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7768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造纸工艺包括流送工序、网部工序、压榨工序、烘干工序等等,其中网部和压榨工序是造纸机的关键,网部的主要作用是使纤维尽量地保留在网上,较多的脱除水分而形成全幅均匀一致的湿纸幅,其直接决定了造纸的产量、质量和成本。
[0003]目前,为提高压榨效率主要通过改善纸张压榨的外部脱水条件和内部脱水环境来实现。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浆料的滤水性能很差、留着率低,一方面造成了浆料在纸机网部脱水十分困难,不仅影响脱水效率,导致成品纸的品质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低,导致纤维流失,使得回收白水中的固含量高,清水用量大,这样不仅污染大,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费,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保留率高、脱水效率高且节约成本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包括流送系统和脱水系统,所述脱水系统包括成型网,所述流送系统将浆料输送至所述成型网,所述流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成浆池、混合池、上浆栗、除砂器、除气器、压力筛和网前箱,所述压力筛和所述网前箱之间的输浆管路上设置有进料口;
[0007]所述流送系统还包括助留剂储罐和助滤剂储罐,所述助留剂储罐和所述助滤剂储罐分别通过计量栗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0008]所述脱水系统还包括真空箱和与所述真空箱连接的真空栗,所述真空箱设置于所述成型网的下方。
[0009]其中,所述成型网包括前段脱水区和后段脱水区,所述真空箱设置于所述后段脱水区的下方。
[0010]其中,所述真空箱包括箱体和设置所述箱体顶部的真空面板,所述真空面板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吸水孔。
[0011 ]其中,所述吸水孔设置为条状或者锯齿状的吸水孔。
[0012]其中,所述条状吸水孔设置有多个且由上至下并排设置,多个条状吸水孔均倾斜设置。
[0013]其中,所述锯齿状的吸水孔由若干个小锯齿状的孔首尾连接组成,每个小锯齿状的孔均倾斜设置。
[0014]其中,所述脱水系统还包括白水塔,所述真空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白水塔的输入端连接。
[0015]其中,所述白水塔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除砂器、所述除气器和所述压力筛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包括流送系统和脱水系统,脱水系统包括成型网,流送系统将浆料输送至成型网,流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成浆池、混合池、上浆栗、除砂器、除气器、压力筛和网前箱,压力筛和网前箱之间的输浆管路上设置有进料口;流送系统还包括助留剂储罐和助滤剂储罐,助留剂储罐和助滤剂储罐分别通过计量栗与进料口连通;脱水系统还包括真空箱,真空箱设置于成型网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流送系统中,由成浆池出来的纸浆依次经过除砂器、除气器和压力筛对杂质进行处理后进入网前箱,并在纸浆进入网前箱之前的输浆管路中添加适量的助留剂和助滤剂,使湿纸浆在网部成型区能形成微絮凝物,而不会使纸料絮凝影响纸的匀度,这样细小的纤维可通过凝结、凝聚或附聚而被留着,从而显著提高网部湿浆的滤水性能和细小纤维的保留率,并且有助于提高湿浆的脱水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脱水系统借助于真空箱内的高压压力差,对成型的纸进一步脱水,使真空度和干度维持在平衡的范围,从而具有纤维保留率尚和脱水效率尚的优点,进而有利于降低造纸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的实施例1的真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的实施例2的真空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流送系统1、成浆池11、混合池12、上浆栗13、除砂器14、除气器15、压力筛16、网前箱17、助留剂储触18、助滤剂储触19 ;
[0023]脱水系统2、成型网21、真空箱22、箱体221、真空面板222、白水塔23、真空栗24;
[0024]吸水孔3;
[0025]计量栗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流送系统I和脱水系统2,脱水系统2包括成型网21,流送系统I将浆料输送至成型网21,流送系统I包括依次连接的成浆池11、混合池12、上浆栗13、除砂器14、除气器15、压力筛16和网前箱17,压力筛16和网前箱17之间的输浆管路上设置有进料口;流送系统I还包括助留剂储罐18和助滤剂储罐19,助留剂储罐18和助滤剂储罐19分别通过计量栗4与进料口连通;脱水系统2还包括真空箱22和与真空箱22连接的真空栗24,真空箱22设置于成型网21的下方。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流送系统I中,纸浆由成浆池11输出后,依次经过除砂器14、除气器15和压力筛16对杂质进行处理后进入网前箱17,并在纸浆进入网前箱17之前的输浆管路中添加适量的助留剂和助滤剂,使湿纸浆在网部成型区能形成微絮凝物,而不会使纸料絮凝影响纸的匀度,这样细小的纤维可通过凝结、凝聚或附聚而被留着,从而显著提高网部湿浆的滤水性能和细小纤维的保留率,并且有助于提高湿浆的脱水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脱水系统2借助于真空箱22内的高压压力差,对成型的纸进一步脱水,使真空度和干度维持在平衡的范围,从而具有纤维保留率高和脱水效率高的优点,进而有利于降低造纸成本。
