隙,故可装配不同长度的织轴90,使并轴车适用不同长度的织轴9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