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耐冲击性压层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88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耐冲击性压层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改良的耐冲击性压层物,更特定而言,本发明是关于此类具有多个层面或层板且包括一层有控制好分子量的聚碳酸酯的压层物。当这些压层物承受到冲击时,其具有耐散裂性,耐裂化性或其它抗聚碳酸酯表面衰退特性。
目前已知悉有供结构性项目,如窗户、挡风玻璃、及利用聚碳酸酯、共聚酯聚碳酸酯、或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和具有树脂状内层作为结构元件的类似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类似物用的安全性釉料或耐穿透性釉料。由玻璃及多种塑料构成的透明的耐震动及耐穿透的压层物也已为人熟知。此类压层物早先的造型,例如揭示于美国专利2,991,209,为含有硬树脂状物质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板与玻璃层板,同时比玻璃单独时有更好的耐震动性及耐穿透性。此技术的改良已导引出具有较多层数或折数的压层物,及减低了的玻璃含量和增加的耐震动树脂含量。已知的压层物,即此技术的范例,利用玻璃或相当硬的固态树脂状物质作为接收冲击或震动层,并使用一聚碳酸酯层作为朝着被保护人的夹层的背面层、内层或下游层。
在安全性上釉压层物中,聚碳酸酯树脂已变成通用的耐震动树脂。美国专利3,624,238揭示出使用聚碳酸酯层板作为对称的及突出的耐穿透构造物的中间层。美国专利3,666,614揭示了使用作为电动车辆的结构性挡风玻璃的压层组合物。玻璃-聚碳酸酯树脂压层物揭示于美国专利3,666,614中,该玻璃及聚碳酸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密封或接合在一起。在美国专利3,520,768中,揭示有利用一薄层聚碳酸酯箔分散于玻璃片之间作为粘合物质的相当厚的玻璃压层物。这些压层组合物为玻璃-聚碳酸酯压层物,举例,有具一面向上的玻璃压层物及一用乙烯-醋酸乙烯酯粘合剂中间层接合的背面压层物的两层压层物。视情况需要,可使用一底漆以增加压层物的粘附性,同时也可将一耐磨损性涂层涂布至聚碳酸酯层板的外表面上。美国专利4,328,277揭示出一安全性上釉压层物,其具有一粘合剂物质如聚二有机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及一与冲击或震动方向相反的有控制好厚度的背面层耐磨损性聚碳酸酯。美国专利4,647,493揭示了一种较佳地具有至少一个丙烯酸聚合物层板、一玻璃或固态树脂状物质如聚碳酸酯的层板,及至少一个聚二有机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聚物粘合剂中间层的安全性上釉压层物。美国专利4,647,493又进一步地揭示出拥有多个内层及上面层的耐震动及耐穿透的热塑性压层物;与冲击方向相反的背面层聚碳酸酯层板的厚度可随多个相容的粘合剂中间层及一个玻璃内层板而变化。美国专利4,861,666揭示一种在玻璃及聚碳酸酯之间,从正面接收冲击的玻璃层至耐散裂及有控制好厚度的聚碳酸酯背面层板交替地用多个粘合剂中间层接合的非对称安全性上釉压层物。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已知的压层物为将自熟化、耐化学性聚氨基甲酸酯薄膜或薄层粘附至玻璃上,举例如美国专利3,979,548。而且,在美国专利4,027,072中,也知悉有些压层物为包含聚碳酸酯及玻璃与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更特定而言,本文以下都称为粘合剂),玻璃层及聚碳酸酯层的各种组合,且其中在此类压层物至少一个外表面或两边外表面上使用一紫外线、耐磨损性硬涂层。这些后来提及的压层物特别地使用于结构性项目上,如防弹玻璃、挡风玻璃、窗子及供防毒面具用的透明物以及其类似物。在建筑某些此类压层物时,通常为利用玻璃或相当硬的固态树脂状物作为接收冲击震动层,同时并使用聚碳酸酯作为背面层或内层或下游层或朝向受保护人或标的物的层。
