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3995发布日期:2020-04-24 21:5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箱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纸箱包装是指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采用纸质箱体对产品所进行的包装,纸箱包装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装方式,区别于木箱包装、编织袋包装、布袋包装,塑料盒包装,纸箱包装具有取材容易、重量轻、容易印刷、设计成型容易、成本低廉等特点,广泛被用于商品的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因此,纸箱在生活中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

纸箱通常用作商品的包裹物或物品保护外层使用物,纸箱的体积因商品的大小而改变,纸箱通常有“小心轻放”、“怕湿”、“向上”、“堆码极限”、“怕晒”、“防潮”“质量安全”“禁止翻滚”“不可践踏”“注意防火”“易碎物品”“绿化环境”“怕热”“食品”“防异味”等多种提示,保护内装物品不受伤害。

现有的折箱机自动化程度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企业用人成本提高的同时,纸箱制作效率得不到改善,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通过上料台堆叠折箱纸片,由吸附组件吸附至按压成箱机构,在按压成箱机构内按压收拢成箱状,并通过输送机构依次输送至一次折片按压机构,对于折箱纸片的左右两端折叠,然后输送至二次折片按压机构,对于折箱纸片的后端折叠,实现自动化加工,避免以往人工折叠,效率低下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其包括上料台;位于上料台上侧的吸附组件;输送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上侧且靠近上料台一端的按压成箱机构;以及相邻按压成箱机构且沿输送机构依次设置的一次折片按压机构与二次折片按压机构;其中,上料台堆叠折箱纸片,由吸附组件吸附至按压成箱机构,在按压成箱机构内按压收拢成箱状,并通过输送机构依次输送至一次折片按压机构,对于折箱纸片的左右两端折叠,然后输送至二次折片按压机构,对于折箱纸片的后端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上料台包括安装底板;穿设于安装底板四周的导向杆,导向杆上端支撑放料板,下端连接限位板;连接放料板与限位板且穿设安装底板的驱动轴,驱动轴通过电机驱动在安装底板上升降;其中,放料板堆叠折箱纸片,在放料板一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折箱纸片的限位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安装底板设置有检测折箱纸片高度及堆叠厚度的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与电机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吸附组件通过升降气缸安装于直线模组,包括由升降气缸驱动的固定板,固定板具有对应折箱纸片区域的多个长槽孔,长槽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气动吸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输送机构包括通过支撑座前后安装的前台板与后台板,分别通过锥头螺钉固定于前台板与后台板上端相邻一侧的钢片,钢片外侧安装l型的限位片;位于前台板与后台板之间的直线模组;由直线模组驱动的滑板,滑板安装有多组通过升降气缸驱动的托箱架,托箱架承载按压成箱机构按压后的折箱纸片;以及设置于前台板且活动穿设限位片至后台板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限位压合后的折箱,包括面向后台板的后推气缸;由后推气缸驱动且位于两端的插片,插片活动穿设于限位片,夹持折箱两端;以及由后推气缸驱动且位于插片之间的阻尼块,阻尼块活动穿设于限位片,抵触折箱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按压成箱机构包括螺栓固定于前台板与后台板的折箱收拢模块;及设置于折箱收拢模块上端的压合组件,压合组件压合折箱纸片至折箱收拢模块,并由折箱收拢模块将折箱纸片合拢形成箱体,承载于托箱架;其中折箱收拢模块具有围拢的多个工位,且前后对称,包括位于一端且朝向托箱架移动方向的活动工位,及位于另外三端且围设于活动工位的固定工位,活动工位通过翻转气缸驱动翻转于限位片上端,导通或隔断限位片;压合组件包括对应折箱底部的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动力气缸;以及设置于压板上端的限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活动工位与固定工位都由上端向外弯折的侧板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一次折片按压机构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包括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后台板的横向气缸;由横向气缸驱动的滑块;固定于滑块的转柄,转柄弯折,上端通过紧固螺栓锁紧于滑块,下端枢接固定于支撑座的支架;通过支架安装于转柄底部的推动气缸,推动气缸倾斜向下;以及由推动气缸驱动的转筒;其中转柄弯折90°;当折箱一次折片按压时,横向气缸向外驱动,使得转柄向下摆动,停止之后由推动气缸推动转筒前进,完成一次折片按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二次折片按压机构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包括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后台板的纵向气缸;由纵向气缸驱动的t型块;安装于t型块的升降气缸;由升降气缸驱动升降的滚轮架,滚轮架间隔套设两个滚轮并通过螺母锁紧;以及螺栓固定于t型块内侧的弯折片,弯折片具有向下弯折90°的延伸部,延伸部具有长槽孔,长槽孔通过螺栓固定橡胶导向块,橡胶导向块前端具有超出滚轮的斜部,斜部向后下倾斜,且端部倒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上料台堆叠折箱纸片,由吸附组件吸附至按压成箱机构,在按压成箱机构内按压收拢成箱状,并通过输送机构依次输送至一次折片按压机构,对于折箱纸片的左右两端折叠,然后输送至二次折片按压机构,对于折箱纸片的后端折叠,实现自动化加工,避免以往人工折叠,效率低下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箱纸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台与吸附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成箱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箱收拢模块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折片按压机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折片按压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折片1,折片2,折片3,折片4,上料台10,安装底板11,导向杆12,放料板13,限位板14,驱动轴15,电机16,光电传感器17,限位杆18,吸附组件20,固定板21,长槽孔22,紧固螺栓23,气动吸盘24,输送机构30,前台板31,后台板32,钢片33,限位片34,滑板35,托箱架36,定位组件37,按压成箱机构40,折箱收拢模块41,压合组件42,一次折片按压机构50,横向气缸51,滑块52,转柄53,支架54,推动气缸55,转筒56,二次折片按压机构60,纵向气缸61,t型块62,滚轮架63,滚轮64,弯折片65,橡胶导向块66,斜部67,升降气缸70,直线模组80,后推气缸371,插片372,阻尼块373,活动工位411,固定工位412,翻转气缸413,侧板414,压板421,动力气缸422,限位块4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箱纸片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其包括上料台10;位于上料台10上侧的吸附组件20;输送机构30;位于输送机构30上侧且靠近上料台10一端的按压成箱机构40;以及相邻按压成箱机构40且沿输送机构30依次设置的一次折片按压机构50与二次折片按压机构60。