[0030]助留剂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有助于提高湿浆的脱水性能。
[0031]本实施例中,成型网21包括前段脱水区和后段脱水区,真空箱22设置于后段脱水区的下方。进入成型网21的湿浆,经过前段脱水区进行成型和脱水后已基本成型,并且随之纸幅的干度和紧度的提高,脱水阻力增大,脱水量减少,通过在后段脱水区采用真空箱22产生的高压差,将附在纤维上的水分带入真空箱22进行真空脱水,并使真空度和干度维持在平衡的范围,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
[0032]本实施例中,真空箱22包括箱体221和设置箱体221顶部的真空面板222,真空面板222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吸水孔3。
[0033]吸水孔3设置为条状吸水孔3,条状吸水孔3设置有多个并且由上至下并排设置,多个条状吸水孔3均倾斜设置,以提高脱水效果。
[0034]本实施例中,脱水系统2还包括白水塔23,真空箱22的出水口与白水塔23的输入端连接。真空箱22经过真空脱水所产生的白水回收至白水塔23进行回收再利用。
[0035]白水塔23的输出端分别与除砂器14、除气器15和压力筛16连接。回收的白水可用于与除砂器14、除气器15和压力筛16使用,从而节约清水用量,节省成本。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38]如图3所示,吸水孔3设置为锯齿状的吸水孔3,锯齿状的吸水孔3由若干个小锯齿状的孔首尾连接组成,每个小锯齿状的孔均倾斜设置,其相比条状的吸水孔3具有更好的真空吸水性能。采用锯齿状的吸水孔3,增大了真空面板222接触成型网21或湿纸的脱水面积,从而有效的平衡由于真空波动造成的真空度不均匀,脱水更加稳定,并且使纸的质量更加均匀。
[003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包括流送系统和脱水系统,所述脱水系统包括成型网,所述流送系统将浆料输送至所述成型网,其特征是:所述流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成浆池、混合池、上浆栗、除砂器、除气器、压力筛和网前箱,所述压力筛和所述网前箱之间的输浆管路上设置有进料口 ; 所述流送系统还包括助留剂储罐和助滤剂储罐,所述助留剂储罐和所述助滤剂储罐分别通过计量栗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所述脱水系统还包括真空箱和与所述真空箱连接的真空栗,所述真空箱设置于所述成型网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成型网包括前段脱水区和后段脱水区,所述真空箱设置于所述后段脱水区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真空箱包括箱体和设置所述箱体顶部的真空面板,所述真空面板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吸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水孔设置为条状或者锯齿状的吸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条状吸水孔设置有多个且由上至下并排设置,多个条状吸水孔均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锯齿状的吸水孔由若干个小锯齿状的孔首尾连接组成,每个小锯齿状的孔均倾斜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脱水系统还包括白水塔,所述真空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白水塔的输入端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白水塔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除砂器、所述除气器和所述压力筛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造纸机流送及网部脱水系统,其结构包括流送系统和脱水系统,流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成浆池、混合池、上浆泵、除砂器、除气器、压力筛和网前箱,压力筛和网前箱之间的输浆管路上设置有进料口;流送系统还包括助留剂储罐和助滤剂储罐,助留剂储罐和助滤剂储罐分别通过计量泵与进料口连通;脱水系统还包括成型网和真空箱,真空箱设置于成型网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进入网前箱之前,向输浆管路中添加适量的助留剂和助滤剂,从而显著提高网部湿浆的滤水性能和细小纤维的保留率,有助于提高湿浆的脱水性能。
【IPC分类】D21F1/06, D21F1/00, D21F1/48
【公开号】CN205188701
【申请号】CN201520909789
【发明人】李文俊
【申请人】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