在那些使用聚碳酸酯作为压层物的层板的例子中,由于聚碳酸酯具有相当柔软度,所以常特别要在其暴露的表面以一小于2密耳厚,较佳地是约0.05至1密耳厚的耐磨损性或耐刮伤性透明保全层保护。最小的厚度仅受限于应用技术及该耐磨损性所需的耐久性。可接受的最大涂层厚度为该耐磨损性处理面的相对脆性的函数。内表面也可如此涂覆以避免在闲置期间及其类似情况下受到损伤。一般而言,此类耐磨损都已为人熟知,其可为金属氧化物;改性的三聚氰胺;可经紫外线硬化的有机物如丙烯酸酯单体或这些单体与经丙烯酸酯改性的聚合物树脂的混合物;无机玻璃如二氧化硅或氧化铝;聚氨基甲酸酯;填充或未填充的硅酮树脂及具有再熟化有机基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硅酮树脂;聚酰胺酯树脂;以及经离子束沉积的碳,所以这些物质是比该被保护的聚碳酸酯下面层更硬且更具脆性。这些已广泛应用于保护聚碳酸酯上釉压层物的硬涂层为那些以胶质二氧化硅涂料为基础的涂层,且可在美国专利4,239,798;4,243,7209;4,298,632;及4,308,317中所揭示内容为例证。通常,底漆是需要的,以便确保在耐磨损性硬涂层及下层基材之间有良好的粘附力。
然而,发现现在利用相当脆性硬涂层配合聚碳酸酯的耐冲击震动性压层物中,该具有相当脆性的物质在冲击下会裂化,而使聚碳酸酯层,特别是最后面的聚碳酸酯层散裂,进而损害到在压层物后面受暴露的标的物。此一散裂会发生,是由于聚碳酸酯的所谓的“切口敏感”特性所致。因此,在此类压层物中若外罩脆性层破裂时,破碎线将传导至聚碳酸酯并充当为“临界”切口而使聚碳酸酯无法达成此正常耐冲击性物质典型的些微能量吸收的脆性情况。
此缺点可由提供一利用聚碳酸酯覆在具特殊厚度的相对更具脆性物质上面的耐冲击震动性压层物而克服,因此可得到展现了减少切口敏感度的压层物,由此使它们从实务观点来看更有效用。
然而,须注意的是,纵使这些已知的压层物可用于许多领域中,例如上文提及的,而且它们也具有优异的耐穿透及耐散裂性以及相当轻的重量,且在宽度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清澈度、强度及完整性但是仍然还有某些缺点。例如,这些已知的压层物相当厚,且在延长使用后常常会变成不对称性的玻璃/聚碳酸酯压层物,特别地会显现出肿胀、应力裂化、甚至会层离。再者,在这些使用聚碳酸酯的压层物中,一般都需要粘合剂中间层以使聚碳酸酯与玻璃或其它结构性物质接合起来。然而该所用的中间层或粘合剂对聚碳酸酯而言常表现出低粘附力,或彼此并不相容,因此会引起层离、浊雾及应力裂化。
因此,需要一可展现优异耐穿透及散裂性,同时相当薄且质轻,并且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清澈度、强度及完整性,同样地又可提供耐磨耗性,抗化学性及耐穿透性的改良的耐冲击及震动性压层物;本发明是为提供此类物或压层物。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包含多个层板且包括一层有控制好分子量的聚碳酸酯的耐冲击震动性压层物,其中该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受到控制以便提供较佳的力量侵入性能。经由控制聚碳酸酯的分子量,意想不到地发现,耐冲击性可在一定的薄板厚度下增进,或者相反地,为了一定的性能可将薄板厚度减小,因此,本发明为提供一种包含多个层板且包括一聚碳酸酯的耐冲击及耐震动性压层物;其中该聚碳酸酯具有约31,500以上的分子量,此压层物可进一步包含一耐磨损性涂层在外表面上并可进一步包含一玻璃层。适用于本发明的压层物的聚碳酸酯可额外地具有范围在约0.6至约4.5克/10分钟的熔化流量。因此本发明为提供一包含多个层板且包括一聚碳酸酯层的耐冲击及耐震动性压层物,其中该聚碳酸酯具有约31,500以上的分子量,由此可增进如ASTM试验F-1233所测量的压层物的力量侵入性能;同时本发明也进一步提供一种包含多个层板且包括一聚碳酸酯的耐冲击及耐震动性压层物,其中该聚碳酸酯具有约31,500以上的分子量,由此可增进.H.P.White试验TP/0500.01所测量的压层物的力量侵入性能。
根据本发明,是提供包含多个层板且包括一层控制好分子量的聚碳酸酯的耐冲击震动性压层物。用于每一层面的各特定物质层可层层往上铺设以形成压层物,此类压层物可以薄板形式使用,并可将用于每一层面的各特定物质层往上铺设好以形成压层物。
