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茧缫丝生丝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650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7阅读:1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鲜茧缫丝生丝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茧缫丝生丝的加工方法,属于缫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自动缫丝煮茧工艺,多采用机外真空渗透与机内煮熟的工艺技术,煮茧后解舒好了,内层落绪减少,内层茧丝利用率提高。为了改善蚕茧的解舒,在煮茧工艺中,往往是煮茧汤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试剂并配合水和热的作用,使丝胶适当地溶胀,进而形成水凝胶,在缫制生丝时通过凝胶化的丝胶的胶凝作用使茧丝间抱合紧密,以达到提高生丝抱合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使用化学助剂上,可以考虑采用改变丝胶结构的化学助剂,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基团,改变丝胶的作用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提高茧间丝的紧密抱合的目的。缫丝的煮茧工艺,是制丝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序,包括融蒸、渗透、煮茧、蒸茧、调整过程。

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22511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清洁化的蚕茧煮茧方法,包括机外真空渗透、自动蒸煮机蒸煮、蒸茧、调整工艺;将原煮茧用的解舒剂替代渗透用的渗透剂,用在机外真空渗透煮茧工艺中,在30~50℃水温条件下,解舒剂只能与水一起到渗透作用,吸附在茧层之间和茧丝表面。

茧子具有大小之分,一般较为饱满的茧子,其蚕丝的质量也较好,目前尚未对茧子分类再进行缫丝,因此同一家企业生产的蚕丝均为一个品种,难以划分档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鲜茧缫丝生丝的加工方法,对茧子进行筛选,筛选后不同质量的茧子分别由不同加工设备加工,有利于对蚕丝划分档次,由此分类生产和供应。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鲜茧缫丝生丝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把鲜蚕茧进行堆放贮存;步骤s2,把堆放贮存的鲜蚕茧,依次进行混茧、剥茧、选茧,人工选茧工程中采用输送带传送,并且采用取暖灯进行预热,得到缫丝用茧;步骤s3.1,机外真空渗透:在真空煮茧渗透装置中,加入含有解舒剂的渗透煮茧用水,投入缫丝用茧,进行真空渗透,持续1-5min后,取出进入下一煮茧工序;步骤s3.2,自动蒸煮机蒸煮:在自动蒸煮机的煮茧部煮茧,持续时间5-10min;接着由自动蒸煮机内的传送带自动将煮好的茧送自动蒸煮机的蒸茧部,蒸茧持续1-2min;步骤s3.3,调整保护,使茧层丝胶得到进一步膨润和适当的溶解,在50-60℃的水温中处理3-6分钟;步骤s4,采用自动缫丝机进行缫丝,缫丝汤温度为35-45℃,ph值6-8,保持清汤缫丝;丝鞘长度120-140mm,捻鞘数120-140个;40℃条件下,小罭卷绕成形,卷绕速度控制在160-180r/min;步骤s5,把小罭放入水槽中,先进行负压进水吸水,然后浸渍处理,并同时进行柔软处理;步骤s6,复摇整理,绞丝打包。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接茧槽,所述接茧槽内安装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朝向蚕茧。

本发明进一步的,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震料板,所述震料板安装有振动电机。

本发明进一步的,震料板的后方设置有下料架,所述下料架的底部呈倾斜向下设置,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两个下料槽,其中一个下料槽设置在侧面,下料架的底部也呈该下料槽方向倾斜。

本发明进一步的,蒸煮机设置于接茧槽的下方。

本发明进一步的,输送带设置有若干,且呈圆周分布,输送带上的同种接茧槽汇聚到同一下料筒中,下料筒分别对应连接不同的蒸煮机。

本发明进一步的,下料筒的下部设置有挡板和用于驱动挡板转动以实现开启或者封闭下料筒下料口的自动推料气缸。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筒下部设置有电子秤,电子秤电连接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自动推料气缸。