需要了解的是,折箱纸片形状为市面上普遍规格,其形状如图2所示,上料台10堆叠折箱纸片,由吸附组件20吸附至按压成箱机构40,在按压成箱机构40内按压收拢成箱状,并通过输送机构30依次输送至一次折片按压机构50,对于折箱纸片的左右两端折叠,即折片1与折片2的折叠,然后输送至二次折片按压机构60,对于折箱纸片的后端折叠,即折片3与折片4的折叠。

请参考图3与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台与吸附组件安装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如图所示,上料台10包括安装底板11;穿设于安装底板11四周的导向杆12,导向杆12上端支撑放料板13,下端连接限位板14;连接放料板13与限位板14且穿设安装底板11的驱动轴15,驱动轴15通过电机16驱动在安装底板11上升降;其中,放料板13堆叠折箱纸片,在放料板13一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折箱纸片的限位杆1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安装底板11设置在机架的台面,通过轴承座穿设安装四个导向杆12,用以在导向杆12的两端分别安装放料板13与限位板14,同时利用电机16驱动升降的驱动轴15连接两者,借以驱动堆叠的折箱纸片升降,便于投料。此外,底部的限位板14也具有限位功能,过载保护。

在放料板13的一侧通过立柱支撑直线模组80,能够驱动吸附组件20吸附折箱纸片移送至后道工序,方便实用。此外,直线模组80与吸附组件20之间也设置有升降气缸70,可以升降吸附组件20,行程转换。