在讨论聚碳酸酯的范围时,须注意到多种类的类似物都可用于本发明的压层物中,此类聚碳酸酯包括,但并不限制于那些揭示于美国专利案号3,161,615号;3,220,973号;3,312,659号;3,312,660号;3,31 3,777号;3,666,613号;及3,189,662号中的那些物质,最后提及的专利也揭示出与聚硅氧烷配合的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它们在压层物中的用途揭示于美国专利4,027,072中,所有这些专利的揭示内容将并入本文供参考。本发明的压层物要求聚碳酸酯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超过约31,500,更佳地超过32,000,最佳地超过约32,500。此含有聚碳酸酯的层面的分子量较显著地高于35,000,然而,当分子量增加时,热塑性处理的困难也会增加。所以,将这些较高分子量树脂处理成可用于本发明实务中的薄板、薄膜或模塑成形物件的能力将易受限于和处理设备有关的化学与物理问题,例如熔化时的热降解作用及处理和较高分子量树脂有关联的较高粘度树脂的能力。因此就要指望高级的处理技术以及稳定剂技术以使较高分子量树脂的使用简单化。目前的技术似乎较佳地限制在最大分子量为55,000,而为了更简易的加工处理,此最大值降低至约47,000。
上文定义的分子量是指由凝胶渗透层析法(GPC)测量并以已知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标准物(其分子量已用其它测量分子量正确方法测得)校正所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此与以聚苯乙烯标准物为基础的一般性GPC相反,若是在聚碳酸酯聚合物的情况中此种一般性测量法就会因一随着二至三倍真实重量平均分子量变化的因子而弄错。欲用于本发明压层物中的树脂的另一定义特征是一已知为熔化流量(特别是如ASTM试验号码D1238在300℃下用1.2公斤操作所定义)的性质。适用于本发明压层物的聚碳酸酯具有范围在0.6至4.5克/10分钟,更佳地0.9至4.5克/10分钟,最佳地约1.0至4.5克/10分钟的熔化流量。
一般而言,压层物各层必须以某一合适方式互相结合。这些粘合剂层都是中间层且可为任何此技术中已知的合适粘合剂中间层。这些粘合剂中间层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乙烯三聚物、环氧衍生物、聚氨基甲酸酯、硅酮、丙烯酸系化合物及乙烯丙烯酸。较佳地此粘合剂中间层的厚度为从5密耳至约60密耳,然而此厚度将视所选择欲结合的物质及使用时所期望的严酷性而变化。该与任何聚碳酸酯或折接触的中间层不仅必须提供良好粘附力,同时在聚碳酸酯不受保护下也必须能与敏感的未受保护的聚碳酸酯树脂(特别是指其增塑剂含量)呈化学性相容。供与聚碳酸酯层板接触的较佳的中间层为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其典型地是不含任何增塑剂。
上述嵌段共聚物的实例是General Electric LR-3320。此物质的比重为1.12,抗张强度为2500至3900psi(磅/平方英寸),延伸率为230至430,撕裂强度(Die C)为230-430lb/in(磅/英寸),脆性温度在-76°F以下,而热挠曲温度(在66psi负荷量下10密耳)为160°F。
另一此类嵌段共聚物,特别是General Electric LR-5630,其具有1.07的比重,抗张强度为2200至2500psi,而延伸率为500-700%,撕裂强度(Die C)为200lb/in,并且其脆性温度是在76°F以下,而热挠曲温度(66psi)为130°F。
虽然上文美国专利3,189,662已揭示出上述嵌段共聚物用作为各零件与压层物的结合物质,并可用于粘合剂配方中;但意外地发现到,当此类物质以薄板形态使用,并多样化地与其它物质如聚碳酸酯、其它树脂及玻璃层层铺设成压层物时,不仅可提供优异的粘附特性,事实上还可提高压层物结构;在相当宽广的温度范围内也可提供增进的强度及耐久性。这些物理特性,连同在此宽度温度范围下有利的耐侯性及光学清澈度使它们特别可用于所谓的安全性上釉应用(此应用中需要耐穿透性及耐散裂性)。当然,须明了的是,虽然在许多案例中需要有光学清澈度并且不要有颜色,但若需要的话,可将压层物中的一层或多层染色或着色以便提供光遮散性及其类似性质。同时也须了解的是,若有指示也可使用光稳定剂及热稳定剂。
