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926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造纸设备造纸一般需要经过碎浆、磨浆、流浆、抄造、压榨、烘干及压光后才能制成纸张。其中,造纸机的添料系统一般由计量泵、高位箱,流浆箱、成型网、吸水箱和真空泵组成,工作时,化工原料不断由计量泵输送至高位箱,并与其中的纸浆混合,而高位箱中的纸浆则连续不断地进入到流浆箱中,再流到成型网上形成含水纤维层,在经过吸水箱时,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吸水箱产生负压,并将含水纤维中的水分吸走,剩余纤维层则成型为纸张并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
[0003]然而,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容易温度过高,因而容易出现老化现象,导致其寿命缩短,进而也严重影响了真空泵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主要解决添料系统工作时,其真空泵容易温度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包括计量泵,与该计量泵连接的高位箱,连接在该高位箱下方的流浆箱,通过传动装置设置在流浆箱出口的成型网,与成型网连接的吸水箱,以及与该吸水箱连接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设置在该泵体内部的转轴和转子,设置在泵体上端的进风口,设置在泵体下端的出风口,设置在泵体两侧的补风口,以及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冷却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为转动棍。
[0008]具体地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冷却盘管,以及设置在该冷却盘管上的翅片。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真空泵结构的改进,利用设置的冷却装置,很好地降低了真空泵的工作温度,确保其正常使用,并防止其老化,进而有效地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0013]1-计量泵,2-高位箱,3-流浆箱,4-成型网,5-传动装置,6_吸水箱,7_泵体,8_转轴,9-转子,10-进风口,11-出风口,12-补风口,13-冷却盘管,14-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计量泵1,与该计量泵I连接的高位箱2,连接在该高位箱2下方的流浆箱3,通过传动装置5设置在流浆箱3出口的成型网4,与成型网4连接的吸水箱6,以及与该吸水箱6连接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7,设置在该泵体内部的转轴8和转子9,设置在泵体7上端的进风口 10,设置在泵体7下端的出风口11,设置在泵体7两侧的补风口 12,以及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冷却装置。所述传动装置5为转动辊。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出风口 11处的冷却盘管13,以及设置在该冷却盘管13上的翅片14。
[0016]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化工原料不断由计量泵I输送至高位箱2,并与其中的纸浆混合,而高位箱2中的纸浆则连续不断地进入到流浆箱3中,再流到成型网4上形成含水纤维层,传动装置5带动成型网4移动,并在经过吸水箱6时,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吸水箱6产生负压,将含水纤维中的水分吸走,剩余纤维层则成型为纸张并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真空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置了冷却盘管13和翅片14,因此,可以在泵体7工作时及时降低其工作温度,从而很好地保护了真空泵。
【主权项】
1.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包括计量泵(I ),与该计量泵(I)连接的高位箱(2),连接在该高位箱(2 )下方的流浆箱(3 ),通过传动装置(5 )设置在流浆箱(3 )出口的成型网(4 ),与成型网(4)连接的吸水箱(6),以及与该吸水箱(6)连接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7),设置在该泵体内部的转轴(8)和转子(9),设置在泵体(7)上端的进风口(10),设置在泵体(7)下端的出风口(11),设置在泵体(7)两侧的补风口(12),以及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为转动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出风口( 11)处的冷却盘管(13),以及设置在该冷却盘管(13)上的翅片(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机的添料系统,解决添料系统工作时,其真空泵容易温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计量泵,与该计量泵连接的高位箱,连接在该高位箱下方的流浆箱,通过传动装置设置在流浆箱出口的成型网,与成型网连接的吸水箱,以及与该吸水箱连接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设置在该泵体内部的转轴和转子,设置在泵体上端的进风口,设置在泵体下端的出风口,设置在泵体两侧的补风口,以及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改进真空泵的结构,很好地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
【IPC分类】F04B23-04, D21H23-04, F04D29-58
【公开号】CN204417920
【申请号】CN201420793741
【发明人】洪晖旋
【申请人】石如剑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