本发明进一步的,输送带设置有四个,四个输送带的接料袋连接同一个下料筒。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其一为人工选茧工程中采用输送带传送,并且采用取暖灯进行预热,取暖灯温度为40-50℃,对茧子柔软化处理,一些茧子受到撞击后产生内凹,软化后工作人员方便将内凹处边缘施加作用力,实现茧子恢复而不内凹,有利于后道的筛选;其二所述圆形架上安装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朝向接茧槽底部,主要是对茧子进行灭菌,其三为通过下料筒盛接来自同一种接茧槽内的茧子,由此工作人员不需要人工将同一大小的茧子从不同的接茧槽中取出放入到下料筒内;其四为下料筒的下部设置有挡板和用于驱动挡板转动以实现开启或者封闭下料筒下料口的自动推料气缸,如此设置,主要是可以控制是否出料的效果;其五为下料筒下部设置有电子秤,电子秤电连接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自动推料气缸,当接料斗内盛接的物料达到一定的重量后,通过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动推料气缸推动挡板封闭下料筒的下料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输送带;2、接茧槽;3、下料限位杆;4、震料板;5、振动电机;6、蒸煮机;7、下料筒;8、自动推料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鲜茧缫丝生丝的加工方法,参见图1-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把鲜蚕茧进行堆放贮存。

步骤s2,把堆放贮存的鲜蚕茧,依次进行混茧、剥茧、选茧,人工选茧工程中采用输送带1传送,并且采用取暖灯进行预热,取暖灯温度为40-50℃,得到缫丝用茧。输送带1的末端设置有接茧槽2,接茧槽2内安装有紫外灯,紫外灯朝向接茧槽2底部;输送带1的末端设置有震料板4,震料板4安装有振动电机5,震料板4的后方设置有下料架,所述下料架的底部呈倾斜向下设置,输送带1的末端设置有两个下料槽,其中一个下料槽设置在侧面,下料架的底部也呈该下料槽方向倾斜,输送带1的末端垂直其输送方向设置有下料限位杆3;小的茧子能够通过下料限位杆3,进入到下方下料槽内,大的茧子不能够通过下料限位杆3,由此进入到侧面的下料槽内部的结构。

步骤s3.1,机外真空渗透:在真空煮茧渗透装置中,加入含有解舒剂的渗透煮茧用水,投入缫丝用茧,控制水温在40-50℃,真空压力达到-0.1mpa,进行真空渗透,持续1-5min后,取出进入下一煮茧工序。

步骤s3.2,自动蒸煮机蒸煮:蒸煮机6设置于接茧槽2的下方,输送带1设置有四个,且呈圆周分布,输送带1上的同种接茧槽2汇聚到同一下料筒7中,下料筒7分别对应连接不同的蒸煮机6,四个输送带1的盛接同一大小的接料袋连接同一个下料筒7;下料筒7的下部设置有挡板和用于驱动挡板转动以实现开启或者封闭下料筒7下料口的自动推料气缸8,下料筒7下部设置有电子秤,电子秤电连接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自动推料气缸8,在自动蒸煮机6的煮茧部将前一工序的缫丝用茧在水温68-80℃、压力0.8-1.0mpa环境下煮茧,持续时间5-10min;接着由自动蒸煮机6内的传送带自动将煮好的茧送自动蒸煮机6的蒸茧部,在水温80-100℃的条件下,持续1-2min。

步骤s3.3,调整保护,使茧层丝胶得到进一步膨润和适当的溶解,在50-60℃的水温中处理3-6分钟,使外层丝胶稍稍凝固,以保护茧层。

步骤s4,采用自动缫丝机进行缫丝,缫丝汤温度为35-45℃,ph值6-8,保持清汤缫丝;丝鞘长度120-140mm,捻鞘数120-140个;40℃条件下,小罭卷绕成形,卷绕速度控制在160-180r/min。

步骤s5,把小罭放入水槽中,先进行负压进水吸水,然后浸渍处理,并同时进行柔软处理。

步骤s6,复摇整理,绞丝打包。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其一为人工选茧工程中采用输送带1传送,并且采用取暖灯进行预热,取暖灯温度为40-50℃,对茧子柔软化处理,一些茧子受到撞击后产生内凹,软化后工作人员方便将内凹处边缘施加作用力,实现茧子恢复而不内凹,有利于后道的筛选;其二圆形架上安装有紫外灯,紫外灯朝向接茧槽2底部,主要是对茧子进行灭菌,其三为通过下料筒7盛接来自同一种接茧槽2内的茧子,由此工作人员不需要人工将同一大小的茧子从不同的接茧槽2中取出放入到下料筒7内;其四为下料筒7的下部设置有挡板和用于驱动挡板转动以实现开启或者封闭下料筒7下料口的自动推料气缸8,如此设置,主要是可以控制是否出料的效果;其五为下料筒7下部设置有电子秤,电子秤电连接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自动推料气缸8,当接料斗内盛接的物料达到一定的重量后,通过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动推料气缸8推动挡板封闭下料筒7的下料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