在制造本发明的压层物时,多种其它物质都可使用作为前面层或冲击震动接受层,或者也可作为替代性内部层板。此类其它物质包括固态树脂状物质、玻璃、及固态结构性物质。在这些当中,较佳的树脂状物质为衍生自种来源于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其类似物的已知单体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其包括但并不受限于甲酯、乙酯、异丙酯、丁酯、叔丁酯及2-乙基己酯。更佳的丙烯酸酯聚合物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固态结构性物质包括木材、陶瓷、金属、金属陶瓷及其类似物。再者,在制造本发明压层物时任何用于所谓安全性应用的一般形态玻璃可与其它材料配合使用,其包括热强化玻璃或回火玻璃、以及通用的未回火玻璃。
可用于本发明的压层物中的固态树脂状物质包括以丙烯腈、丁二烯及苯乙烯的组合物为基的ABS塑料;缩醛均聚物;由三噁烷与环氧乙烯聚合物所产生的缩醛共聚物;包括聚丙烯酸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丙烯酸系化合物;经橡胶改性的丙烯酸系化合物;环氧树脂;尼龙,例如那些由二胺及二酸所制备者及那从胺基酸或胺基酸衍生物中制备者;酚醛树脂;聚碳酸酯;以氧化苯为基的树脂,如聚苯醚及聚苯醚与苯乙烯树脂的掺合物;聚芳基醚,聚酯、聚乙烯;聚苯硫醚;聚丙烯;聚砜;聚氨基甲酸酯;硅酮;乙烯聚合物如乙烯基醋酸乙酯;导电性塑料;以及有次序的芳族共聚物及其类似物。在制造本发明的压层物时这些固态树脂状物质可被制成薄片并使用作为其它额外材料,除了早先述及的聚碳酸酯的外还可包括在美国专利3,622,440中所揭示的物质,此专利将并入本文供参考。
本文中所提及的没有进一步说明或指示的有控制好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层指双苯酚-A或2,2-双(4-羟基苯酚)-丙烷。聚碳酸酯主要由两个方法中之一制造。第一个方法即是所谓的光气衍生物与二羟基苯酚的界面聚合反应,若需要聚合物有分枝,可使用多羟基苯酚。第二个方法是所谓的熔化聚合反应,其基本上为碳酸酯与二羟基苯酚的酯基转移反应。在此二个方法中利用一羟基苯酚作为链终止剂来调节该所需的聚酯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因此,存在于聚合物反应器内的单羟基链终止剂的摩尔比例(相对于该欲组合的聚合物中重复单元的摩尔量)将可控制该所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此反应也曾用来降低此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其为在额外的链终止分子存在下由聚合物进行酯基转移。
若需要的话,也可使用粘合促进底漆,此类物质已为人熟知,且包括有乙烯基烷氧基硅烷、胺基烷氧基硅烷、烷氧基硅烷、甲硅烷基过氧化物及胺基烷基烷氧基硅烷。这些物质揭示于早先提及的美国专利3,666,614中及其它处。
虽然本发明对压层物的厚度及大小并无限制,或者对用于其制备的层面数目并无限制,但本发明的特征是该类压层物含有尽可能小的层板数,以便提供薄的、强韧的压层物,且仍能展现目前已知的相当厚的类似形态压层物的所有优点。在此关连中须注意的是,在最简单的形式中,本发明含有一层可被压层或涂覆的有控制好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此实例中,较佳地为使用一耐磨损性涂层。