详细而言,吸附组件20包括由升降气缸70驱动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具有对应折箱纸片的多个长槽孔22,长槽孔22通过紧固螺栓23固定气动吸盘24。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板21对应着折箱纸片的面积,具备多个固定气动吸盘24的长槽孔22,可以方便微调位置,避免使用圆孔过于单一的麻烦,提高了使用范围,满足了不同大小折箱纸片的需求。

此外,安装底板11设置有检测折箱纸片高度及堆叠厚度的光电传感器17,且光电传感器17与电机16电性连接。通过数控编码,可以反馈折箱纸片的层数,且自动控制放料板13升降,便于投料。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16通过减速器连接驱动轴15,降速的同时提高输出扭矩,同时也降低了负载的惯量。放料板13与限位板14镂空设置,具备减重孔,降低升降的能耗。

接下来,请继续参考图5与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立体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输送机构30包括通过支撑座前后安装的前台板31与后台板32,分别通过锥头螺钉固定于前台板31与后台板32上端相邻一侧的钢片33,钢片33外侧安装l型的限位片34;位于前台板31与后台板32之间的直线模组80;由直线模组80驱动的滑板35,滑板35安装有多组通过升降气缸70驱动的托箱架36,托箱架36承载按压成箱机构40按压后的折箱纸片;以及设置于前台板31且活动穿设限位片34至后台板32的定位组件37。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前台板31与后台板32前后间隔布置,中间用于布置输送的直线模组80,可以通过驱动位移的滑板35带动托箱架36承载折箱来回往复,实现输送的功能。而且托箱架36底部安装升降气缸70,升起折箱,避免底部与台板之间的摩擦,快速方便。

在前台板31与后台板32相邻的一侧还通过锥头螺钉固定平滑的钢片33,便于两台板之间承载折箱,降低摩擦,接触顺滑。同时,外侧还设有固定的l型的限位片34,在输送过程中方便导向。

定位组件37限位压合后的折箱,包括面向后台板32的后推气缸371;由后推气缸371驱动且位于两端的插片372,插片372活动穿设于限位片34,夹持折箱两端;以及由后推气缸371驱动且位于插片372之间的阻尼块373,阻尼块373活动穿设于限位片34,抵触折箱侧面。由此一来,折箱便能良好的限位在定位组件37的插片372之间,便于后续折箱的折叠及插格工作,方便实用。阻尼块373由橡胶制成,柔性接触,厚度为2cm,应用广泛。

托箱架36具有位于两端的限位板,限位板上端向外弯折,方便托送或者承接折箱,不会造成阻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接下来,请继续参考图7与图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成箱机构安装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箱收拢模块立体图。按压成箱机构40包括螺栓固定于前台板31与后台板32的折箱收拢模块41;及设置于折箱收拢模块41上端的压合组件42,压合组件42压合折箱纸片至折箱收拢模块41,并由折箱收拢模块41将折箱纸片合拢形成箱体,承载于托箱架36。

其中,折箱收拢模块41具有围拢的多个工位,且前后对称,包括位于一端且朝向托箱架36移动方向的活动工位411,及位于另外三端且围设于活动工位411的固定工位412,活动工位411通过翻转气缸413驱动翻转于限位片34上端,导通或隔断限位片34。活动工位411与固定工位412都由上端向外弯折的侧板414组成,其中下端成型折箱的底部,上端外扩,便于折箱的侧边向上收拢,避免纸片硬度接触,造成破损,另外操作方便。活动工位411通过翻转气缸413驱动翻转于限位片34上端,导通或隔断,将位于直线模组80输送方向一端的活动工位411由翻转气缸413驱动,能够在压合的时候成型折箱,压合完成之后,也能翻转向前后两侧,导通输送路线,由底部的托箱架36移动至下一道工序,高效快捷。

压合组件42包括对应折箱底部的压板421;驱动压板421升降的动力气缸422;以及设置于压板421上端的限位块423。动力气缸422由支架安装,底部设置对于折箱收拢模块41的压板421,压制吸附组件20输送过来的折箱纸片下降,收拢成箱体。此外,限位块423过载保护。

