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6401发布日期:2020-04-21 18:3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纱线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纱线生产过程中,细纱机生产一段时间会存在拉力偏差,有时会出现断丝,有时会出现纱线松动,有时会出现纱线缠绕机器的现象,当纱线出现这类情况会影响整个车间的生产效率,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车间内的机器往往需要定期调试,调试过程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纱线补偿装置。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纱线补偿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内滑动设有多个收紧组件,相邻收紧组件收紧方向相反,壳体上设有两个用于纱线穿过的通孔,壳体上设有一个盖板;

调节组件:设于壳体外侧壁,用于调节所述收紧组件的收紧力度。

优选地,收紧组件包括设于壳体内的支架、设于支架两侧且垂直延伸至壳体外侧壁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与支架绞连的滚轮、设于第一导柱上的第一限位部、设于第二导柱上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设于第一限位部与壳体侧壁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及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于壳体外侧。

优选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弹簧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的升降台、延伸至壳体内部的螺纹部以及设于升降台与壳体侧壁之间的螺母,螺母与螺纹部配合。

优选地,壳体外侧壁固定有信号组件,信号组件包括设于第二限位部与壳体外侧壁之间的第一接触开关、固定于第一接触开关上且延伸至壳体内腔的第三导柱、设于第一接触开关与壳体外侧之间的第二弹簧、设于第三导柱上且位于壳体内部的定位部、设于壳体外部与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二接触开关、设于壳体外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的第三接触开关、固定于所述壳体外侧壁的信号灯,第二接触开关通过第一固定架与壳体外侧壁固定,第三接触开关通过第二固定架与壳体外侧壁固定。

优选地,滚轮与纱线接触面设有一层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两个相邻收紧组件之间的收紧方向相反,使纱线两个方向受力,减小纱线在传送过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同时收紧组件配合信号组件对纱线加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减小机器工作一段时间会存在生产偏差导致对纱线补偿拉力过大带来的断丝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减小断丝带来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损耗。

2、通过调节组件通过控制第一弹簧的总长控制弹簧的弹力,从而匹配生产过程中机器存在的偏差,减小机器的维修次数,减小人力的输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纱线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纱线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纱线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纱线补偿装置电器件运行原理图。

图中数字说明

1、壳体2、通孔3、盖板4、支架5、第一导柱6、滚轮7、第一限位部8、第二限位部9、第一弹簧10、升降台11、螺纹部12、螺母13、第一接触开关14、第三导柱15、第二接触开关16、第二弹簧17、定位部18、第三接触开关19、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21、信号灯22、红灯23、黄灯24、蓝灯、25。第二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纱线补偿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一个盖板3,盖板3通过螺钉与壳体1固定连接,盖板3对壳体1进行密封,减小灰尘对纱线补偿器使用寿命的影响,壳体1上设有两个用于纱线穿过的通孔2。壳体1内滑动设有至少两个收紧组件,相邻收紧组件收紧方向相反。收紧组件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支架4、设于支架4两侧且垂直延伸至壳体1外侧壁的第一导柱5和第二导柱25,第一导柱5以及第二导柱25与支架4都为螺纹连接、设于第一导柱5上的第一限位部7、设于第二导柱25上设有第二限位部8以及设于第一限位部7与壳体1侧壁之间的第一弹簧9、与支架4铰链的滚轮6。滚轮6上设有一圈圆弧凹槽,圆弧凹槽与纱线接触,圆弧凹槽上设有一圈包胶,包胶减小在传送过程中出现纱线磨损的现象。

如图2至图3所示,当遇到不同纱线需要不同的拉力补偿时需要通过调节组件改变第一弹簧9的弹力。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弹簧9与壳体1外侧壁之间的升降台10、延伸至壳体1内部的螺纹部11以及设于升降台10与壳体1侧壁之间的螺母12,螺母12与螺纹部11配合控制升降台10与壳体1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调节第一弹簧9的弹力。

如图1至图2所示,当纱线在传送过程中出现断丝、拉力不够等情况时,需要通过信号组件显示壳体1内纱线收紧情况,信号组件固定于壳体1外侧壁。信号组件包括设于第二限位部8与壳体1外侧壁之间的第一接触开关13、固定于第一接触开关13上且延伸至壳体1内腔的第三导柱14、设于第一接触开关13与壳体1外侧壁之间的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带动第一接触开关13复位、设于第三导柱14上且位于壳体1内部的定位部17,定位部17减小第三导柱14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脱落的风险、设于壳体1外部与第一限位部7配合的第二接触开关15、设于壳体1外部与第二限位部8配合的第三接触开关18、固定于壳体1外侧壁的信号灯21。第二接触开关15通过第一固定架19与壳体1外侧壁固定,第三接触开关18通过第二固定架20与壳体1外侧壁固定。如图2至图3所示,信号灯21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为蓝灯部24、黄灯部23以及红灯部22。当第二限位部8与第一接触开关13接触时,黄灯部23亮起,表示纱线的补偿拉力过小,需要通过调节组件调节纱线的补偿拉力。当第一限位部7与第二接触开关15接触时,红灯部22亮起,此时纱线出现断丝或纱线补偿拉力非常小,需要重新调试纱线机。当第二限位部8与第三接触开关18接触时,蓝灯部24亮起,此时的纱线补偿拉力过大,随时会出现断丝的现象,需要及时调整调节组件。第一接触开关13、第二接触开关15以及第三接触开关18均为常开状态。

如图1至图4所示,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打开盖板3,将纱线穿过通孔2依次穿过支架4上铰链的滚轮6,最后从另外一个通孔2穿出,将穿出的纱线与加工机器相连,通过调节组件控制对纱线的补偿拉力,打开纱线加工机器。

纱线运输过程中随时观察信号灯21的情况,当黄灯部23亮起时,知道第二限位部8与第一接触开关13接触,此时纱线的补偿拉力过小,需要通过调节组件调节纱线的补偿拉力。当红灯部22亮起时,我们知道第一限位部7与第二接触开关15接触,此时出现纱线断丝或纱线补偿拉力非常小,需要拆开盖板3对壳体1内腔进行检查。当蓝灯部24亮起时,我们知道第二限位部8与第三接触开关18接触,此时纱线补偿拉力过大,随时会出现断丝的现象,需要及时调整调节组件。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