在那些使用聚碳酸酯作为压层物中的之一层面的例子中,由于其具有相当的柔软度,所以通常会特别在其暴露的表面上用一小于2密耳厚,较佳地为约0.05至1密耳厚的耐磨损或耐刮损性透明保护层来保护。最小厚度仅受应用技术及所需的耐磨损性涂层的耐久性限制。最大的可接受涂层厚度为耐磨损性涂层面的相对脆性的函数。内表面也可依此涂覆以预防在层面铺设或其类似情况期间受到磨损。一般而言,此类已知耐磨损性层可为金属氧化物;经改性的三聚氰胺;紫外线可硬化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酸化的单体或这些单体与经丙烯酸酯改性的聚合物树脂的混合物;无机玻璃如二氧化硅或氧化铝;聚氨基甲酸酯;已填充或未填充的硅酮树脂及带有再熟化基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硅酮树脂;聚酰胺酯树脂,以及经离子束沉积的碳;所有这些物质都比受保护的聚碳酸酯下面层更硬且更脆。此硬涂层可为数个此技术中已知中的任何一个。美国专利4,478,876揭示出一用耐磨耗性硅酮硬涂层来涂覆固态基材如聚碳酸酯、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及聚酰胺的方法。美国专利3,707,397揭示了供聚碳酸酯用的有机聚硅氧烷硬涂层。美国专利3,843,390揭示聚酯三聚氰胺及丙烯酸系三聚氰胺硬涂层。美国专利2,332,461则揭示了烯丙基树脂硬涂层。目前最可能广泛地用来保护聚碳酸酯上釉层板的硬涂层为那些以胶质二氧化硅涂料为基的硬涂层,且可以美国专利4,239,798;4,243,720;4,298,632;及4,308,318中揭示内容作为例证。经常性地,还需要一底漆以确使在耐磨损性硬涂层与下面层基材之间有良好的粘附力。
底漆为一此技术中已知的组份,其可使硬涂层与该允许有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基材结合在一起。在那些硬涂层与基材之间其热膨胀系数并无法配合的例子中,视情况所选的底漆就变得很需要,因为该底漆可在两层面之间增进粘附力。此类底漆揭示于下列美国专利的揭示内容中4,313,979;4,395,463;4,477,499及4,559,271。新近地,美国专利5,041,313关于一种制造硅酮硬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底漆组合物的方法,用该底漆及硬涂层则可涂布于芳族热塑性基材上。聚碳酸酯为一芳族热塑性塑料。
若硬涂层与基材间的热膨胀系数能充分良好地配合时,就较不需要底漆。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该视情况需要的底漆的判据在于基材与硬涂层之间是否存在有足够的粘附力而不需要底漆即能确保良好的粘着。相同的考虑也可应用在硬涂层与任一视需要的底漆上。
当玻璃为压层物的基材或组份时,玻璃与其它层如底漆及/或硬涂层及基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能否配合就变成更显著的考虑因素。应注意的是,若压层物含有聚碳酸酯时,就应将紫外线稳定剂加入于硬涂层及视需要的底漆的任一个中或二者之中。
将表面薄膜粘附到基材或核心压层物上的方法可利用敏压性粘合剂。合适的敏压性粘合剂为数个此技术中所熟知者中之一。以丙烯酸系为基的敏压性粘合剂揭示于美国专利RE 24,906;3,558,574;3,535,293;及3,299,010中。以硅酮为基的敏压性粘合剂则揭示于美国专利2,857,356;2,736,721;及2,814,601中。美国专利4,370,358揭示一可使敏压性粘合剂熟化的紫外线可熟化硅酮。美国专利4,791,163揭示一含有机敏压性粘合剂及以硅酮为基的敏压性粘合剂的水性乳液。新近地,美国专利5,190,827也揭示了一可使敏压性粘合剂组合物熟化的无溶剂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在这些相关连中,须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压层物可制得更薄,同时还能展现有利的特性如耐冲击性,以便能轻易地适用于标准尺寸的玻璃框内;例如,用在建筑应用上的13/16"玻璃框。再者,当实施例的压层物中较佳物质是聚碳酸酯,其它物质可额外地提供特定压层物需要的厚度,例如,其它物质(如玻璃或丙烯酸酯塑料)的层板厚度、粘合剂(如嵌段共聚物中间层)的厚度都是贡献者。然而此类物质应以可提供至少足以进行其功能的量使用,该组份薄板或薄膜的实际厚度可广泛变化。
聚碳酸酯或聚硅氧烷、玻璃或其它固态结构性物质及固态树脂状物质可以任何组成方式使用。当使用额外的聚碳酸酯层板时,则只要至少一层有控制分子量层板的聚碳酸酯存在,并且较佳地有一聚硅氧烷-聚碳酸酯作为中间层。