请参考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折片按压机构示意图。一次折片按压机构50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包括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后台板32的横向气缸51;由横向气缸51驱动的滑块52;固定于滑块52的转柄53,转柄53弯折,上端通过紧固螺栓锁紧于滑块52,下端枢接固定于支撑座的支架54;通过支架54安装于转柄53底部的推动气缸55,推动气缸55倾斜向下;以及由推动气缸55驱动的转筒56;其中转柄53弯折90°;当折箱一次折片按压时,横向气缸51向外驱动,使得转柄53向下摆动,停止之后由推动气缸55推动转筒56前进,完成一次折片按压,即图2的折片1与折片2。

详细而言,收拢之后的折箱四周翘起,即折片1连着折片2都是翘起直立,在输送定位之后,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一次折片按压机构共同操作。首先,横向气缸51向外驱动,使得转柄53向下摆动,利用支架54翻折折片2,最终使得折片2前端朝下,与折片1的夹角成为锐角,然后停止,然后由推动气缸55推动转筒56前进,将折片2推抵至折片1,完成两个折片的按压重叠,最终复位,由输送机构30输送至下道工序。两相配合,使得折箱的侧边折叠,避免了人工翻叠按压,效率低下的麻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前后工序衔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转柄53弯折90°,类似于曲柄连杆,用于将横向气缸51的横向运动转换为翻转运动,方便快捷,弯折90°能够相对增大有效的翻转行程,节省安装的空间。

转筒56由橡胶制成,质地柔软,推抵折叠纸箱柔和,不会破坏纸箱表面,而且在折叠的时候,来回滚动,降低摩擦,实用性强。

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折片按压机构示意图。二次折片按压机构60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组,包括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后台板32的纵向气缸61;由纵向气缸61驱动的t型块62;安装于t型块62的升降气缸70;由升降气缸70驱动升降的滚轮架63,滚轮架63间隔套设两个滚轮64并通过螺母锁紧;以及螺栓固定于t型块62内侧的弯折片65,弯折片65具有向下弯折90°的延伸部,延伸部具有长槽孔,长槽孔通过螺栓固定橡胶导向块66,橡胶导向块66前端具有超出滚轮64的斜部67,斜部67向后下倾斜,且端部倒圆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折箱纸片经过一次折片按压机构50折叠之后,输送到二次折片按压机构60,对于折片3与折片4实现折叠工作。详细而言,折箱在输送机构30定位夹紧后,通过纵向气缸61推动滚轮架63,翻转折片4,使得折片4趋近于折片3,然后在由升降气缸70驱动滚轮架63下降,利用两个滚轮64垂直压抵折片4,贴合至折片3,完成两个折片的折叠按压工作,最终复位输送而出。由此一来,避免了人工折叠效率低下的麻烦,自动进行,输送衔接快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施力均匀,滚轮64滑动接触,减小摩擦,不会破坏折箱表面。

在左右两组的t型块30内侧还加装向下弯折90°的弯折片,用以螺栓固定压抵折片2的橡胶导向块80,避免两组滚轮架50相隔较远,影响折片折叠的表面平行度,施力更为均匀。而且长槽孔固定,可以上下微调高度,灵活调整。橡胶导向块66前端倾斜向下,使得斜部67良好贴合折片4,起到导向效果,方便压合折叠。

此外,斜部67上下两端倒圆角,接触圆滑,保护折箱表面。t型块62设有加强筋,加强稳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通过上料台10堆叠折箱纸片,由吸附组件20吸附至按压成箱机构40,在按压成箱机构40内按压收拢成箱状,并通过输送机构30依次输送至一次折片按压机构50,对于折箱纸片的左右两端折叠,然后输送至二次折片按压机构60,对于折箱纸片的后端折叠,实现自动化加工,避免以往人工折叠,效率低下的麻烦。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