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流式压力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9586阅读:2229来源:国知局
外流式压力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流式压力筛,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双层过滤筛网的外流式压力筛。
【背景技术】
[0002]在纸浆的筛选过程中,通过旋转的翼片对纸浆的退浆、吸浆作用,实现纸浆的过滤,透过过滤筛网的纸浆成为符合要求的良浆,良浆经管道导流而出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的压力筛只有一道筛网,压力筛位于翼片的外围,待过滤的纸浆处于翼片所在的空腔中,通过翼片的推力将纸浆挤入筛网的外侧,实现纸浆的过滤。
[0003]由于采用一道过滤筛网,不仅过滤效率较低,而且对于非工作面与纸浆之间的作用力始终在做无用功,造成能源浪费,不利于能源的节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外流式压力筛。
[0005]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包括桶体、外过滤筛和转筒,桶体的内部为空腔,转筒设置于桶体的内部空腔中,外过滤筛设置于转筒的外围并与其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筛,外过滤筛与桶体内部之间为外良浆腔,内过滤筛的内壁为内良浆腔,内过滤筛与外过滤筛之间为原浆腔;所述桶体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有与原浆腔相通的进浆口、杂质出口,桶体的底端设置有与外良浆腔和内良浆腔相通的良浆出口;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内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将纸浆推送透过外过滤筛、内过滤筛的翼片。
[0006]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所述转筒的上端贯穿于桶体的上表面,转筒的顶端固定有皮带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所述翼片的形状为前端宽、后端窄的蝌蚪形状,翼片的前端形成推浆面、后端形成吸浆面。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通过在转筒的外围、内围分别设置外过滤筛、内过滤筛,转筒的内表面上均固定有若干翼片,在转筒转动的过程中,依靠翼片的推力作用可将原浆腔中的纸浆推入外良浆腔和内良浆腔中;透过内、外过滤筛的良浆由良浆出口流出,不能透过过滤筛的杂质由杂质出口流出,实现了纸浆的净化和过滤作用。由于设置有两层过滤筛,不仅提高了纸浆的过滤效率,而且变原来的摩擦面为推浆面,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剖视图。
[0011 ]图中:1桶体,2外过滤筛,3内过滤筛,4转筒,5外良浆腔,6内良浆腔,7原浆腔,8进浆口,9杂质出口,10良浆出口,11翼片,12皮带轮,13推浆面,14吸浆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剖视图,所示的外流式压力筛由桶体1、外过滤筛2、内过滤筛3、转筒4、进浆口8、杂质出口9、良浆出口 10、翼片11以及皮带轮12组成,所示的桶体1固定于支架上,桶体1的内部为空腔,外过滤筛2、转筒4和内过滤筛3均设置于桶体1中,且均为圆柱筒形状,外过滤筛2位于转筒4的外围,内过滤筛3位于转筒4的内部,外过滤筛2、内过滤筛3和转筒4均同轴设置,所示转筒4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翼片11。
[0014]外过滤筛2与桶体1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外良浆腔5,内过滤筛3的内部空腔为内良浆腔6,内过滤筛3与外过滤筛2之间的空腔为原浆腔7。进浆口8开设于桶体1的上部,并且进浆口 8仅与原浆腔7相通,用于向原浆腔7中注入待净化和过滤的纸浆。杂质出口9和良浆出口 10均设置于桶体1的底部,杂质出口 9与原浆腔7的底部相通,由于排出不能透过外过滤筛2和内过滤筛3的杂质;良浆出口 10与内良浆腔6和外良浆腔5均相通,用于排出透过外过滤筛2和内过滤筛3的优良纸浆。
[0015]所示转筒4的顶端穿过桶体1的上表面,转筒4的顶端固定有皮带轮12,皮带轮12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带动转筒4进行转动。图2中,所示的翼片11为前端宽、后端窄的蝌蚪形状,翼片11前端的宽面形成了推浆面13,后端的窄面形成了吸浆面14。
[0016]工作的过程中,待净化和过滤的纸浆通过进浆口8进入原浆腔7中,在转筒4的转动下,翼片11跟随其进行转动;翼片前部的推浆面13将纸浆中细小的纤维推送透过外过滤筛2和内过滤筛3,分别进入外良浆腔5和内良浆腔6中。原浆腔7中的纸浆被过滤后剩余的杂质经杂质出口 9排出,外良浆腔5和内良浆腔6中优良的纸浆经良浆出口 10排出。
【主权项】
1.一种外流式压力筛,包括桶体(1)、外过滤筛(2)和转筒(4),桶体的内部为空腔,转筒设置于桶体的内部空腔中,外过滤筛设置于转筒的外围并与其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筛(3),外过滤筛与桶体内部之间为外良浆腔(5),内过滤筛的内壁为内良浆腔(6),内过滤筛与外过滤筛之间为原浆腔(7);所述桶体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有与原浆腔相通的进浆口( 8 )、杂质出口( 9 ),桶体的底端设置有与外良浆腔和内良浆腔相通的良浆出口(10);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内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将纸浆推送透过外过滤筛、内过滤筛的翼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流式压力筛,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4)的上端贯穿于桶体(1)的上表面,转筒的顶端固定有皮带轮(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流式压力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11)的形状为前端宽、后端窄的蝌蚪形状,翼片的前端形成推浆面(13)、后端形成吸浆面(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包括桶体、外过滤筛和转筒,桶体的内部为空腔,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筛,外过滤筛与桶体内部之间为外良浆腔,内过滤筛的内壁为内良浆腔,内过滤筛与外过滤筛之间为原浆腔;所述桶体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有与原浆腔相通的进浆口、杂质出口,桶体的底端设置有与外良浆腔和内良浆腔相通的良浆出口;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内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将纸浆推送透过外过滤筛、内过滤筛的翼片。本实用新型的外流式压力筛,依靠翼片的推力作用可将原浆腔中的纸浆推入外良浆腔和内良浆腔中,实现了纸浆的净化和过滤作用。由于设置有两层过滤筛,不仅提高了纸浆的过滤效率,而且变原来的摩擦面为推浆面,节约了能源。
【IPC分类】D21D5/06
【公开号】CN205100024
【申请号】CN201520852008
【发明人】袁庆国
【申请人】山东鸿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