因此,举例说明,压层物可包含一硬涂层作为涂膜、聚碳酸酯层、聚硅氧烷-聚碳酸酯中间层,及可为单折层的另一合适薄膜的其它物质层、固态树脂状物质或具有视需要的紫外线,耐磨损硬涂层或薄膜的固态结构性物质。另一方面,须明了的是其它物质层可为多折层的合适上釉层板、固态树脂状物质、具有一视需要的紫外线,耐磨损性硬涂层或薄膜的固态结构性物质,在此实例中,任何二或多个上述提及的组份都可以多折层存在而作为独立各折层。耐磨损性硬薄膜或涂层较佳地出现在压层物的外侧板层将承受紫外线如太阳光的情况中。本发明的较佳的压层物为那些具有一或多层控制好分子量且较佳地具有聚硅氧烷-聚碳酸酯排列在聚碳酸酯层之间的压层物。
具有聚硅氧烷-聚碳酸酯中间层排列在有控制好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层间的压层物可依序地装备外侧板及内侧板涂层;其包括了那些除外侧板涂层也装备紫外线保护用稳定剂的具有相同排列层的压层物,以及那些具有聚硅氧烷-聚碳酸酯中间层排列在各层之间且一涂覆着硬涂层的内侧板聚碳酸酯折层外也有一玻璃外板层的压层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是,此压层物最佳地由最小层数制得,一般而言,其每一层都相当薄,因而可提供整体上大大地减少了厚度且同时在外侧层板承受冲击时仍可提供优异的耐穿透衰弱性及耐散裂性的压层物。
同时须了解且如早先提及的是,若需要的话本发明的压层物的冲击接受表面可涂覆一相当硬的耐磨损性涂层或是一聚氨基甲酸酯或其它可展缓物质的软涂层。
须进一步明了的是,本发明的压层物可与其它材料结合,例如纤维玻璃补强塑胶板、粒片板及可用作为墙壁、隔板或其它固态屏障及其类似物的类似板。
在制备本发明的压层物时,层板或层面是如所希望地层层铺设好,再使用压力及/或热或是经现场浇铸技巧结合。此结合可使用压力机、压热器、滚轮、真空袋及所有此技术中已知的此类装置来完成。
本发明的压层物相对于各种结构性及粘合剂组份层板可为对称或非对称性。再者,本发明所提供的改良是,由增加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以使聚碳酸酯的厚度减少,但在耐震动及耐穿透试验上仍能达到相同性能。若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增加,且聚碳酸酯层板的厚度仍保持不变(相对于早先技术的层板)时,该利用高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所制造的安全性上釉压层物的性能,在力量侵入试验上与具有低分子量聚碳酸酯树脂的相同压层物比较时就会有所增进。
本文中所列举的所有美国专利都将并入本文中供参考;并且将特别述及对称及不对称性压层物、具有粘合剂中间层的压层物、耐磨损性涂覆,各种稳定剂及揭示于并入本文的参考文中的压层物制造方法或组合方法。
实验为了更完整地解说本发明,将以下列实施例述说。须明了的是,这些实施例仅是解说性,并不能推定为本发明将会限制在本文上述的特定具体实施例上。在这些实施例中,除非个别方面有指示,否则所有份数及百分比皆表示为重量比。
表1聚碳酸酯树脂分子量对依此制得的压层物的力量侵入性能的比较压层物树脂分析 薄板分析力量侵结构 熔化流量 熔化流量入试验MW/MNMW/MN ASTMH.P.
g/10min g/10min 白色对照组MPC5005.94 28.3/9.2II/15MPC5005.60 II/15MPC5005.94 28.3/9.2 7.49** 29.3/8.9*III/20I/14/29.5/7.9**MPC5005.94 28.3/9.2 7.49** 29.3/8.9III/19I/1429.5/7.9**发明组MPC5003.22 32.1/14.6 3.92* 33.2/19.5* III/193.97** 32.5/13.3**MPC5003.22 32.1/14.6 3.92* 33.2/19.5 IV/273.97** 32.5/13.3**MPC5003.22 32.1/14.6 3.92* 33.2/19.5* III/19 II/203.97** 32.5/13.3**MPC5003.22 32.1/14.6 3.92* 33.2/19.5 III/20 II/173.97** 32.5/13.3**
表1(续)聚碳酸酯树脂分子量对依此制得的压层物的力量侵入性能的比较压层物树脂分析 薄板分析力量侵结构 熔化流量 熔化流量入试验MW/MN MW/MN ASTMH.P.
g/10min g/10min白色MPC5003.22 32.1/14.6 4.07* 31.9/14.6* II/15 I/143.70** 32.0/14.6**MPC5003.22 32.1/14.6 4.07* 31.9/14.6 III/18 I/143.70** 32.0/14.6**表1注解1)MPC为一具有下列组态的对称性安全性上釉压层物硬涂层、底漆、1/8″聚碳酸酯薄板、粘合剂中间层、1/4″聚碳酸酯核心薄板、粘合剂中间层、1/8″聚碳酸酯薄板、及硬涂层。
2)力量侵入结果报告成ASTM试验编号F-1233和H.P.白色试验编号TP/0500.01中物体通行性能所通过的达成/最后步骤等级。
3)MW/MN为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重量平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间的分数关系以千为单位来表示。因此,31.7/13.0的MW/MN代表重量平均分子为31,700而数均分子量为13,000。该重量平均分子量以本发明说明中概述的GPC方法测得。
4)*表示1/8″外侧聚碳酸酯薄板的数据。
**表示1/4″核心聚碳酸酯薄板的数据。
表2聚碳酸酯树脂分子量对依此制得的压层物的力量侵入性能的比较压层物树脂分析 薄板分析力量侵结构 熔化流量 熔化流量入试验MW/MNMW/MN ASTM H.P.
g/10min g/10min白色对照组MPC3755.94 28.3/9.2 II/15I/14MPC3755.94 28.3/9.2 II/10I/12FE250 5.94 28.3/9.2 II/14I/14FE250 5.94 28.3/9.2 I/5 I/13发明组MPC3753.22 32.1/14.6 3.62 31.8/12.4 II/14I/14MPC3753.22 32.1/14.6 3.62 31.8/12.4 II/15I/14FE250 3.22 32.1/14.6 3.92 33.2/19.5 II/15I/13FE250 3.22 32.1/14.6 3.92 33.2/19.5 II/10I/11FE250 3.22 32.1/14.6 4.07 31.9/14.6 II/15I/14FE250 3.22 32.1/14.6 4.07 31.9/14.6 II/10I/14表2注解(相对于表1的注解)11)MPC375为一具有下列组态的对称性安全性上釉压层物硬涂层、底漆、3/16″聚碳酸酯薄板、粘合剂中间层、3/16″聚碳酸酯薄板、底漆、及硬涂层。
2)FE250为一在层面组态上除了聚碳酸酯层以1/8″厚取代3/16″厚之外,其余和MPC375相同的对称性安全性上釉压层物。
3)力量侵入结果报告成ASTM试验编号F-1233和H.P.白色试验编号TP/0500.01中物体通行性能所通过的达成/最后步骤等级。
4)MW/MN为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重量平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间的分数关系以千为单位来表示。因此,31.7/13.0的MW/MN代表重量平均分子为31,700而数均分子量为13,000。该重量平均分子量以本发明说明中概述的GPC方法测得。
观察表1及表2后,显示出利用较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会有使本发明压层物的力量侵入性能增进的趋势,此乃相对于使用具有较低分子量的商品化聚碳酸酯的相同压层物。这些结果的详细分析显示了数据有些散乱,然而,此一趋势似乎可相当确立,亦即若以较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取代较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且所有其它因子在实验尽可能地一致或不变时,就可达到较佳的力量侵入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耐冲击及耐震动性压层物,其包含多个层板并包括一聚碳酸酯层,其中该聚碳酸酯具有约31,500的分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压层物,其可进一步包含一耐磨损性涂层在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压层物,其可进一步包含一选自玻璃及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层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压层物,其中该聚碳酸酯可额外地具有范围在约0.6至约4.5克/10分钟的熔化流量。
5.一种耐冲击及耐震动性压层物,其包含多个层板并包括一聚碳酸酯层,其中该聚碳酸酯具有约32,000的分子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压层物,其中该聚碳酸酯额外地具有范围在约0.9至约4.5克/10分钟的熔化流量。
7.一种耐冲击及耐震动性压层物,其包含多个层板并包括一聚碳酸酯层,其中该聚碳酸酯具有约32,500的分子量。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压层物,其中该聚碳酸酯额外地具有范围在约1.0至约4.5克/10分钟的熔化流量。
9.一种耐冲击及耐震动性压层物,其包含多个层板且包括一聚碳酸酯层,其中该聚碳酸酯具有范围在约0.6至约4.5克/10分钟的熔化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压层物,该压层物可进一步包含一由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所组成的层板。
全文摘要
一种包含一具有重量平均分子量超过31,500的聚碳酸酯层的安全性上釉压层物,此压层物可提供改良的对抗力量侵入的耐冲击性。
文档编号B32B27/36GK1134357SQ951200
公开日1996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日
发明者尼尔斯·R·罗森奎斯特 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